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教版九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题(答案)
2020浙教版九年级下册期中考试数学试题(答案),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浙教版,莲山课件.
天津一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年级四月考历史学科试卷 2020 年 5 月第 I 卷(选择题 共 45 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15 题共 45 分。)
1. 依据下表材料可以推断( )
考古发现 历史文献
1998 年以来,蒲江战国船棺墓葬群考古陆续发现铁斧、铁凿、铁削等多种铁器。迄今蒲江县境 内发现古代冶铁遗址 76 处。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善于冶铁的赵国之卓氏,山东之程郑俱来到川西之临邛(今邛崃、蒲江地区)。”汉武帝时,推行桑弘羊制定的盐铁官营政策。临邛冶炼业, 设立铁官管理。
2017 年 6 月到 9 月初,蒲江县铁溪村附近文物
抢救性发掘 3000 平方米,该遗址主要由铁炉、炒钢炉、燃烧窑、房址、灰坑、排水沟和废料堆 积层组成。根据发掘情况判断,该遗址位于宋代 地层之上,遗址内亦仅出土宋代瓷片。 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临邛县,有铁官。”
《宋史·志》“地理”记载:“邛州,监一: 惠民,铸铁钱。”“食货”:“全国铁钱三监,其一邛州,日惠民。”
A. 蒲江冶铁业自汉武帝开始成为官营
B. 蒲江在战国和宋代时冶铁业较发达
C. 铁溪村遗址为宋代最大规模冶铁遗址
D. 蒲江铸铁之源,至早可以追溯到战国
2. 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平原君门客四千,孟尝君门客三千,信陵君门客三千, 春申君门客三千等。诸侯公卿对人才的渴求( )
A. 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
B. 冲击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威
C. 加剧了诸侯之间的纷争
D. 冲击了贵族世卿世禄制度
3. 王守仁认为土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 点 ( )
A. 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 B. 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
C. 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D. 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4. 《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 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 )
A. 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 B. 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象
C. 中西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D. 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
5.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 相较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 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这反映出( )
A. 罗马共和政体利于民族认同 B. 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C. 罗马实行了务实的统治策略 D. 罗马疆域由欧洲逐渐扩张到世界
6.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以法国笛卡尔为代表的学者,反对盲从,批判经院哲学,怀疑一切自己没有切身体会的问题和人们觉得理所当然或习以为常的事物。这表明他们( )
A. 开创了人文主义先河 B. 开拓了欧洲理性主义
C. 加速了启蒙运动进程 D. 反对上帝的绝对权威
7.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 态度、能力与方法。对以下图文中白银流向和世界贸易地位解释正确的是 ( )
A. 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美洲从欧洲购买工业用品
B.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占重要地位,传统商品具有强大吸引力
C. 英国占据了世界贸易支配地位,将欧洲贸易扩展到全世界
D. 中国和印度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成为白银主要的流入国
8. 孙中山认为:“法国人崇拜拿破仑者,历史家尝许之曰‘错误的爱国’……假使拿破仑一世, 无对外之大战功,则法兰西之国民,绝不能戴之为帝。”你可以用以下哪些史实反驳其观点 ( )
①拿破仑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拿破仑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③《民法典》利于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 ④拿破仑登上了欧洲大陆霸主的宝座A. ①③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1866 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 )
A. 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
B. 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
C. 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D. 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
10.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 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 是( )
A. 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B.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 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D.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11. 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在《大萧条时代》一书中评价道:“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 总统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 的。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里“爱情婚配”体现“新政”( )
A. 违背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 B. 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C. 维护了广大劳工的权利 D. 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
12. 如表是二战后三次柏林危机的基本概况,从中可以折射出( )
第一次 1948 年,苏联全面切断西方占领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只保留三条空中走廊。美国纽织空运,同时实行反封锁。危机延续近一年,苏联才撤销封 锁。
第二次 1958 年,苏联发出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的最后通牒,英美法拒绝,并宣称将诉诸武力。在美国同意召开新一轮首脑会议协商后,苏联 撤销通牒。
第三次 1961 年,苏联再次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遭到肯尼迪拒绝后,苏联和东德筑起柏林墙,封锁东西柏林间的边境。西方国家不得不在事实上接受柏 林墙。
①美苏在争夺中始终保持克制 ②德国分裂主要源于其内部意识形态分歧
③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阻碍 ④英法两国的利益与美国始终保持一致
A. ①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13. 学者郑永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该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 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
A.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 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 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 二战后,爱因斯坦在给日本某杂志的声明中指出:如果这些实验证明是成功了,那该是威胁人类的危险,可我当时却感到非采取这一步骤不可。去反对制造某些特殊的武器, 是无济于事的,唯一解决的办法是消除战争。我们必须下决心抵制一切违反这个目标的 活动。甘地已经指出了该走的道路——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这段材料主要强调了( )
A. 原子弹可能会对人类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B. 爱因斯坦为了和平参与原子弹研制
C. 高度赞扬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道路
D. 和平意识比反对武器更重要的理念
15.2017 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 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
