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练习题(九):工业生产及其可持续发展 专题训练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练习题(九):工业生产及其可持续发展 专题训练,高考地理复习,工业生产及其可持续发展,莲山课件.
专题八 农业生产及其可持续发展
01 农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考查角度1 |
|
▶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选择 |
(2016年全国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解析▶ 第(1)题,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气温(热量)、降水和光照等方面。结合材料和图可知,与江苏、浙江相比,横县纬度低、气温高,寒冷天气极少;降水适中,光照条件好。第(2)题,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可从地形、土壤和水分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 ℃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考查角度2 |
|
▶ 影响农产品类型和品质的因素 |
(2019年北京卷)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问题。
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薄弱。近年来,该国优质玉米、香蕉、咖啡豆等农产品出口量增加。
分析老挝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
解析▶ 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可以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老挝纬度低,热量条件优越,降水多,有利于发展对水热需求较多的优质玉米、香蕉、咖啡豆等农产品;境内多山、多河谷,地形复杂,水热组合类型多,有利于发展多类农产品;该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环境污染少,人们从事农业耕作的历史悠久。
答案▶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垂直分异明显,环境污染小,农耕历史悠久。
考查角度3 |
|
▶ 对比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
(2019年全国Ⅲ卷)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 1~3题。
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稻谷供需结余为负值,说明其稻谷产量不能满足其需求,但是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曾是我国的稻谷主产区。第2题,黑龙江省稻谷的盈余量较多,这是因为其耕地面积大,人口数量少,人均耕地多,粮食的商品率高。第3题,水稻种植重心向北移动,南方水稻种植区域减少,而南方人口众多,对稻谷的需求量很大,所以重心北移会造成粮食的运输成本升高。
答案▶ 1.C 2.A 3.B
1.农业区位
(1)常见农业区位
区位 因素 |
分析角度 |
||
有利 |
不利 |
||
自然 区位 因素 |
地形 |
地势平坦开阔 |
地形崎岖 |
气候 |
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热量或光照不足,降水稀少,多旱涝、风沙、台风、寒潮等灾害 |
|
土壤 |
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多 |
土层浅薄,土质黏重,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少 |
|
水源 |
河流、湖泊、地下水等灌溉水源充足 |
河流、湖泊、地下水等灌溉水源缺乏 |
|
社会 经济 区位 因素 |
市场 |
市场广阔 |
市场狭小 |
交通 |
交通便利 |
交通落后 |
|
科技 |
农业科技发达 |
农业科技落后 |
|
劳动 力 |
劳动力充足、素质高、经验丰富 |
劳动力不足、素质低 |
(2)细化两个重要因素
①气候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②地形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3)农业种类多样性的分析
2.农业的区位选择(合理布局)
农业区位选择必须要因地制宜,大范围的农业布局主要考虑自然区位,而小范围的农业布局则主要考虑社会经济区位,如市场、地价等。
平原地区 |
适宜发展农耕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 |
山区 |
适宜发展林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 |
水资源丰富的 地区 |
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 |
气候相对干旱地区 |
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等角度考虑 |
城镇周边地区 |
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城郊农业 |
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1)总体评价法:该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三类。
(3)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4)比较分析法:找出两种农业生产活动或两地区农业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温县铁棍山药原产地为河南焦作温县,是河南焦作的“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因表皮上有像铁锈一样的痕,根茎单体长度33~100 cm,故名“铁棍山药”。河南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具有独特的气候、水质、疏松沙土和黏性大、土质硬的垆土等自然条件。温县铁棍山药主要种植在临近黄河的冲积高地上,生长周期一般为4月中旬~10月下旬。温县铁棍山药因其营养价值高、口感好、药效高,有记载以来就是山药中的上品。下图为温县的位置示意图及山药产品图。
(1)据材料判断温县铁棍山药的生长习性。
(2)分析温县铁棍山药选择在冲积高地种植的主要原因。
(3)两种山药相比较,沙土铁棍山药品相更好,请推测其原因。
解析▶ 第(1)题,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应结合材料从其本身的特点推测。第(2)题,本题考查的实质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可从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作答。解题时要紧紧围绕温县铁棍山药主要种植在临近黄河的冲积高地上来作答,抓住黄河的冲积高地土层厚、距离河流近、灌溉水源便利等优点,还要明确地势较高的优势。第(3)题,重点从疏松沙土和黏性垆土的特性入手,进一步分析两种山药的外部形态。
答案▶ (1)喜深厚土壤(根茎深埋地下),喜光,耐寒性差,忌水涝。(任答两点即可)
(2)冲积高地土层深厚,有利于山药根系发育;地势高,有利于排水;地势高,光照好。
(3)沙土铁棍山药生长的土壤疏松,山药在沙土中生长阻碍小;垆土较黏重,山药生长阻碍较大,容易产生弯曲和表面凹凸,所以品相不如沙土山药好。
英国伦敦的二战地下防空洞被改造成世界首个地下农场。地下防空洞有12层,其温度可稳定保持在16 ℃。第一阶段的作物包括豌豆苗、芥菜、香菜、红苋菜、芹菜等。防空洞内部环境密封干净,有特定的通风系统、先进的照明系统及成熟的灌溉系统,能确保作物在低能耗的情况下生长。据此回答1~3题。
