2020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03(含解析河南版)

2020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03(含解析河南版),中考语文必刷试卷,莲山课件.

2020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许可/可汗        纤细/纤绳    商贾/余勇可贾        舍本逐末/退避三舍

B.蒙骗/头蒙        诘问/拮据    溢号/流光溢彩        循规蹈矩/目光如炬

C.发酵/咆哮        叨扰/叨咕    脖颈/引颈受戮        委曲求全/虚与委蛇

D.勾当/勾勒        中枢/怄气    憔悴/鞠躬尽瘁        沥尽心血/砥砺前行

【答案】C

【解析】A. kě/kè;xiān/qiàn;都读gǔ;shě/shè。B. 都读mēng;都读jié;shì/yì;jǔ / jù。C.jiào/xiào ;tāo/dáo;gěng/jǐng;wěi/wēi。D. gòu/gōu ;shū/òu;都读cuì ;都读lì。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琐屑    推祟    旁逸斜出    坦荡如砥

B.序幕    丘壑    重峦叠障    无动于衷

C.密匝    濒临    恹恹欲睡    长途拔涉

D.斟酌    喧嚣    春寒料峭    自出心裁

【答案】D

【解析】A.“推祟”写作“推崇”; B.“重峦叠障”写作“重峦叠嶂”; C.“长途拔涉”写作“长途跋涉”;故选D。

3.古诗文默写。(8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文人墨客常常以“酒”入诗,或抒情言志,或叙写心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酒振奋精神,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乐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以酒待客,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答案】(1)铜雀春深锁二乔  (2)瀚海阑干百丈冰  (3)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4)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解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锁”“瀚海”“阑”“具”“腊”“豚”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苦难和磨炼是人生的磨刀石。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画面主人公遭受的苦难和磨炼。

 

(2)《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和李逵两位英雄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以下两个情节,谈谈鲁智深和李逵性格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②李逵打死殷天锡,柴进失陷高唐州

【答案】(1)①主人公:阿廖沙。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的脾气暴躁专横,两个舅舅经常为争夺家产而争吵甚至大打出手,他也因受表哥怂恿将白布错染而遭到外祖父的毒打,害了一场大病。后来母亲去世,他埋葬了母亲后,被狠心的外祖父赶出家到人间去谋生。

②主人公:米开朗琪罗。父亲脾气暴躁,家人无休止地盘剥他的财物,常年无休止的劳作使他身体呈现病态。他一直受教皇差遣,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而有些作品如《大卫》得不到认可,甚至遭到攻击。

(2)殷天锡仗势要强占柴进叔叔柴皇城的宅院,柴皇城被殴气死。柴皇城丧事未办完时,殷天锡又来闹事,李逵看柴进与殷天锡理论不清,跳将出来,将殷天锡打死。

不同点:鲁智深粗中有细,心思缜密;李逵头脑简单,容易冲动。①鲁智深亲自送金氏父女离开,为防店家向镇关西报信,直等到父女两人走远了才离开客店;三拳打死镇关西后,假意不知,还说“这厮诈死”,回家收拾金银细软逃走。②李逵还未看清形势,一怒之下将殷天锡打死,柴进让李逵逃走,自己却被下进死牢。

【解析】(1)首先要仔细观看图片,可从周围环境、人物穿着、人物行为、图片标题等推断图片中的人物名字,进而推断所描绘的故事情节的内容。然后再简述画面主人公遭受的苦难和磨炼。要根据你对名著的日常积累,从题干所给的两个名著中选出一个你最熟悉、印象最深、对你影响最大、最有话说的人物。如阿廖沙,阿廖沙自幼丧父,随着父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这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艰辛命运的开始。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

