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冒号

2020中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冒号,中考语文,中考语文知识点,标点符号,冒号,莲山课件.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卡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众所周知,《史记》是一部文史名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史记》最恰当的评价,指的是《史记》在史学、文学两个领城取得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但是,评价《史记》仅仅从艺术的层面还不够。司马迁自己的评价,也就是《史记》的写作宗旨,一共十五个字:“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换句话说,《史记》内容博大精深,包括“天、人、古、今”,是一部浓缩中国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自成一家思想体系。“国学之根柢”的意义即在此。司马迁定位《史记》是效《春秋》而作的道徳伦理典籍,其思想体系是两“立”:一为后王立法,二为人伦立则——《史记》就是为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树立法则。把司马迁自己对《史记》的评价和定位与鲁迅的评价结合起来,就是“治国之宝典,国学之根柢”。

“治国之宝典”,指《史记》为后王立法,为人伦立则。即:一是国家建构要与时俱进,不断更化革新;二是贤人治国,追求君明臣贤。《史记》开篇《五帝本纪》阐释国家草创,记述的是历史不断进化和国家建构不断完善的历程,表现了司马迁发展、进化、变革的历史观。《史记》全书生动记述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历史进程中不断发生的社会变革以及为此付出的代价。如避免动乱发生就需要施政者自觉地革故鼎新,自上而下推行更化变革,不断地因时调整,所以《史记》写了许多变革事例,供后人采择。最有名的变法改革,一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是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渐进改革,历时二十年;商鞅变法急进改革,一年初见成效,十年大见功效。渐进改革有许多保留,但所付成本小,负面影响也小;急进改革彻底清除旧制,见效快,但所付成本大,负面影响也大。两种模式供后世借鉴。

《史记》为后王立法,更深的层面是贤人治国,君要明,臣要贤。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了许多明君贤臣的范例。司马迁笔下的明君,其正面形象有六个方面:或天下为公,任贤使能;或领导方法,察纳雅言;或关爱民生,珍惜民财。司马迁笔下的贤臣,亦有六个方面:或居官理民,依法断案;或为官清廉,当官自律;或治理积弊,救民水火。司马迁对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极力颂扬;对暴君昏主、权奸污吏则无情批判,留下正反两面的典型用以警示后世,合称“惩恶劝善”。《史记》不只是一部史学文学名著,还是一部人伦道德的教科书。

所以,《史记》不仅是一部空前的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名著,还是一部治国宝典,蕴含了许多冶国理政的珍贵经验,传递了一种有利于国治民安、社会发展进步的道徳伦理观念。

(摘编自张大可《史记)是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治国宝典》,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史记》既是一部历史典籍更是一部道德伦理典籍,浓缩了中国古代三千年的思想。

B. 赵武灵王改革历时二十年,而商鞅改革十年大见功效,所以商鞅改革的效果更好。

C. 主张贤人治国,国君要圣明,臣子要贤良,是《史记》为后王立法更深层次的内容。

D. 《史记》蕴含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珍贵经验,所以被称作“是一部空前的历史巨著”.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文章在提及《史记》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史记》的思想体系。

B. 文章论述《史记》是“治国之宝典”时,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C.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事实,有力支撑了中心论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首段提出中心论点,中间几段分述,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史记》在文学与史学领域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旁人难以企及的境界,所以被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宗旨,所以我们仅评价其艺术成就是不够的。

C. 《史记》重视国家建构要与时俱进,不断更化革新,追求君明臣贤,这是司马迁发展、进化、变革历史观的表现。

D. 司马迁在《史记》中极力颂扬明主贤君、忠臣义士,无情批判暴君昏主、权奸污吏,警示后世“惩恶劝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我要去北京

李 全

“我要去北京。”民工张二狗又一次凑在我前面说这句,但表情与以前没两样。

我对他说,你想去就去吧,又何必在我面前唠唠叨叨呢?这是张二狗第N次对我说这句话。但他每一次说完后,又唉声叹气。他说他儿子才刚上小学,实在是走不开。张二狗说的是实情,早上要送孩子去学校,下午放学还得去接回来。况且,从我这座小城去趟北京十分不易,首先得去省城坐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单不说车费那么高,就是那来回的时间就要四天,这当然算的是坐火车的时间,还没算坐汽车的时间。如果把这四天都用来打工,每天可以赚几十块钱,四天就是好几百。张二狗在北京又没亲没故,去了也纯粹是玩。如此算来,去一趟北京,他的几个月工资就没了。这对于一个一月不足2 000块工资的民工来说,的确不划算,还有他儿子读书的费用虽不多,却比本地学生多了一份借读费。

