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校园里的动物》课件9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校园里的动物》课件9
2.校园里的动物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学习回顾:《校园里的植物》一上《校园里的植物》一下《校园里的动物》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它们会是校园里的动物吗(1)金鱼蝴蝶麻雀蜜蜂蟋蟀公鸡它们会是校园里的动物吗(2)西瓜虫瓢虫蚂蚁蚯蚓蜗牛蜒蚰它
2.校园里的动物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学习回顾:《校园里的植物》一上《校园里的植物》一下《校园里的动物》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它们会是校园里的动物吗(1)金鱼蝴蝶麻雀蜜蜂蟋蟀公鸡它们会是校园里的动物吗(2)西瓜虫瓢虫蚂蚁蚯蚓蜗牛蜒蚰它
简介: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观察一个物体;2.对比观察两个物体。通过这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后面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教材中观察的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和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学情分析】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班级记录表。[学生]1号袋(玻璃珠、螺母、乒乓球、小橡皮、量杯、方木块、泡棉片、瓦楞片、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周围有哪些物体,你会怎样描述它呢?[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出发,了解学生知识水平。2.有这些物体,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你是判断的?给物体和它的名称连连线。(学生可以从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表述理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说话时要有理有据。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我们要会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描述来了解学生对物体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为教师后面的教学13 调整提供借鉴。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学期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观察方法。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木块、螺母、泡沫块、量杯、乒乓球、橡皮、瓦楞片。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将你的发现填写在活动手册的第1面和最后一面。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什么,力求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来观察物体的特征,如用眼看颜色或形状、用手摸软硬、用鼻子闻到气味,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描述性词汇,同时为下面的“两两对比观察法”活动埋下伏笔。(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瓦楞片片、量筒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4.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5.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示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物品名称可替换)(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以木块为例:把木块与乒乓球对比后发现形状不同,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然后填写在记录表上(强调:(1)可以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词汇表上的词汇剪下来,粘贴在相应位置,也可直接填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边观察边记录,顺序建议是:颜色—形状—气味—是否透明—粗糙程度—轻重,但不强调一定是这个顺序)。[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活动手册记录物体特征,书写上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示范。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要边观察、边比较、边记录,记录结果要真实。交流评价“我的记录”。(1)请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我画的记录”。(2)学生相互评价观察和记录的是否准确。(3)教师小结:记录时要真实、准确。[设计意图]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巩固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用“准不准”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记录,进一步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准确。7.出示班级记录表单,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8.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9.教师总结:通过两两对比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10.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我们对木块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描述一下木块的特征?比一比谁描述得最好。13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学会了利用各个感官及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更全面、更准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三、小结、延伸1.谁来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2.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3.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编一些小谜语让别人猜,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设计意图]突出学以致用,同时用编谜语的方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述能力。【教学后记】2.谁轻谁重【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2课,其隐含的概念是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在一年级阶段学生不需要了解质量的概念,更无需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只需要了解物体有轻重,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即可。本课通过观察、预测、手掂、用简易工具测量等多种比较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物体有轻重”的认识。【学情分析】在第一课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甚至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掂的方式来比较。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呢?学生会发现,对于两个物体轻重的比较,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当两个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觉”的方法来判断。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轻重呢?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等多种手段来得到结果。【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科学探究目标]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知道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学准备】13 [教师]瓷碗、不锈钢碗[小组]天平、回形针、乒乓球、大橡皮、小橡皮、塑料块、方木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的图片,提问:“看一看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围绕概念,实践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1.预测物体的重量(1)出示5个物体: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2)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认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讨论“对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这类问题上,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适当时,做简要的小结,说明预测有可能不准,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2.掂量不同物体的轻重(1)掂重。学生亲自动手掂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继续用数字来表示轻重。(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3.称量物体的重量(1)首先要确定标准物。引导学生,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玻璃珠。”“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乒乓球。”通过这样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应该选择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证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2)说明称重方法。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直到天平平衡。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称量后,学生要根据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3)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三、研讨数据,获得概念1.班级汇总比较。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小组三次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其他小组三次排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2.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讨论三种比较轻重的方法中,“哪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准确”,从而转入对不同测量方法准确程度的探讨。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也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四、应用概念,拓展延伸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以此为基础给出问题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学生先相互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结果说出判断的理由,再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轻重可能不同等。五、小结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班级记录单上做记录。【教学后记】13 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材简析】本课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轻重。这节课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形状。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2.知道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2.知道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装有乒乓球和橡皮的布袋。[小组]方形盒子、方木块、乒乓球、螺母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布袋。不打开布袋,你能猜猜里面装的是哪两种物体吗?是怎样猜到的?引导学生用“摸”“看”的方法进行猜测,根据“形状”判断布袋内的物体是乒乓球和橡皮。2.出示另外两种物体——木块和螺母,让学生说说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强调形状也是物体的重要特征。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4.提出问题。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规定统一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二、探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13 1.演示平铺的方法,记录数据。怎样平铺一层乒乓球呢?请一位学生来演示平铺的方法,并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内,并且将数据记录下来。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3.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单中。三、研讨:“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1.观察班级记录单: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量都一样,而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就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2.交流展示“摆放”的方式: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摆放的吧。(1)各小组将摆放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标清数量。共同体验:螺母和橡皮以特定的方式摆放,真的能够都摆进盒子吗?师生共同确认上述问题后,将数据写在对应的摆放方式旁边。(2)乒乓球和木块只有一种摆放方式。螺母、橡皮有多种摆放方式,而且摆放方式不同,装的数量也不一样。3.分析研讨:为什么会这样呢?(1)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都是一样的,所以怎么摆都一样,摆的方式只有一种,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会有变化,螺母“躺”着摆和“立”着摆是不一样的,用来平铺的“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橡皮“躺”“立”“侧”,装的数量都不一样。