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云南省红河州元阳三中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答案)
2019学年云南省红河州元阳三中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答案),初三化学月考,云南,莲山课件.
2019学年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30 分)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小麦酿酒 |
B.苹果腐烂 |
C.海水晒盐 |
D.石蕊试液遇盐酸变红 |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小麦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苹果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石蕊试液遇盐酸变红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物:磁铁矿和铁锈 |
B.合成材料:塑料和合金 |
C.氧化反应:铁的生锈和燃烧 |
D.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和沼气 |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磁铁矿和铁锈都是混合物,故错误;
B、塑料属于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C、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铁的生锈和燃烧都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
D、天然气和沼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
故选:C。
A、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
B、根据材料的分类解答;
C、根据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解答;
D、根据天然气和沼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特征、氧化物、氧化反应等有关知识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 下列物质久置空气中质量都会改变,其原因只和水蒸气有关的是( )
A.固体烧碱 |
B.浓硫酸 |
C.生石灰 |
D.洁净的铁钉 |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固体烧碱吸水并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与水,故A选项错误
B、浓硫酸吸水使自身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只与水蒸气有关,故B选项正确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又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与水,故C选项错误
D、铁钉会在空气中生锈,是氧气与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A、固体烧碱吸水并于二氧化碳反应
B、浓硫酸吸水使自身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又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D、铁钉会在空气中生锈,是氧气与水蒸气反应的结果
此题是对一些物质的常见性质进行的考查,是对学生掌握一些常见化合物的性质有一定帮助。
4、 用浓硫酸、水、锌粒等药品制取氢气并检验氢气的纯度,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故B错误;
C、制取氢气时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漏气,故C错误;
D、检验氢气的纯度时,用拇指堵住盛满氢气的试管口,然后凑近酒精灯火焰,放开手指点燃,听是否有尖锐爆鸣声,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量筒的使用及读数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分析判断;
D、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 下列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是人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气体 |
B.常温下都是无色、无味且难溶于水 |
C.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木炭反应生成相同的产物 |
D.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时能选用相同的发生装置 |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人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气体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氧气和二氧化碳常温下都是无色、无味且难溶于水错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氧气和二氧化碳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木炭反应生成相同的产物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时能选用相同的发生装置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人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气体正确;B、氧气和二氧化碳常温下都是无色、无味且难溶于水错误;C、氧气和二氧化碳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木炭反应生成相同的产物正确;D、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这两种气体时能选用相同的发生装置正确。
本考点考查了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等,二氧化碳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实现了碳循环。也充分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6、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8 |
B.等质量的硫和磷中,所含原子数目较少的是硫 |
C.最外层电子数目:硫>氧 |
D.硫的元素符号为Si |
【 答 案 】
B
【 解析 】
解:A、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原子序数:Y>X>8,故选项说法错误。
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1个硫原子的质量比1个磷原子的质量大,则等质量的硫和磷中,所含原子数目较少的是硫,故选项说法正确。
C、同一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目:硫=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的元素符号为S,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同一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同一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 2017年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 )
A.工业燃煤用前进行脱硫处理 |
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 |
C.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塑料垃圾 |
D.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可减少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故A正确;
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可导致水体污染,故B错误;
C、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塑料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加重空气污染,故C错误;
D、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加重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故D错误。
故选:A。
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的做法,利用环境保护,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环境保护,注意水污染的途径和化石燃料的使用是解答的关键,把握常见的有害物质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8、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〇”“”“●”“”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
B.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
C.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 |
D.此反应的实质是和〇结合生成水分子 |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有水生成,反应前后溶剂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是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即此反应的实质是和〇结合生成水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反应的实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 下列微观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B、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苏打中和过多胃酸 |
B.苏打广泛用于肥皂、石油等 |
C.用熟石灰作补钙剂 |
D.道路上,用氯化钠融雪 |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属于盐类,而中和反应的要求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所以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错误;
B、根据纯碱的用途可知纯碱可以用于玻璃、洗涤、纺织等工业;故错误;
C、由于熟石灰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补钙剂,故错误;
D、氯化钠加入水中,能降低水的凝固点,故正确;
故选:D。
融雪剂中含有的氯化钠加入水中,能降低水的凝固点,从而加快雪的溶解。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11、 下列教材中的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 |
B.石灰石和足量稀硫酸反应:固体逐渐消失,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四氧化三铁 |
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后: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
【 答 案 】
D
【 解析 】
