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垂径定理》精讲精练(无答案)

2020届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垂径定理》精讲精练(无答案),初三数学精练试题,人教版,垂径定理,莲山课件.

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含答案

 

1.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

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2.《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为达到“人人喜得所愿”,主父偃向皇帝建议(  )

A.实施削藩政策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颁布“推恩令” D.废除分封制

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4.龚书铎著《中国社会通史》:“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行省制

C.郡国并行制 D.分封制

5.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

A.察举制的弊端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D.世官制的沿革

6.“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典故源自宋代某州官府的告示。当时的“州官” (  )

A.负责向中央转运钱粮赋税

B.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

C.拥有封地,官位可世袭

D.由文官担任,受通判节制

7.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几度变迁。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设置为路、州、县三级。元朝时期,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以上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

B.县是最稳定的行政机构

C.中央集权程度日益加强

D.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

8.《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9.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为解决这一“缺陷”,元代(  )

牛津版2020-2021学年高一英语Unit4Lookinggoodfeelinggood习题(含解析)

牛津版2020-2021学年高一英语Unit4Lookinggoodfeelinggood习题(含解析),高一英语unit4练习题,莲山课件.

A.推行郡县制度 B.建立行省制度

C.简化行政层级 D.实行省官互迁

10.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  )

A.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

B.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遂废诸侯改为郡县,以一威权,以专天下,其意主以自为,非意为民……故秦得擅其海内之势,无所拘忌,肆淫奢行,暴虐天下。

——[东汉]荀悦《前汉纪·孝惠皇帝纪》

材料二 汉兴之初……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然诸侯……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东汉]班固《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材料三 行省有政令则布于天下,郡县有请则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

——[元末明初]宋濂等《元史·百官志》

(1)材料一认为秦朝“暴虐天下”的制度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为“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在地方制度上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侯容易“害身丧国”的根源。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行省的主要职权。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中央政府是怎样节制行省权力的。

 

 

 

 

参考答案:

1.答案:D “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反映了西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弊端和秦朝郡县制的积极作用,后者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因此选D项。

2.答案:C  根据材料“不削而稍弱矣”,可知并非使用削藩的手段,而使诸侯国实力减弱,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意在解决汉代郡国并行制引发的社会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诸侯子弟或十数”“无尺寸地封”“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可知,主张通过分封诸侯的众子弟,使得人人欢喜,又让诸侯国被削弱,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D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答案:C 由“首长制到委员制”,表面上看起来是宰相数量的逐渐增加,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皇权在不断加强。

4.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旨在考查分析比较所学相关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内容,汉建国之初认为秦朝的灭亡是因为没有实行分封制,无法维护政权的统治,所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符合题意的是C项。

5.答案:A 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东汉”和关键信息“举秀才”“举孝廉”,明确考查的制度为汉朝选官制度——察举制。

6.答案:D  宋代的转运使专门负责转运钱粮,故A项错误;“州官”是地方行政长官,故B项错误;宋代依旧实行官僚政治,官员有薪俸,官位不得世袭,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宋代派文臣出任地方长官,同时设置通判负责监督,故D项正确。

7.答案:C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变迁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越来越规范,中央集权日益加强,故C项正确;从材料无法得出“地方行政机构数量增长”和“地方管理制度趋向成熟”,排除A、D两项;B项表述错误,排除。

8.答案:C  材料描述的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通过设立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故选C项。北宋地方财权并不是全部收归中央,A项错误;三司使是副丞相,分割宰相的财权,B项错误;材料显示加强皇权,而不是增加财政收入,D项错误。

9.答案:B  根据题干中“元代以前的地方行政体制‘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的描述可知考查的是元代地方行政制度,故选B。郡县制度在元代以前就已推行,A项错误;元代地方行政层级相对前代更加复杂,C项错误;“省官互迁”与解决“存在着中央与地方行政区之间空当过大的缺陷”的问题无关,D项错误。

10.答案: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和政权的开放程度,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1.答案:(1)原因:推行郡县制。背景:秦的统一。

(2)创新之处:郡国并行制。根源:诸侯世袭。

(3)职权:颁布政令;掌管军事;招讨安抚。节制: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央;不能随意更改赋税制度、调动军队;定期朝觐皇帝、述职;受中央监督;省官互迁等。

牛津版2020-2021学年高一英语Unit4LookinggoodfeelinggoodSectionCExtendedreadingProjectAssessment&Furtherstudy习题(含解析)

牛津版2020-2021学年高一英语Unit4LookinggoodfeelinggoodSectionCExtendedreadingProjectAssessment&Furtherstudy习题(含解析),高一英语unit4练习题,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