(2)题干要求谈谈鲁智深和李逵性格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相同点: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李逵打死殷天锡,说明两人都十分勇猛且有胆量。同时两人都爱打抱不平,嫉恶如仇。殷天锡被李逵打死的原因是他仗势强夺柴进叔叔的庄园,并且气死了柴进的叔叔,而恰好李逵当时住在柴进府里躲避朱仝,一怒之下,打死了殷天锡。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是因为镇关西要霸占金翠莲。不同点:鲁智深粗中有细,心思缜密,大事面前很冷静。李逵头脑简单,容易冲动。意气用事,有勇无谋。是力量型英雄。如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说“这厮诈死”。李逵一怒之下将殷天锡打死,连累了柴进。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今日多数的欧洲语言被认为源于大约6000年前左右的原始印欧语。它最早是由气候干燥的黑海北部草原地带的先祖所使用的。因为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语言。因此,埃弗雷特认为干燥的气候可能使住在该地区的人的语言声调平和。与干燥的气候相比,______。因而声调多变的方言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地区。比如粤语中共有9个声调,而北方人则习惯了普通话的4个声调。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答案】(1)去掉“大约”或“左右”。

(2)示例: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音

【解析】(1)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画线句子“大约”与“左右”意思重复,应该删去其中一个。

(2)此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从上文的“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语言”和下文的“声调多变的方言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地区”可知,横线处应该围绕“湿润的气候”和“声带富有弹性”两个关键词来回答。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中国消费者协会18日向社会发布保健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要警惕商家以防治疾病为噱头的夸大、虚假宣传。

在保健品销售中,有些商家宣称保健品能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等。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出,保健品不具备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任何宣称保健品治病、防病的行为,都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性要求。

据了解,为达到诱导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目的,有很多不法商家以“免费”为诱饵,采取亲情关爱、定期聚会、感恩答谢等方式,来获取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家庭收入、联系方式及情感信任,进而为其“量身定制”,大肆推销各类保健产品。

材料二:漫画(见下图)。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不超过25个字)(2分)

(2)请按合理的顺序介绍材料二漫画的画面内容。(6分)

【答案】(1)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警惕保健品商家虚假宣传。

(2)示例:画面左边是一个拿着钱、拄着拐杖的白胡子老爷爷,正走向某些保健品商家设置的销售圈套。画面右边这个人站在印有“某些保健品”字样的药瓶上,双手拉着绳子,绳子上设有“免费抽奖试用”“赠药”“义诊”“健康讲座”等圈套,他正满脸阴险地等待老爷爷进圈套。

【解析】(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要做到读懂原文,答题时内容无损原意,不能丢掉语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语言简洁明快;言简意赅。如可提取导语“中国消费者协会18日向社会发布保健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要警惕商家以防治疾病为噱头的夸大、虚假宣传”一句分析压缩,即可整理出答案。

(2)仔细观察画作,把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用说明性语言描述出来,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内容(“某些保健品”“免费抽奖试用”“赠药”“义诊”“健康讲座”)。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描述图片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图片中的对象的特征(白胡子老爷爷拿着钱、拄着拐杖;保健品商家双手拉着绳子上的圈套),内涵(保健品商家等待老爷爷进圈套)等。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6分)

穿西装的修车老爹

①老宅拆迁,我们这个工薪家庭得到了一大笔钱。加上父母多年攒下的积蓄,我们买下了一套带车库的复式洋房。入住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邻居不是“金领”就是“海归”。这让我多少有些自卑。

②可父亲却做起了更丢面子的事——在家里车库前摆起了自行车摊。这是父亲的老本行。在老宅的院子里,他已经摆了十几年。街坊邻里都知道陈老头修车既便宜又牢靠,隔着几条弄堂都会来找他修车。

③我劝了父亲好几次,别修车了。可他的态度非常强硬:“不管有没有人来修,摊我一定得摆。你们要是嫌脏,我就天天打扫;要是嫌我穿这工作服丢脸,我就穿得体面点儿。”父亲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把我淘汰的西服、衬衫和领带翻出来,洗熨妥当穿上了。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

