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1~5的认识教材第14~16页的内容。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这5个数。2.借助计数器、点子图、小棒等学习用具,鼓励学生

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6和7教材第39页的内容。1.认识6、7,能正确地书写6、7。2.能用6、7表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认真观察的能力。重点: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学写数字6和7,培养学生的数感

简介: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教材第34页的内容。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重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1.出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学具分一分,揭示概念。 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师:小朋友试试看。(教师巡视。)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1.摸一摸,感知各种形状的实物的特点。(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师: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什么不同的发现。(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1.分——提示概念。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师:每组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上出示各类实物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师: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2.感知长方体。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1.感知正方体、圆柱、球。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们还想认识什么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1)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不能滚动。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球:光光的,能滚动。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2)比较(学生讨论)。师(出示圆柱和球的滚动图):圆柱和球都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方式一样吗?2.形成表象。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认识了立体图形(板书:认识立体图形),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联系实际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1.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题。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2.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2题。图中有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学生们都是刚从幼儿园升为一年级的,他们的年龄小,好奇心大,思维方式多是以想象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从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教材第36页的内容。1.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 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重点: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来组合图形。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桌上的积木,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告诉其他同学它是什么形状的。师:大家说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来用这些立体图形进行拼图。(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拼组。)师:学校组织拼装积木大赛,孩子们,你们能比赛拼装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拼装,看哪个小组搭得又稳又高。)师:你们在拼装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师:请把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师: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生: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积木拼装,想一想怎样搭才能又稳又高。师:球也要搭上,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呢?师: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好,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指名学生演示、操作。)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4~5题。(小组合作,汇报评正。)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来组合图形。教学时鼓励孩子们动手拼,用手摸,边拼边说,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孩子们在不断的摸索思考中解决问题,也达到了我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目的。学生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简介: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教材第34页的内容。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重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1.出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学具分一分,揭示概念。 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师:小朋友试试看。(教师巡视。)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1.摸一摸,感知各种形状的实物的特点。(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师: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什么不同的发现。(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1.分——提示概念。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师:每组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上出示各类实物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师: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2.感知长方体。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1.感知正方体、圆柱、球。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们还想认识什么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1)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不能滚动。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球:光光的,能滚动。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2)比较(学生讨论)。师(出示圆柱和球的滚动图):圆柱和球都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方式一样吗?2.形成表象。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认识了立体图形(板书:认识立体图形),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联系实际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1.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题。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2.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2题。图中有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学生们都是刚从幼儿园升为一年级的,他们的年龄小,好奇心大,思维方式多是以想象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从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教材第36页的内容。1.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 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重点: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来组合图形。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桌上的积木,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告诉其他同学它是什么形状的。师:大家说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来用这些立体图形进行拼图。(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拼组。)师:学校组织拼装积木大赛,孩子们,你们能比赛拼装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拼装,看哪个小组搭得又稳又高。)师:你们在拼装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师:请把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师: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生: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积木拼装,想一想怎样搭才能又稳又高。师:球也要搭上,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呢?师: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好,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指名学生演示、操作。)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4~5题。(小组合作,汇报评正。)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来组合图形。教学时鼓励孩子们动手拼,用手摸,边拼边说,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孩子们在不断的摸索思考中解决问题,也达到了我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目的。学生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简介: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教材第34页的内容。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重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1.出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学具分一分,揭示概念。 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师:小朋友试试看。(教师巡视。)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1.摸一摸,感知各种形状的实物的特点。(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师: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什么不同的发现。(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1.分——提示概念。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师:每组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上出示各类实物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师: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2.感知长方体。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1.感知正方体、圆柱、球。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们还想认识什么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1)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不能滚动。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球:光光的,能滚动。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2)比较(学生讨论)。师(出示圆柱和球的滚动图):圆柱和球都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方式一样吗?2.形成表象。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认识了立体图形(板书:认识立体图形),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联系实际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1.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题。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2.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2题。图中有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学生们都是刚从幼儿园升为一年级的,他们的年龄小,好奇心大,思维方式多是以想象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从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教材第36页的内容。1.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 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重点: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来组合图形。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桌上的积木,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告诉其他同学它是什么形状的。师:大家说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来用这些立体图形进行拼图。(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拼组。)师:学校组织拼装积木大赛,孩子们,你们能比赛拼装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拼装,看哪个小组搭得又稳又高。)师:你们在拼装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师:请把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师: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生: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积木拼装,想一想怎样搭才能又稳又高。师:球也要搭上,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呢?师: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好,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指名学生演示、操作。)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4~5题。(小组合作,汇报评正。)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来组合图形。