1.地下农场采用先进的照明系统,该系统的核心作用是( )。
A.促进光合作用 B.增强昼夜温差
C.提高大气温度 D.加快水汽蒸发
2.与传统的地上露天种植相比,该类地下农场( )。
A.经营成本低廉 B.推广难度小
C.产品种类多样 D.受天气影响小
3.世界首个地下农场的建立得益于( )。
A.先进的技术 B.丰富的劳动力
C.肥沃的土壤 D.暖湿的气候
解析▶ 第1题,地下农场的作物在密封的环境中生长,先进的照明系统可代替阳光,促进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先进的照明系统能保障温度恒定,而不是增加昼夜温差或提高温度;蔬菜需水量大,照明系统会加快水分蒸发,不利于作物生长。第2题,与传统地上露天种植相比,地下农场需要更多的设备和技术指导,生产成本更高;地下农场需要资金、技术支持,与经济发展程度有关,故地下农场相比地上种植推广难度更大;地上露天种植因地域气候类型多样,产出的农产品种类多样,而地下农场气候较单一,品种有限;相比露天种植,地下农场恒温,可全年种植,受天气影响小,无季节性。第3题,从材料可知,世界首个地下农场是英国防空洞改造的,且成功种植出作物,说明其出现和运营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根据材料可知,这个地下农场的运转均依赖先进的系统和设备,需要高素质劳动力,而不是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地下农场通过技术操作满足作物生长条件产出产品,土壤肥沃与否不是关键因素;农场内温度恒定,与暖湿气候无关。
答案▶ 1.A 2.D 3.A
黄海冷水团离海面仅20~30米,属于冬季时残留在海底洼地中的黄海中央水团。2019年某公司首次在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获得成功。读黄海冷水团底层水温水平分布图,回答4~6题。
4.推测三文鱼的习性是( )。
A.喜低温 B.喜高盐
C.喜深海 D.喜光照
5.与世界其他海域的冷水团相比,该海域养殖三文鱼的优势可能是( )。
A.水温较低 B.靠近海岸
C.冷水团浅 D.饵料丰富
6.相比近岸海水,在黄海冷水团养殖的三文鱼品质更优的主要原因是( )。
A.天敌影响小 B.养殖空间大
C.环境污染少 D.河流注入多
解析▶ 第4题,根据材料“在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获得成功”可知,三文鱼喜欢冷水环境;该海域距海岸相对较近,受陆地水体影响较大,盐度应该较低;黄海冷水团离海面仅20~30米,在此海域养殖成功,说明三文鱼不喜深海;在水下20~30米处养殖,说明三文鱼并不喜光照。第5题,相比世界其他海域的冷水团,该海域位于温带,水温夏热冬凉,水温方面并不具优势;世界很多养殖地均位于沿海,故靠近海岸不是该海域的独特优势;材料指出,黄海冷水团离海面仅20~30米,说明该海域的冷水团浅,这是其独有的优势;该海域的养殖饵料大多需要人工投放,其饵料丰富也不具明显优势。第6题,相比近岸海水,在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的环境受人类干扰小,天敌多,三文鱼受天敌的影响更大些;养殖空间大会影响三文鱼的产量,但与对品质的影响关联度不大;该养殖环境位于距海岸较远的海下冷水团中,环境污染少,鱼类品质好;品质与河流注入的多少无关。
答案▶ 4.A 5.C 6.C
树莓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被誉为“果中黄金”。俄罗斯、波兰、德国、匈牙利、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树莓年产量都在万吨以上。近年来,欧美国家树莓生产已处于停滞和萎缩状态,西欧国家更是退出了树莓的生产领域。河南封丘县自2002年引进树莓种植项目后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我国树莓种植第一大县。据此回答7~9题。
7.根据材料推断我国下列地区中野生树莓分布范围最小的可能是( )。
A.海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北地区
8.西欧国家退出树莓生产领域的主要自然原因可能是( )。
A.多大风 B.土壤贫瘠
C.光照不足,品质较差 D.土地成本高
9.与欧美国家相比,封丘县发展树莓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
A.地形平坦 B.灌溉水源充足
C.劳动力廉价 D.交通便利
解析▶ 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俄罗斯、波兰、德国、匈牙利、美国、加拿大等国的树莓年产量都在万吨以上,由此可推断树莓适宜在较高纬度地区分布,海南地区与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相比纬度低,故野生树莓分布范围最小的可能是海南地区。第8题,西欧国家只有冬季风力较大;人类可以改造贫瘠的土壤;土地成本高不是自然原因;西欧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多,光照不足,植物的光合作用差,昼夜温差小,导致树莓品质较差,所以光照不足是西欧退出树莓生产领域的主要自然原因。第9题,欧美地区平原面积广,地势平坦,灌溉水源更充足,欧美国家交通更便利,我国劳动力充足,因此封丘县发展树莓种植的优势条件是劳动力廉价。
答案▶ 7.A 8.C 9.C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黑龙江省凭借“黑土、净土、冻土”的天然优势,以“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为目标,努力打造全国绿色食品产业的领航者。该省重点种植的三大主粮中,玉米生长需要的积温为2500 ℃~2700 ℃,水稻生长需要的最低积温为2000 ℃,而春小麦即使积温低于1650 ℃仍可稳定生长。近年来,该省大棚蔬菜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而森林蔬菜(山野菜)更具发展优势,如图为黑龙江省等积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
(1)推测图中该主粮的名称,并说明理由。
(2)分析森林野菜生长环境的独特性。
(3)说明黑龙江发展森林野菜种植的区位优势。
解析▶ 第(1)题,由材料“水稻生长需要的最低积温为2000 ℃”可知,图中主粮产区符合水稻生长的热量需求,并且该地地处三江平原,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适宜水稻种植。第(2)题,野菜生长环境的独特性从东北森林环境的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如风力、水质、气温、病虫害等。第(3)题,黑龙江发展森林野菜的区位优势可从产品种类、原料产量、市场等角度分析。
答案▶ (1)水稻。该作物主产区积温在2000 ℃~2500 ℃,不适宜玉米的生长;春小麦对积温要求较低,依据因地制宜布局原则,应分布在该省中北部地区。
(2)风速及温差较小;水质清洁;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病虫害较少。
(3)黑龙江省积温差异大,森林野菜种类多;黑龙江气候温暖湿润,黑土深厚肥沃,适宜森林野菜生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野菜种植地域广;黑龙江纬度高,温度低,生长周期长,森林野菜品质优良;森林野菜绿色环保,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
02 农业地域类型
考查角度1 |
|
▶ 新兴农业地域的形成 |
(2016年全国Ⅱ卷)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2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的经营模式,这说明农业资源为生产关键。某县以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的优质茶叶为中心,建设了现代茶庄园,说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是获得市场认可的前提,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发达便捷的交通网、高精尖的技术水平可以促进庄园经济的发展,但不是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第2题,传统茶园的产品以茶叶为主,现代茶庄园以茶为发展中心,延长了茶的加工、储藏、销售等环节,增加了产品的种类,同时还能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茶文化发展旅游业,增加经济效益。
