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十六燃烧与灭火(测试)(附解析新人教版)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十六燃烧与灭火(测试)(附解析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莲山课件.
专题16 燃烧与灭火(讲练)
1、掌握燃烧的条件,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燃烧的条件;明白促进燃烧的方法;
2、认识灭火的原理;掌握灭火的常用措施;
3、认识爆炸的类型,以及发生的条件、防范爆炸的措施。
一、燃烧
1、概念: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2、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1)实验现象: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②红磷不燃烧。③水下的白磷不燃烧。
(2)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现象 ①② 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通过实验现象 ①③ 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3)小结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 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三者同时具备才可以燃烧。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
3、促进燃烧的方法:①增大氧气的浓度;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燃烧分类:①充分燃烧:氧气充足;②不充分燃烧:氧气不足。
例如:碳的燃烧
氧气充足,化学方程式:C+O2 CO2 ;
氧气不充足2C+O2 2CO;(CO中毒:与血红蛋白结合,失去运氧能力)
二、灭火
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所需的条件,只要破坏其中一个燃烧条件,就可灭火。
灭火的方法:①隔绝氧气(如沙土覆盖);
②移走可燃物(如关闭煤气阀门);
③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三、爆炸
1、分类:①物理爆炸:如气球吹爆、爆胎、锅炉爆炸等;
②化学爆炸:燃放鞭炮、甲烷爆炸等。
2、化学爆炸的条件:①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限;
②遇明火燃烧;
③气体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膨胀。
四、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题型一 燃烧与灭火
【经典例题】【2019山东青岛】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答案】C
【解析】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A正确;
B.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从两个方面入手:①提供充足的氧气;②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B正确;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故C错误;
D.根据灭火原理能够达到灭火目的方法有:①隔绝空气;②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③移走可燃物;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能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着火点的定义,灭火的原理及促使可燃物着火燃烧的方法,题型简单,基础性强。
【趁热打铁】
1、【2019四川自贡】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A
【解析】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故选:A。
2、【2019甘肃兰州】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因山脊的一棵云南松被雷击起火而引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云南松为可燃物 B.雷击使温度达到云南松的着火点
C.开辟隔离带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可以喷洒干粉(NaHCO3)进行灭火
【答案】C
【解析】A.云南松为可燃物,故正确;B.雷击使温度达到云南松的着火点,故正确;C.开辟隔离带是通过隔离可燃物灭火,故错误;D.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故选:C。
3、【2019山东滨州】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B.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C.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D. 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廷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答案】A
【解析】A.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才能燃烧,故A错误;
B.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有可燃性物质,所以要严禁烟火,故B正确;
C.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故C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故D正确。
故选:A。
4、【2019江苏盐城】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油锅着火,用菜扑灭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答案】A
【解析】A.油锅着火,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十七化学与生活(讲练)(附解析新人教版)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十七化学与生活(讲练)(附解析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莲山课件.
倒上青菜可以隔绝氧气灭火,故正确;
B.发现家中燃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能点火以防发生爆炸,故错误;
C.室内着火不能开窗,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故错误;
D.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以防发生触电,故错误。
故选:A。
题型二 燃烧、爆炸及有关 图标
【经典例题】【2019四川自贡】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趁热打铁】
1、【2019广西北部湾】下列标志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是可回收利用标志;
B、是腐蚀品标志;
C、是禁止烟火标志;
D、是易燃物标志;
故选:C。
2、【2019江苏南京】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氨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根据爆炸是由于急速的燃烧在有限的空间而引起的,因此要满足燃烧的条件,气体必须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
A、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A错;
B、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氢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B正确;
C、氦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C错;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D错。
故选:B。
3、【2018重庆市A卷】安全事故无小事。下图是一种危险化学品警示标记,在运输时应张贴该标记的是( )
A. 食盐 B. 鞭炮 C. 烧碱 D. 酒精
【答案】C
【解析】食盐没有腐蚀性;鞭炮在运输易发生爆炸;烧碱有腐蚀性,属于腐蚀品;酒精在运输易发生火灾。故选C。
题型三 探究燃烧条件实验
【经典例题】【2019湖南省永州一模】如图是教材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图,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 。
(2)铜片上不能成功燃烧的物质是 (填名称)。
(3)要使烧杯底部的白磷燃烧起来,需要将 通过导管通入白磷处。
【答案】(1)水;(2)红磷;(3)氧气
【解析】
(1)图中X是水;
(2)铜片上的红磷,没有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240℃),不满足燃烧所需条件,故不燃烧图1中铜片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水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使烧杯底部的白磷燃烧起来,需要将氧气通过导管通入白磷处。
【点睛】本题考查了燃烧条件的探究,完成此题,熟记燃烧条件,并且牢记“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趁热打铁】
1、【2019山东德州】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 B.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
【答案】C
【解析】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烧杯中的热水可以提高温度,也可以隔绝空气的作用;①白磷燃烧,③红磷不燃烧可以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故选C。
2、【2018浙江杭州】小金在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内盛有滴加紫色石装试液的少量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符合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C.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
D.在③中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硫燃烧产物是一种酸
【答案】D
【解析】①中硫不燃烧,②加热燃烧,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A 不符合题意;
在只有氧气的情况下硫仍能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B 不符合题意;
③中紫色石蕊变红说明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C 不符合题意;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一定是因为硫燃烧产物为酸性,可能是该产物与水反应后的物质呈酸性, 可知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19湖南怀化】用如图装置在相应条件下完成下列实验
探究燃烧条件:B盛木炭粉。
①由A处通N2一段时间后,加热B,B、C无明显变化。
②待B冷却至室温,由A处通入O2一段时间,B、C无明显变化。
③由A处继续通入O2,加热B,木炭粉燃烧,C中溶液变浑浊。
结论:由①、③可知燃烧需要 ;由②、③可知燃烧需要 。
【答案】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①可燃物在氮气中加热不燃烧,③可燃物在氧气中加热燃烧,由①、③可知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②可燃物通入氧气未加热不燃烧,③可燃物通入氧气加热燃烧,由②、③可知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十七化学与生活(测试)(附解析新人教版)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十七化学与生活(测试)(附解析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