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三物理全真模拟试题十四(含解析)
2020学年高三物理全真模拟试题十四(含解析),高三物理试题,莲山课件.
2020学年高三物理全真模拟试题十三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2m和m,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所需拉力的大小至少应为( )
A.3μmg B.4μmg
C.5μmg D.6μmg
【答案】 D
【解析】 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设砝码的加速度为a1,纸板的加速度为a2,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砝码有:f1=μ·2mg=2ma1,
得:a1=m1(f1)=μg,
对纸板有 F-f1-f2=ma2,
纸板与砝码发生相对运动需要纸板的加速度不小于砝码的加速度,即:a2≥a1,
所以:F=f1+f2+ma2≥f1+f2+ma1=μ·2mg+μ·3mg+μmg=6μmg,
即:F≥6μmg,选D。
15.如图甲所示,物块A叠放在木板B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水平地面光滑,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测得B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 m/s2)( )
A.当F<24 N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F<24 N时,A相对B发生滑动
C.A的质量为4 kg
D.B的质量为24 kg
[答案] C
[解析]当A与B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后,A、B会发生相对滑动,由图可知,B的最大加速度为4 m/s2,即拉力F>24 N时,A相对B发生滑动,当F<24 N时,A与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相对地面做加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F=24 N时,B达到最大加速度,此时A与B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对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B=mB(μmAg)=4 m/s2,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A=mA(F-μmAg)=4 m/s2,解得mA=4 kg,mB=2 kg,故C正确,D错误。
16.教学用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利用该发电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R供电,电路如图所示,理想交流电流表A、理想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分别为I、U,R消耗的功率为P。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2(1),则( )
A.R消耗的功率变为2(1)P
B.电压表V的读数为2(1)U
C.电流表A的读数变为2I
D.通过R的交变电流频率不变
【答案】 B
【解析】 根据ω=2πn可知转速变为原来的2(1),则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1),根据Em=nBSω可知发电机产生的最大电动势为原来的2(1),根据U=2(Em)可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变为原来的2(1),即原线圈的输出电压变为原来的2(1),根据U2(U1)=n2(n1)可知副线圈的输入电压变为原来的2(1),即电压表示数变为原来的2(1),根据P=R(U2)可知R消耗的电功率变为4(1)P,A错误、B正确;副线圈中的电流为I2=R(U),即变为原来的2(1),根据n2(n1)=I1(I2)可知原线圈中的电流也变为原来的2(1),C错误;转速减小为原来的2(1),则频率变为原来的2(1),D错误。
17.(2019·广东省肇庆市一模)如图2所示,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顶端O有一小球,小球从静止释放沿斜面运动到底端B的时间是t1.若给小球不同的水平初速度,使小球分别落到斜面上的A点,经过的时间是t2;落到斜面底端B点,经过的时间是t3;落到水平面上的C点,经过的时间是t4,则(空气阻力不计)( )
图2
A.t1<t2 B.t4<t1
C.t3<t4 D.t3<t2
【答案】 B
【解析】 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竖直方向有h=2(1)gt2,因此下落高度大的经过的时间长,所以有t4=t3>t2,故C、D错误;小球沿斜面下滑时:l=2(1)at2,由于a<g,l>h,所以沿斜面下滑的时间是最长的,则t4<t1,故A错误,B正确.
18.(2019·安徽省A10联盟最后一卷)t=0时,甲、乙两车同时同向行驶,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3中直线甲和曲线乙.已知乙车的加速度恒定,且大小为4 m/s2, t=3 s时,直线甲和曲线乙刚好相切,且两车相遇,则t=0时甲车和乙车的距离为( )
图3
A.16 m B.18 m
C.20 m D.22 m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车的速度为v1=Δt(Δx)=3(16-4) m/s=4 m/s,t=3 s时,直线甲和曲线乙刚好相切,即此时乙车的速度v2=4 m/s,由题图可知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即a=-4 m/s2,设乙车的初速度为v0,由v2=v0+at,得v0=16 m/s,由题图可知甲车的位移为x1=12 m,乙车的位移为x2=2(v0+v2)t=2(16+4)×3 m=30 m,t=3 s时,甲车和乙车到达同一位置,则Δx=x2-x1=18 m,故选B.
19.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t=4 s时停下,其v-t图象如图4所示,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4
A.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等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B.整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等于零
C.t=2 s时刻拉力的瞬时功率在整个过程中最大
D.t=1 s到t=3 s这段时间内拉力做正功
【答案】 AD
20.(2019·衡水金卷调研卷五)如图5甲所示,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圆盘发电机.如图乙所示为这个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铜圆盘安装在铜轴上,它的边缘正好在两磁极之间,两铜片C、D分别与转轴和铜盘的边缘接触,使铜盘转动,电阻R中就有电流,设铜盘的半径为r,转动角速度为ω,转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从左向右看为顺时针方向),两磁极间磁场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电阻R中的电流方向从上到下
B.电阻R中的电流方向从下到上
C.圆盘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Br2ω
D.圆盘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2(1)Br2ω
【答案】 BD
【解析】 由右手定则可知圆盘转动产生的电流方向在圆盘内从C向D,电阻R中的电流方向从下到上,A错误,B正确;圆盘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r =2(1)Br2ω,C错误,D正确.