(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思考:为什么乒乓球能摆进盒子的数量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块少这么多?分析:由于形状的原因,乒乓球没有将盒子铺满,中间有空隙,所以装得少。四、拓展、延伸以螺母“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真的被填满了吗?说说你的看法。【教学后记】4.给物体分类【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3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科学态度目标]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教学准备】大木块、螺母、量杯、玻璃珠、泡棉片、方木块、乒乓球、小橡皮、瓦楞片、大橡皮、塑料块、数字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苹果,你能帮他找到苹果吗?2.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超市怎样找到苹果的,然后引出本节课关键词:分类,将物体分类好,更有利于我们挑选。二、给物体分类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尝试过将物体分类吗?是如何分类的呢?(学生发言,说一说分类的例子)教师播放PPT并提问: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物体有哪些特征。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学生小组讨论,选择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学生交流:如何给物体进行编号,然后将物体分类。教师总结分类方法:在给物体分类时,用编号表示物体,并将同一物体的编号写在一起圈起来,分为几类就画几个圈。教师引导学生将刚才图片中的10个物体分类好,可以选择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学生分类,并交流汇报自己的分类方法。三、研讨1.大家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的?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分类有很多方式,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分类的标准,都是物体比较典型的、有共性的特征。2.根据同一特征分类,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你发现在哪个相同标准的分类中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统一?学生通过交流发现,有些相同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想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同的细化标准界限。以轻重这一特征为标准的分类,不同于大小的比较。同样的物体有大有小,可以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但是对于轻重这一特征,在制订标准的同时还要细化轻重标准的界限,也就是说只有将标准制订得更准确,才能进行更准确科学的分类。四、生活中的分类教师播放PPT介绍生活中的分类阅读材料,了解科学家们怎样将物体进行分类;观察生活中身边的分类。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分类给我们带来帮助呢?是哪些方面的分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帮助的?13 (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分别说说是哪些方面的分类,又是如何帮助我们便捷生活的)五、小结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分类物体时,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3.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教学后记】5.观察一瓶水【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具有重量、形状等属性之后学习对水进行观察和描述。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3.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学情分析】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特性做必要准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知道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2.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教学重难点】[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教学准备】洗发液、细长瓶、油、滴管、流速板、心形杯、葵花形杯、量杯、标签-洗发液、标签-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PPT提问:图片上的物质是什么?(预设:水)请同学们说一说水有什么特征。学生发言,说明水的特征。13 二、比较水和洗发液1.观察方法的研究出示洗发液的瓶子提问:怎样比较观察水和洗发液?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学生提议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因为洗发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师要及时提醒不能用“尝”的方法,强调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学生观察比较矿泉水与洗发液并回答问题)2.学生观察水和洗发液的不同和相同(1)看一看教师提问:大家一起来观察水和洗发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分组观察并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它们颜色的不同,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乳白色与无色,透明与不透明,对比观察)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2)闻一闻教师提问:水和洗发液还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气味不同呢?学生提议闻一闻。教师示范闻的标准操作方法,并指出这样做对安全的重要意义。(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打开瓶盖,左手持瓶身,右手从瓶口上方将空气扇向鼻子,闻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摸一摸教师提示:水和洗发液除了颜色、气味不同,它们用手摸起来一样吗?怎样证明洗发液要比水光滑?再用拇指摸一摸。教师讲解手摸对比方法:用滴管吸取洗发液,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样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进行对比。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总结水与洗发液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和观察的结果,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能流动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三、洗发水、水和木块的比较[教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水和洗发液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不同。如果把它们和木块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1.不同教师把洗发液和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里让学生与木块对比观察。学生交流观察结果:(1)它们放进容器的方式不同,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2)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教师板书学生观察结果。(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三个图片并思考问题)2.相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水、洗发液、木块有没有相同之处。13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上面的现象,发现尽管水和洗发液在不同容器里形状不同,但它们仍然有形状,只是形状不固定。教师板书:它们都有形状。(播放课件,看图思考问题)3.描述水的特征教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描述水的特征。可以从颜色、气味、是否透明、是否流动等方面描述。4.总结水、洗发液与木块的不同和相同教师请同学根据板书总结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学生发表观点:我们发现尽管水、洗发液的形状可以变化,木块形状不变,但它们都有形状。四、流动比赛将水、油、洗衣液滴在流速板上,比一比哪种液体流动的更快,并且思考怎样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预设:同样多、同时滴、同样高)五、小结1.水有许多可被观察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学后记】6.它们去哪里了【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13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学准备】食盐、红糖、小石子、观察碟、药匙、搅拌棒、放大镜、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2.教师根据图片讲述新小马过河的故事,并提问:小马驮着盐、红糖、小石子过河,盐、红糖、小石子会有变化吗?二、盐、红糖、小石子1.教师出示三种物质: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教师]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和指导。三、研讨交流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放入前、搅拌时、搅拌后三种物质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将三种物质放入水中,食盐、红糖可以溶解,小石子不能溶解。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品尝,学生归纳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经验)。拓展小马过河之后,盐和红糖真的消失了吗?小马会告诉妈妈什么呢?四、小结1.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例如:食盐、红糖。2.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例如:小石子。【教学后记】13 7.认识一袋空气【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七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学到的探究方法对空气进行初步的研究。使学生发展自己在认识物体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学情分析】经过本单元前6课的学习,学生从关注周围的物体开始,逐渐学会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周围的事物,逐渐形成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形成了对物体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对物体轻重、形状等属性的描述,在本单元卡站了对水这一物质的探究,掌握了通过比较认识物体特征的研究方法。本课将试着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研究方法,用科学词汇从不同方面描述另一类物体“空气”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知道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2.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学生对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2.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难点]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准备】气球、气球夹、保鲜袋、打气筒、方木块、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回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出利用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对比观察的方法。2.提问:回忆一下,在本单元中我们学过哪些描述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教师出示前面几节课的班级记录单)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提炼科学词汇。预设:颜色、气味、轻重、软硬……二、收集一袋空气教师出示一个空量杯,让学生观察。1.提问:老师的杯中有什么呀?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再想一想。2.教师引导:你们真聪明!杯子里面不是空的,里边盛满了空气。(板书:空气)3.教师提问:你认为空气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认识它吧!(引导学生说出“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很轻”……)4.提问。(1)要想研究空气,你有什么好方法吗?13 (2)空气在空中我们怎么研究呢?(3)我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它“逮”住呢?(4)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塑料袋,看一看、想一想,你有好的办法了吗?(5)我们“逮”到了空气,你将怎样用学过的方法去观察空气的特征?三、与水和木块比较1.提问:(1)可以用什么感官来观察空气?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看颜色”“形状”“是否透明”用鼻子“闻”等。(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眼睛、鼻子、手,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2)引导:本单元我们曾经研究过什么物体呀?学生回忆之前研究过的专项——“水”。也暗暗地提示学生回忆研究水时用的研究方法。(3)大家还记得,水有哪些特征吗?引导学生思考“水专题”的研究方法。(4)我们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水的特征?(5)我们研究水的时候,是将水与哪些物品进行比较研究的?(6)现在,你能把空气与水和木块,再进行比较研究吗?看一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发现。通过空气与水和木块的比较研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的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师要用关键词,将补充的方法呈现在班级记录单上。2.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征.(1)小组内讨论,怎样描述空气的特征。(2)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特征的?学生:“用眼睛观察空气是透明的、无色的、跟水是一样的”“跟水对比,水是流动的,打开袋子,空气就跑了,说明空气也是流动的”等。(3)班级集体论证:“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看见这袋空气是透明的,跟水一样”“我闻不到空气的气味”“我摸不着空气”等。(4)提问:“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描述。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补充班级记录单。这节课也是本单元的小结课,学生将回顾他们在本单元的研究活动,总结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在本单元,学生主要是通过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多个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描述。四、小结1.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教学后记】13