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石灰石和足量稀硫酸反应,刚开始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由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2、 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酸(C2H5SH)。乙硫酸的燃烧反应如下:,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
B.X属于有机化合物 |
C.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
D.X是该反应的氧化剂 |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X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B、X的化学式为SO2,X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X的化学式为SO2,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故选项说法正确。
D、X是生成物,不是该反应的氧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X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X是生成物,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有机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下列设计方案合理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证明金属活动性Mg>Ag:Mg+AgCl═2MgCl2+Ag |
B.用硝酸钡区别氢氧化钠和硫酸钾:K2SO4+Ba(NO3)2═BaSO4↓+KNO3 |
C.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CuO+H2SO4═CuSO4+H2O |
D.用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症:Ca(OH)2+2HCl═CaCl2+2H2O
|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镁不能和氯化银反应,因此不能用氯化银和镁证明金属镁和银的活动性;
B、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SO4+Ba(NO3)2═BaSO4↓+2KNO3,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
C、可以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该选项正确;
D、虽然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反应,但是由于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
故选:C。
A、镁不能和氯化银反应;
B、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
C、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D、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14、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答 案 】
C
【 解析 】
解:A、向一定量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锌粉,锌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与硝酸铜反应,被置换出来的银的质量大于锌,故固体质量增加,被置换出来的铜的质量增大的速率小于银,错误;
B、等质量的镁粉、铝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镁反应的快,最终铝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大,错误;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碳酸钠溶液,开始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故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当盐酸完全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碳酸钠过量,则溶液呈碱性,正确;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好=和硫酸钠,溶液的导电性不会为0,错误;
故选:C。
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的反应结合图象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15、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均属于易溶物质 |
B.20℃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 |
C.20℃时,将30%的乙溶液降温到10℃时,溶液质量不变 |
D.20℃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
【 答 案 】
A
【 解析 】
解:A、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都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正确;
B、20℃时,甲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饱和溶液,错误;
C、20℃时,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30%,错误;
D、20℃,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时,甲的溶液组成不变,而乙会析出固体而溶质减少,据图可以看出仍然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小于乙,错误;
故选:A。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2 分)
16、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的为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
物质 |
O2(H2O) |
Fe(Fe2O3) |
HCl(H2SO4) |
CaCl2固体(CaCO3) |
||||
除杂试剂 |
NaOH |
稀盐酸 |
Ba(NO3)2溶液 |
H2O |
||||
A.A |
B.B |
C.C |
D.D |
【 答 案 】
AD
【 解析 】
解:A、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用试剂正确。
B、Fe和Fe2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用试剂错误。
C、硝酸钡能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用试剂错误。
D、CaCl2固体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用试剂正确。
故选:AD。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7 分)
17、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食盐水中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2)医用酒精中的溶质______。
(3)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______。(4)3个铵根离子______。
【 答 案 】
C2H5OH H2O2 3NH4+
【 解析 】
解:(1)食盐水中阳离子是钠离子,其结构示意图为,故填:。
(2)医用酒精中的溶质是酒精,故填:C2H5OH。
(3)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是过氧化氢,故填:H2O2。
(4)3个铵根离子就是在铵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3,故填:3NH4+。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8、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胡萝卜 B.牛奶 C.大米
(2)用天然气为燃料烹饪食物,其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3)厨房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4)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若某食品中添加了4.8g丙酸钠,则该食品中相当于添加了______g 的钠元素。
【 答 案 】
A C 1.15
【 解析 】
解:(1)胡萝卜能提供大量维生素,故填:A;
(2)天然气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故填:;
(3)厨房中的棉布围裙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故填:C;
(4)丙酸钠的化学式为C3H5O2Na,若某食品中添加了4.8g丙酸钠,则该食品中相当于添加的钠元素的质量为:4.8g×=1.15g,故填:1.15。
根据化学与生活的知识以及材料的类别、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9、 根据如图示推断(假设均完全反应),请回答问题:
(1)D 是______(填化学式)。
(2)若 B 是水,则 A 是______(填化学式)。
(3)若 B 是酸,则与 A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写出上述图示中生成白色沉淀 C 和红褐色沉淀 E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白色沉淀 C 的反应:______;生成红褐色沉淀 E 的反应:______。
【 答 案 】
FeCl3 Fe2(SO4)3 Fe2O3+3H2SO4=Fe2(SO4)3+3H2O Fe2(SO4)3+3BaCl2=3BaSO4↓+2FeCl3 FeCl3+3NaOH=Fe(OH)3↓+3NaCl
【 解析 】
解:(1)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硫酸铁溶于水得到黄色的硫酸铁溶液,硫酸铁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铁,因此A是硫酸铁,B是水,C是硫酸钡,D是氯化铁;故答案为:FeCl3;
(2)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若B是水,硫酸铁溶于水得到黄色的硫酸铁溶液,硫酸铁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铁,因此A是硫酸铁,B是水,C是硫酸钡;故答案为:Fe2(SO4)3;
(3)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4)硫酸铁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铁,配平即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Fe2(SO4)3+3BaCl2=3BaSO4↓+2FeCl3;FeCl3+3NaOH=Fe(OH)3↓+3NaCl;
本题属于推断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若B是水,硫酸铁溶于水得到黄色的硫酸铁溶液,硫酸铁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铁,因此A是硫酸铁,B是水,C是硫酸钡,D是氯化铁;若B是酸,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配平即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20、 金属材料在我国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铜可以做导线,主要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______;
