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0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10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含解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传承与创新,莲山课件.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选择题

1.多媒体交响乐《良渚》——唯美且科技感十足,演出宏大而深刻,完美再现了“5 000年的文明史诗”。这是一次将文化遗产音乐化、考古叙述艺术化的“刺激的尝试”。材料体现了( B )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

②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多媒体交响乐《良渚》是一次将文化遗产音乐化、考古叙述艺术化的“刺激的尝试”,完美再现了“5 000年的文明史诗”,这体现了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①正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错误。包容性强调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可见,材料没体现,③排除。材料中,完美再现了“5 000年的文明史诗”,体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④正确。

2.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一直风行,伴随着60后、70后、80后走过青春岁月。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 B )

①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可以滋养和温润人的心灵

②激发了人们的英雄情结和爱国情感,具有巨大物质力量

③是中华文化的源泉,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④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创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伴随着60后、70后、80后走过青春岁月,这说明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可以滋养和温润人的心灵,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创新,①④正确。一方面材料没体现激发了人们的英雄情结和爱国情感,另一方面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具有巨大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②错误。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是中华文化的源泉的说法错误,③排除。

3.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美在风骨、美在精髓、美在真情,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成长历程!下图“中”字不仅有方位上居中,居要位的内涵,还有行为处事恰到好处、追求“中庸”的意蕴。这体现了( C )

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质

②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③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④汉字书写了中华文化,传承了中华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而题目中没有体现该观点,排除①。汉字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成长历程,通过题目中描绘的“中”字可以看出,该字不仅有方位上居中,居要位的内涵,还有行为处事恰到好处、追求“中庸”的意蕴。这体现了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书写了中华文化,传承了中华文明,②④正确。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③错误。

4.有人说,看懂了汉字就看懂了人生。比如:“路”——就是在各自的足下;“您”——“你”以真“心”待人,人们当然会尊敬地称“您”;“途”——给别人留有余地,自己才能有路走。材料主要说明了( C )

A.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B.汉字记载思想和语言,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C.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也具有表意功能,包含许多中华文化价值

D.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解析:题干中“看懂了汉字就看懂了人生”,结合举例中文字表意,强调汉字具有表意功能等,C正确。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A错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B错误。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文化现象,不是自然现象,D错误。

5.砖雕是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的砖雕有多个流派,苏派砖雕精细典雅,天津砖雕题材丰富、刻工精良,临夏砖雕技艺繁复多样、风格独特。由此可以看出( D )

①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②各民族文化都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

④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文化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不仅仅是由地域决定的,①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②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我国的砖雕有多个流派,苏派砖雕精细典雅,天津砖雕题材丰富、刻工精良,临夏砖雕技艺繁复多样、风格独特。”这说明中华文化呈现出区域性特点,也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④符合题意。

6.徽州古牌坊民俗文化、淮南豆腐文化、阜阳民俗文化、滁州地方戏曲……在安徽近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俗,有些地方甚至只是隔着一条河、一座桥,两处的风俗习惯却迥然不同。这体现了( A )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不同区域的文化无法融合

C.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D.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

解析:在安徽近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俗,有些地方甚至只是隔着一条河、一座桥,两处的风俗习惯却迥然不同。这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A符合题意。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形成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特点,B错误。材料强调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未体现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未强调文化是经济、政治的表现,D与题意不符。

7.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艺之一,比较有名的是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傣族、布依族、哈萨克族、侗族、白族、壮族等也都有自己的民族刺绣。这说明( B )

①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在逐渐减小

③中华文化在本质上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④我国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艺之一,比较有名的是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这说明文化具有民族性,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①符合题意。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傣族、布依族、哈萨克族、侗族、白族、壮族等都有自己的民族刺绣。这说明我国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④符合题意。本题考查文化的民族性,文化差异在逐渐减小说法错误,排除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③错误。

8.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地方的食物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不知不觉地塑造了不同地方的人的个性。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甜,就像悠闲的四川人,总是带着甜甜的体贴;湘菜的辣直接又毫无妥协的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伟人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这从一个角度说明( B )