答案▶ 1.B 2.C
考查角度2 |
|
▶ 农业生产特征的形成 |
(2019年海南卷)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据此完成1~3题。
1.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农户不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该农户的地块( )。
A.形状规整 B.地形差异小
C.分散细碎 D.距离村庄近
3.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
A.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B.农用地面积减少
C.农产品种类多样化 D.农产品质量下降
解析▶ 第1题,材料中提到 “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说明蔬菜种植所需劳动力较多,劳动时间长,劳动频次高,为了便于田间管理,增加生产活动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种植蔬菜的是距离宅基地最近的②,①③④距离宅基地较远,不方便进行平时的管理。第2题,大型机械化作业适用于土地平坦开阔,农作物集中连片,且种植作物相同的地区。该农户的四个地块,虽然土地形状规整,地形均为平原,但面积不大,且比较分散,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由图可知四个地块距离村庄远近不同。第3题,材料提到 “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说明该村人口总数减少,但农业用地面积不变,因此单位人口的耕地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土地集中起来由种田专业户经营,为了方便管理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农产品品种会趋于单一化;随着商品率的提高,农产品受市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为了扩大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种田专业户会更加注重农产品的质量。
答案▶ 1.B 2.C 3.A
1.农业地域类型
(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小结】
视角 |
解读 |
农业发展特点 |
规模、机械化水平、专业化、科技水平、单产、经营方式、熟制等 |
区位条件 |
从自然与人文角度分析、比较、评价 |
发展措施 |
技术措施、交通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 |
农业与生态 |
生产资料的可持续利用、废弃物资源化、降低环境破坏程度 |
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比较、分析和借鉴
(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①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两大优势:优越的气候条件,季风气候区的水热组合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②该区农业和经营发展存在的三大问题: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有限;科技水平低。
③对策:调整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结构,实行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模式,农林牧渔业综合发展;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业,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到商品生产上来;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方向发展。
(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可借鉴之处
①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②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业区借鉴。
③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可借鉴之处
①人工草场建设。
②牧区交通条件和加工体系的发展。
③牲畜品种的改良和疾病的防治。
④冷藏、保鲜技术的推广。
3.关注细节——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种植方式
间作:在种植一种主要作物时,见缝插针式地种植一些其他作物,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套种:在前一茬作物即将收割但未收割之前,将后一茬作物种入前茬的行间株间。如在棉花尚未收完前种入豌豆,还可利用棉花秆作豌豆的支架。
轮作:轮流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有利于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利用,防止某单一元素被迅速耗尽,而且种植大豆这些作物还能有助于恢复土壤中个别重要元素的含量。
连作:在同一片土地上一直连续不断的种植某一种作物,这样的话作物容易遭受病虫害。
垄作:把田地开成一条条的垄和沟,把庄稼种在垄上。
下图示意某地区土地利用在垂直方向上变化的情况,其农业景观描述如下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
A.阿尔卑斯山地区 B.印度半岛东部
C.南非东部 D.南美北部
2.图中海拔2000 m以下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地中海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种植园农业 D.混合农业
解析▶ 第1题,图中海拔2000 m以下地区以种植咖啡、可可、甘蔗为主,说明该地区地处热带;该山地海拔大于4000 m且有终年积雪;印度半岛东部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南美北部的安第斯山区,植被垂直地域分异明显,符合图示特点。第2题,海拔2000 m以下地区以种植咖啡、可可、甘蔗为主,属于种植园农业。
答案▶ 1.D 2.C
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非农业人口增多,土地价格提高,经历了数百年以“基塘”生产为特色的农业,到了20世纪末期,相继向其他地区转移,农业生产逐渐转向为城镇提供副食品,所以向蔬菜等商品农业发展。读图,回答3~4题。
3.基塘生产方式突出的优势是( )。
A.体现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练习题(十):域联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 专题训练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练习题(十):域联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 专题训练,高考地理复习,地域联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莲山课件.
