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爱情闺怨诗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爱情闺怨诗,高考语文,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莲山课件.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贬谪凄苦

题解说贬谪诗是指古代文人被后所写的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诗贬谪诗中还比较集中地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源于其被贬后离乡的悲伤和由前景物触发的情思这些情感具体说来有““”“对山水的留”以及“闲适之中藏的孤独寂”等。贬诗中的写景,多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怀才不遇的,忠而被贬的愤都融诗中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12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绝句漫兴九首(其九)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③,便教莺语太丁宁。

[]①渡湘江: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写于这次流放途中。②迟日:春日。③造次:匆忙。

1.下面对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迟日园林悲昔游”写因眼前的春光回忆往昔的春游,“悲”从中来,着一“悲”字,为全诗奠定悲伤的感情基调。

B.“独怜京国人南窜”是整首诗的中心,结构上起引起下文的作用。接着写湘江来点题,以“水北流”反衬“人南窜”。

C.“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不能自拔。“不醒”刻画出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

D.“边愁”是因被贬谪到荒凉偏远的南方产生的思念京国的愁绪,“客愁”则为诗人漂泊他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愁。

2.《渡湘江》中“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和《绝句漫兴九首(其九)》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两句,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

 

1BB项,“引起下文”分析不当,应该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第四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所以上下三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来写,这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两诗都采用了移情于物的手法,将“花鸟”人格化,并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春日花鸟本为娱人之物,《渡湘江》中鸟语花香在诗人心目中只加重了去偏远南方的哀愁;《绝句漫兴九首(其九)》中,诗人见花开,则深怨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理解诗句意思,明白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再分析情和景的关系。“今春花鸟作边愁”意思是今春花开鸟鸣成了远去边陲的哀愁,鸟语花香本是美景,但是因为诗人的被贬使得这些美景也黯然失色,鸟声也含愁带恨。这里赋予了鸟人的感情,是诗歌中的移情于物的手法,并且用春天的美景来反衬诗人内心的离愁别恨,乐景写哀情。“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花开太过于匆忙了,莺啼也过于殷勤,这些景物都赋予了人的情感,似乎在提醒着诗人去欣赏春天的美景,但这些春色使得诗人倍加烦恼忧愁,这里也运用了移情于物和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答题时候先答出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再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和阐述,要正确使用术语并展开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34题。

过岭

【宋】苏轼

七年②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③。

波生濯足呜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④。

【注释】①作者被贬遇效自岭南北归,途中过大庾岭,到达虔州作此诗,时年66岁。②作者自绍圣元年一贬再贬,今重到虔州,计已七年。③这里江南指虔州。④毵毵(sān),毛羽细长,这里用来形容毛毛细雨。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3

A. 首联中的“七年”突出了被贬的时间之长,“一勺”突出了“甘”之少,“长”与“少”的对比,揭示了人生苦痛多于甘甜的道理。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边塞军旅诗专练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二轮复习:边塞军旅诗专练,高考复习,诗歌鉴赏,高考语文,莲山课件.

B. 颈联用典。用《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濯足”一词表明在山润泉水中洗去脚污,亦洗去身心的疲惫。

C. 尾联中“谁遣山鸡忽惊起”的意思是:谁人让山鸡忽然受惊飞起,扰乱了山间的宁静。这一句集中反映了自然的勃勃生机。

D.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又不乏瑰丽雄奇之美,比如“生”“鸣”“绕”“滴”几个动词为山景增强了气势,富有激情磅礴之美。

4诗歌尾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何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3B

A.“‘一勺’突出了‘甘’之少,‘长’与‘少’的对比,揭示了人生苦痛多于甘甜的道理”错误,“一勺”突出“甘”之难得,之甜美。首联揭示的不是人生苦痛多于甘甜的道理,而是表达七年被贬,终于北归的喜悦之情。

C.“这一句集中反映了自然的勃勃生机”错误,这一句诗以声衬静,表现山间的宁静,并不是表现自然的勃勃生机。

D.此诗的语言风格并非瑰丽雄奇,而且这几个动词也不是增添了激情磅礴之美。

4以动衬静,以景结情。尾联描写了山鸡惊起、落雨纷纷的画面,以动衬静,表现出了山间的宁静;尾联以景物描写收束全诗,毛毛细雨荡涤苏子人生的抑郁,山间静谧给予诗人心灵的安宁,表现了诗人乐观与旷达之情。