简介: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观察一个物体;2.对比观察两个物体。通过这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后面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教材中观察的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和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学情分析】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班级记录表。[学生]1号袋(玻璃珠、螺母、乒乓球、小橡皮、量杯、方木块、泡棉片、瓦楞片、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周围有哪些物体,你会怎样描述它呢?[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出发,了解学生知识水平。2.有这些物体,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你是判断的?给物体和它的名称连连线。(学生可以从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表述理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说话时要有理有据。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我们要会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描述来了解学生对物体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为教师后面的教学13 调整提供借鉴。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学期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观察方法。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木块、螺母、泡沫块、量杯、乒乓球、橡皮、瓦楞片。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将你的发现填写在活动手册的第1面和最后一面。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什么,力求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来观察物体的特征,如用眼看颜色或形状、用手摸软硬、用鼻子闻到气味,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描述性词汇,同时为下面的“两两对比观察法”活动埋下伏笔。(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瓦楞片片、量筒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4.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5.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示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物品名称可替换)(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以木块为例:把木块与乒乓球对比后发现形状不同,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然后填写在记录表上(强调:(1)可以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词汇表上的词汇剪下来,粘贴在相应位置,也可直接填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边观察边记录,顺序建议是:颜色—形状—气味—是否透明—粗糙程度—轻重,但不强调一定是这个顺序)。[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活动手册记录物体特征,书写上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示范。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要边观察、边比较、边记录,记录结果要真实。交流评价“我的记录”。(1)请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我画的记录”。(2)学生相互评价观察和记录的是否准确。(3)教师小结:记录时要真实、准确。[设计意图]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巩固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用“准不准”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记录,进一步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准确。7.出示班级记录表单,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8.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9.教师总结:通过两两对比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10.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我们对木块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描述一下木块的特征?比一比谁描述得最好。13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学会了利用各个感官及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更全面、更准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三、小结、延伸1.谁来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2.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3.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编一些小谜语让别人猜,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设计意图]突出学以致用,同时用编谜语的方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述能力。【教学后记】2.谁轻谁重【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2课,其隐含的概念是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在一年级阶段学生不需要了解质量的概念,更无需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只需要了解物体有轻重,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即可。本课通过观察、预测、手掂、用简易工具测量等多种比较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物体有轻重”的认识。【学情分析】在第一课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甚至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掂的方式来比较。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呢?学生会发现,对于两个物体轻重的比较,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当两个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觉”的方法来判断。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轻重呢?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等多种手段来得到结果。【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科学探究目标]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知道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学准备】13 [教师]瓷碗、不锈钢碗[小组]天平、回形针、乒乓球、大橡皮、小橡皮、塑料块、方木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的图片,提问:“看一看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围绕概念,实践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1.预测物体的重量(1)出示5个物体: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2)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认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讨论“对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这类问题上,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适当时,做简要的小结,说明预测有可能不准,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2.掂量不同物体的轻重(1)掂重。学生亲自动手掂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继续用数字来表示轻重。(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3.称量物体的重量(1)首先要确定标准物。引导学生,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玻璃珠。”“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乒乓球。”通过这样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应该选择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证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2)说明称重方法。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直到天平平衡。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称量后,学生要根据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3)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三、研讨数据,获得概念1.班级汇总比较。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小组三次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其他小组三次排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2.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讨论三种比较轻重的方法中,“哪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准确”,从而转入对不同测量方法准确程度的探讨。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也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四、应用概念,拓展延伸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以此为基础给出问题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学生先相互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结果说出判断的理由,再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轻重可能不同等。五、小结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班级记录单上做记录。【教学后记】13 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材简析】本课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轻重。这节课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形状。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2.知道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2.知道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装有乒乓球和橡皮的布袋。[小组]方形盒子、方木块、乒乓球、螺母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布袋。不打开布袋,你能猜猜里面装的是哪两种物体吗?是怎样猜到的?引导学生用“摸”“看”的方法进行猜测,根据“形状”判断布袋内的物体是乒乓球和橡皮。2.出示另外两种物体——木块和螺母,让学生说说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强调形状也是物体的重要特征。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4.提出问题。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规定统一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二、探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13 1.演示平铺的方法,记录数据。怎样平铺一层乒乓球呢?请一位学生来演示平铺的方法,并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内,并且将数据记录下来。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3.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单中。三、研讨:“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1.观察班级记录单: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量都一样,而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就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2.交流展示“摆放”的方式: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摆放的吧。(1)各小组将摆放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标清数量。共同体验:螺母和橡皮以特定的方式摆放,真的能够都摆进盒子吗?师生共同确认上述问题后,将数据写在对应的摆放方式旁边。(2)乒乓球和木块只有一种摆放方式。螺母、橡皮有多种摆放方式,而且摆放方式不同,装的数量也不一样。3.分析研讨:为什么会这样呢?(1)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都是一样的,所以怎么摆都一样,摆的方式只有一种,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会有变化,螺母“躺”着摆和“立”着摆是不一样的,用来平铺的“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橡皮“躺”“立”“侧”,装的数量都不一样。(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思考:为什么乒乓球能摆进盒子的数量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块少这么多?