B.更充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C.促进了农业生态的良性发展
D.提高了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4.基塘生产方式向其他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价格提高
B.与当地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气候条件的变化
解析▶ 第3题,基塘生产方式是利用当地的地形、气候等条件发展的一种农业模式,有蔗基鱼塘、桑基鱼塘等方式,该方式能突出体现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但不是基塘生产方式的突出优势;基塘生产充分地利用了地形条件,通过桑—蚕—鱼—塘泥—塘基等模式,使得农业废弃物可以循环利用,实现了有机循环经营,促进了农业生态的良性发展,这是其最突出的优势;其他农业模式也可以提高效益、增加收入。第4题,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非农业人口增多,农业生产逐渐转向为城镇提供副食产品,所以该地农业向蔬菜等商品农业发展,甚至部分农业用地转为了房产经营等非农业用地。这反映了市场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决定作用,由于基塘模式与当地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故基塘生产方式向其他地区转移。
答案▶ 3.C 4.B
5.“渤海粮仓”是2013年启动的一项大型农业科技工程项目,计划通过对环渤海地区4000多万亩中低产田和1000多万亩盐碱荒地的改造,实现到2020年增粮50亿千克的目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渤海粮仓”工程计划改造土地的分布图。
材料二 五年来“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项目通过示范推广十余种主体技术模式,扬长避短,共推动区域增粮约105亿千克,节水43.5亿立方米。部分模式及分布区如下表所示。
技术 模式 |
说明 |
示范区 |
雨养 旱作 |
指通过种植制度调整、抗旱品种及旱作技术配套,实现不需要灌溉、完全利用自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目标 |
河北 示范、 天津 示范、 山东 示范 |
微咸 水补 灌 |
为了弥补干旱年份使用淡水灌溉农业的不足,充分利用地下微咸水进行安全补灌的综合技术 |
|
棉改 增粮 |
改良滨海中、重度盐碱地,种植棉花;在传统一年一熟的棉区,构建棉花—小麦—玉米两年三熟模式,实现粮棉双丰收 |
|
增温 改土 |
通过温室大棚、地膜和秸秆覆盖、耕作培肥等措施增加地温、改良土壤,促进水稻和玉米增产 |
辽宁 示范 |
材料三 有一家河北省的奶牛企业加入了“种养联盟”。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1)简述“渤海粮仓”工程计划改造土地的分布状况。
(2)分析材料一中盐碱地形成的自然原因。
(3)指出材料二表格中四种技术模式分别利用或改造的自然区位条件。
(4)根据材料三,分析“种养联盟”对当地发展的积极意义。
解析▶ 第(1)题,“渤海粮仓”工程计划改造的土地包括环渤海地区 4000 多万亩中低产田和 1000 多万亩盐碱荒地。读图,改造的土地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主要在河北省东南部,且河北省面积最大,还有天津市、辽宁省南部和山东省北部沿海。第(2)题,从水系角度看,图中盐碱地主要包括海河流域、辽河下游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与滨海地区地势低平易积水,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水分蒸发,盐分在表层积聚,海水倒灌等有关。第(3)题,根据表格,雨养旱作是利用雨热同期,降水集中的气候条件;微咸水补灌是利用地下微咸水丰富的条件;棉改增粮或改造盐碱地,是利用较充足的热量,实现两年三熟,增加产量;增温改土是改造低温条件,解决热量不足问题,改良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利用较充足的水分条件,促进水稻增产。第(4)题,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 奶牛企业属于乳畜业,需要种植牧草或制作饲料。从生产流程图中可知,发展种植业可种植牧草、制作饲料;发展奶牛养殖,粪便可用作有机肥,作为种植业的肥料。“种养联盟”实现了农牧结合的循环生产;缓解了当地肥料和饲料的矛盾,实现了养殖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农作物有机种植;促进了“渤海粮仓”的绿色增产和增收;提高了农牧产品质量;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
答案▶ (1)分布在环渤海地区;主要在河北省东南部(河北省面积最大),以及天津市、辽宁省南部和山东省北部沿海。(或海河流域、辽河下游和黄河三角洲,或华北平原东北部、辽河平原南部。)
(2)滨海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积水;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有海水倒灌(地下水埋藏较浅,土壤毛细运动显著)。
(3)雨养旱作:利用雨热同期,降水集中的气候条件。
微咸水补灌:利用地下微咸水丰富的水资源条件。
棉改增粮:利用较充足的热量(可两年三熟)(或改造盐碱地)。
增温改土:改造低温(热量不足)条件,改良土壤肥力。
(4)“种养联盟”实现了农牧结合的循环生产;缓解了当地肥料和饲料的矛盾,实现了养殖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农作物有机种植;促进了“渤海粮仓”的绿色增产和增收;提高了农牧产品质量;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
03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考查角度1 |
|
▶ 特色农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2019年天津卷)太湖流域Z镇植桑养蚕、丝绸纺织的历史悠久。近年来,Z镇积极发展桑蚕及相关产业,形成了特色小镇。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Z镇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示意图
1.据图中信息判断,对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式最准确的概括是( )。
A.扩大丝绸服装制造业,形成规模优势
B.新增蚕丝被制造业,培育新的产业链
C.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
D.传播桑蚕文化,发展丝绸专题旅游业
2.该特色小镇实现了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
B.利用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
C.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D.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Z镇桑蚕产业的发展,在原有以丝绸服装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链的基础上,新增了以蚕丝被制造业为主和以丝绸专题旅游业为主的两条产业链,实现了产业结构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镇逐渐形成了多元化桑蚕特色产业,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工业化又推动城市化,城镇建设也会加快。
答案▶ 1.C 2.A
考查角度2 |
|