但张二狗仍然不死心,待他孩子上初中,又一次对我说,他要去北京。我有些好奇,问他去北京干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张二狗只是嘿嘿一笑,没回答我。这更引起我的好奇,虽然北京是首都,但路太堵。我每次去北京堵在路上的时间比玩的时间多。所以,我一直喜欢我所在的小城市。城市虽然不大,但交通不堵,四季还分明。

这一年,张二狗的儿子上高三了,我所在的小城也有了直通北京的高铁。张二狗显得十分兴奋,又在我面前说他要去北京。我十分怀疑地看了他一眼,自然不相信他会真去北京。因为他说他要去北京这事,已有好些年头了,却从没有实现过。

北京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吗?那是首都。我想打消他积极性,说,去北京要花很多钱的。你儿子正在读高三,马上就要考大学了,你舍得离开他?

我说的是实话。虽然现在张二狗的工钱涨了,每天出工能挣到200多块钱,但也不是天天会有活干的。况且他儿子的成绩不是太理想,他咬紧牙,替儿子请了补课老师。加上他老婆刚从医院里出来,这一年挣的钱已经提前打“水漂”了。

高铁通北京了。我就想试试高铁到北京是啥滋味。张二狗说这话,情绪特激动,还掏出香烟来猛吸了几口,直到不停地咳嗽起来,才扔下烟蒂,最后见我不说话,很不情愿地走开了。没走几步,他又回过头对我说,我这次说的是真的。

那你就去吧。我想让张二狗快点离开我的房间。其实,他去不去北京,真的与我无关。再说我已经去过无数次北京了,没有新鲜感。

三天后,张二狗又一次来到我的房间里,掏出一包好香烟放在桌上,说,这是北京货。专门给你带回来的。

我问,你去过北京啦?

那还有假?张二狗说这话时,脸上有些僵硬的笑容。

你就别骗我了。昨天前天,我都去过你们工地,与你们那里的老板谈合同的事。我看到你在那里干活呢。我说的是实话。

你……你真去了我的工地?张二狗说着,突然站了起来,拿去桌上的那包香烟头也不回地走出我家。

我苦笑着,这张二狗真逗。但我一会儿就明白了他撒谎去过北京的原因。

因为我的话,张二狗有好些日子都没来我家里玩。见了我也躲得远远的。我才想起伤了一个民工的心,有些过意不去。在他儿子去上大学那天,特地封了个大红包托人送了过去,算是我对他的歉意吧。心想,只要他儿子大学毕业后,有了工作,他的压力减轻了,那时一定会有时间和精力,或者说有经济能力去北京了。

四年后的一个早上,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竟然是中断多年联系的张二狗打来的。他说他正在北京天安门前看升旗。还说,他拍了刚刚升旗的视频已经传给我。又说,他下一站是八达岭,到时候再拍些照片传给我。

我想对他说些什么,可话刚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静静地听他没完没了地说北京的那些事儿,却耽误了我看升旗,只好看他传过来的视频。在天安门前看升旗,确实是一件特惬意的事,特别是夏天的天安门,真美!

看完视频,才发现因自己握手机的时间太长,手冻得有些麻了,赶紧对着手哈了一口热气。

(《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期)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以“我要去北京”为题,开篇吸引读者兴趣,它既是张二狗的口头禅,同时又点明了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小说紧紧围绕“我要去北京”展开。

B.第二段从“要接送孩子、去京耗时无意义、收支不划算”三个方面讲述了主人公张二狗N次对“我”说要去北京,却又无法成行,只能“唉声叹气”的现实原因。

C.“我”对张二狗要去北京的事情,在“我”揭穿他的谎言之前,一直报以的是一种冷漠无视甚至厌烦的态度,一方面是二狗多次唠叨,一方面是北京对常去的“我”毫无吸引力。

D.小说的后半部分设置精巧,通过张二狗两次造假“北上”,又两次被“我”看穿的情节设置,使得小说扣人心弦,同时又富有节奏感,实现了小说结构的张力。

5.请概括文中主人公张二狗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6.结合文本,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两段的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临近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公众的心。