分析:由于形状的原因,乒乓球没有将盒子铺满,中间有空隙,所以装得少。四、拓展、延伸以螺母“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真的被填满了吗?说说你的看法。【教学后记】4.给物体分类【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3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科学态度目标]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教学准备】大木块、螺母、量杯、玻璃珠、泡棉片、方木块、乒乓球、小橡皮、瓦楞片、大橡皮、塑料块、数字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苹果,你能帮他找到苹果吗?2.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超市怎样找到苹果的,然后引出本节课关键词:分类,将物体分类好,更有利于我们挑选。二、给物体分类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尝试过将物体分类吗?是如何分类的呢?(学生发言,说一说分类的例子)教师播放PPT并提问: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物体有哪些特征。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学生小组讨论,选择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学生交流:如何给物体进行编号,然后将物体分类。教师总结分类方法:在给物体分类时,用编号表示物体,并将同一物体的编号写在一起圈起来,分为几类就画几个圈。教师引导学生将刚才图片中的10个物体分类好,可以选择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学生分类,并交流汇报自己的分类方法。三、研讨1.大家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的?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分类有很多方式,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分类的标准,都是物体比较典型的、有共性的特征。2.根据同一特征分类,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你发现在哪个相同标准的分类中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统一?学生通过交流发现,有些相同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想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同的细化标准界限。以轻重这一特征为标准的分类,不同于大小的比较。同样的物体有大有小,可以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但是对于轻重这一特征,在制订标准的同时还要细化轻重标准的界限,也就是说只有将标准制订得更准确,才能进行更准确科学的分类。四、生活中的分类教师播放PPT介绍生活中的分类阅读材料,了解科学家们怎样将物体进行分类;观察生活中身边的分类。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分类给我们带来帮助呢?是哪些方面的分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帮助的?13 (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分别说说是哪些方面的分类,又是如何帮助我们便捷生活的)五、小结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分类物体时,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3.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教学后记】5.观察一瓶水【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具有重量、形状等属性之后学习对水进行观察和描述。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3.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学情分析】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特性做必要准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知道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2.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教学重难点】[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教学准备】洗发液、细长瓶、油、滴管、流速板、心形杯、葵花形杯、量杯、标签-洗发液、标签-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PPT提问:图片上的物质是什么?(预设:水)请同学们说一说水有什么特征。学生发言,说明水的特征。13 二、比较水和洗发液1.观察方法的研究出示洗发液的瓶子提问:怎样比较观察水和洗发液?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学生提议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因为洗发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师要及时提醒不能用“尝”的方法,强调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学生观察比较矿泉水与洗发液并回答问题)2.学生观察水和洗发液的不同和相同(1)看一看教师提问:大家一起来观察水和洗发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分组观察并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它们颜色的不同,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乳白色与无色,透明与不透明,对比观察)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2)闻一闻教师提问:水和洗发液还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气味不同呢?学生提议闻一闻。教师示范闻的标准操作方法,并指出这样做对安全的重要意义。(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打开瓶盖,左手持瓶身,右手从瓶口上方将空气扇向鼻子,闻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摸一摸教师提示:水和洗发液除了颜色、气味不同,它们用手摸起来一样吗?怎样证明洗发液要比水光滑?再用拇指摸一摸。教师讲解手摸对比方法:用滴管吸取洗发液,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样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进行对比。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总结水与洗发液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和观察的结果,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能流动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三、洗发水、水和木块的比较[教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水和洗发液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不同。如果把它们和木块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1.不同教师把洗发液和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里让学生与木块对比观察。学生交流观察结果:(1)它们放进容器的方式不同,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2)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教师板书学生观察结果。(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三个图片并思考问题)2.相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水、洗发液、木块有没有相同之处。13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上面的现象,发现尽管水和洗发液在不同容器里形状不同,但它们仍然有形状,只是形状不固定。教师板书:它们都有形状。(播放课件,看图思考问题)3.描述水的特征教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描述水的特征。可以从颜色、气味、是否透明、是否流动等方面描述。4.总结水、洗发液与木块的不同和相同教师请同学根据板书总结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学生发表观点:我们发现尽管水、洗发液的形状可以变化,木块形状不变,但它们都有形状。四、流动比赛将水、油、洗衣液滴在流速板上,比一比哪种液体流动的更快,并且思考怎样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预设:同样多、同时滴、同样高)五、小结1.水有许多可被观察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学后记】6.它们去哪里了【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13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学准备】食盐、红糖、小石子、观察碟、药匙、搅拌棒、放大镜、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2.教师根据图片讲述新小马过河的故事,并提问:小马驮着盐、红糖、小石子过河,盐、红糖、小石子会有变化吗?二、盐、红糖、小石子1.教师出示三种物质: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教师]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和指导。三、研讨交流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放入前、搅拌时、搅拌后三种物质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将三种物质放入水中,食盐、红糖可以溶解,小石子不能溶解。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品尝,学生归纳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经验)。拓展小马过河之后,盐和红糖真的消失了吗?小马会告诉妈妈什么呢?四、小结1.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例如:食盐、红糖。2.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例如:小石子。【教学后记】13 7.认识一袋空气【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七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学到的探究方法对空气进行初步的研究。使学生发展自己在认识物体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学情分析】经过本单元前6课的学习,学生从关注周围的物体开始,逐渐学会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周围的事物,逐渐形成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形成了对物体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对物体轻重、形状等属性的描述,在本单元卡站了对水这一物质的探究,掌握了通过比较认识物体特征的研究方法。本课将试着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研究方法,用科学词汇从不同方面描述另一类物体“空气”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知道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2.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学生对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2.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难点]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准备】气球、气球夹、保鲜袋、打气筒、方木块、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回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出利用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对比观察的方法。2.提问:回忆一下,在本单元中我们学过哪些描述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教师出示前面几节课的班级记录单)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提炼科学词汇。预设:颜色、气味、轻重、软硬……二、收集一袋空气教师出示一个空量杯,让学生观察。1.提问:老师的杯中有什么呀?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再想一想。2.教师引导:你们真聪明!杯子里面不是空的,里边盛满了空气。(板书:空气)3.教师提问:你认为空气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认识它吧!(引导学生说出“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很轻”……)4.提问。(1)要想研究空气,你有什么好方法吗?13 (2)空气在空中我们怎么研究呢?(3)我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它“逮”住呢?(4)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塑料袋,看一看、想一想,你有好的办法了吗?(5)我们“逮”到了空气,你将怎样用学过的方法去观察空气的特征?三、与水和木块比较1.提问:(1)可以用什么感官来观察空气?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看颜色”“形状”“是否透明”用鼻子“闻”等。(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眼睛、鼻子、手,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2)引导:本单元我们曾经研究过什么物体呀?学生回忆之前研究过的专项——“水”。也暗暗地提示学生回忆研究水时用的研究方法。(3)大家还记得,水有哪些特征吗?引导学生思考“水专题”的研究方法。(4)我们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水的特征?(5)我们研究水的时候,是将水与哪些物品进行比较研究的?(6)现在,你能把空气与水和木块,再进行比较研究吗?看一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发现。通过空气与水和木块的比较研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的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师要用关键词,将补充的方法呈现在班级记录单上。2.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征.(1)小组内讨论,怎样描述空气的特征。(2)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特征的?学生:“用眼睛观察空气是透明的、无色的、跟水是一样的”“跟水对比,水是流动的,打开袋子,空气就跑了,说明空气也是流动的”等。(3)班级集体论证:“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看见这袋空气是透明的,跟水一样”“我闻不到空气的气味”“我摸不着空气”等。(4)提问:“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描述。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补充班级记录单。这节课也是本单元的小结课,学生将回顾他们在本单元的研究活动,总结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在本单元,学生主要是通过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多个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描述。四、小结1.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教学后记】13
