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十中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十中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黑龙江,大庆市十中,莲山课件.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肺泡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共通过生物膜( )
A. 6层 B. 8层
C. 9层 D. 11层
【答案】D
【解析】
O2从肺泡出来,进入毛细血管,被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吸收,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再从毛细血管出来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穿过的生物膜如下:
肺泡壁(一层细胞):2层(从肺泡出来)、毛细血管壁(一层细胞):2层(进入血浆)、
红细胞:1层(进入)、红细胞:1层(出来)、毛细血管壁(一层细胞):2层(从血浆出来)
组织细胞:1层(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线粒体:2层(被利用),一共11层生物膜,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
2.剧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的pH会
A. 大于7.35~7.45 B. 小于7.35~7.45
C. 维持在7.35~7.45 D. 稳定在3~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人体剧烈运动时组织细胞会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浆后与血浆内的缓冲物质碳酸氢钠反应,形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经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pH维持在7.35~7.45。无论是在剧烈运动时还是在安静时,血浆的pH始终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发生剧烈变化。
故选C。
3.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
A. 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 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C. 不能消化脂肪 D. 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内环境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详解】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可知,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内参与淋巴的形成,淋巴液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如果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淋巴循环受阻,淋巴液不能顺利进入血浆内,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液增加,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的过程受阻,从而造成组织液的积累,使人体下肢出现肿胀现象。
故选B。
4.抽血化验是医生进行诊断的重要依据,下表是某男子空腹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 |
测定值 |
单位 |
参考范围 |
血清葡萄糖 |
223 |
mg/dL |
80~120 |
甘油三酯 |
140 |
mg/dL |
50~200 |
游离甲状腺激素 |
35 |
pmol/L |
12~22 |
A. 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其成分与组织液、淋巴完全不同
B. 化验单上给定的参考范围,说明血液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
C. 根据报告单信息,可以判定该男子患糖尿病,可口服胰岛素治疗
D. 根据报告单信息,可以推测该男子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在成分及含量上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如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具有较多的蛋白质;根据报告单所提供的信息,该男子的血清葡萄糖远远超过正常范围,可以判断该男子可能患糖尿病,临床上常采用注射胰岛素方法来治疗此病;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可推测该男子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详解】A. 血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但其成分与组织液、淋巴不完全相同,A错误;
B.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血液中各成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
C. 根据报告单信息,该男子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比参考值高,该男子可能患糖尿病,但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口服,C错误;
D. 甲状腺激素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图表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值,可推测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比正常值低,D错误。
5.下图为人体某神经调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针刺肌肉后,图中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感受器产生兴奋主要是因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C. 针刺手指皮肤后,兴奋到达脊髓中枢,经过分析综合产生痛觉
D. 针刺取血时未出现缩手反射,与脊髓中枢内突触的抑制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肌肉及支配肌肉的传出神经末梢构成效应器,肌肉和神经接触的部位相当于突触,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因此针刺肌肉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图中电流计所在的传出神经,电流计不发生偏转,A项错误;
B、感受器产生兴奋主要是因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B项错误;
C、痛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C项错误;
D、针刺取血时未出现缩手反射,其原因是在大脑皮层的调控下,脊髓中枢内相应的突触受到抑制的结果,D项正确。
故选D。
【定位】神经调节。
【点睛】本题以“人体某神经调节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图文结合,进而达到巩固熟记基础知识的目的。本题的易错点在于:①不能准确判断反射弧的各部分组成;②对各种感觉形成的部位模糊不清;③混淆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产生的生理基础。
6.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详解】A、A图所示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A正确;
B、B图所示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B正确;
C、C图所示是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而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C错误;
D、D图所示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其特点是双向、速度快,D正确。
故选C。
7.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 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C. 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
D. 如果内分泌腺为胰岛,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1、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图中所示过程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由图可知,内分泌腺受④和⑦两个过程控制。
2、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纽。
【详解】A、由⑦过程可知,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A正确;