A.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框架
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
D.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5 分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6.(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 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 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夫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此一自强 运动,实始于咸丰末年英法联军之役以后,而甲午一战,则为此初期三十年自强运动失败 之总结也。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材料三: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安排,是以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构想为基础,随 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发展,
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试题(Word解析版)
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试题(Word解析版),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试题,莲山课件.
留下每代人智慧烙印的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为世界政治文 明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 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摘编自《民主与民生: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 制度的主要差别(7 分)
(2) 根据材料二的观点,简述中国近代“自强运动”初期的主要表现。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中国“自强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6 分)
(3) 材料三中所说的“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实现的?综合上 述材料,你得到哪些启示?(7 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 分)
材料一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 1580 年、1639 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被推卸。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年(1643 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 7 个月时间,就造成了 20 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
——据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
材料二伦敦于 1499—1665 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 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 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 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难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 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和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10 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10 分)
18. 历史上的有识之士,其活动和主张从不同侧面反映时代精神,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 分)
历史时期 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 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 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 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 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
康有为:“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宪法乃维新之 路”。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 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参考答案:
1.B 2.D 3.D 4.D 5.C 6.B 7.B 8.B 9.D 10.C
11.C 12.A 13.C 14、15 题答案
3 分 1 分 0 分
14 D A B C
15 A B D C
16.(1)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 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 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6 分)
(2) “自强运动”初期主要表现:洋务运动。新特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史实: 戊戌变法:提倡学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6 分)
(3) 体现: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 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启示:制度在不断调整中适应时代的发展,制度的调整要考虑传统和国情。(8 分) 17.
(1) 特点:明朝:政府应对消极;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救助方面;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特征;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任答 2 点即可)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防疫工作制度化;防疫措施科学、进步。(任答 3 点即可)(10 分)
(2) 背景:明朝:明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小农经济占主导;思想观念落后、愚昧。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兴起;人文主义的发展。(任答 3 点即可)影响:明朝: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英国:为鼠疫从英国消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都铎王朝统治的持久稳固;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转型。(任答 2 点即可)(10 分)
18.
答案:
【示例一】
观点:有识之士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士”阶层崛起,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意图改造社 会。孔子主张仁、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但克己复礼思想不 符合时代潮流。
清末,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深。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
志》,开眼看世界,魏源据此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引导 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了思想。但未受重视,影响有限。
总结:在历史的变革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但也难免有时代局 限。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知识分子。
【示例二】
观点:时代巨变促成有识之士的担当精神。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礼乐崩坏,矛盾丛生。孔孟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 国,求天下安定之道,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德治、仁政等,践行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
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 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掀起了思 想解放潮流。
总结:时代巨变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率先觉醒,他们心忧天下,为家国命运鼓与呼,显示了 强烈的担当精神。
天津市河西区2020届高三历史总复习质量调查(一)试题(Word解析版)
天津市河西区2020届高三历史总复习质量调查(一)试题(Word解析版),高三历史总复习质量调查,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