截至 1月20日18时,境内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224例,其中确诊病例217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公众能很明显地感受到,疫情发布在提速,防控措施也在加强。当下正值春运期间,外出探亲旅游人员增加,每个感染者都是传播疾病的源头,须实现精准防控,避免让病毒随着流动的人群向各地扩散。国家卫健委已向全国医疗机构下发新型冠状病毒诊疗防控指南,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须询问2周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一系列措施,就是要掐灭疫情传播的“火种”,让疫情防控落到实处。

(摘自《尽快掐灭疫情传播的“火种”》,《人民日报》2020年1月20日)

材料二:

“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武汉市连夜发出公告,传递明确信号:武汉正在采取更细致、更深入、更扎实的防控举措,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只要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相信很快就可以解决物资、人员短缺等难题。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把长期培育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制度优越性充分释放出来。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危机面前尤其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大家增强必胜的信心,打赢这场硬仗!

(摘自《越是艰难险阻,愈益众志成城》,人民网2020年1月23日)

材料三:

众志成城,勠力同心,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中国快速形成一体联动、联防联控的局面,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充沛能力。国际舆论纷纷指出,中国采取了“公共卫生史上最具勇气、最为重大的举措”,这种“上下一心的凝聚力令人肃然起敬”,“只有中国才能够实现如此高效有力的应对”。国际观察人士看到,团结奋斗的中国气势,坚不可摧的中国意志,迎难而上的中国奇迹,正是中国制度优势所带来的。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价代表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看法——“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摘自《生命至上,大国担当》,《人民日报》2020年2月1日)

材料四:

从 2 月初开始,全国数亿人第一次全面尝试“在线办公”,许多企业第一次真正体会到通过数字化工具进行远程协作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办公协作在线化和数字化普及推进,一方面提升了企业管理触达率和效率,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企业当前管理模式,包括层层递进管理汇报方式与在线化协作模式之间存在的巨大沟壑。为适应全流程在线化,企业将不得不对组织本身结构和管理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使其与数字化协作方式相匹配。而此前,企业能想到的数字化往往只是在产品、营销、服务 等方面搭建数字化的配套设施。

新数字化场景将孕育并完善供应链神经网络。疫情信息不断占据人们的注意力,大量的线下资源,包括生产力、运力都被集中投入到与疫情的对抗中,导致线下履约难度倍增。在此背景下,由数字化带来的新场景不断涌现。数字化对现代社会的渗透本质上通过两种路径实现:一是新场景构建,比如说直播对商业的渗透;二是对现有场景的改造,比如在疫情期间广泛开展的智能问诊、智能外呼、视频庭审等新技术的应用。虽然这些场景存在多年,但是数字化让它们的功能变得更加丰富灵活,能够更多更好地完成任务,提供更优体验或更高效率。数字化创建或改造的起点是消费场景,但数字化深入的方向是通过智能化的供应链,借助数据、算法、产品、技术和经验服务于社会各个领域。换言之,全新数字化的供应链网络不仅仅是“物流”,它将向前伸入到终端需求方,向后融入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实现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准确预测需求、提升各环节确定性,让供应链形成各节点近乎实时互相感知的一张神经网络。如何融入这张网,是疫情过后每一家企业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摘自《防疫抗疫,数字化还能做什么》,《光明日报》2020年2月19日)

7. 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工作内容要更具体细致,国家卫健委指示全国的医院接诊发热病人时,必须询问就诊者2周内是否有武汉旅游史。

B. 为了遏制疫情的扩散、蔓延,武汉市采取了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等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等一系列措施。