B、由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能完成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其中神经末梢和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B正确;
C、①过程中,兴奋从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突触结构传递到下丘脑,所以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导,C正确;
D、内分泌腺如果为胰岛,则分泌的激素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无反馈抑制作用,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方面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下丘脑在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的生理作用;同时要求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8.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淋巴细胞核均具有细胞全能性
B. 淋巴细胞均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
C. 淋巴液是淋巴细胞生活的唯一液体环境
D. 免疫活性物质均由淋巴细胞产生
【答案】A
【解析】
淋巴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已经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均具有细胞全能性,A正确;淋巴细胞中的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B错误;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可见淋巴液是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之一,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包括淋巴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D错误。
9.如图是人体免疫反应部分过程示意图,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A. a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b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C. c细胞与d细胞均在胸腺中成熟
D. d细胞受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为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图中的a为靶细胞,b为效应T细胞,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c为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并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d为B细胞,在淋巴因子和抗原的刺激下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其中浆细胞能分泌抗体。
【详解】A、a细胞是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其结合后使其裂解死亡,属于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A错误;
B、b细胞为效应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B错误;
C、c细胞是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d细胞均为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C错误;
D、d细胞为B细胞,受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
故选D。
10.少数人对青霉素等一些抗生素过敏,严重时会导致休克。青霉素进入机体后,它的降解产物中的青霉烯酸能与体内的组织蛋白结合成为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是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所致
B. 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 发生过敏反应的病人一定不是第一次使用青霉素
D. 青霉素过敏患者的免疫细胞都能直接识别青霉素
【答案】D
【解析】
过敏反应是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所致,A项正确;过敏反应是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导致的,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项正确;第二次接触同种过敏原时,才会发生过敏反应,C项正确;浆细胞通过产生抗体作用于抗原,不能直接识别青霉素,D项错误。
【点睛】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11.为探究人唾液中是否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的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是将唾液中的物质转移到琼脂块中
B. 因去除了尖端,过程②无须在黑暗中进行
C. 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于细胞纵向伸长的结果
D. 实验结果说明人唾液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是探究人唾液中是否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的实验过程,①是被唾液浸泡的琼脂块,②是把琼脂块放到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详解】A、①是被唾液浸泡的琼脂块,过程①是将唾液中的物质通过扩散转移到琼脂块中,A正确;
B、尖端是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去除了尖端就无感光部位,有光和无光对实验结果都不会对实验有影响,B正确;
C、据图分析,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于细胞纵向伸长的结果,C正确;
D、因缺少对照组,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人唾液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D错误。
故选D。
12.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①培育无子番茄 ②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 ③果树整枝修剪 ④棉花摘心 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⑥带芽的枝条扦插容易成活 ⑦用木瓜催熟柿子
A. ①③ B. ②④ C. ⑤⑥ D. ②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由于生长素作用特点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如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的表现均体现了两重性的特点。因此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促进扦插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的发育,获取无子果实;(3)可以疏花疏果,也可以保花保果;(4)作为除草剂的使用。
2、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可以作为催熟剂使用,在农业生产上经常应用乙烯利。
【详解】①培育无籽番茄的原理是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与植物激素有关;
②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原理是多倍体育种,与植物激素无关;
③果树整枝修剪是消除顶端优势,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有关;
④棉花摘心是消除顶端优势,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有关;
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是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与植物激素无关;
⑥带芽的枝条扦插的原因是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与植物激素有关;
⑦木瓜催熟柿子是利用了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的原理,与植物激素有关。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应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解决该题的重点。要求学生理解生长素的两重性的特点及其应用实例,识记乙烯的功能和生产中的应用,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