简介: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观察一个物体;2.对比观察两个物体。通过这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后面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教材中观察的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和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学情分析】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班级记录表。[学生]1号袋(玻璃珠、螺母、乒乓球、小橡皮、量杯、方木块、泡棉片、瓦楞片、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周围有哪些物体,你会怎样描述它呢?[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出发,了解学生知识水平。2.有这些物体,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你是判断的?给物体和它的名称连连线。(学生可以从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表述理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说话时要有理有据。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我们要会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描述来了解学生对物体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为教师后面的教学13 调整提供借鉴。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学期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观察方法。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木块、螺母、泡沫块、量杯、乒乓球、橡皮、瓦楞片。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将你的发现填写在活动手册的第1面和最后一面。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什么,力求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来观察物体的特征,如用眼看颜色或形状、用手摸软硬、用鼻子闻到气味,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描述性词汇,同时为下面的“两两对比观察法”活动埋下伏笔。(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瓦楞片片、量筒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4.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5.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示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物品名称可替换)(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以木块为例:把木块与乒乓球对比后发现形状不同,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然后填写在记录表上(强调:(1)可以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词汇表上的词汇剪下来,粘贴在相应位置,也可直接填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边观察边记录,顺序建议是:颜色—形状—气味—是否透明—粗糙程度—轻重,但不强调一定是这个顺序)。[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活动手册记录物体特征,书写上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示范。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要边观察、边比较、边记录,记录结果要真实。交流评价“我的记录”。(1)请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我画的记录”。(2)学生相互评价观察和记录的是否准确。(3)教师小结:记录时要真实、准确。[设计意图]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巩固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用“准不准”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记录,进一步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准确。7.出示班级记录表单,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8.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9.教师总结:通过两两对比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10.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我们对木块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描述一下木块的特征?比一比谁描述得最好。13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学会了利用各个感官及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更全面、更准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三、小结、延伸1.谁来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2.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3.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编一些小谜语让别人猜,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设计意图]突出学以致用,同时用编谜语的方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述能力。【教学后记】2.谁轻谁重【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2课,其隐含的概念是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在一年级阶段学生不需要了解质量的概念,更无需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只需要了解物体有轻重,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即可。本课通过观察、预测、手掂、用简易工具测量等多种比较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物体有轻重”的认识。【学情分析】在第一课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甚至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掂的方式来比较。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呢?学生会发现,对于两个物体轻重的比较,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当两个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觉”的方法来判断。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轻重呢?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等多种手段来得到结果。【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科学探究目标]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知道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学准备】13 [教师]瓷碗、不锈钢碗[小组]天平、回形针、乒乓球、大橡皮、小橡皮、塑料块、方木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的图片,提问:“看一看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围绕概念,实践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1.预测物体的重量(1)出示5个物体: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2)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认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讨论“对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这类问题上,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适当时,做简要的小结,说明预测有可能不准,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2.掂量不同物体的轻重(1)掂重。学生亲自动手掂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继续用数字来表示轻重。(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3.称量物体的重量(1)首先要确定标准物。引导学生,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玻璃珠。”“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乒乓球。”通过这样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应该选择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证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2)说明称重方法。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直到天平平衡。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称量后,学生要根据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3)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三、研讨数据,获得概念1.班级汇总比较。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小组三次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其他小组三次排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2.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讨论三种比较轻重的方法中,“哪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准确”,从而转入对不同测量方法准确程度的探讨。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也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四、应用概念,拓展延伸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以此为基础给出问题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学生先相互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结果说出判断的理由,再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轻重可能不同等。五、小结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班级记录单上做记录。【教学后记】13 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材简析】本课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轻重。这节课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形状。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2.知道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2.知道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装有乒乓球和橡皮的布袋。[小组]方形盒子、方木块、乒乓球、螺母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布袋。不打开布袋,你能猜猜里面装的是哪两种物体吗?是怎样猜到的?引导学生用“摸”“看”的方法进行猜测,根据“形状”判断布袋内的物体是乒乓球和橡皮。2.出示另外两种物体——木块和螺母,让学生说说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强调形状也是物体的重要特征。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4.提出问题。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规定统一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二、探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13 1.演示平铺的方法,记录数据。怎样平铺一层乒乓球呢?请一位学生来演示平铺的方法,并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内,并且将数据记录下来。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3.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单中。三、研讨:“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1.观察班级记录单: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量都一样,而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就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2.交流展示“摆放”的方式: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摆放的吧。(1)各小组将摆放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标清数量。共同体验:螺母和橡皮以特定的方式摆放,真的能够都摆进盒子吗?师生共同确认上述问题后,将数据写在对应的摆放方式旁边。(2)乒乓球和木块只有一种摆放方式。螺母、橡皮有多种摆放方式,而且摆放方式不同,装的数量也不一样。3.分析研讨:为什么会这样呢?(1)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都是一样的,所以怎么摆都一样,摆的方式只有一种,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会有变化,螺母“躺”着摆和“立”着摆是不一样的,用来平铺的“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橡皮“躺”“立”“侧”,装的数量都不一样。(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思考:为什么乒乓球能摆进盒子的数量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块少这么多?分析:由于形状的原因,乒乓球没有将盒子铺满,中间有空隙,所以装得少。四、拓展、延伸以螺母“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真的被填满了吗?