①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③地域是文化差异性的主导因素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强调,不同地方的菜有不同文化,塑造了不同地方的人的个性,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①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具有区域性以及文化对人的影响,没体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②排除。地域是文化差异性的因素,但不是主导因素,③错误。

9.清华大学曾有这样一道自主招生面试题:老子和孔子有天打架,你会帮助谁?有人说帮老子,有人说帮孔子,有人说谁也不帮,因为打不起来。若你也认为老子和孔子打不起来,最适合选用的观点是( D )

A.孔子主张大美不言,不会和老子产生冲突

B.老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不会和孔子一般见识

C.儒道两家的观点都是我国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D.不同文化能和谐相处,儒道两家能共生共存

解析:庄子主张大美不言,不是孔子,A错误。庄子强调顺应天命,无为而治。荀子则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不会和孔子一般见识”表述也错误,B错误。“儒道两家的观点都是我国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并不是老子和孔子打不起来的原因,C不符合题意。孔子代表儒家文化、庄子代表道家文化,老子和孔子打不起来,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儒道两家文化能求同存异,共生共存,D符合题意。

10.习近平指出,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人之相交,贵在知心。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下列对这一讲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D )

A.文化统一才有国家的统一

B.尊重文化多样性,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C.统一的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用文化来铸造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解析:政治经济决定文化,国家统一是政治现象,文化统一不能决定国家统一,A错误。民族节日集中展示民族文化,B不选。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不选。“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奋斗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祖国社会统一的精神动力,D符合题意。

11.月球地理实体命名,通常是谁先推测,谁有优先命名权。2019年2月15日,我国发布嫦娥四号着陆区域月球地理实体名称“天河基地”“织女”“天津”等,为国内外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了位置标准和数据依据。这些命名( C )

①体现我国科技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②扩大了我国科技成就的国际影响力

③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传承了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我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的特点,①不选。“为国内外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了位置标准和数据依据”体现了命名扩大了我国科技成就的国际影响力,②入选。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不选。“我国发布嫦娥四号着陆区域月球地理实体名称‘天河基地’‘织女’‘天津’”体现了命名传承了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文化,④入选。

12.山东吕剧、云南的滇剧、闽南的高甲戏、安顺的地戏……中国戏曲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起于先秦时期,明代达到繁荣。目前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360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 A )

①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

②是各族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

③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由当地地理环境决定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起于先秦时期,明代达到繁荣,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①符合题意。中国戏曲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说明中国戏曲是各族人民长期社会生活的产物,②符合题意。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③错误。政治经济决定文化,地理环境只是文化性质的影响因素,非决定因素,④错误。

13.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如在饮食风味上,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饮食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B )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④各区域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如在饮食风味上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饮食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各区域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未体现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①与题意不符。兼收并蓄,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③与题意不符。

14.中国古代的一些大型建筑都是由若干个庭院组成的建筑群,建筑物和庭院往往沿着一定走向布置,有主有次,有重点有过渡,成为有层次、有纵深的空间,整体布局平衡舒展,引人入胜,呈现出一种中国人所追求的整体美和深邃美。材料体现了( B )

①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建筑群布局平衡舒展,具有整体美和深邃美,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①入选。材料没有体现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②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中国古代的一些大型建筑的特点,不涉及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③不选。中国的古代建筑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征,④入选。

15.没有卧薪尝胆,就没有“两弹一星”;没有力透纸背,就没有杂交水稻;没有夙兴夜寐,就没有小米、海尔;没有埋头苦干,就没有华为、格力。这表明( C )

①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②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③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

④只要同心同德就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事例是中华民族具有奋斗精神的表现。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团结精神,排除①。只要同心同德就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④。

16.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理想信念坚定的人,再遥远的地方也能到达,再坚固的障碍也能突破。上述说法启示我们( D )

A.发扬伟大创造精神,改革创新开拓前行

B.发扬伟大奋斗精神,攻坚克难勇毅前行

C.发扬伟大团结精神,凝心聚力携手前行

D.发扬伟大梦想精神,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发扬伟大创造精神,A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发扬伟大奋斗精神,B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发扬伟大团结精神,C不合题意。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理想信念坚定的人,再遥远的地方也能到达,再坚固的障碍也能突破。这里强调的是梦想精神的重要性,D符合题意。