13.图示为“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的预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于扦插的枝条必须去除所有幼芽,以排除芽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在正式实验中,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C. 与沾蘸法相比,浸泡法使用药液的浓度较低,用时长
D. 该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类似物作用的两重性特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结果,实验自变量为生长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条)数。
【详解】A、用于扦插的枝条需要保留部分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A错误;
B、在正式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B错误;
C、处理枝条的方法沾蘸法和浸泡法,与沾蘸法相比,浸泡法使用药液的浓度较低,用时长,C正确;
D、与对照组相比,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的生根效果好于对照组,所以没有体现了生长素类似物作用的两重性特点,D错误。
故选C。
14.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数量特征之间及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为出生率或迁入率,乙为死亡率或迁出率
B. 在丁的模型中处于图形中部的是中年个体
C. 丙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 调查种群密度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答案】B
【解析】
【分析】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数量特征之间及与种群数量的关系,据图分析,甲为出生率或迁入率,乙为死亡率或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
【详解】A、甲为出生率或迁入率会增加种群数量,乙为死亡率或迁出率会降低种群数量,A正确;
B、丁为年龄组成,分为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层次,在丁的模型中处于图形中部的是成年个体,B错误;
C、丙为性别比例,主要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正确;
D、调查种群密度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D正确;
故选B。
15.科研人员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绘制出下图,图中的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2008年~2010年,λ保持不变,说明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B. 2010年~2015年,该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
C. 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 该图直观地反应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概念模型
【答案】C
【解析】
2008年~2010年,λ保持为2,即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总是前一年的两倍,数量一直在增加,故A错误;2010年~2015年,λ一直大于1,即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总是比前一年多,因此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λ先变大后变小体现的是种群增长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环境容纳量指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图中λ一直保持大于1,因此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不能确定环境容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值,故C正确;高中生物中的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也包括表格,曲线,柱状图扇形图等数学表达式),该图是数学模型,故D错误。
16.下列研究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A.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 B. 深圳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
C. 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物种数目 D. 梧桐山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有: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的数量变化等;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
【详解】A、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为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A错误;
B、深圳红树林的范闱和边界大小为群落的边界研究,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错误;
C、 鼎湖山常绿阔叶林中的群落中物种数目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错误;
D、梧桐山鸢每年新增的个体数为研究出生率,为种群水平研究的问题,D正确。
故选D。
17.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细菌大都是分解者,还可以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可以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C. 生产者不一定含有色素,可以是原核或真核生物
D. 分解者不一定都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成份及作用分别是: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热能。
②生产者:属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③消费者:属异养生物(各种动物);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④分解者:a.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b.作用: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
【详解】A、细菌大都是分解者,还可以是生产者(硝化细菌)或消费者(寄生菌),A正确;
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都是分解者,不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错误;
C、生产者不一定含有色素,如硝化细菌,因而可以是原核或真核生物,C正确;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秃鹫、蜣螂、蚯蚓等动物也是分解者;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如蓝藻是生产者,人体内的结核杆菌是消费者,D正确;
故选B。
18.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局部示意图,1、2分别代表第一、二营养级,字母代表各种能量,其中A代表呼吸作用,C流向分解者,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 C2中没有包含从第三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C. B1和B2分别第一、二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 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D1÷W)×100%
【答案】C
【解析】
【分析】
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分析题图: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A1+B1+C1+D1,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A2+B2+C2+D2。