④小区里的人路过都会好奇地看看,不少人还会说上几句风凉话:“都住这么好的小区了,竟然摆摊修车?这老头脑子肯定有毛病了……”可这丝毫没让父亲动摇,他每天依旧准时出来摆摊。眼看着一个多月过去没有一个人光顾父亲的车摊,我也着急起来,可父亲总是笑,不说话。

⑤“大爷,孩子的自行车坏了,能帮忙看看吗?”这天,一个中年人领着小孩站在车摊前,他们的到来让父亲顿时来了精神。他脱下西服,把领带折起来,系上干净的围裙,戴上袖套,忙活起来……修完之后,他用抹布擦干净车轴,一点机油的痕迹都没留下。看着孩子骑车远去的背影,他笑着说:“谁说我没有生意?”

⑥自那以后,来找父亲修车的人多了,而且多是孩子们的车。空闲时,他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车上。到了夏天,父亲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修车的人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老人们则可以来聊聊天,下下棋。

⑦陈老头修车摊渐渐在小区里出了名,有时甚至需要“排队挂号”。我家车库前的空地,也成了小区老人打发时光的好地方。几年下来,父亲的修车生意越来越好,我也替父亲高兴。

⑧一天,父亲把我叫到跟前,将一个存折小心冀翼地递给我。打开一看,我傻了眼,存折上竟然有20万。父亲说:“我知道你们买这房子,没剩下什么钱。孩子还小,用钱的地方也多,我能帮你们搭把手,日子可以过得宽裕点儿,不要为了钱活得太辛苦。”父亲说着,我连忙转过身,不想让他看到湿润的眼睛。

⑨不由想起小时候和父亲一起挤火车回老家。站台上挤满了人,他会嘱咐母亲看好我,然后冲进拥挤的人群。等安顿好座位,他又忙着给我们打开水泡面,一路忙前忙后。

⑩现在,我长大了,应该多多照顾父亲才是。可每次看着在职场拼搏的我,父亲总是说:“你们照顾好自己就行,我和你妈养老不用你们操心。”如今,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总是熬到晚上9点多才收摊,总是顶着火辣的太阳骑3个小时车去城西最便宜的店进货,总是一年半载也不为自己添件新衣裳……

⑪当我想买这套洋房时,父亲二话没说,把多年的积蓄都给了我。当我嫌弃他摆车摊时,他又西装革履,把车摊装饰成为“花园”,把修车的活计演绎成生活的艺术。

⑫这么多年过去,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

7.请根据小说情节,在下面表格的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4分)

小说情节    “我”的心理感受

老宅拆迁搬入复式洋房    自卑

①    嫌弃

初期父亲车摊无人光顾    着急

父亲修车生意越来越好    高兴

父亲送“我”存折缓解压力    ②

【答案】①父亲坚持小区摆摊修车  ②感动(感激、愧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小说情节及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揣摩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即可。文章的第②段和第③段写我们搬到洋房后,父亲在小区内摆摊修车,在“我”多次劝阻后,仍然坚持在小区摆摊修车。文末父亲送“我”存折后,“我连忙转过身,不想让他看到湿润的眼睛”,写出“我”的感动。

8.文章第⑪段写到父亲“把修车的活计演绎成生活的艺术”,根据你的理解,找出文中三处表现父亲这一“生活的艺术”的细节。(4分)

【答案】①父亲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把我淘汰的西服、衬衫和领带翻出来,洗熨妥当 穿上了。②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③他还用抹布擦干净车轴,一点机油的痕迹都没留下。④到了夏天,父亲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⑤修车的人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老人们则可以来聊聊天,下下棋。⑥空闲时,他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车上。(答出四点即可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题中已给出的提示,锁定答题范围,细读相关语段,找准人物、事件、结果,以简洁的语言分析理解即可。作答时首先要理解题目的意思,“把修车的活计演绎成生活的艺术”意思是父亲修车不仅仅是修车,而是当作一种生活追求,也就是与别的修车不一样的地方。此类信息在文中较多:第③段:父亲说到做到,第二天就把“我”淘汰的西服、衬衫和领带翻出来,洗熨妥当穿上了。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也擦得锃光瓦亮;第⑥段:空闲时,他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们的车上,到了夏天父亲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修车的人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老人们则可以来聊聊天,下下棋。