说说你的看法。【教学后记】4.给物体分类【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3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科学态度目标]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教学准备】大木块、螺母、量杯、玻璃珠、泡棉片、方木块、乒乓球、小橡皮、瓦楞片、大橡皮、塑料块、数字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苹果,你能帮他找到苹果吗?2.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超市怎样找到苹果的,然后引出本节课关键词:分类,将物体分类好,更有利于我们挑选。二、给物体分类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尝试过将物体分类吗?是如何分类的呢?(学生发言,说一说分类的例子)教师播放PPT并提问: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物体有哪些特征。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学生小组讨论,选择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学生交流:如何给物体进行编号,然后将物体分类。教师总结分类方法:在给物体分类时,用编号表示物体,并将同一物体的编号写在一起圈起来,分为几类就画几个圈。教师引导学生将刚才图片中的10个物体分类好,可以选择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学生分类,并交流汇报自己的分类方法。三、研讨1.大家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的?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分类有很多方式,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分类的标准,都是物体比较典型的、有共性的特征。2.根据同一特征分类,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你发现在哪个相同标准的分类中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统一?学生通过交流发现,有些相同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想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同的细化标准界限。以轻重这一特征为标准的分类,不同于大小的比较。同样的物体有大有小,可以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但是对于轻重这一特征,在制订标准的同时还要细化轻重标准的界限,也就是说只有将标准制订得更准确,才能进行更准确科学的分类。四、生活中的分类教师播放PPT介绍生活中的分类阅读材料,了解科学家们怎样将物体进行分类;观察生活中身边的分类。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分类给我们带来帮助呢?是哪些方面的分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帮助的?13 (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分别说说是哪些方面的分类,又是如何帮助我们便捷生活的)五、小结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分类物体时,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3.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教学后记】5.观察一瓶水【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具有重量、形状等属性之后学习对水进行观察和描述。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3.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学情分析】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特性做必要准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知道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2.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教学重难点】[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教学准备】洗发液、细长瓶、油、滴管、流速板、心形杯、葵花形杯、量杯、标签-洗发液、标签-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PPT提问:图片上的物质是什么?(预设:水)请同学们说一说水有什么特征。学生发言,说明水的特征。13 二、比较水和洗发液1.观察方法的研究出示洗发液的瓶子提问:怎样比较观察水和洗发液?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学生提议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因为洗发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师要及时提醒不能用“尝”的方法,强调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学生观察比较矿泉水与洗发液并回答问题)2.学生观察水和洗发液的不同和相同(1)看一看教师提问:大家一起来观察水和洗发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分组观察并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它们颜色的不同,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乳白色与无色,透明与不透明,对比观察)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2)闻一闻教师提问:水和洗发液还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气味不同呢?学生提议闻一闻。教师示范闻的标准操作方法,并指出这样做对安全的重要意义。(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打开瓶盖,左手持瓶身,右手从瓶口上方将空气扇向鼻子,闻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摸一摸教师提示:水和洗发液除了颜色、气味不同,它们用手摸起来一样吗?怎样证明洗发液要比水光滑?再用拇指摸一摸。教师讲解手摸对比方法:用滴管吸取洗发液,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样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进行对比。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总结水与洗发液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和观察的结果,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能流动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三、洗发水、水和木块的比较[教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水和洗发液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不同。如果把它们和木块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1.不同教师把洗发液和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里让学生与木块对比观察。学生交流观察结果:(1)它们放进容器的方式不同,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2)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教师板书学生观察结果。(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三个图片并思考问题)2.相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水、洗发液、木块有没有相同之处。13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上面的现象,发现尽管水和洗发液在不同容器里形状不同,但它们仍然有形状,只是形状不固定。教师板书:它们都有形状。(播放课件,看图思考问题)3.描述水的特征教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描述水的特征。可以从颜色、气味、是否透明、是否流动等方面描述。4.总结水、洗发液与木块的不同和相同教师请同学根据板书总结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学生发表观点:我们发现尽管水、洗发液的形状可以变化,木块形状不变,但它们都有形状。四、流动比赛将水、油、洗衣液滴在流速板上,比一比哪种液体流动的更快,并且思考怎样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预设:同样多、同时滴、同样高)五、小结1.水有许多可被观察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学后记】6.它们去哪里了【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13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学准备】食盐、红糖、小石子、观察碟、药匙、搅拌棒、放大镜、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2.教师根据图片讲述新小马过河的故事,并提问:小马驮着盐、红糖、小石子过河,盐、红糖、小石子会有变化吗?二、盐、红糖、小石子1.教师出示三种物质: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教师]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和指导。三、研讨交流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放入前、搅拌时、搅拌后三种物质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将三种物质放入水中,食盐、红糖可以溶解,小石子不能溶解。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品尝,学生归纳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经验)。拓展小马过河之后,盐和红糖真的消失了吗?小马会告诉妈妈什么呢?四、小结1.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例如:食盐、红糖。2.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例如:小石子。【教学后记】13 7.认识一袋空气【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七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学到的探究方法对空气进行初步的研究。使学生发展自己在认识物体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学情分析】经过本单元前6课的学习,学生从关注周围的物体开始,逐渐学会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周围的事物,逐渐形成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形成了对物体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对物体轻重、形状等属性的描述,在本单元卡站了对水这一物质的探究,掌握了通过比较认识物体特征的研究方法。本课将试着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研究方法,用科学词汇从不同方面描述另一类物体“空气”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知道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2.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学生对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2.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难点]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准备】气球、气球夹、保鲜袋、打气筒、方木块、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回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出利用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对比观察的方法。2.提问:回忆一下,在本单元中我们学过哪些描述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教师出示前面几节课的班级记录单)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提炼科学词汇。预设:颜色、气味、轻重、软硬……二、收集一袋空气教师出示一个空量杯,让学生观察。1.提问:老师的杯中有什么呀?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再想一想。2.教师引导:你们真聪明!杯子里面不是空的,里边盛满了空气。(板书:空气)3.教师提问:你认为空气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认识它吧!(引导学生说出“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很轻”……)4.提问。(1)要想研究空气,你有什么好方法吗?13 (2)空气在空中我们怎么研究呢?(3)我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它“逮”住呢?(4)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塑料袋,看一看、想一想,你有好的办法了吗?(5)我们“逮”到了空气,你将怎样用学过的方法去观察空气的特征?三、与水和木块比较1.提问:(1)可以用什么感官来观察空气?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看颜色”“形状”“是否透明”用鼻子“闻”等。(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眼睛、鼻子、手,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2)引导:本单元我们曾经研究过什么物体呀?学生回忆之前研究过的专项——“水”。也暗暗地提示学生回忆研究水时用的研究方法。(3)大家还记得,水有哪些特征吗?引导学生思考“水专题”的研究方法。(4)我们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水的特征?(5)我们研究水的时候,是将水与哪些物品进行比较研究的?(6)现在,你能把空气与水和木块,再进行比较研究吗?看一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发现。通过空气与水和木块的比较研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的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师要用关键词,将补充的方法呈现在班级记录单上。2.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征.(1)小组内讨论,怎样描述空气的特征。(2)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特征的?学生:“用眼睛观察空气是透明的、无色的、跟水是一样的”“跟水对比,水是流动的,打开袋子,空气就跑了,说明空气也是流动的”等。(3)班级集体论证:“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看见这袋空气是透明的,跟水一样”“我闻不到空气的气味”“我摸不着空气”等。(4)提问:“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描述。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补充班级记录单。这节课也是本单元的小结课,学生将回顾他们在本单元的研究活动,总结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在本单元,学生主要是通过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多个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描述。四、小结1.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教学后记】13