17.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创造了对世界影响深远的成果,如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而且在文学艺术领域也留下了很多不朽之作,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 A )

A.伟大创造精神   
B.伟大奋斗精神

C.伟大团结精神   
D.伟大梦想精神

解析:材料强调了中华民族不断创新,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伟大创造精神,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伟大的奋斗精神,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伟大的团结精神,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伟大的梦想精神,D不符合题意。

18.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全长近3 200公里,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大运河的开凿体现了( B )

A.创造精神彰显于传统文化继承中

B.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C.民族精神承载着丰富的时代价值

D.梦想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解析: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9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含解析)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9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含解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与生活,莲山课件.

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大运河的开凿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B符合题意。创造精神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A错误。民族精神承载着丰富的时代价值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大运河的开凿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而未体现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D不符合题意。

19.奋斗者、追梦人,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荣耀身份。奋斗者、追梦人是一群“勇毅而笃行”的人。下列选项与“勇毅而笃行”体现的民族精神一致的是( D )

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④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体现了伟大的团结精神,而题目中体现了伟大的奋斗精神,排除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操,而题目中体现了伟大的奋斗精神,排除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均体现了伟大的奋斗精神,与“勇毅而笃行”体现的民族精神一致,③④正确。

20.“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不论是在哪里,每当这首优美的乐曲响起,各族人民都会共情共鸣,跟着乐声一同吟唱,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这种激荡在各族人民心中的情感( B )

①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②体现了各族人民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火炬,体现了我们共同价值追求

④深深植根于中华各族人民心中,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由材料可知,这种爱国情感深深植根于中华各族人民心中,体现了各族人民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②④符合题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火炬,体现了我们共同价值追求,排除①③。

21.从1998年起,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相继在西藏、青海、湖南、甘肃、山西、陕西等地支教20多年,先后共有322名志愿者为中西部地区发展贡献力量,支教团教出的学生已经接近2万人。他们的事迹表明( A )

①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报效祖国,就应该放弃个人私利

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要求是永恒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西藏、青海等地支教20多年,先后共有322名志愿者为中西部地区发展贡献力量,他们的事迹表明了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①②正确。报效祖国与个人私利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③表述本身错误,排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故“永恒的”表述错误,排除④。

22.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是因为它( D )

①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②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凝结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追求

④为时代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改革开放精神是凝结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追求,为时代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③④正确。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①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②排除。

23.爱国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坚不可摧的信念,是一种永远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磨,随历史变迁而消失的信念。下列内容蕴含爱国情怀的有( C )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③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实行仁政,未涉及爱国主义,①不符合题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体现了爱国主义,②符合题意。“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体现了爱国主义,③符合题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体现了奋斗的信心和勇气,④不符合题意。

24.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这是因为( B )

①奋斗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③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④只要中国人民始终发扬伟大奋斗精神,就一定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这是因为奋斗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中国人民发扬伟大奋斗精神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①④符合题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但不是物质基础,②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③错误。

二、非选择题

25.材料一: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多年兴盛史、300多个声腔剧种和5万多个剧目累积量、生生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的唯一存活体,以自身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于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黄梅戏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

材料二: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特别是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

答案:(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的唯一存活体,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戏曲有300多个声腔剧种和5万多个剧目,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在西方戏剧进入中国后,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吸收其精华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①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中国戏剧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这一点。③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中国戏剧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说明了这一点。④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欢迎,体现了这一点。

解析:(1)材料中,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800多年兴盛史,繁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的唯一存活体为背景材料,故可以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中国戏曲有300多个声腔剧种和5万多个剧目,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故可以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20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故可以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角度进行分析。

(2)本题设问指向对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即可。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八步沙林场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古浪县,昔日这里风沙肆虐。1981年,当地六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组建集体林场,誓将荒漠变绿洲。

38年来,“六老汉”三代人父死子继,子承父志,不畏恶劣环境,无惧艰苦劳作,极大地改善了八步沙的自然面貌。从“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到“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再到“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治沙。至今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面积37.6万亩。

“六老汉”三代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色发展的理念。2019年8月,习近平来到八步沙林场考察,强调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

(1)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发扬新时代愚公精神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2)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请从我国传统思想中列举两条体现这一精神的诗句或成语。