9.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并分析“修车老爹”的人物形象。(4分)

【答案】①无私。“我”买洋房时,父亲把多年的积蓄都拿出来了。后来又坚持修车,拿出20万元缓解“我”的生活压力。②勤劳。父亲在老宅的院子里已经摆了十几年的修车摊,现在每天依旧准时出来摆摊。③友善。父亲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子们的车上,左邻右舍常在此歇歇脚,聊聊天,下下棋。④细致。父亲把车库前的地面打扫得一尘不染。父亲还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一要看人物在作品中做了哪些事情、说了哪些话;二要看作者是如何对其外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刻画的。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如“老宅拆迁,我们这个工薪家庭得到了一大笔钱。加上父母多年攒下的积蓄,我们买下了一套带车库的复式洋房”“当我想买这套洋房时,父亲二话没说,把多年的积蓄都给了我”“一天,父亲把我叫到跟前,将一个存折小心翼翼地递给我。打开一看,我傻了眼,存折上竟然有20万”,表现出父亲的无私;“在家里车库前摆起了自行车摊。这是父亲的老本行。在老宅的院子里,他已经摆了十几年”表现父亲的勤劳;“空闲时,他用狗尾巴草编织小玩偶挂在孩们的车上,到了夏天父亲会在车摊周围摆上花,放上几把躺椅,再沏上一壶清茶。修车的人可以坐下来,歇歇脚;老人们则可以来聊聊天,下下棋”表现父亲的细致。

10.文章第⑫段写到“这么多年过去,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请问“这样”是怎样?你认同父亲“这样”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这样指的是为了子女一辈子辛苦劳作默默奉献。认同或不认同均可。认同,这是中华文化中血缘关系的体现;不认同,父母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子女也应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以及个性化阅读理解能力。理解词语含义一定要结合词语所在句子及文章内容来理解。“父亲就是这样为我们活着”是说父亲的生活状态,概括出父亲的生活状态就可以知道“这样”的含义。从文中“老宅拆迁,我们这个工薪家庭得到了一大笔钱。加上父母多年攒下的积蓄,我们买下了一套带车库的复式洋房”、“这是父亲的老本行。在老宅的院子里,他已经摆了十几年”、“一天,父亲把我叫到跟前,将一个存折小心翼翼地递给我。打开一看,我傻了眼,存折上竟然有20万”可以看出,父亲一辈子辛苦劳,最后都给了子女,而子女有时还不能理解,“可父亲却做起了更丢面子的事——在家里车库前摆起了自行车摊”。对于父亲的“这样”的生活状态可认同,

2020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04(含解析河南版)

2020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04(含解析河南版),中考语文必刷试卷,莲山课件.

也可不认同。认同的话可以从传统文化、血缘关系的角度分析;如果不认同,可以从独立的角度分析。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2分)

说经典

①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

②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不但文字的经典这样,就是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品都是这样。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斧轻轻一劈就碎。修炼不够,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阴,不经意间成了经典。当然,经典也有呕心沥血、积久而成的。像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末日的宣判》,一画就是八年。不管是妙手偶成还是苦修所得,总之,它达到了那个水平,它如铜镜愈磨愈亮,要是一只纸糊灯笼呢?用三五次就破了。

③经典之所以经得起重复,原因有三:一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二是有绝后的效果;三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典。

④文化的发展总是一层一层,积累而成。在这个积累过程中要有个性,能占一席之地必得有新的创造。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的欧、颜、柳、赵,王羲之的行书、宋徽宗的瘦金书都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经典。因为在这之前没有过,实现了“空前”,有里程碑的效果。它们是永远的参照点。