简介: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观察一个物体;2.对比观察两个物体。通过这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后面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教材中观察的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和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学情分析】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班级记录表。[学生]1号袋(玻璃珠、螺母、乒乓球、小橡皮、量杯、方木块、泡棉片、瓦楞片、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周围有哪些物体,你会怎样描述它呢?[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出发,了解学生知识水平。2.有这些物体,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你是判断的?给物体和它的名称连连线。(学生可以从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表述理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说话时要有理有据。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我们要会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描述来了解学生对物体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为教师后面的教学13 调整提供借鉴。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学期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观察方法。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木块、螺母、泡沫块、量杯、乒乓球、橡皮、瓦楞片。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将你的发现填写在活动手册的第1面和最后一面。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什么,力求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来观察物体的特征,如用眼看颜色或形状、用手摸软硬、用鼻子闻到气味,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描述性词汇,同时为下面的“两两对比观察法”活动埋下伏笔。(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瓦楞片片、量筒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4.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5.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示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物品名称可替换)(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以木块为例:把木块与乒乓球对比后发现形状不同,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然后填写在记录表上(强调:(1)可以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词汇表上的词汇剪下来,粘贴在相应位置,也可直接填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边观察边记录,顺序建议是:颜色—形状—气味—是否透明—粗糙程度—轻重,但不强调一定是这个顺序)。[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活动手册记录物体特征,书写上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示范。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要边观察、边比较、边记录,记录结果要真实。交流评价“我的记录”。(1)请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我画的记录”。(2)学生相互评价观察和记录的是否准确。(3)教师小结:记录时要真实、准确。[设计意图]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巩固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用“准不准”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记录,进一步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准确。7.出示班级记录表单,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8.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9.教师总结:通过两两对比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10.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我们对木块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描述一下木块的特征?比一比谁描述得最好。13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学会了利用各个感官及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更全面、更准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三、小结、延伸1.谁来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2.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3.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编一些小谜语让别人猜,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设计意图]突出学以致用,同时用编谜语的方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述能力。【教学后记】2.谁轻谁重【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2课,其隐含的概念是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在一年级阶段学生不需要了解质量的概念,更无需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只需要了解物体有轻重,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即可。本课通过观察、预测、手掂、用简易工具测量等多种比较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物体有轻重”的认识。【学情分析】在第一课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甚至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掂的方式来比较。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呢?学生会发现,对于两个物体轻重的比较,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当两个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觉”的方法来判断。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轻重呢?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等多种手段来得到结果。【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科学探究目标]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知道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学准备】13 [教师]瓷碗、不锈钢碗[小组]天平、回形针、乒乓球、大橡皮、小橡皮、塑料块、方木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的图片,提问:“看一看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围绕概念,实践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1.预测物体的重量(1)出示5个物体: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2)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认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讨论“对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这类问题上,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适当时,做简要的小结,说明预测有可能不准,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2.掂量不同物体的轻重(1)掂重。学生亲自动手掂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继续用数字来表示轻重。(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3.称量物体的重量(1)首先要确定标准物。引导学生,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玻璃珠。”“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乒乓球。”通过这样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应该选择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证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2)说明称重方法。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直到天平平衡。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称量后,学生要根据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3)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三、研讨数据,获得概念1.班级汇总比较。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小组三次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其他小组三次排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2.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讨论三种比较轻重的方法中,“哪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准确”,从而转入对不同测量方法准确程度的探讨。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也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四、应用概念,拓展延伸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以此为基础给出问题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学生先相互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结果说出判断的理由,再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轻重可能不同等。五、小结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班级记录单上做记录。【教学后记】13 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材简析】本课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轻重。这节课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形状。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2.知道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2.知道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装有乒乓球和橡皮的布袋。[小组]方形盒子、方木块、乒乓球、螺母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布袋。不打开布袋,你能猜猜里面装的是哪两种物体吗?是怎样猜到的?引导学生用“摸”“看”的方法进行猜测,根据“形状”判断布袋内的物体是乒乓球和橡皮。2.出示另外两种物体——木块和螺母,让学生说说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强调形状也是物体的重要特征。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4.提出问题。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规定统一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二、探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13 1.演示平铺的方法,记录数据。怎样平铺一层乒乓球呢?请一位学生来演示平铺的方法,并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内,并且将数据记录下来。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3.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单中。三、研讨:“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1.观察班级记录单: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量都一样,而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就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2.交流展示“摆放”的方式: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摆放的吧。(1)各小组将摆放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标清数量。共同体验:螺母和橡皮以特定的方式摆放,真的能够都摆进盒子吗?师生共同确认上述问题后,将数据写在对应的摆放方式旁边。(2)乒乓球和木块只有一种摆放方式。螺母、橡皮有多种摆放方式,而且摆放方式不同,装的数量也不一样。3.分析研讨:为什么会这样呢?(1)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都是一样的,所以怎么摆都一样,摆的方式只有一种,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会有变化,螺母“躺”着摆和“立”着摆是不一样的,用来平铺的“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橡皮“躺”“立”“侧”,装的数量都不一样。(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思考:为什么乒乓球能摆进盒子的数量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块少这么多?分析:由于形状的原因,乒乓球没有将盒子铺满,中间有空隙,所以装得少。四、拓展、延伸以螺母“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真的被填满了吗?说说你的看法。【教学后记】4.