【详解】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A2+B2+C2+D2,又因为D1=A2+B2+C2+D2,所以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A正确;C2为从第二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自身死亡的遗体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量,不包含从第三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正确;B1+C1+D1和 B2+C2+D2分别第一、二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错误;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等于(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D1÷W)×100%,D正确。
19.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是生产者, 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
C.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 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
【答案】D
河北省邢台市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邢台市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河北省,邢台市,莲山课件.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析图解:根据生产者和大气二氧化碳库的双箭头可以初步确定AC为生产者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其中之一,并且所有生物均指向大气,因此C是大气,A是生产者,则D、E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并且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A→D→E。
【详解】A、图中A是生产者,D、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库,A错误;
B、B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B错误;
C、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所以还必须包括E,C错误;
D、按最高能量传递效率计算,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A为1÷20%÷20%=25(kg),D正确。
故选D。
20.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常在依山傍水的区域修建湿地公园。一方面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另一方面注重人工池塘或湖泊的清澈与美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湿地公园的观赏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 调查湿地公园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
C. 湿地公园中人工林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阳光
D. 人工种植的荔枝树比自然荔枝种群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由于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能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错误;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为阳光,C正确;人工种植的荔枝树通过人工管理,提高了荔枝树的产量,而导致生物种类减少,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错误。故选:C。
2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说法有几项
①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②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血红蛋白、神经递质等
③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④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⑤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细胞肿胀,静脉滴注 1.8% NaCl溶液可以治疗,主要原理是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⑥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成弱酸性
⑦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不大
⑧内环境中的液体比细胞内液少
⑨大量失钠对内环境渗透压的影响先于细胞内液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pH;内环境的稳态实质上就是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详解】①饮水不足,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主动饮水,不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①错误;②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神经递质等,血红蛋白存在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②错误;③内环境中的血浆、淋巴、组织液等成分稳定时,机体不一定就达到稳态,③错误;④细胞外液Na+浓度高,细胞内液K+浓度高,细胞内外液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④正确;⑤静脉滴注 1.8% NaCl溶液,钠离子主要保留在细胞外,会导致细胞外渗透压升高,促使细胞内的水分渗透出来,来达到治疗效果,主要原理是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⑤正确;⑥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液中存在中和乳酸的缓冲物质,血浆由弱碱性不会变成弱酸性,⑥错误;⑦组织液大部分渗回血浆,只有少量渗入淋巴,⑦错误;⑧内环境中的液体占体液1/3,细胞内液占体液2/3,所以内环境中的液体比细胞内液少,⑧正确;⑨钾离子主要在细胞内,主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钠离子主要在细胞外,主要维持细胞外的渗透压,大量失去钠离子,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对细胞内液的影响,⑨正确。故④⑤⑧⑨正确。
故选C。
22.下列有关生物学探究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材料 |
实验操作或现象 |
① |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
生物材料(肝匀浆、马铃薯匀浆、稀释的鸡蛋清)、磷酸缓冲液等 |
一滴一滴地加入HCl,轻轻摇动,加入5滴后再测pH值 |
② |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
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等 |
处理插条时用浸泡法要求溶液浓度较低,最好遮阴处理 |
③ |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
捕虫器、铲子、花盆、铁架台等 |
收集土样的塑料袋上需注明地点和时间,采集的小动物也可以放入70%的酒精溶液中 |
④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酵母菌、血细胞计数板等 |
在10×目镜、40×物镜下的一个视野中完成对整个计数室中酵母菌的计数 |
A. 实验① B. 实验② C. 实验③ D. 实验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到观察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多个实验,回忆实验的过程、原理和结果的相关知识点,结合表格内容分析答题。
【详解】①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可以选择不同的生物材料,在酸性条件下生物材料维持pH稳定的实验操作是一滴一滴地加入HCl,轻轻摇动,加入5滴后再测pH值,①正确;②选择的实验材料为一年生枝条,实验试剂为生长素类似物,实验处理方法为沾蘸法或浸泡法,②正确;③采集到的实验小动物放在70%的酒精中保存,③正确;④利用血细胞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应多次计数,然后求平均值,④错误;
故选D。
23.下列是有关正常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四幅图,对相关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曲线中处于b点时,血糖浓度最高,此时血糖中胰岛素的含量最低
B. 图2中曲线乙可表示下丘脑被破坏后的小鼠随环境温度变化的耗氧量
C. 图3中,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c点、d点分别表示顶芽、侧芽生长素浓度