【解析】“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这两句意思是:谁人让山鸡忽然受惊飞起,扰乱了山间的宁静,让半个岩壁的花儿和毛毛细雨一起纷纷落下,这两句写景,主要写了山鸡、花、雨,作为诗歌的尾联,这种结尾的方式叫“以景结情”或“借累抒情”,“山鸡”是惊起的,花和雨是落下的,这是两幅动态的画面,不但有形象,还有声音,而诗人此时是“过岭”,而且颈联中写到“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这是一个“空涧”,且是在山中,周围的环境应是安静的,那为何会写“山鸡惊起”“花雨落”呢?

其目的是以动衬静,与“乌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歌注释中写到作者被贬遇效自岭南北归,途中过大庾岭,到达虔州作此诗,时年66岁“作者自绍圣元年一贬再贬,今重到虔州,计已七年”,诗人以66岁高龄、以一贬再贬之身路经此处,捕捉到的却是这样清新的画面,体现出诗人乐观与旷达的心胸。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56题。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竹”没有一般花木艳丽芬芳,它有的是清雅的色泽和高高挺拔的身姿,它的这种品质正和中国古代文人不愿与污浊世俗苟同,追求清高、独立的人格精神暗合,所以它常常成为古代文人墨客用来寄托自己情怀的文学意象。

B.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咏竹子表现了与世无争、淡泊清高、坚守高尚节操的情怀。

C.首联诗人先用一问句表达感慨:这升起我心中诗的旋律的“萧萧数百竿”是谁种的呢?随即指出它们如今伴我这“闲官”清吟,是多么相称啊!“闲官”一词传达出了诗人因官事清闲而带来的愉悦心情。

D.尾联以想象作结:即使明年贬谪到更远的更荒僻的地方,今年已将岁暮,犹能在这里看到翠竹白雪结为岁寒之友。“雪里看”翠竹,既具骚人之风致,又照应了颔联,待得岁寒而现出孤贞。

6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5C。“闲官”一词传达的是诗人因遭贬而无法申志的无奈和愤懑。

6托物言志,竹“不随夭艳”“独守孤贞”,表现了清白、坚贞、高洁的特点作者以竹自喻,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

译文:

    是谁在衙中种下这几百竿萧萧绿竹呢?陪伴这些透明澄澈的绿竹吟诗最适合我这做闲职的.她们不与妖艳的百花争春,孤独地守着坚贞,等待着寒冬的来临.竹声萧萧拂过我的琴,顿生雅致的情趣;竹影映在棋坪上,更增加了我下棋的兴致.第二年纵然我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今年的冬天我还能在雪中看见你高洁的清影夭艳:异常艳丽而端庄.

 

赏析:

诗人首先提出衙中的竹子究竟是谁种的问题,却没有作正面的回答,其实也不用回答,不是和自己一样喜欢竹子的人,不是和自己有相同命运的人,谁又会在这里种它呢?商州团练副使这个闲官,面对“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而且“峻节可临戎“的数百竿竹子,怎不诗兴顿发呢?怎不抒发一下“老夫欲寄精诚去,凭仗高风达紫宸“那样感慨呢?两联对仗和前一首一样工整.颔联写竹子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气节.颈联写竹子和自己一起弹琴、下棋.你看,它“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你看,“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你听,“竹林高宇霜露清,朱丝玉徽多故情“,你听,“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你听,我正在和竹子说:“诗书弹琴聊自娱,古来哲士能贫贱“.特别是颈联写得有声有色,饶有雅趣,多有风韵,是这首诗最精彩的一联,堪称名句.尾联以想象作结.诗人有《雪夜看竹》诗云:“梦断闲窗酒半醺,月华薄薄雪纷纷.莫言官散无拘束,一夜披衣见此君.“是对这一境界的最好注释.同时,尾联还表现出诗人和杜甫的“志士仁人莫嗟怨,古来材大难为用“一样的愤慨。

2019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2019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道德与法治单元试卷,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