(2)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某工业废料含氧化铜和氧化铁,经过处理后可得到铜和硫酸亚铁溶液,已知:Fe+Fe2(SO4)3═3FeSO4。
①A~E中含铁元素的有______(填序号)。
②过程III的反应除溶液颜色变化外,还能观察到______;
③向 AgNO3和 Fe(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 答 案 】
导电性 ABCD 有气泡产生 Fe(NO3)2、Zn(NO3)2
【 解析 】
解:(1)铜可以做导线,主要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故填;导电性;
(2)①工业废料中的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A中含有铁元素,铁能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故加入的B是铁,与硫酸铁和硫酸铜反应,得到的固体C中含有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铜不反应,故D中含有铁元素,E中不含有,故A~E中含铁元素的有ABCD,故填:ABCD。
②过程III的反应有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除溶液颜色变化外,还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填:有气泡产生;
③向 AgNO3和 Fe(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浅绿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硝酸亚铁,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故则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O3)2、Zn(NO3)2,不一定含有硝酸银,故填:Fe(NO3)2、Zn(NO3)2。
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常见的金属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 分)
21、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2•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
(3)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
(4)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X中金属元素的化学式为______。
【 答 案 】
活性炭 Al(OH)3 煮沸 MnCl2
【 解析 】
解:(1)在自来水厂为了将小颗粒泥尘沉降下来,常用絮凝剂,经常使用的絮凝剂是明矾,为了除去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必须用过滤的方法;在过滤后的水中仍然含有可溶性的有色、有异味的物质,通常用吸附剂来吸附,吸附能力较强的是活性炭;
(2)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OH)3;
(3)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4)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1个锰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4个氯原子,生成物中有2个氯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所以X是MnCl2。
(1)常见的净化水的方法及吸附过程解答;
(2)根据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解答;
(3)根据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加热煮沸可以将硬水软化成软水;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净化方法、过滤操作、硬水和软水的检验以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1 分)
22、 请根据下列装置如图1,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
(2)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他应该选择图1中的装置组合为______,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3)若选择装置F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其优点是______,用图2所示的装置来收集,与F装置连接的应为______(选填“a”或“b”)导管口。
【 答 案 】
水槽 AD 水倒流进试管造成试管炸裂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
【 解析 】
解:(1)据图可以看出,①的仪器名称:水槽;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且使用的是排水法收集,故应该选择图1中的装置组合为A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会导致水倒流进试管造成试管炸裂,故填:AD;;水倒流进试管造成试管炸裂;
(3)选择装置F作为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用图2所示的装置来收集,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故与F装置连接的应为 b导管口。故填: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
据图即可知道有关仪器的名称,根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3、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 I:只有 CaCl2
猜想 II:有______;
猜想 III:有 CaCl2和 Ca(OH)2;
猜想 IV:有 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______不合理。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两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 |
______ |
溶液中含有 Ca(OH)2 |
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含有Ca(OH)2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 III 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方案二滴加 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
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
【 答 案 】
Ca(OH)2+2HCl═CaCl2+2H2O CaCl2和HCl IV 溶液变红色 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 反应物是否过量
【 解析 】
解:【演示实验】
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2HCl═CaCl2+2H2O。
故填:Ca(OH)2+2HCl═CaCl2+2H2O。
【猜想与假设】
猜想 I:恰好完全反应时只有 CaCl2
猜想 II:盐酸过量时有CaCl2和HCl;
猜想 III:氢氧化钙过量时有 CaC12和 Ca(OH)2;
猜想 IV:有 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这是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
故填:;IV。
【实验探究】
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即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液中含有Ca(OH)2 |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方案二滴加 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Ca(OH)2,理由: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
故填: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故填:反应物是否过量。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 分)
24、 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实验室以5g石英砂粉末(其中SiO2质量分数为96%,其余为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的杂质)为原料,与一定量NaOH溶液反应制取硅酸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SiO2=Na2SiO3+H2O.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硅酸钠溶液20g,滤渣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g。
(1)硅酸钠中钠元素、硅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2g滤渣中SiO2的质量为______g;
(3)若把20g硅酸钠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求需要加入水的质量;
(4)求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答 案 】
23:14:24 1.8
设生成的硅酸钠的质量为x,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
2NaOH+SiO2=Na2SiO3+H2O
80 60 122
17gy 3g x
==
x=6.1g
y≈23.5%
若把20g硅酸钠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20g=41g
【 解析 】
解:硅酸钠(Na2SiO3)钠元素、硅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2):28:(16×3)=23:14:24
5g石英砂粉末(其中SiO2质量分数为96%),则杂质的质量为5g×(1-96%)=0.2g,则2g滤渣中SiO2的质量为2g-0.2g=1.8g,则反应的二氧化硅的质量为5g-2g=3g。
设生成的硅酸钠的质量为x,原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
2NaOH+SiO2=Na2SiO3+H2O
80 60 122
17gy 3g x
==
x=6.1g
y≈23.5%
若把20g硅酸钠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20g=41g
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20g+2g-5g=17g
根据5g石英砂粉末(其中SiO2质量分数为96%,其余为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的杂质)以及“滤渣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g“求算滤渣中SiO2的质量。进而结合反应的二氧化硅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生成硅酸钠的质量,进而进行其他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备注:以上内容仅显示部分,需完整版请下载!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月考化学试题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月考化学试题,高一化学月考,广东,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