▶ 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2019年全国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2)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3)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解析▶ 本题以宾川县地理位置图和等高线地形图为信息载体,主要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区域地形特点及地形对耕地(种植业)分布的影响、地形对气候特征的影响、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同时也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题,据题干材料可知,宾川县地处横断山区,图中等高线密集,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说明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地少。由宾川县平地少且“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可知,当地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谷地,数量少(面积小)。第(2)题,据题干材料及上题分析可知,该地河谷地带纬度低,气候干热,光热充沛,可满足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全年生长的需求;海拔高,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水果品质好。第(3)题,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为提高水果附加值,当地可发展水果加工业;水果种植业要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品质;要做好市场推广,树立自己的水果品牌。此外,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改善交通,促进产品及时外运等。
答案▶ (1)地形特点:山高谷深。
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2)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
(3)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分析
2.区域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1)自然条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条件存在的不足。
(2)产生的环境问题:分析区域内是否存在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是否存在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并明确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3)农业结构问题: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是否存在农业类型不合理、农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3.农业区域发展方向的分析
(1)根据优势定方向:根据当地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发展优势产业。
(2)根据问题定方向:根据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提出整治措施,确定农业调整方向。
(3)根据市场定方向: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4.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对策
答题角度 |
答题要素 |
农村经济 可持续 发展 |
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如横县茉莉、建三江水稻、安徽优质铁观音);②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③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④加大科研投入,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⑤开发新产品,经营多元化,拓展旅游、文化市场,扩大市场规模 |
农业生态 可持续 发展 |
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②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山水,打造乡村生态旅游 |
农村社会 可持续 发展 |
①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②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增收致富 |
农业生产模式图的判读
(1)找典型作物,如冬小麦和春小麦,甜菜和甘蔗、水稻等,推断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分布地区。
(2)看箭头及标注,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图中箭头的指向,注意观察废弃物的排放、能量和原料的来源,探究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例如,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
图中箭头显示,水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沼渣、粪肥、塘泥,杂物、粪渣等是沼气池的原料,这都是循环经济的体现。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农民使用沼气可以解决农村的燃料问题,缓解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环境。
(3)看生产环节,关注经济效益
关注图中农业生产的环节,环节体现了自然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体现了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种类多,产业链长,提高了经济效益,增强了市场的适应性。
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示意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回答1~2题。
1.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竞争能力
解析▶ 第1题,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庞大的人口压力、令人担忧的资源短缺及深刻的环境危机。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会导致资源短缺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第2题,该构想图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缓解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结构,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答案▶ 1.C 2.B
贵州喀斯特山区多陡坡,坡耕地面积比重大,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战略的重要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B.解决当地就业问题
C.扩大粮食生产面积