21.(2019·安徽省“江南十校”二模)如图6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相连,开始时极板不带电,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开始自由下落,一段时间后合上开关S,油滴经过相同时间回到出发点.忽略电容器充电时间,极板间距足够大,已知充电后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6
A.油滴带负电
B.Eq=4mg
C.油滴回到出发点的速度为0
D.油滴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先不变后减小
【答案】 ABD
【解析】 充电后,油滴受到向上的电场力,而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电场方向竖直向下,故油滴带负电,A正确;闭合前,油滴向下运动的过程,h=2(1)gt2,闭合开关后,x=vmt-2(1)at2,又vm=gt,h=-x,解得a=3g,对第二个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Eq-mg=3mg,故Eq=4mg,B正确;返回到出发点的速度为v=vm-at=-2vm,C错误;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当闭合开关后,电场力做负功,所以机械能减小,故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先不变后减小,D正确.
22.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V,为交流,频率为50 Hz.
(2)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__(选填“甲”或“乙”)端应和重物相连接.
(3)实验中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点1、2、3、4、……、9,如图2所示,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1
图2
【答案】 (1)4~6 (2)乙 (3)9.4
23.(2019·河南省安阳市第二次模拟)某实验小组计划测量一未知电阻的阻值,已经连接好实物图如图3甲所示.
图3
(1)请根据实物图在图乙所示方框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并标明表示各元件的字母.
(2)图丙中电阻箱的读数是________Ω;如果将电阻箱的阻值由10.00 Ω调节到9.00 Ω,应____________.
①先使电阻箱阻值调至如图丙所示,再将S2接到A,闭合S1,记录下对应的电压表示数为2.20 V,然后断开S1;
②保持电阻箱示数不变,将S2切换到B,闭合S1,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2.80 V,然后断开S1,不计电源内阻,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据此可知,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________Ω.(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1)如图所示
2020学年高三物理全真模拟试题十六(含解析)
2020学年高三物理全真模拟试题十六(含解析),高三物理试题,莲山课件.
(2)20.00 先将“×1”挡调到9,再将“×10”挡调到0 5.45
【解析】 (1)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电阻箱的读数为R=0×0.01 Ω+0×0.1 Ω+0×1 Ω+2×10 Ω=20.00 Ω;如果将电阻箱的阻值由10.00 Ω调节到9.00 Ω,先将“×1”挡调到9,再将“×10”挡调到0.
(3)因为不计电源内阻,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表,所以将S2切换到B,闭合S1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2.80 V-2.20 V=0.6 V;当将S2接到A时,通过R1的电流为I=20.00(2.20) A=0.11 A,故R1=I(U)=0.11(0.6) Ω≈5.45 Ω.
24.(2019·贵州省安顺市适应性监测三)如图1所示,在xOy平面内的y轴左侧有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y轴右侧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y轴为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的理想边界.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从x轴上的N点(-L,0)以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射出.已知粒子经y轴的M点L(3)进入磁场,若粒子离开电场后,y轴左侧的电场立即撤去,粒子最终恰好经过N点.求:
图1
(1)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答案】 (1)2v0 方向与y轴负方向成30°角 (2)9Lq(3mv0)
【解析】 (1)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有2(3L)=2(1)at12,
L=v0t1,
设粒子到达M点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y轴负方向成θ角,轨迹如图:
则有:tan θ=at1(v0),
v=sin θ(v0),
联立解得:θ=30°,v=2v0;
(2)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有qvB=mR(v2),
由几何关系有:2(3L)+tan θ(L)=R,
联立解得B=9Lq(3mv0).