给物体分类【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3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科学态度目标]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教学准备】大木块、螺母、量杯、玻璃珠、泡棉片、方木块、乒乓球、小橡皮、瓦楞片、大橡皮、塑料块、数字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苹果,你能帮他找到苹果吗?2.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超市怎样找到苹果的,然后引出本节课关键词:分类,将物体分类好,更有利于我们挑选。二、给物体分类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尝试过将物体分类吗?是如何分类的呢?(学生发言,说一说分类的例子)教师播放PPT并提问: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物体有哪些特征。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学生小组讨论,选择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学生交流:如何给物体进行编号,然后将物体分类。教师总结分类方法:在给物体分类时,用编号表示物体,并将同一物体的编号写在一起圈起来,分为几类就画几个圈。教师引导学生将刚才图片中的10个物体分类好,可以选择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学生分类,并交流汇报自己的分类方法。三、研讨1.大家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的?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分类有很多方式,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分类的标准,都是物体比较典型的、有共性的特征。2.根据同一特征分类,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你发现在哪个相同标准的分类中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统一?学生通过交流发现,有些相同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想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同的细化标准界限。以轻重这一特征为标准的分类,不同于大小的比较。同样的物体有大有小,可以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但是对于轻重这一特征,在制订标准的同时还要细化轻重标准的界限,也就是说只有将标准制订得更准确,才能进行更准确科学的分类。四、生活中的分类教师播放PPT介绍生活中的分类阅读材料,了解科学家们怎样将物体进行分类;观察生活中身边的分类。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分类给我们带来帮助呢?是哪些方面的分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帮助的?13 (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分别说说是哪些方面的分类,又是如何帮助我们便捷生活的)五、小结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分类物体时,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3.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教学后记】5.观察一瓶水【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具有重量、形状等属性之后学习对水进行观察和描述。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3.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学情分析】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特性做必要准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知道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2.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教学重难点】[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教学准备】洗发液、细长瓶、油、滴管、流速板、心形杯、葵花形杯、量杯、标签-洗发液、标签-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PPT提问:图片上的物质是什么?(预设:水)请同学们说一说水有什么特征。学生发言,说明水的特征。13 二、比较水和洗发液1.观察方法的研究出示洗发液的瓶子提问:怎样比较观察水和洗发液?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学生提议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因为洗发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师要及时提醒不能用“尝”的方法,强调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学生观察比较矿泉水与洗发液并回答问题)2.学生观察水和洗发液的不同和相同(1)看一看教师提问:大家一起来观察水和洗发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分组观察并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它们颜色的不同,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乳白色与无色,透明与不透明,对比观察)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2)闻一闻教师提问:水和洗发液还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气味不同呢?学生提议闻一闻。教师示范闻的标准操作方法,并指出这样做对安全的重要意义。(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打开瓶盖,左手持瓶身,右手从瓶口上方将空气扇向鼻子,闻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摸一摸教师提示:水和洗发液除了颜色、气味不同,它们用手摸起来一样吗?怎样证明洗发液要比水光滑?再用拇指摸一摸。教师讲解手摸对比方法:用滴管吸取洗发液,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样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进行对比。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总结水与洗发液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和观察的结果,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能流动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三、洗发水、水和木块的比较[教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水和洗发液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不同。如果把它们和木块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1.不同教师把洗发液和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里让学生与木块对比观察。学生交流观察结果:(1)它们放进容器的方式不同,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2)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教师板书学生观察结果。(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三个图片并思考问题)2.相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水、洗发液、木块有没有相同之处。13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上面的现象,发现尽管水和洗发液在不同容器里形状不同,但它们仍然有形状,只是形状不固定。教师板书:它们都有形状。(播放课件,看图思考问题)3.描述水的特征教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描述水的特征。可以从颜色、气味、是否透明、是否流动等方面描述。4.总结水、洗发液与木块的不同和相同教师请同学根据板书总结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学生发表观点:我们发现尽管水、洗发液的形状可以变化,木块形状不变,但它们都有形状。四、流动比赛将水、油、洗衣液滴在流速板上,比一比哪种液体流动的更快,并且思考怎样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预设:同样多、同时滴、同样高)五、小结1.水有许多可被观察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学后记】6.它们去哪里了【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13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学准备】食盐、红糖、小石子、观察碟、药匙、搅拌棒、放大镜、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2.教师根据图片讲述新小马过河的故事,并提问:小马驮着盐、红糖、小石子过河,盐、红糖、小石子会有变化吗?二、盐、红糖、小石子1.教师出示三种物质: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教师]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和指导。三、研讨交流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放入前、搅拌时、搅拌后三种物质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将三种物质放入水中,食盐、红糖可以溶解,小石子不能溶解。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品尝,学生归纳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经验)。拓展小马过河之后,盐和红糖真的消失了吗?小马会告诉妈妈什么呢?四、小结1.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例如:食盐、红糖。2.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例如:小石子。【教学后记】13 7.认识一袋空气【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七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学到的探究方法对空气进行初步的研究。使学生发展自己在认识物体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学情分析】经过本单元前6课的学习,学生从关注周围的物体开始,逐渐学会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周围的事物,逐渐形成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形成了对物体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对物体轻重、形状等属性的描述,在本单元卡站了对水这一物质的探究,掌握了通过比较认识物体特征的研究方法。本课将试着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研究方法,用科学词汇从不同方面描述另一类物体“空气”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知道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2.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学生对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2.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难点]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准备】气球、气球夹、保鲜袋、打气筒、方木块、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回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出利用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对比观察的方法。2.提问:回忆一下,在本单元中我们学过哪些描述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教师出示前面几节课的班级记录单)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提炼科学词汇。预设:颜色、气味、轻重、软硬……二、收集一袋空气教师出示一个空量杯,让学生观察。1.提问:老师的杯中有什么呀?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再想一想。2.教师引导:你们真聪明!杯子里面不是空的,里边盛满了空气。(板书:空气)3.教师提问:你认为空气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认识它吧!(引导学生说出“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很轻”……)4.提问。(1)要想研究空气,你有什么好方法吗?13 (2)空气在空中我们怎么研究呢?(3)我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它“逮”住呢?(4)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塑料袋,看一看、想一想,你有好的办法了吗?(5)我们“逮”到了空气,你将怎样用学过的方法去观察空气的特征?三、与水和木块比较1.提问:(1)可以用什么感官来观察空气?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看颜色”“形状”“是否透明”用鼻子“闻”等。(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眼睛、鼻子、手,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2)引导:本单元我们曾经研究过什么物体呀?学生回忆之前研究过的专项——“水”。也暗暗地提示学生回忆研究水时用的研究方法。(3)大家还记得,水有哪些特征吗?引导学生思考“水专题”的研究方法。(4)我们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水的特征?(5)我们研究水的时候,是将水与哪些物品进行比较研究的?(6)现在,你能把空气与水和木块,再进行比较研究吗?看一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发现。通过空气与水和木块的比较研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的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师要用关键词,将补充的方法呈现在班级记录单上。2.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征.(1)小组内讨论,怎样描述空气的特征。(2)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特征的?学生:“用眼睛观察空气是透明的、无色的、跟水是一样的”“跟水对比,水是流动的,打开袋子,空气就跑了,说明空气也是流动的”等。(3)班级集体论证:“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看见这袋空气是透明的,跟水一样”“我闻不到空气的气味”“我摸不着空气”等。(4)提问:“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描述。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补充班级记录单。这节课也是本单元的小结课,学生将回顾他们在本单元的研究活动,总结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在本单元,学生主要是通过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多个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描述。四、小结1.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教学后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