C. 面对疫情,只要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防控工作中的物资、人员短缺等问题很快就可以解决。

D. 在疫情防控中,中国制度优势所展现出的速度、规模、效率等世所罕见,有关经验值得借鉴,由此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9.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曾提到,“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他这样说 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元裕,字景圭,其先盖渤海人。第进士,累辟节度府。以右补阙召,道商州, 会方士赵归真擅乘驿马,元裕诋曰:“天子置驿,尔敢疾驱邪?”命左右夺之,还,具以闻。敬宗视朝不时,稍稍决事禁中,宦竖恣放,大臣不得进见。元裕谏曰:“今西头势乃重南衙,枢密之权过宰相。”帝颇寤而不能有所检制,人皆危之。俄换侍御史内供奉,士始相贺。李宗闵高其节,擢谏议大夫,进中书舍人。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注死,复授谏议大夫、翰林侍讲学士。庄恪太子立,择可辅导者,乃兼宾客。进御史中丞。即建言:“纪纲地官属须选,有不称职者,请罢之。”于是监察御史杜宣猷、柳瑰、崔郢、侍御史魏中庸、高弘简并夺职。故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者,号外台,得察风俗,举不法。元和中,李夷简因请按察本道州县。后益不职。元裕请监院御史隶本台,得专督察。诏可。累擢尚书左丞,领吏部选。出为宣歙观察使,入授吏部尚书。拜山南东道节度使,封渤海郡公,奏蠲逋赋甚众。在镇五年,复以吏部尚书召,卒于道,年七十六,赠尚书右仆射。元裕性勤约,通经术,敏于为吏,岩岩有风采,推重于时。自侍讲为中丞,文宗难其代,元裕表言兄少逸才可任,因以命之,世荣其迁。少逸,长庆末为侍御史,坐失举劾,贬赞善大夫,累迁谏议大夫,乃代元裕。稍进给事中,出为陕虢观察使。中人责峡石驿吏供饼恶,鞭之,少逸封饼以闻。宣宗怒,召使者责曰:“山谷间是饼岂易具邪?”谪隶恭陵,中人皆敛手。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元裕始名允中,大和中改今名。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B.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C.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D.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辟,古代人才举荐制度,指帝王或公府召见并授与官职,又称辟除、辟召等。

B.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也作“禁内”,帝王所居宫苑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

C.宾客,古代官名,太子宾客的省称,为太子东宫属官,掌调护、侍从、规谏等。

D.文宗、宣宗为庙号,是皇帝退朝后人们所称呼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庙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元裕忧心国事,敢于进言。敬宗不准时上朝听政,在宫中决断事情,高元裕以枢密使的权力不能超过宰相劝谏皇上。

B.高元裕心有百姓,关心民瘼。高元裕由吏部尚书拜授山南东道节度使,在任期间奏请朝廷减免了许多百姓拖欠的赋税。

C.高元裕身怀正气,受人推崇。高元裕任御史,士人庆贺,李宗闵赞赏他的气节,提拔他为谏议大夫,又升任中书舍人。

D.高元裕精通经术,颇有才华。高元裕胜任翰林侍讲学士,也很受文宗赏识,升任御史中丞后文宗却不肯让他前去赴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者,号外台,得察风俗,举不法。(5分)

(2)中人责峡石驿吏供饼恶,鞭之,少逸封饼以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题梵隐院①方丈梅

晏敦复②

亚③槛倾檐一古梅,几番有意唤春回。

吹香自许仙人下,照影还容高士来。

月射寒光侵涧户,风摇翠色锁阶苔。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

注:①梵隐院:在浙江定海。②晏敦复:南宋诗人、正直大臣。③亚:同“压”。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首联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古梅在彻骨的清寒中傲然绽放,为的是唤得春回人间,以此赞扬梅花报春而不争春的高贵品格。

B. 颔联以“吹香”和“照影”描写梅花的清香与芳姿,而这只允许仙人和高士欣赏和品鉴。梅如人品,人如梅品,二者互赏而心志契合。

C. 颈联写“月光皎洁,清辉如霜;梅摇影动,洒布阶苔”,诗人借月光把梅的精神具体化,进一步从正面突显了梅花的高洁、晶莹洁净。

D. 作者移情于物,以澄澈淡泊的胸怀观照高雅香洁的梅花,创造了“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15.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品质?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登高》中有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对诸葛亮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道出了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