⑤经典又是绝后的,你可以重复它、超越它,但不能复制它。后人时时的想起、品位、研究经典的目的是吸收借鉴它,以便去创造自己新的经典。就像爱因斯坦超越牛顿,爱因斯坦和牛顿都不失为经典。齐白石谈到别人学他的画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因为每一个经典都有它那个时代、环境及创造者的个性烙印。你只能创造你自己的高峰。唯其这种“绝后”性,才使它高标青史,成为永远的经典。我们对经典的重复不只是表面的阅读,更是一次新的挖掘。

⑥经典所以总能让人重复、不忘、总要提起,是因为它对后人有启示和指导价值。凡经典都超出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了理性的意义,有哲理的内涵,唯理性才可以指导以后的实践。只有理性的东西才经得起一遍一遍地挖掘、印证,而它又总能在新的条件下释放出新的能量。如天然放射性铀矿一样,有释放不完的能量。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迁说:“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都是永远的经典,早超出了当时的具体所指而有了哲理的永恒。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小提琴曲《梁祝》中爱的旋律,还有毕加索油画中的哲理,张旭狂草中的张力,也都远远超出自身的艺术价值而有了生命的启示。

⑦总之,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是因为它丰富的内涵,每一次重复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像一块糖,因为有甜味人才会去嚼。能经得起人反复咀嚼而味终不淡,这就是经典与平凡的区别。一块黄土,风一吹雨一打就碎,而一颗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

11.从全文看,作者认为经典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答案】经典是内涵丰富,经得起重复的作品;它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性(个性)、无法复制的创造性(理性)、永恒的指导性(生命启示)。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就提出“什么是经典”,然后回答“经得起重复”。第③段中,又具体分析为:“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原因有三:一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二是有绝后的效果;三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典。”可把下面的第④⑤⑥段有关这句话解释的语句摘抄下来,即为本题答案。

12.文中第三段画线的句子中的两个“重复”的含义是否相同?请说出其具体内涵。(3分)

【答案】不同。前一个“重复”是指对经典的反复阅读和欣赏;后一个“重复”是指创作时一味模仿前人。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的理解。“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典”。结合“因为在这之前没有过,实现‘空前’,有里程碑的效果。”“经典又是绝后的,你可以重复它、超越它,但不能复制它。”“我们对经典的重复不只是表面的阅读,更是一次新挖掘。”等理解,“经典不怕后人重复”意思是指后人对经典的反复阅读和欣赏,新的挖掘。“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典”意思是指创作时一味重复、模仿、复制前人。

13.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⑥段的论证思路。(3分)

【答案】示例一:首先提出经典经得起重复的原因是具有指导价值的观点,并分析其指导价值是上升到理性的,有着永恒性。然后以范仲淹、司马迁的名言,达·芬奇等古今中外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来印证经典都是具有永恒指导性的。

示例二:首先明确分论点:经典经得起重复的原因是具有指导价值;强调其指导价值是上升到理性的;并运用比喻论证,进一步强调其指导的永恒性;最后运用举例论证,以范仲淹、司马迁的名言,达·芬奇等古今中外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印证经典有着永恒指导性。

示例三:首先明确分论点:经典经得起重复的原因是具有指导价值;然后强调其指导价值是上升到理性的,有着永恒性;接着以范仲淹、司场迁的名言印证经典的永恒指导性;而且列举达·芬奇等古今中外艺术家的经典作品,进一步印证经典都是超越自身艺术价值具有永恒指导性。

【解析】本题考查段落的论证思路。第⑥段,先提出“经典所以总能让人重复、不忘、总要提起,是因为它对后人有启示和指导价值”的分论点,然后分析其“启示和指导价值”的具体含义,再列举名人、经典作品加以印证。回答本题时,分析本段的论证结构即可。