D.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
2.与传统农业相比,贵州喀斯特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突出优势表现在( )。
A.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B.环境更好,效益更高
C.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D.品牌更多,环境更差
解析▶ 第1题,由材料“贵州喀斯特山区多陡坡,坡耕地面积比重大,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可知,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第2题,与传统农业相比,贵州喀斯特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突出优势表现在可充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环境更好,效益更高;生态农业投入多,生产成本高;产品市场更广,产品价格高;在保护环境基础上发展生产,品牌更多,环境更好。
答案▶ 1.A 2.B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1月均温为-21 ℃~-18 ℃,7月均温为21 ℃~22 ℃。下图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图,回答3~5题。
3.下列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壤贫瘠,广种薄收 ②大量外来人口涌入
③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④该地区人多地少,人口压力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目前该地区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D.旱涝灾害更频繁
5.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
A.退耕还草,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退耕还湿,发展生态农业及旅游业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水果园艺业
D.扩大耕地面积,进行规模化生产
解析▶ 第3题,根据该地区的温度及1954年有大面积的林地、沼泽地和滩地等,可判定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土壤肥沃,人口稀少,①④错。根据图例可知,与1954年相比,2005年该地形区沼泽地和滩地明显减少,而耕地明显增加,因此可能与国家对粮食有大量的需求而开垦东北地区以及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有关,②③对。第4题,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该地区耕地面积增加,沼泽地、滩地面积减少明显,湿地调节径流、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该地区旱涝灾害更频繁。第5题,该地沼泽地、滩地面积的减少最突出,因此退耕还湿、发展生态农业及旅游业有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
答案▶ 3.D 4.D 5.B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其果实个大、味甜、抗病性强,在我国被广泛种植,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湖北省东部的罗田县,是著名的板栗产区,罗田板栗色、香、味俱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罗田的板栗生产还处于初加工阶段,深加工附加值不高,经济价值与其良好的声誉极不相称。据此回答6~7题。
6.与北方产区相比,罗田板栗上市时间较早,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热量不足
B.罗田纬度较低,夏季均温高
C.人工改良品种
D.病虫害少
7.为提高罗田板栗的经济效益,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扩大种植规模 ②打造深加工产品的品牌
③改良品种,提高产量 ④鼓励加工企业整合、扩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解析▶ 第6题,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与北方产区相比,湖北罗田属于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夏季均温高,板栗上市时间较早;与人工改良品种无关;南方地区冬季温和,利于害虫过冬,病虫害多。第7题,由材料“罗田的板栗生产还处于初加工阶段,深加工附加值不高,经济价值与其良好的声誉极不相称”可知,为提高罗田板栗的经济效益,应扩大种植规模,①对;深加工附加值不高,不适宜打造深加工产品的品牌,②错;罗田板栗色、香、味俱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需要改良品种,提高产量,③错;鼓励加工企业整合、扩张,可扩大规模,提高加工能力,④对。
答案▶ 6.B 7.C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沙虫,学名为方格星虫,味道鲜美脆嫩,生长在沿海沙质滩涂。沙虫对生长环境十分敏感,一旦有污染便不能成活,因而有“环境标志生物”之称。沙虫生长所需的条件苛刻,水的盐度要求为25‰左右,过咸或过淡都不利于生长,水温低则沙虫也不能生长。海南省儋州市光村镇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濒临北部湾,该镇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是我国主要的沙虫产地之一。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于2015年突破了沙虫人工养殖的技术难关,现在光村镇沙虫年产量为十几万千克,销售额达数千万元。
(1)从自然角度分析光村镇发展沙虫产业的优势。
(2)说明沙虫人工养殖技术的突破对光村镇的意义。
(3)以沙虫养殖为出发点,为光村镇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 第(1)题,材料中提到沙虫生长的条件“生长在沿海沙质滩涂”“一旦有污染则不能成活、水的盐度要求为25‰左右”“过咸或过淡都不利于生长”“水温低则沙虫也不能生长”。 光村镇发展沙虫产业的自然优势应该从满足沙虫的生长习性进行回答。第(2)题,由材料“于2015年突破了沙虫人工养殖的技术难关,现在光村镇沙虫年产量为十几万千克,销售额达数千万元”可知,其意义为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规模扩大,必然增加就业机会;该镇经济以旅游业为主,给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自然生长条件下,沙虫资源保护困难,人工养殖技术的突破利于沙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3)题,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回答。
答案▶ (1)海湾地区,滩涂面积广阔;纬度低,水温高;位于河流入海口,淡水、咸水交汇,海水盐度适中;海水较清洁。
(2)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给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自然生长条件下,沙虫资源保护困难,人工养殖技术的突破利于沙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调控沙虫捕捞和养殖的比例;加大沙虫养殖的科研投入;提高光村镇沙虫的品牌优势;促进光村镇沙虫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发展多元化经营。