(3)《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19的日历早已掀开,而唯有临界“春节”,才算是正式打了一个扎扎实实的“结”。多少年来,(  )。回家,就是一次艰难但欣悦的朝拜;亲人长长的眼神,就是照亮夜路的明灯。每一次回家,我们都会与生活“撞个满怀”,那份踏实,抑或是因为疏离而产生的新鲜感,每每让人动容。记不起从哪一年起,社交媒体开始流行“回乡笔记”。而每一篇热文背后,都潜伏着一个熟悉又陌生、温暖又冰凉的乡土社会。

从________,到________,再到无休止的撕扯,中国城乡的关系,堪称一部________的历史大片。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都是剧中人,终其一生都在二者间游走。很多时候,所谓“城市的胜利”不过是________罢了,“乡土中国”或许才是永恒的镜像。家的灯火可以温暖每一个游子,那一簇簇暗夜里的光晕,其实就是游子人生的殷切希望。每一个家都不是孤立的,一头牵系着亲人,一头牵系着祖国。家国天下,合起来就是中国人的信仰。家有光,社会有温度,人生才会有愿景,人们才能更好地在这个社会生存。家也应该是驿站。我们回家,可以放松,可以疗伤,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二中学2019-2020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第十二中学2019-2020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卷(Word版含答案),高二语文5月月考试卷,莲山课件.

可以加油,可以静静地想一想:如何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如何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发展方位,如何更深切地体察到家的力量与温度。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回家,可以放松,可以疗伤,可以加油,可以静静地想一想:如何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发展方位,如何更深切地体察到家的力量与温度,如何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B.我们回家,可以放松,可以疗伤,可以加油,可以静静地想一想:如何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发展方位,如何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如何更深切地体察到家的力量与温度。

C.我们回家,可以放松,可以疗伤,可以加油,可以静静地想一想:如何更深切地体察到家的力量与温度,如何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如何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D.我们回家,可以放松,可以疗伤,可以加油,可以静静地想一想:如何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如何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如何更深切地体察到家的力量与温度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就这样如缀网劳蛛,几亿中国人在回家的路上穿梭

B.几亿中国人,就这样在回家的路上穿梭,如缀网劳蛛

C.就这样,如缀网劳蛛的几亿中国人,在回家的路上穿梭

D.几亿中国人,就这样如缀网劳蛛,穿梭在回家的路上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相安无事 壁垒森严 波澜壮阔 一厢情愿

B.风平浪静  壁垒森严  气势磅礴  一厢情愿

C.风平浪静  严阵以待  波澜壮阔  自作多情

D.相安无事  严阵以待  气势磅礴  自作多情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发腐在路上。让我感到惊讶的不是这些贪官的贪婪,①                     。人活着有多种需求,②                     ,这比有多少钱重要。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主张,③           ,但要理智地追求,如果为了追求眼前的快乐而不顾自己的人生安全,那就是不理智,就是愚昧。

21.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5分)

《人民日报》西安2019年5月7日电(记者张丹华)陕西省政府7日宣布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226万老区人民从此告别绝对贫困,走上了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

延安是革命老区,同时也是一个贫困面较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近4年来中央和各级财政累计向延安投入扶贫资金达62.5亿元。延安精准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等八个一批工程,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有力助推了当地告别绝对贫困的进度。

如今的延安,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区人民信心十足,正为开创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而接力奋斗。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似乎有些出人意料,“快递小哥”在2019年的两会上成为热词。“快递小哥”柴闪闪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媒体报道的标题多姿多彩:快递小哥“闪”进人民大会堂,他把自己“寄”到人民大会堂……他的一句“哪有什么开挂的人生?奋斗是唯一的标准答案!”瞬间传遍网络,让无数追梦人感同身受。15年前,柴闪闪中专毕业后只身从湖北老家到上海打拼,干起扛包裹的转运员。10年前,他抓住机遇埋头学习,逐渐从一名普通农民工成长为青年业务骨干。他把全国2600多个地名熟记于心,每天1万多袋邮件经他之手,快速准确地“奔赴”全国各地。1年前,他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广泛倾听各个层面普通劳动者的真实心声。他反复酝酿,认真准备代表建议,把人民的嘱托和期盼带到中央。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答案

1. C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A项,“更是一部道德伦理典籍”中“更是”一说错误,原文并无此意,从文中来看,“历史典籍”和“道德伦理典籍”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对《史记》做出的评价,二者不存在程度上的差别,而“更”明显强调《史记》道德伦理典籍的程度更深,这是错误的;“浓缩了中国古代三千年的思想”错误,文中说的是“是一部浓缩中国古代三千年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自成一家思想体系”,选项曲解了文本的意思,故A项错误;