25.(2019·福建省南平市第一次质检)如图2所示,质量均为m=4 kg的两个小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平面内半径R=0.4 m的光滑半圆形轨道与水平地面相切于C,弹簧左端固定.移动物块A压缩弹簧到某一位置(弹簧在弹性限度内),由静止释放物块A,物块A离开弹簧后与物块B碰撞并粘在一起以共同速度v=5 m/s向右运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长为s,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后,冲上圆轨道,除s段外的其它水平面摩擦力不计.求:(g取10 m/s2)
图2
(1)若s=1 m,两物块刚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刚释放物块A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若两物块能冲上圆形轨道,且不脱离圆形轨道,s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 (1)500 N (2)200 J (3)s≤1.25 m或4.25 m≤s<6>
【解析】 (1)设物块经过C点时速度为vC,物块受到轨道支持力为FNC
由功能关系得:2(1)×2mv2-2μmgs=2(1)×2mvC2
又FNC-2mg=2mR(C2)
代入解得:FNC=50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块对轨道压力大小也为500 N
(2)设A与B碰撞前A的速度为v0,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得:mv0=2mv,解得v0=10 m/s
则:Ep=Ek=2(1)mv02=200 J
(3)物块不脱离轨道有两种情况
①能过轨道最高点,设物块经过半圆形轨道最高点最小速度为v1,则2mg=R(12)
得:v1==2 m/s
物块从碰撞后到经过最高点过程中,由功能关系有2(1)×2mv2-2μmgs-4mgR≥2(1)×2mv12
代入解得s满足条件:s≤1.25 m
②物块上滑最大高度不超过4(1)圆弧
设物块刚好到达4(1)圆弧处速度为v2=0
物块从碰撞后到最高点,由功能关系有:2(1)×2mv2-2μmgs≤2mgR
同时依题意,物块能滑出粗糙水平面,由功能关系:2(1)×2mv2>2μmgs
代入解得s满足条件:4.25 m≤s<6>
33.(2019·湖南省衡阳市第三次联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B.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C.一定质量的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其分子势能不变
D.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E.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2)如图4所示,内壁光滑的汽缸分为高度相等的AB、BC两部分.AB、BC两部分中各有厚度和质量均可忽略的绝热活塞a、b,横截面积Sa=2Sb,活塞a上端封闭氧气,a、b间封闭氮气,活塞b下端与大气连通,汽缸顶部导热,其余部分均绝热.活塞a离汽缸顶的距离是AB高度的4(1),活塞b在BC的正中间.初始状态平衡,大气压强为p0,外界和汽缸内气体温度均为27 ℃.
①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求活塞b刚降至底部时氮气的温度.
②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至750 K,求平衡后氧气的压强.
图4
【答案】 (1)ABD (2)①375 K ② 6(11)p0
【解析】 (1)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选项A正确;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选项B正确;一定质量的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其分子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加,选项C错误;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选项D正确;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选项E错误.
(2)①活塞b降至底部的过程中活塞a不动,氮气经历等压变化,设AB部分的体积为V0,由题意可知:BC部分的体积为0.5V0,设氮气初态的体积为V1,温度为T1,压强为p1,末态体积为V2,温度为T2,由几何关系可得:V1=V0,V2=4(5)V0
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T1(V1)=T2(V2),代入数据可得:T2=375 K
②设平衡后中间氮气的体积为V3,上方氧气的体积为V4,压强为p,对中间氮气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得: T1(p1V1)=T3(pV3),
氧气初态的体积为4(V0),对上方氧气,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04(V0)=pV4
V3+V4=2(3)V0
联立得:p=6(11)p0
34.(2019·安徽省A10联盟最后一卷)(1)如图4,轴上S1与S2是两个波源,产生的简谐波分别沿轴向右、向左传播,波速均为v=0.4 m/s,振幅均为A=2 cm,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此时分别传播到P点和Q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图4
A.图示时刻质点P、Q都沿y轴负向运动
B.t=0.75 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C.t=1 s时刻,x=0.5 m处的质点M的位移为-4 cm
D.t=1.25 s时刻,x=0.5 m处的质点M为振动减弱点
E.t=3.5 s时刻,质点P的位移为0
(2)如图5,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折射率n=,下表面镀有反射膜,玻璃砖右侧竖直放置一标尺.一束单色光以入射角i=45°射到玻璃砖上表面的A点,在标尺上出现两个光点(图中未画出).不考虑多次反射,已知折射光在玻璃砖内的传播时间为t,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
图5
①标尺上两光点的距离;
②光在标尺上形成两光点的时间差.
【答案】 (1)ACE (2)①4(2)ct ②2(t)
【解析】 (1)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则质点P、Q均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A正确;质点不随波迁移,所以质点P、Q都不会运动到M点,故B错误;波的周期T=v(λ)=0.4(0.4) s=1 s,两列波从P、Q两点传到M的时间为4(3)T,当t=1 s时刻,两波的波谷恰好传到质点M,所以位移为-4 cm,故C正确;经t=1.25 s=T+4(T)时,两波的平衡位置恰好传到质点M,根据“上下坡”法,可知两波此时在质点M处的运动方向都沿y轴正方向,即M点为振动加强点,故D错误;向左传播的波经t=0.4(0.8-0.2) s=1.5 s传到质点P,再经过t=2 s=2T,刚好到t=3.5 s,此时质点P在平衡位置,质点P在向右传播的波经t=3.5 s=3T+2(T),也刚好回到平衡位置,故在t=3.5 s时质点P在平衡位置,则此时质点P的位移为0,故E正确.
(2)①光路如图
由折射定律:n=sin r(sin i),
知r=30°
由几何关系知GF=BE=AB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v=n(c)=2(2)c
光在玻璃中的路径长度s=2AB=vt
可解得标尺上两光点的距离GF=4(2)ct
②反射光在AE段的传播时间为t1=cos 45°·c(AB)
在EG段的传播时间与折射光在BF段的传播时间相等,所以光在标尺上形成两光点的时间差:Δt=t-t1=2(t)
2020学年高三物理全真模拟试题十七(含解析)
2020学年高三物理全真模拟试题十七(含解析),高三物理试题,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