14.第⑤段在论证方法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

【答案】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先举爱因斯坦超越牛顿、两人都成为经典的事例,再引用齐白石的名言,论证了经典具有“绝后”性(独特个性)无法复制。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和作用。第⑤段,观点是“经典可以超越,再不能复制”,先举爱因斯坦超越牛顿,但牛顿仍然是经典的事例,再用齐白石的名言为道理论据,论证了同样的观点。所以,本段论证方法上的特点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10分)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己看过《王荆公①文集》百卷,《归震川②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大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曾国藩家书·劝学篇·致诸弟》有删减)

(注)①王荆公:宋代政治家王安石。②归震川:明代学者归有光。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手自笔录            自非亭午夜分(《三峡》)

B.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生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益慕圣贤之道        香远益清(《爱莲说》)

D.言和而色夷          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答案】C

【解析】C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都是“更加”之意。A前者“亲自,自己”,后者“如果”。B前者“担心”,后者“祸患”。D前者“温和”,后者“和煦”。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答案】诋毁我夸耀自己的际遇好而在同乡面前表示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诋”:诋毁。“骄”:表示骄傲。“岂”:难道。“余”:我。

17.语段(一)作者写先达“未尝稍降辞色”“叱咄”的用意是什么?(3分)

【答案】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对老师的恭敬和求师态度的诚恳,突出自己求学的艰苦。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文中写“先达”“未尝稍降辞色”“叱咄”的用意是表现作者求师的诚恳和恭敬,反衬“我”的志趣所在并写出“我”求师的艰难。结构上为下文“我”的“色愈恭,礼愈至”埋下伏笔。

18.语段(一)和语段(二)都有劝勉的意味。两个语段中作者劝勉他人的方式有什么共同之处?劝勉他人的目的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相同:都以己为例,现身说法;

不同:语段(一)作者勉励马生珍惜优越的读书条件,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语段(二)作者勉励弟弟们要有恒心,不间断地学习,最终定能学有所成。

【解析】比较阅读。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一问的相同点,可从都以亲身实例说理角度作答。二问,劝勉他人的目的可分别从勉励马生珍惜优越的读书条件而勤奋学习和勉励弟弟们学习要持之以恒的角度作答。

【参考译文】

(二)学问是没有穷尽的,总以有恒为主。兄长往年没有恒心,近年略好,但还没有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没有一天间断。每天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至少二十页,多不论。自七月起,到现在已经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都用朱笔加圈点批注。虽然很忙,也要完成当天功课,不因昨天耽搁了,今天补做,也不因明天有事,今天预先做。弟弟们如果能这样有恒,那四弟虽是中等的天分,也应当有所成就,何况六弟、九弟是上等天分呢?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9.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2分)

【答案】“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出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又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融情入景,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铺垫。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据此理解作答。

20.《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案】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同情,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一路前行的一片安慰深情。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人感情的理解。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据此理解作答。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作文。

①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岳飞)

②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朱熹)

③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高尔基)

读了上面三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题目:他终于扣好扣子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立意指津】

(一)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进行辩证的立意,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所给的材料的性质相同,所以可从同一的角度立意。“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正确审视自己才可以做好事情,严格要求自己才可以管理别人。“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不努力奋发向上,心智就会一天天变得颓废;不经常检讨约束自己,心智就会一天天放纵无顾忌。“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意思是需要学会控制自己,哪怕只是微弱的一点,也会使自己变得坚强,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三个材料的共同点是:严于律己。可从这个角度立意。

(二)作文标题“他终于扣好扣子”。扣子,一个普普通通的东西,或许没有人会注意它,可它却非常重要,没有它,人们将会衣冠不整。人生的扣子也是很重要的,没有扣好人生的扣子,你的人生将会狼狈不堪。所以我们要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选对目标,有一个正确的开始。“他终于扣好扣子”可以理解为“他”在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做对了事情,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此作文必须使用第三人称。可写“他”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一定要写到成功,文章最后可引用习近平说的“扣子论”,再引用一些古诗句、名人名言,画龙点睛。体裁上看,最好写记叙文。

2020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05(含解析河南版)

2020年中考语文必刷试卷05(含解析河南版),中考语文必刷试卷,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