B项,“所以商鞅改革 效果更好”错误,这一说法于文无据,第三段说赵武灵王属于渐进改革,商鞅变法属于急进改革,这两种改革“渐进改革有许多保留,但所付成本小,负面影响也小;急进改革彻底清除旧制,见效快,但所付成本大,负面影响也大。两种模式供后世借鉴”,作者只是比较两种模式各自的优缺点,无法看出哪个效果更好,故B项错误;

D项,“《史记》蕴含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珍贵经验,所以被称作‘是一部空前的历史巨著’”错误,选项中因果关系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史记》不仅是一部空前的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名著,还是一部治国宝典,蕴含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珍贵经验,传递了一种有利于国治民安、社会发展进步的道德伦理观念”,由此可知,选项“珍贵经验”和“历史巨著”之间是递进关系“《史记》蕴含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珍贵经验”应该是其“还是一部治国宝典”的原因,故D项错误;

C项,该项是对文章第三、四段内容的概括,正确。故选C。

2. D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A项,该项重点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正确;

B项,该项重在考查文本的论证思路,正确;C项,该项是对论证方法的分析,正确;

D项,“首段提出中心论点”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一段只是阐述《史记》的艺术成就,目的是为了引出本文论述的中心内容,并没有提出中心论点,故D项错误。故选D。

 3. C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该项信息源自第一段,正确;

B项,该项信息源自第二段,正确;

D项,该项信息源自第四段,正确;

C项,“《史记》……追求君明臣贤,这是司马迁发展、进化、变革历史观的表现”错误,该项信息源自第四段,由第四段内容可知,“追求君明臣贤”不是“司马迁发展、进化、变革历史观的表现”,而是人伦方面的,故C项错误。故选C。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4.C 解析:此题是对文章的综合考查,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制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C项,“我”的态度不是一直都“冷漠无视甚至厌烦”。

5.解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他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解答该题需要阅读文章找出相关语句进行概括,“我要去北京”是文章的主要情节内容,小说紧紧围绕张二狗的梦想“我要去北京”展开,但因为现实原因张二狗一直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但他却持续了十多年,说明他坚定执着;张二狗生活在社会底层,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承担家庭重担,他生活艰辛,他靠在工地上打零工,出卖劳力生活,收入不高,生活拮据,同时担负着供孩子读书、妻子治病的生活重担;张二狗自尊心很强,渴望收到尊重,他一直在“我”面前说要去北京,在谎言被我拆穿后“有好些日子都没来我家里玩。见了我也躲得远远的”。说明他自尊心极强。

答案:①自尊心强且渴望得到尊重:他常在常去北京的“我”面前说自己要去北京,这体现他渴望能与“我”平等,得到认同和尊重;当谎言被揭穿,尴尬而又愤然离去,说明他自尊心强。②坚定执着:受制于现实的种种因素,张二狗要去北京的梦想虽然一直没能如愿以偿,但却持续了十多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强烈。③勤劳有担当:他靠在工地上打零工,出卖劳力生活,收入不高,生活拮据,同时担负着供孩子读书、妻子治病的生活重担。

6.解析:本题考查语段的作用,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小说结尾的常见作用结构上有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等作用;内容上有突出人物品质或精神、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等作用;还可以从阅读者的角度分析。最后两段写了“我”在北京看升旗时看张二狗发来的升旗视频,发现了他的谎言,但这次“我”没有拆穿和第一次“我”不留情面的揭穿形成对比,表现了“我”的成长,理解并同情一个小人物的心,找回了“我”内心温暖的一面。情节上“静静地听他没完没了地说北京的那些事儿”和开头“我对他说,你想去就去吧,又何必在我面前唠唠叨叨呢?这是张二狗第N次对我说这句话”两者形成对比,使小说结构更加紧密、圆润,内容更加完整。从读者角度考虑“我”应对张二狗的两次撒谎的方式,引人深思。