D. 图4中,HIV侵入人体内,刚开始数量急剧上升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甲图中,当血糖升高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并且b点之后血糖含量开始下降,因此b点胰岛素含量较高,不可能最低,A错误;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当下丘脑受到破坏时,小鼠的体温不能保持稳定,会随外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环境温度升高时体温升高,消耗的有机物增多,耗氧量增加,B正确;在顶端优势中,由于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侧芽生长,而图3中d点是促进生长作用,C错误;oa段表明HIV侵入人体后大量增殖,ab段表示大量HIV被人体免疫系统杀死,D错误。故选:B。
24.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用记录仪记录A.B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果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若将记录仪的A.B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则测得的是动作电位,施加适宜刺激,兴奋部位细胞膜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即A、B处电位变化如图C所示。
25.下列有关人体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体温调节过程中,机体要维持体温恒定,其产热量和散热量需要达到动态平衡;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的如此,这种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详解】A.人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降低时,散热量增加,人的产热量也随之增加,才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A错误;
B.饭后由于消化吸收血糖浓度升高,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一段时间后使血糖浓度降低,则胰岛素含量也下降,B错误;
C.突触小泡只存在于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内,而树突末梢或细胞体不存在突触小泡,C错误;
D.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D正确;
故选D。
26.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探究二者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主根和侧根对NAA的敏感性不同
B. 一定浓度的KT可以增强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
C. NAA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而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
D. NAA能抑制主根生长,KT能促进主根生长,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
【答案】D
【解析】
【分析】
实验是探究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结合题图可知,对主根来说,施加NAA会抑制主根生产,施加KT促进主根生长,施加NAA+KT促进主根生长;对单株的侧根数来说,施加NAA有利于侧根数增加,施加KT会抑制侧根数量增加,施加NAA+KT也会增加侧根数,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题图,乙组中NAA对主根是抑制作用,对侧根是促进作用,因此主根和侧根对NAA的敏感性不同,A正确;
B、乙组和丁组对比发现,施加NAA+KT对侧根的促进作用比单独施加NAA的促进作用更强,说明一定浓度的KT可以增强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B正确;
C、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根据甲、乙两组数据,发现施加NAA能抑制主根生长,即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而根据甲、丙组数据,施加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C正确;
D、对照甲、乙、丙组,发现施加NAA能抑制主根生长,施加KT能促进主根生长,但题图数据无法说明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D错误;
故选D。
27.研究人员对果园内的动物甲、乙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如下图,据图可推测出( )
A. 甲、乙间存在捕食关系,可写出一条食物链“甲→乙”
B. 在调查期间内,果园的物种丰富度先增高后降低
C. 根据乙与甲的数量比值可计算出二者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达到稳定状态时,甲的数量会超过乙的数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连续五年的监测数据可知:动物甲的种群数量最多为1.5×104个,动物乙的种群数量最多为5×103个,即甲的种群数量大于乙;根据曲线图分析,甲种群数量先增加先减少,乙种群数量后增加后减少,属于捕食关系。
【详解】甲、乙间存在捕食关系,但食物链不能写成“甲→乙”,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甲乙都是动物,是消费者,A错误;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调查人员只调查了甲乙两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所以在调查期间内,果园的物种丰富度不能判断,B错误;能量的传递效率是同化量的比值,不能用数量来计算,C错误;由图中可以看出,达到稳定状态时,甲的数量大于乙的数量,D正确。
28.某田鼠种群数量在数年内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 型”增长,c 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B. 若该种群在年初时的个体数为 100,年末时为 120,则该种群的该年出生率为 20%
C. 田鼠种群数量在 a~d 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 c~d 期间一直在下降
D.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 a、b 两点时对应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分析,当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当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小于1时,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
【详解】A.在c点和d点时,布氏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小于1,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所以在d点时,种群密度最小,A错误;
B.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 120,只能算出增长率=20÷100×100%=20%,出生个体未知,无法计算出生率,B错误;
C.据图可知,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由于R大于1,所以种群数量一直增加,在c~d期间时,田鼠的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R小于1,即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所以田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C正确;
D.由图可知,a、b两点时R大于1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田鼠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错误。
故选C。
2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黄雀的全部食物来自蝉和螳螂,且取食螳螂的的比例为25%,则在食物网中,绿色植物能量增加A千焦时,黄雀获得的能量最多增加( )
A. 3A/125千焦 B. A/550千焦 C. 6A/125千焦 D. A/50千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食物网存在两条食物链,即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植物→蝉→黄雀。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时,其传递效率为10%~20%。
1、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
(1)需最多能量: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2)需最少能量: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
2、已知低营养级的能量,求高营养级能量时:
(1)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