一、选择题
澳大利亚是世界重要的甘蔗生产国。下图为澳大利亚主要甘蔗种植区分布图。2000年以前,图示甘蔗种植区多在收获前焚烧蔗叶,2000年之后则不焚烧蔗叶,而是在收获时将蔗叶覆盖在土地上,使之自然腐化。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种植区种植甘蔗最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B.昼夜温差大
C.水热充足 D.气象灾害少
2.受盛行风影响,种植区焚烧蔗叶时产生的浓烟向( )。
A.东南方向扩散 B.西南方向扩散
C.东北方向扩散 D.西北方向扩散
3.当地蔗叶还田对土壤的有利影响有( )。
①减轻侵蚀 ②减少水分蒸发 ③提高肥力
④防治盐碱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第1题,图示甘蔗种植区应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显著,较为湿润,光照条件较弱;该区域阴雨天气多,气温日较差小;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好;该区受季风影响,季风的不稳定性使其易发水旱灾害。第2题,该区地处东南信风带,受东南信风的影响,种植区焚烧蔗叶时产生的浓烟会向西北方向扩散。第3题,蔗叶可改变砂土的松散状态,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表土流失和侵蚀,①对;蔗叶落在根部周围,覆盖表土,减少水分蒸发,②对;蔗叶富含大量有机质,形成腐殖质后增加土壤肥力,③对;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淋溶作用强,一般不会发生土壤盐碱化,④错。
答案▶ 1.C 2.D 3.A
免耕指作物播种前减少翻动表土、保留部分秸秆残茬的耕作方式。巴西马托格罗索州是世界主要的转基因大豆产区之一,该州普遍采用免耕技术种植大豆。我国从马托格罗索州进口的大豆主要用作饲料原料,而我国东北地区生产的优质大豆主要用作食品原料。下图示意马托格罗索州位置。读图,回答4~6题。
4.与马托格罗索州相比,我国东北地区种植大豆的优势自然条件为( )。
A.土壤肥沃 B.热量充足
C.光照丰富 D.水源充足
5.马托格罗索州采用免耕技术种植大豆的目的是保持土壤( )。
①水分 ②空气 ③有机质 ④矿物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数量显著增长,这能反映我国( )。
A.农业人口减少 B.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C.大豆品质降低 D.居民饮食结构变化大
解析▶ 第4题,我国东北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马托格罗索州位于南半球低纬度。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一年只能种植一季,且太阳高度小,光照不如马托格罗索州;马托格罗索州位于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比我国东北地区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水源丰富;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马托格罗索州位于热带,微生物活跃,降水多,湿季淋溶作用较强,土壤肥力低。第5题,根据材料“免耕指作物播种前减少翻动表土、保留部分秸秆残茬的耕作方式”可知,采用免耕技术减少了对表土的翻动,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的水分;保留部分秸秆残茬,能够减少阳光对土壤的直接照射,利于保持水分;秸秆残茬一方面可以削弱风速,减少风蚀作用,另一方面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和矿物质,利于保持土壤肥力,故①③④正确;免耕能够减少因机械碾压和耙地引起土壤形状的变化(大的孔隙减小),从而利于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故②错误。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我国进口大豆主要用作饲料,进口大豆显著增加说明我国饲料需求量增加,畜牧业发展迅速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农业人口减少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对我国进口大豆没有影响;根据材料,我国大豆主要用作食品原料,和进口大豆的用途不同,所以我国大豆的品质和产量的变化对进口大豆影响不大。
答案▶ 4.A 5.C 6.D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农业种植面积约1.33万公顷,农业资源丰富。奇台县旱作农业系统是天山北麓“靠天收”农业生产的典型,以旱作种植为主,涉及林业、畜牧和副业等农业类型。近年来,奇台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质大麦、小麦之乡。读奇台县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7~9题。
7.奇台县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B.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地处背风坡,流沙侵蚀少
8.当地农事最繁忙的时段是( )。
A.2~4月 B.5~9月
C.9~12月 D.12月~次年2月
9.奇台县为改善农业“靠天收”的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开垦荒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
C.兴修水库,改善灌溉条件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 第7题,奇台县位于新疆天山北麓,这里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灌溉水源充足,这是该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这里土壤多为砂质,有机质含量低,降水少;该地位于天山北麓迎风地带。第8题,奇台县位于新疆天山北麓,由于纬度较高,春季地表解冻、气温稳定上升、冰雪融水充足一般要到4月下旬甚至更晚的时间,而秋初因冷空气来得较早,要考虑秋初收获作物。因此该地农事活动繁忙时期在春末至秋初。第9题,改善农业“靠天收”的状况就是改善粗放的经营方式,要靠科技,因地制宜,从当地缺水的现状出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 7.C 8.B 9.D
休耕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是保护耕地、修复生态、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水分和养分消耗的有效措施。农业部表示:耕地轮作休耕要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自主参与轮作休耕。近年来,在严重干旱缺水的河北省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已连续多年实施了季节性休耕,这意味着中国农业生产理念的重大改变。据此回答10~11题。
10.一般而言,在推行休耕的过程中,对农户休耕意愿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土壤肥沃程度 B.地表起伏状况
C.政府经济补贴 D.人均耕地面积
11.黑龙港地区实行“一季休耕,一季雨养”,以达到减少地下水用量的目的,该地区因休耕而使产量明显减少的农作物是( )。
A.玉米 B.棉花
C.冬小麦 D.花生
解析▶ 第10题,休耕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地表起伏状况对此影响比较小。第11题,题目中提到在严重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季节性休耕,“一季休耕,一季雨养”,以达到减少地下水用量的目的。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小麦秋种夏收,其生长期正值华北春旱,耗水量大,休耕可以减少地下水用量,玉米、棉花和花生可以利用夏季的“雨养”,不需要休耕。