答案:①情节作用:“我”静静聆听和开头“我”厌烦他“唠叨”形成对比,使小说结构更加紧密、圆润,内容更加完整。②人物作用:“我”不仅看完了视频,而且看到了惬意和美好,表现了“我”的成长,让“我”和张二狗的形象更加饱满。③主题作用:“我”从不留情面的揭穿到默默守护张二狗卑微的梦想,“我”重新找回了人性温暖的一面,深化了小说主题。④读者作用:“我”应对张二狗的两次撒谎的方式,引人深思,回味悠长。

7. D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D项,简单排列的前后顺承关系错误,在材料四第二段中提到“全新数字化的供应链网络”时表述是“它将向前伸入到终端需求方,向后融入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这里的“向前”“向后”说的是它的涵盖范围,而非选项中的简单排列的前后顺承关系。故选D。

8.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D项,“由此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肯定和好评”错误,强加因果,而且原文是“国际社会普遍看法”,而非“一致肯定和好评”。故选D。

9. (1)党的坚强领导,给疫情防控指明的方向;(2)中国制度的巨大优势,使得疫情防控更加快速、高效;(3)中华民族在危难面前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给此次抗疫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4)本次疫情倒逼数字化发展,同时数字化应用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力保障抗疫期间各行业的基本推进。(5)防控措施得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答出3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归纳内容要点的方法:①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这是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③提取精要,独立归纳,这是要求考生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即党的坚强领导,给疫情防控指明的方向;“只要全国一盘棋,统筹安排……我们就是要把长期培育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制度优越性充分释放出来”,即中国制度的巨大优势,使得疫情防控更加快速、高效;“众志成城,勠力同心……彰显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充沛能力”,即中华民族在危难面前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给此次抗疫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新数字化场景将孕育并完善供应链神经网络……一是新场景构建,比如说直播对商业的渗透;二是对现有场景的改造”,即本次疫情倒逼数字化发展,同时数字化应用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力保障抗疫期间各行业的基本推进。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 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10.B【解题思路】作答本题,可从比较不同处着手,排除错误选项。“翰林”为“入”的处所,不是“元裕”的官职,“翰林”前不能断开。“以医术侍”是“乃言”的宾语,“乃言”后不可断开。“愧”“憾”同为“注”的心理,其间不可断开。“得罪”的主体是“宗闵”,“得罪”后须断开。

11..D

【解题思路】D项,“退朝后被人们所称呼的名号”表述不当,应该是“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12.D

【解题思路】D项,曲解文意。“升任御史中丞后文宗却不肯让他前去赴任”理解错误,原文为“文宗难其代”, 意思是文宗发愁无人代替他。

13.(1)按照旧例,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衔的人,号称外台,可以监察风俗,检举不法分子。

(2)宦官责备峡石驿的官员供给的饼子不好,鞭打他们,高少逸封上饼子奏报皇上。

【解题思路】(1)得分点:故事,按照旧例;带御史者,带御史衔的人;号,号称;得,可以;举,检举;语意通顺。(以上错一处扣1分,扣满5分为止)  (2)得分点:中人,宦官;责,责备;鞭,鞭打;以闻,奏报皇上;语意通顺。

14.    【答案】 C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从正面突显了梅花的高洁、晶莹洁净”错,非正面突显,而是用月光、梅影侧面烘托梅花的高洁。故选C

15.    ①尾联以比喻的手法写出梅花因本性超尘拔俗而拒绝俗人相扰;②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志趣高洁,不与趋炎附势的人同流合污;③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孤芳自赏、正直脱俗的品格。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诗句的含义及鉴赏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人物形象相当于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结合文本用两个字的词语或者四字短语概括出来,一般用形容词性。题目是,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品质?