答案:(1)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包括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新时代愚公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发扬新时代愚公精神,能够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不畏艰难、实干苦干;持之以恒、接力奋斗,尊重自然,科学治理。

(2)示例: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水滴石穿;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等等。(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依托中国特定的国情形成的优势,我们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信心满满。

我们有富有创造精神的亿万农民。乡村振兴,主体在民,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决定性力量。40年前,小岗村那18户农民鲜红的手印焕发着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40年后,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亿万中国农民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我们更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世世代代周而复始的春播、夏锄、秋收、冬藏中,中国农民积累了丰沛的农耕文明,顺应天时、市场和时代,与先进的商业文明成为并蒂莲,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些优势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有底气,更有活力,也更有希望。

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何来的文化底气。

答案:①底气来自于中国农民富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②来自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经世代农民的耕耘劳作积累成的丰沛的农耕文明,对今天的乡村振兴仍产生巨大的影响。③我国农耕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包容性。既能因时而变,顺应时代发展,又能与先进的商业文明并行发展。必将在乡村振兴中得到继承和发展,是重要精神力量。

解析:本题的知识范围是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结合材料,阐明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何来的文化底气。本题知识范围不明确,难度较大,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学生在分析时要结合材料进行回答。材料“小岗村那18户农民鲜红的手印焕发着中国农民的创造精神”说明底气来自于中国农民富有的伟大创造精神;材料“在世世代代周而复始的春播、夏锄、秋收、冬藏中,中国农民积累了丰沛的农耕文明”说明这种底气来自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材料“顺应天时、市场和时代,与先进的商业文明成为并蒂莲,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说明我国农耕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包容性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28.以下内容节选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请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1.5万官兵、160余架飞机、580台套装备、59个方(梯)队和联合军乐团,威武雄壮,震撼人心,看得人热血沸腾,斗志满满。兴奋激动之余,我们再来看看70周年大阅兵让我们收获了什么。第一:致敬历史,全体中国人上了一堂宝贵的爱国教育课。大阅兵,是对70年辉煌历史的致敬。在大阅兵中,战旗方队行驶在装备方队最前面,展示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荣誉功勋部队的战旗。这既是对革命先烈和战斗英雄的致敬,也是向我们党和军队的“苦难辉煌”致敬。第二:彰显国力,14亿中国人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70年前,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我们只有17架飞机。周总理说: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此次大阅兵,160余架飞机振翅长空,傲视苍穹!此时此刻,我们足以告慰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此情此景,14亿中国人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第三:检验全军,全面重塑后的人民军队战力提升。大阅兵中最惊艳的莫过于首次亮相的“快递小哥”东风-41核导弹,彰显了我国最先进最具有威慑力大国长剑的重要地位。人民军队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保家卫国、捍卫国家利益,人民军队有决心也有能力!第四:宣示决心,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70年来,中国军队的世界贡献有目共睹。中国军队越强,为世界和平提供的正能量就会越多。此次阅兵首次安排了维和部队方队参阅,就是向这群勇士致敬,就是向世界宣示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履行大国责任的担当。

请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试阐释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的文化意义。

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参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会影响人的认识和行动,优秀文化还能塑造人。本次盛大阅兵震撼人心,让人热血沸腾,激发国人努力奋发、砥砺前行。②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阅兵仪式极大激发和培养了国民的爱国热情,促进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③在阅兵仪式上充分展现出的团结精神、奋斗精神、创造精神、梦想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阅兵仪式有利于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本次大阅兵不仅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科技、文化实力,还彰显了我国维护国家、人民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解析: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试阐释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的文化意义,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并转化为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来组织答案:“本次盛大阅兵震撼人心,让人热血沸腾,激发国人努力奋发、砥砺前行”,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和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角度来分析说明。本次大阅兵不仅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科技、文化实力,还彰显了我国维护国家、人民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可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角度分析说明。阅兵仪式极大激发和培养了国民的爱国热情,促进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努力,可从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角度分析说明。在阅兵仪式上充分展现出的团结精神、奋斗精神、创造精神、梦想精神,可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等角度分析说明。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8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含解析)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8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含解析),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当代国际社会,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