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下区域地理同步练习:阶段质量检测3(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区域地理同步练习:阶段质量检测3(答案),高二下地理同步练习,莲山课件.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高考浙江卷)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回答1~2题。
1.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①缩短路程②增加运量
③减少货物破损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解析:第1题,海运路程更远、运量较大,避免了陆路运输的颠簸,可以减少瓷器的破损;陆运则更方便灵活。第2题,甲处位于赤道附近,北极星仰角较低,不容易发现北极星;此时向西航行,北印度洋应盛行东北风,乙处东北风主要来自右后方;此时为冬季,丙处河流为枯水期,不会见到河水暴涨;丁处位于索马里半岛附近海域,索马里半岛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不会看到茂盛的草地。
答案:1.C 2.B
(2019·晋城模拟)下图为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图(图中数字表示海拔,单位:m)。甲湖是该国最大湖泊,湖内小岛数目经常有规律增减,乙地是该国著名的洼地,目前,该洼地每年还在不断加深。据此回答3~4题。
3.甲湖中的小岛数目较少的月份最可能是()
A.2月B.9月
C.5月D.12月
4.推测造成乙洼地不断加深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岩浆喷发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D.地壳运动
解析:第3题,由经纬度可判断该地为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北半球夏季降水多而湖泊水位高,小岛被湖水淹没而减少。第4题,图示乙洼地位于裂谷带上,则受地壳运动影响而不断加深。
答案:3.B 4.D
(2019·黑龙江重点中学联考)下图为世界某海区表层水温等温线图,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是受洋流影响而形成的。据此回答5~7题。
5.若图中x=22 ℃,等温距为0.5 ℃,则y的值为()
A.20 ℃B.22 ℃
C.24 ℃D.26 ℃
6.上图所示季节,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处于一年中最湿润时期的是()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7.珊瑚对水温、水质和水深的要求极高,图示海区曾是珊瑚的重要分布区,但现在大多死亡,其原因最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B.石油运输污染海域
C.寒流导致海水变冷D.板块张裂海水变深
解析:第5题,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判断图示海区为北印度洋海区,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图示等温线向西凸出,说明此时该海区洋流由东向西流动,即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说明此时为冬季。该洋流为暖流,x处温度为22 ℃,结合等温距0.5 ℃,计算可得y为24 ℃,故选C。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季,该海域盛行东北信风,①②③地盛行风均由陆地吹向海洋,较为干燥,不易产生降水,而④地位于由海洋吹向陆地的盛行风的迎风地带,降水较多。故选D。第7题,该海区为北印度洋海区,为世界重要的海上石油运输通道,运输过程中石油泄露会导致水质下降,这是该海区珊瑚大多死亡的主要原因,B对;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部分珊瑚因水深增加而死亡,但气候变暖会影响全球海区,不会是该海区珊瑚大多死亡的原因,A错;该海域寒流只在索马里半岛沿海海域夏季出现,为季节性洋流,不会导致该海区珊瑚大多死亡,C错;该海区不存在板块张裂作用,D错。
答案:5.C 6.D7.B
(2019·江西五校协作体联考)老挝当地时间2018年6月26日,由中国南方电网投建的老挝南塔河1号水电站下闸蓄水。下图是南塔河1号水电站地理位置示意图。该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的水电枢纽。读图回答8~10题。
8.修建南塔河1号水电站,筹备阶段耗时很长,其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戈壁荒漠广布,难以勘探
B.植被繁茂,难以开发
C.基础设施落后,运力有限
D.人口稠密,搬迁难度大
9.该水电站修建的大坝高达430米,其主要目的是()
A.防涌潮侵袭B.防阳光暴晒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16中国地理(答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16中国地理(答案),高三下地理单元检测,莲山课件.