“游蜂野蝶休相顾,本性由来不染埃”,这两句直接赞颂梅花品格的高洁。“游蜂野蝶”喻指世俗中人,品格庸俗之人。花香花美自然蜂围蝶转,好像世人趋于势利。梅花则不然,它超尘拔俗,拒绝蜂蝶相扰,因为它“本性由来不染埃”,写出梅花因本性超尘拔俗而拒绝俗人相扰。诗人所谓的“不染埃”指的是志趣高洁,不与趋炎附势的人同流合污。志趣高洁体现着诗人对自己的道德要求,诗中处处体现着诗人孤芳自赏、正直脱俗的志趣。

【点睛】古诗词中,如何鉴赏人物形象:一、联系作者的个人境遇,分析人物形象 1. 抓住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2. 抓住注解,把握诗词内容,了解背景。二、联系诗词中的意象、典故等,分析人物形象。三、抓住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四、分析形象,注意同一形象,不同作者,不同时代,赋予不同的情感。掌握这四种方法,会有助于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准确分析诗词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16. (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C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从逻辑顺序来看,三个分句从轻到重排列应是“体察到家的力量与温度”“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融入这个社会”;“发展方位”搭配不当,应为“发展方向”。故选C。

18.D 解析:本题考查衔语句的衔接连贯。根据语境,后文话题是回家,D项句子最后是“在回家的路上”,衔接起来最顺畅,故选D。

19.A 解析:①相安无事: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风平浪静: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比喻平静无事。不合语境。②壁垒森严: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着要犯的敌人。形容做好完全的准备工作。不合语境。③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容宏伟壮观,雄壮有气势的样子(多形容景物)。不合语境。④一厢情愿: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地做出种种表示,想以此博得对方欢心。不合语境。故选A。

20.【答案】①而是他们的愚昧   ②安全是生命的基本需求  ③人应该追求快乐

【解析】①处,根据前面的“不是”可知,此处当为“而是”,又根据下文“就是愚昧”可知,“而是”的内容当为贪官的“愚昧”。②处当是后文“这”所指代的内容,从前文可知,“这”应当是一种“需求”,从后文看,这种需求应当为“安全”,因此此处可以为“安全是生命的基本需求”。 ③处内容从下文的“但”可知,应当是对追求快乐的肯定,可以为“人应当追求快乐”。

21.【答案】延安贫困县全部“摘帽”奔小康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具体考查为新闻拟写标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思考新闻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新闻“标题”要生动,能吸引读者;要简洁,标题是对主体的高度概括。在组织答案时,可结合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对导语部分进行删减。注意字数限制。

这是一篇新闻材料,共有三段,其中第一段是导语,概括介绍了新闻的主要内容,第二、三段是对导语部分的具体解说。本题给新闻拟写标题,主要从导语部分筛选主要信息,关键句 “这标志着革命圣地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最后按照字数要求表达成主谓句即可。

【点睛】新闻(消息)的主要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件,不能写成表意含糊的记叙文似的标题,标题是一句话而不能是词组。导语:在标题的基础上,加上时间地点等因素。导语不要求一定独立成段。主体部分:陈述事件的主要内容,不要求全面,字数必须超过导语,但也不宜突破限制字数太多。

22.【写作点拨】

1.从奋斗与青春的角度立意。柴闪闪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无“开挂”,奋斗是唯一的标准答案。任何人只要经过努力,就有可能超越自己,实现梦想。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把蓝图变为现实,将改革进行到底,需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奋斗精神,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2.从时代与个人的角度立意。像“闪哥”这样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了自己的理想目标,在大城市中不断地拼搏努力,不仅在逐步地接近着自己的生活理想。国家有大梦,个人有小梦,大梦牵小梦,小梦和大梦,将个人梦和民族梦结合起来,就能前程无限,辉煌多多,演绎出壮丽的人生。

3.从人大代表的角度立意。从普通的进城务工人员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人大代表来源于群众,根扎深于基层,才能真正了解老百姓在想什么,忧什么,求什么,愿什么。只有选出“为民发声”的好代表,提出接地气、惠民生、达民意的好提案,才能有助于推动破解代表提案的热点、难点。

立意参考

常规视角:①人民政府,人民监督;②献言献策,行使代表权力;③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④人民参政议政,保证政权性质;⑤制度自信为中国梦提供根本保障。

核心视角:①人生有梦,动力无穷;②梦想加行动,前程无限好;③人生无开挂,幸福是干出来的;④发扬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⑤为一线劳动者和奋斗者点赞。

创新视角:①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希望;②平凡生命亦有追寻闪光的权利;③涵大我情怀,秉实干精神;④大笔规划,小步落足;⑤让“快递小哥”安心奔跑,追梦无忧。

2020中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分号

2020中考语文常用标点符号用法:分号,中考语文,中考语文知识点,标点符号,分号,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