(2)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详解】若黄雀的全部食物来自蝉和螳螂两种动物,且取食螳螂的比例占1/4,则取食蝉的比例为3/4。当绿色植物能量增加A千焦时,求黄雀获得的能量最多增加值应按20%计算,假设黄雀最多获得能量为X。黄雀取食螳螂的比例占1/4,则从食物链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获得能量增加值=X×1/4÷20%÷20%÷20%=125X/4;取食蝉的比例为3/4,则从食物链绿色植物→蝉→黄雀获得能量增加值=X×3/4÷20%÷20%=75X/4。则125X/4+75X/4=A,X=A/50千焦。
30.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 |
信息类型 |
来源 |
作用对象 |
举例 |
A |
植物激素 |
特定的器官 |
靶细胞 |
生长素 |
B |
淋巴因子 |
T细胞 |
B细胞 |
溶菌酶 |
C |
物理信息 |
某生物 |
同种生物 |
蜜蜂圆圈舞 |
D |
神经递质 |
神经元 |
神经元、肌细胞等 |
肾上腺素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淋巴因子是由T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溶菌酶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信息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
【详解】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A错误;
B、溶菌酶不是淋巴因子,B错误;
C、蜜蜂的圆圈舞属于行为信息,C错误;
D、肾上腺素也可作为一种神经递质,由神经元产生,可作用于神经元和肌细胞等,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31.根据《必修三》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给需要进行移植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2)出生率是指_____的比率。
(3)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_____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4)_____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5)对一只试管中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_____的方法。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_____;二是_____。
(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答案】 (1). 免疫抑制剂 (2). 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 (3). 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 (4).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5). 抽样检测 (6). 记名计算法 (7). 目测估计法 (8). 全球气候变化
【解析】
【分析】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包括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抽样检测法、黑光灯诱捕法等,不同的生物采用的调查方法不同。
【详解】(1)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器官移植的难点之一就是免疫排斥现象,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点。
(2)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环境条件改变,K值随之改变。
(5)对一只试管中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利用血细胞板计数法进行计数。
(6)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7)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点睛】本题考查教材必修3最基本的知识,熟悉并理解教材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人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表现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血糖升高等特征。请分析回答问题。
(1)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的髓质分泌的,其分泌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
(2)当肾上腺素作用于肝脏时,可以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其作用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推测电刺激交感神经后会引起肾上腺髓质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使心跳加快(心率升高)。现提供多只生长状况、大小相似的家兔、蒸馏水、生理盐水及必要的用具,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推测。
第一步:将多只家兔均分为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剥离出甲兔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未切断并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电刺激甲兔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立刻用等渗溶液提取其肾上腺髓质组织液并制成提取液。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当时间后又测定这两组家兔的心率。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推测正确。
【答案】 (1). 神经调节 (2). 肾上腺素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提高了与分解肝糖原有关酶的合成或活性 (3). 分别测定并记录乙、丙兔的心率 (4). 将提取液注射到乙兔体内、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到丙兔体内 (5). 乙兔注射后与注射前心率之差明显大于丙兔
【解析】
【分析】
实验设计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性原则、等量原则等。本实验需要验证电刺激交感神经后会引起肾上腺髓质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使心跳加快(心率升高),因此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电刺激,因变量是心率变化。
【详解】(1)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的髓质分泌的,其分泌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具体过程:在神经调节过程中,人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下丘脑兴奋,通过交感神经,其神经末梢会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促使其分泌肾上腺素。
(2)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若作用于肝脏时,肾上腺素会与肝脏细胞的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提高了与分解肝糖原有关酶的合成或活性,进而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升高。
(3)本实验需要验证电刺激交感神经后会引起肾上腺髓质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使心跳加快(心率升高),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电刺激,因变量是心率变化。所以处理自变量前因先测定乙、丙的心率。处理了自变量后,即电刺激甲兔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并制备提取液(可能有某种物质),注射到乙兔体内,丙组作为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检测乙兔和丙兔的心率。若乙兔注射后与注射前心率之差明显大于丙兔,说明电刺激交感神经后会引起肾上腺髓质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使心跳加快(心率升高)。
【点睛】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体液条件的相关知识,难点在于实验的设计,关键在于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明确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根据变量进行实验步骤的设计和实验结果的预测。