答案▶ 10.B 11.C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响水稻,出产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具有早熟、饱满、优质、高产等特点。响水大米是世界上唯一在火山熔岩台地上生产的稻米。其生长的土地为古代火山爆发时,岩浆流淌凝固而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由于大面积石板地反射热量,地温、水温分别比一般稻田高出2~3 ℃。腐殖土积于其上,厚度达20~30厘米,其水源为镜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水及地下泉水。远在唐代渤海国时期,渤海镇地区已经出现了先进的水利灌溉和水稻栽培技术。自唐至宋、元、明、清,响水大米始终是历朝贡米,为皇室所享用。当地农民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采用传统方式种植水稻,并在稻田中养鸭,稻米热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地。
材料二 图示为渤海镇行政区划图及响水稻分布示意图。
(1)分析响水稻早熟、饱满、优质、高产的主要原因。
(2)说明渤海镇农民在稻田中放养鸭子的效益。
(3)分析响水稻米热销俄罗斯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1)题,响水稻早熟、饱满、优质、高产品质好的原因应从土壤、昼夜温差、环境、水质等方面来回答。第(2)题,稻田养鸭的效益可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来回答。第(3)题,热销俄罗斯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响水稻米品质好,另一方面要从俄罗斯本地缺少稻米的角度来回答,其次还要考虑两地之间的交通条件。
答案▶ (1)早熟:大面积石板地使地温和水温较高,热量较充足。
饱满:石板层吸热、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优质:水质优良、无污染;采用传统生产方式,农药、化肥使用少,稻米污染小。(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病虫害少;作物生长期长。)
高产: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沃;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经济效益:鸭子吃虫,减少农药的使用,节约相关费用,并能减轻虫害带来的损失;鸭粪肥田,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节约成本;农药、化肥使用量下降,提升了稻米品质,利于销售;稻田里的杂草、昆虫等可充当鸭子食物,饲料投放量少,养殖成本低;鸭子市场需求量大,增大农民的经济收入。
生态效益:形成良性生态系统,环境效益好。
(3)响水稻米品质优良;俄罗斯纬度高,热量条件差,不适宜稻米生产,需求量较大;渤海镇距俄罗斯较近,且铁路运输便利,运输成本较低。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读某地局部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及该地气候资料图。当地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地形进行了改造,等高线地形图是依据改造后的地形绘制而成的。
(1)说出该地区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简述由此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描述当地气候特征,并评价当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指出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并由材料信息推断改造前的地形类型。
(4)简要说明改造后的地形对农业生产发挥的作用。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适宜林地比重为54%。适宜牧地比重为33%,土地类型以
林地和草地为主,但是在实际利用的过程中林地和草地比重较少,而耕地面积占40%。也就是说,耕地占用了大量林地和草地,破坏了植被,有可能会引发生物多样性减少、过度开垦湿地等问题。结合该图的等高线可以看出,地形有一定坡度,也有可能会产生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年平均温度在25 ℃以上,因此可以判定该区域位于热带地区,终年高温,降水季节变率较大,夏季降水较多,因此气候特征为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从光照、热量、降水、生长期、昼夜温差等方面去分析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该地区终年高温,热量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缩短了生长期,热量决定了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以及栽培方法,该地区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旱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的生长。雨季降水多,季风气候降水变率较大,容易引发旱涝灾害。第(3)题,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该地区的地形主要为丘陵,改造成梯田后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改造之前,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和草地为主,并且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该区海拔大致在200 m左右,因此改造之前的地形有可能是低缓的山地或者是丘陵地形。第(4)题,地形改造之后为梯田景观,分析改造后的地形对农业生产发挥的作用实质是考查梯田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答案▶ (1)存在的问题:过度开垦。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森林锐减或生物多样性减少。
(2)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有利影响:全年高温,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热量,全年都能生长农作物,一年三熟;雨季降水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旱季有利于小麦、棉花等耐旱作物生长。不利影响:季风气候降水的不稳定性易导致洪涝灾害,致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3)季风水田农业。丘陵。
(4)作用:拦蓄径流泥沙,保水、保土、保肥;增强了抗旱能力,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减轻了对下游河床的淤积,增加了水库蓄水量,保障了粮食生产的安全和交通道路的畅通。
备注:以上内容仅显示部分,需完整版请下载!
2018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2018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政治试题(含答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政治真题,中考政治,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