C.防强烈地震D.防洪度汛
10.湄公河水能资源虽然丰富,但在老挝一般不宜兴建大型水电站,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A.电力需求量不大B.邻国的干预
C.地形地质状况复杂D.水量和落差较小
解析:第8题,老挝为发展中国家,且水电站建设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交通不便,运力不足,导致筹备阶段耗时很长,故C选项正确;老挝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大,不会形成戈壁荒漠景观,故A选项错误;植被繁茂对水电站的建设影响较小,故B选项错误;水电站建设在山区,人口稀少,故D选项错误。第9题,大坝所在区域距河口较远,所以不会有涌潮侵袭,故A选项错误;大坝的高度与阳光暴晒无关,故B选项错误;大坝的高度过大不利于大坝抗震性能的提高,大坝的抗震性能主要与其坚固程度、所在地质构造的稳定性有关,故C选项错误;大坝越高,蓄水量越大,防洪作用越强,故D选项正确。第10题,老挝位于湄公河的上游,兴建大型水电站蓄水量大,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湄公河属于国际性河流,所以河流下游国家会干预老挝兴建大型水电站,故B选项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老挝电力需求量逐渐增大,故A选项错误;老挝地形地质状况复杂,不仅仅对建设大型水电站不利,对小型水电站建设也不利,故C选项错误;湄公河水量大,落差也大,故D选项错误。
答案:8.C9.D10.B
(2019·合肥模拟)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位置在5°N附近。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下图为非洲局部图。据此回答11~12题。
11.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没有关联的是()
A.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B.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
C.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D.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
12.R、Q两地()
A.1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
B.1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
C.7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
D.7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
解析:第11题,“非洲雨极”说明降水多,原因与位于西南风的迎风坡及赤道低压影响有关。而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对大陆西部沿海气温、降水影响较小,故D选项说法与雨极关联不大。第12题,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R地受东北信风带影响,盛行东北风;Q 地因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同理7月R地盛行西南风,Q 地盛行东南风。
答案:11.D12.B
二、综合题(共40分)
13.(2019·成都第一次诊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图1为中亚某地区绿洲分布图,图2为该地区某荒漠与邻近绿洲近地面气温差值(ΔT)日变化曲线图。
(1)归纳图示区域绿洲分布特点。(4分)
(2)说明绿洲与邻近荒漠之间近地面大气的运动状况,并分析其对绿洲的有利影响。(10分)
(3)在一些较干旱的绿洲,人们常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粗砂或砾石。请分析覆盖层的作用。(8分)
解析:(1)绿洲分布在沙漠地区有水源的地方,故河流沿岸、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的山麓地带多绿洲分布。(2)与邻近荒漠相比,绿洲植被覆盖率较高,结合图2可知,近地面荒漠气温较绿洲高,绿洲近地面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荒漠近地面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绿洲近地面形成高压,荒漠近地面形成低压,所以近地面风从绿洲吹向荒漠。这种大气运动能抑制绿洲水分蒸发,同时形成的风可以将近地面的水汽从绿洲输送到邻近荒漠,利于荒漠植被生长,这些植被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对绿洲有保护作用。(3)土壤表层覆盖粗砂或砾石可减弱外力对土壤的侵蚀;砾石有利于大气降水下渗,同时可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土壤,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砾石的比热容比土壤小,覆盖砾石层能增大气温日较差,有利于植物积累有机质。
答案:(1)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以及山麓地带。
(2)运动状况:近地面绿洲气温低于邻近荒漠,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或近地面荒漠气温高于邻近绿洲,气流上升形成低压),近地面的风从绿洲吹向荒漠。
有利影响:绿洲气流下沉,可抑制水分蒸发;近地面的风将水分输送给邻近荒漠,利于邻近荒漠植被的生长,形成绿洲外围生态保护带。
(3)覆盖层可减弱外力对土壤的侵蚀(风蚀、水蚀)作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水分下渗;增大昼夜温差。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8分)
材料一纳米比亚最不能错过的是美丽又震撼的星空,其位于南非高原西侧,地广人稀,被列为世界上5个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之一。黑暗天空保护区是为了避免人为光源对天象观测造成影响而设置的保护区,是天文爱好者观察天空的理想之地。
材料二纳米比亚海岸附近的浅滩上,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
材料三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而是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来代替上衣,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材料四纳米比亚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粮食长期短缺,70%需要进口,很多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1)分析纳米比亚成为世界著名天象观察地的原因。(4分)
(2)简析纳米比亚海岸附近火烈鸟聚集的自然条件。(4分)
(3)从适应环境角度分析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4分)
(4)分析纳米比亚粮食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6分)
解析:(1)设立黑暗天空保护区是为了避免人为光源对天象观测造成影响,因此解答本题应从其自然条件、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自然环境主要分析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主要分析说明当地人口和城市稀少,光污染小。(2)鸟类聚集主要是为了获取食物和寻找安全、舒适的栖息地。该地火烈鸟食物相对充足的原因与沿海本格拉寒流有密切关系;该地多浅滩,人类活动少,天敌较少,适合火烈鸟栖息。(3)主要从气候、生物等方面分析回
答。辛巴族生活在纳米比亚沙漠腹地,水源不足,终年气温较高,因而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属于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可起到防晒、保暖、防止蚊虫叮咬等作用。(4)纳米比亚粮食短缺的原因,主要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环境主要是气候干旱,发展农业的水源得不到保证。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灌溉设施不完善。解决措施主要从生产技术、水源等角度分析。例如,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习并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增加粮食产量;开发地下水资源,推广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答案:(1)气候干旱少雨,大气能见度高;地势高且平坦开阔,便于天象观测;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干扰少;远离城市,光污染小。
(2)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泛)将深层海水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相对充足;该地多浅滩,适合火烈鸟栖息。
(3)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可抵御烈日暴晒;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起到保暖作用(抵御夜晚低温);防止蚊虫叮咬;通过擦红泥可以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任答2点即可)
(4)原因: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缺乏灌溉系统;缺乏种植经验。
措施:引进种植技术;推行节水农业;进口粮食。(任答两点即可,其他合理回答也可)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卷6人口与环境(答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测试卷6人口与环境(答案),高三下地理单元检测,人口与环境,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