教学时鼓励孩子们动手拼,用手摸,边拼边说,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孩子们在不断的摸索思考中解决问题,也达到了我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目的。学生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简介: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教材第34页的内容。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重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1.出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学具分一分,揭示概念。 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师:小朋友试试看。(教师巡视。)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1.摸一摸,感知各种形状的实物的特点。(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师: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什么不同的发现。(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1.分——提示概念。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师:每组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上出示各类实物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师: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2.感知长方体。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1.感知正方体、圆柱、球。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们还想认识什么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1)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不能滚动。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球:光光的,能滚动。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2)比较(学生讨论)。师(出示圆柱和球的滚动图):圆柱和球都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方式一样吗?2.形成表象。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认识了立体图形(板书:认识立体图形),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联系实际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1.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题。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2.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2题。图中有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学生们都是刚从幼儿园升为一年级的,他们的年龄小,好奇心大,思维方式多是以想象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从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教材第36页的内容。1.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 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重点: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来组合图形。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桌上的积木,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告诉其他同学它是什么形状的。师:大家说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来用这些立体图形进行拼图。(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拼组。)师:学校组织拼装积木大赛,孩子们,你们能比赛拼装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拼装,看哪个小组搭得又稳又高。)师:你们在拼装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师:请把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师: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生: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积木拼装,想一想怎样搭才能又稳又高。师:球也要搭上,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呢?师: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好,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指名学生演示、操作。)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4~5题。(小组合作,汇报评正。)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来组合图形。教学时鼓励孩子们动手拼,用手摸,边拼边说,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孩子们在不断的摸索思考中解决问题,也达到了我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目的。学生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简介: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教材第34页的内容。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重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1.出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学具分一分,揭示概念。 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师:小朋友试试看。(教师巡视。)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1.摸一摸,感知各种形状的实物的特点。(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师: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什么不同的发现。(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1.分——提示概念。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师:每组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上出示各类实物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师: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2.感知长方体。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1.感知正方体、圆柱、球。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们还想认识什么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1)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不能滚动。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球:光光的,能滚动。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2)比较(学生讨论)。师(出示圆柱和球的滚动图):圆柱和球都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方式一样吗?2.形成表象。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认识了立体图形(板书:认识立体图形),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联系实际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1.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题。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2.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2题。图中有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学生们都是刚从幼儿园升为一年级的,他们的年龄小,好奇心大,思维方式多是以想象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从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教材第36页的内容。1.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 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重点: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来组合图形。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桌上的积木,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告诉其他同学它是什么形状的。师:大家说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来用这些立体图形进行拼图。(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拼组。)师:学校组织拼装积木大赛,孩子们,你们能比赛拼装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拼装,看哪个小组搭得又稳又高。)师:你们在拼装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师:请把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师: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生: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积木拼装,想一想怎样搭才能又稳又高。师:球也要搭上,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呢?师: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好,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指名学生演示、操作。)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4~5题。(小组合作,汇报评正。)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来组合图形。教学时鼓励孩子们动手拼,用手摸,边拼边说,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孩子们在不断的摸索思考中解决问题,也达到了我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目的。学生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简介: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立体图形教材第34页的内容。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重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1.出示各种形状的实物学具分一分,揭示概念。 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师:小朋友试试看。(教师巡视。)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1.摸一摸,感知各种形状的实物的特点。(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师: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什么不同的发现。(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1.分——提示概念。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师:每组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上出示各类实物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师: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2.感知长方体。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1.感知正方体、圆柱、球。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们还想认识什么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1)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不能滚动。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球:光光的,能滚动。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2)比较(学生讨论)。师(出示圆柱和球的滚动图):圆柱和球都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方式一样吗?2.形成表象。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认识了立体图形(板书:认识立体图形),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师:联系实际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1.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1题。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2.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2题。图中有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学生们都是刚从幼儿园升为一年级的,他们的年龄小,好奇心大,思维方式多是以想象为主。怎样让孩子认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从实物体中抽象出简单的立体图形呢?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教材第36页的内容。1.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 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重点: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来组合图形。难点:初步建立空间观念。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桌上的积木,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告诉其他同学它是什么形状的。师:大家说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来用这些立体图形进行拼图。(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拼组。)师:学校组织拼装积木大赛,孩子们,你们能比赛拼装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拼装,看哪个小组搭得又稳又高。)师:你们在拼装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师:请把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师: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生: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积木拼装,想一想怎样搭才能又稳又高。师:球也要搭上,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呢?师: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好,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指名学生演示、操作。)教材第37页“练习八”第4~5题。(小组合作,汇报评正。)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通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来组合图形。教学时鼓励孩子们动手拼,用手摸,边拼边说,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这样孩子们在不断的摸索思考中解决问题,也达到了我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的目的。学生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