33.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现利用配制的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发现铜绿微囊藻数量呈指数增长。如X培养液培养铜绿微囊藻时,加入粉绿狐尾藻(一种高等水生植物),结果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有人提出假设:粉绿狐尾藻能产生化学物质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用具,完成实验设计,探究该假设是否成立。
(1)材料用具:铜绿微囊藻,粉绿狐尾藻,用于配制X培养液的各种无机盐,500ml锥形瓶,蒸馏水,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玻璃缸,微孔滤膜(可以除菌)等。
(2)实验步骤:
①材料准备:在装有7000mL蒸馏水的玻璃缸中种植一定数量且生长良好的粉绿狐尾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8d。准备接种用的铜绿微囊藻。
②培养液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分组:取锥形瓶6只,分为两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接种与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观察与统计:每天定时用血球计数板对6只锥形瓶内铜绿微囊藻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平均值比较两组的差异。
(3)若假设成立,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用蒸馏水配制X培养液;用微孔滤膜过滤玻璃缸中的水,用滤液代替蒸馏水再配制一份X培养液 (2). 在对照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用蒸馏水配制的X培养液,在实验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用滤液配制的X培养液 (3). 在6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铜绿微嚢藻,并将上述培养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4). 对照组铜绿微嚢藻呈指数增长,实验组受抑制
【解析】
试题分析:本实验属于典型的对照实验,其中自变量为粉绿狐尾藻能否产生化学物质,因变量是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情况,则对照组应为空白对照,加入的是用蒸馏水配制的X培养液,实验组是用滤液配制的X培养液,其他影响实验的变量(如铜绿微囊藻数量、生长条件等)为无关变量,在对照实验中,无关变量必须保持相同。
(2)②培养液配制:用蒸馏水配制X培养液;用微孔滤膜过滤玻璃缸中的水,用滤液代替蒸馏水再配制一份X培养液。
③实验分组:取锥形瓶6只,分为两组,在对照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用蒸馏水配制的X培养液,在实验组的3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用滤液配制的X培养液。
④接种与培养:在6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铜绿微嚢藻,并将上述培养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3)若假设成立,则对照组中,铜绿微囊藻不受抑制,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实验组中,铜绿微囊藻受抑制,种群数量不呈指数增长。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的原则设计实验过程。
34.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完成问题: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酶处理去掉了细胞壁,所用的酶是_________,由此生成的A和B称为_________;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有离心、振动、电激。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
(2)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幼龄动物的器官、组织,然后用________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用于植物细胞工程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__诱导细胞融合。对融合得到的D进行大规模培养时需要提供的气体环境为______________,其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培养液还应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骨髓瘤细胞,B为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那么D称为_________,这种细胞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_________。
(4)从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可形成__________种类型的细胞(仅考虑两个细胞间的融合)。若该过程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应筛选出符合要求的D,方法是用特定的__________培养基培养,为了大规模的生产单克隆抗体,还需对D进行第二次筛选,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 原生质体 (3). 杂种细胞产生新的细胞壁 (4).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5). 灭活的病毒 (6). 95%的空气加5%的CO2 (7). 维持培养液的pH (8). 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9). 杂交瘤细胞 (10). 专一的抗体 (11). 3 (12). 选择性 (13). 筛选出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为细胞融合的过程,A、B为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C为正在融合的细胞,D为杂种细胞。杂种细胞含有A、B两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包括无菌和无毒、营养、适宜的温度和pH、气体环境(95%的空气加5%的CO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已免疫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经过选择性培养筛选可获得特异性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或体外细胞培养可获得大量单克隆抗体。
【详解】(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酶处理去掉了细胞壁,所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的结构为原生质体;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有离心、振动、电激。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产生新的细胞壁。
(2)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幼龄动物器官、组织,然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用于植物细胞工程的方法是用灭火的病毒诱导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的气体环境为95%的空气加5%的CO2,对融合得到的杂种细胞进行大规模培养时需要提供的气体环境为95%的空气加5%的CO2,其中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此外,培养液还应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3)若A为骨髓瘤细胞,B为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那么D称为杂交瘤细胞,这种细胞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4)从A、B到细胞C的过程中,仅考虑两个细胞间的融合,可形成AA、AB、BB这3种类型的融合细胞。若该过程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为杂交瘤细胞,应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方法是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淘汰掉AA、BB型的融合细胞,为了大规模的生产单克隆抗体,因有一部分杂交瘤细胞不产生抗体,还需对D进行第二次筛选,所以第二次筛选的目的是筛选出能分泌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融合的综合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动物细胞融合、植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熟悉并理解,明确每个步骤和目的及注意事项。
河南省郑州市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河南省,郑州市,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