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小升初多音字组词汇总练习(一)(附参考答案)

2022年度支部干部述职报告

2022年度支部干部述职报告尊敬的领导:2022年在正确领导下,作为第一责任人,我认真贯彻落实责任制目标要求。紧紧把握自身在村工作中牵头抓总、当好表率的具体职责定位,以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提升了工作水

小升初语文多音字组词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21.都①dōu()②dū()2.为①wéi()②wèi()3.降①jiànɡ()②xiánɡ()4.背①bēi()②bèi()5.兴①xìnɡ()②xīnɡ()6.长①zhǎnɡ()②chán

简介: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指导(1-4单元)实验一近视眼的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目的】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等。【实验过程】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3、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实验现象】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实验结论】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注意事项】: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而且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中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实验二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听觉的形成实验)【实验材料】【实验现象】对着纸筒说话时,棉球会被弹起;说话声音越大,棉球被弹起越高。【实验结论】说明对着纸筒说话时,橡皮膜在振动;说话声音越大,橡皮膜振动幅度越大。(实际上,在此实验中,纸筒用来模拟外耳道,橡皮膜用来模拟鼓膜,通过棉球的振动使得橡皮膜的振动更明显。)推想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等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实验三测一测反应速度【实验目的】测定自己的反应速度,比较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实验材料:尺子【实验步骤】(1)学生2人一组,一名为测试者,另一名为受测者。(2)测试者手握尺子刻度最大的一端,受测者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刻度为0的一端,但不要接触尺子。(3)测试者一旦松开手,受测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子。记下夹住尺子的刻度。(4)小组成员轮流测试,每人至少测试3次。注意事项:①同学间密切配合,认真记录。②测量时,关闭教室里的电风扇,保证教室内无风。③测试者要让尺子竖直自由落下,受测者的肘关节要固定在自己的桌子上、防止手臂上抬或下移去夹尺子,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5 ④受测者夹住尺子后,读取手指上侧对应的数值。【实验现象】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小,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大。【实验结论】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不同人的反应速度不同;反应速度随实验次数的大量增加而逐渐加快。实验四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目标】学会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材料】铁钉、导线(选择稍微硬些容易定型的导线)、曲别针、干电池。【活动过程】(1)在铁钉上按同一方向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3)比较不同的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个数。(4)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5)得出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实验五电磁铁有磁极吗【我的猜想】电磁铁有磁极【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大头针、小磁针。【实验方案】(1)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大头针,比较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通电后,将电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注意: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测试结束后要及时断开电源!)【实验现象】(1)电磁铁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中间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少。(2)将钉尖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斥;钉帽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斥。【实验结论】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实验六电磁铁的极性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小磁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方向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七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串联电池的节数等【不同条件】线圈缠绕的匝数【实验过程】5 (1)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增加线圈匝数,再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线圈匝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线圈匝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实验八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线圈圈数等【不同条件】串联电池的节数【实验过程】(1)用一节电池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再增加一节电池,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通过增加电池的节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实验九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曲别针等。【实验过程】(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匝数的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曲别针的数量。(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匝数的导线。然后申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曲别针的数量。【实验结论】(1)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缠绕的匝数。(2)串联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缠绕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实验十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实验目的】证明被举高的玻璃小球具有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实验器材】纸杯、沙子、宣纸、玻璃球、皮筋等。【实验过程】(1)在纸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让纸杯重心下移,防止纸杯歪倒。(2)在纸杯口上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宣纸,用皮筋将蒙杯口的纸扎紧。(3)在距离纸杯口竖直向上方向约30cm的位置将拿着的玻璃球自由下落,观察玻璃球高度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纸杯上宣纸的变化。【实验结论】宣纸被玻璃球击穿,说明玻璃球具有能量。玻璃球被举高具有势能,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变大,势能转换为动能。5 实验十一斜面省力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小车、钩码。【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竖直提起装有钩码的小车,记录示数。(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个木块搭成斜面,把装有钩码的小车放在斜面下方一端,用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动小车,注意拉动测力计要与斜面平行,做匀速运动,记录示数。(3)在斜坡高的一端陆续叠加大小相同的木块,使斜面不断变陡,依次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拉小车,做匀速运动,记录示数。(4)对比分析以上几次所得数据。【实验现象】竖直提小车时测得的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越平缓越省力。实验十二制作螺丝钉模型【制作目的】制作螺丝钉模型,理解螺丝钉的螺纹是变形的斜面【制作材料】3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直尺、彩笔、铅笔、胶带。【制作步骤】(1)将长方形纸剪成直角三角形,在斜边上用彩色笔涂上色。(2)把三角形纸均匀地缠绕在铅笔笔杆上,形成螺纹。(3)其他两张纸各剪出长度不同的斜边,涂色、缠绕在铅笔上成螺纹。(4)比较螺纹的疏密与斜面有什么关系。【观察现象】螺纹间的距离越小,三角形斜边越长。【制作结论】螺纹是变形的斜面,螺纹越密越省力。实验十三杠杆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铁架台。【实验过程】(1)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尺平衡。(2)在杠杆尺左右两边10厘米的地方各挂一个钩码。(3)在杠杆尺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挂四个钩码。(4)在杠杆尺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20厘米的地方挂一个钩码。(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实验现象】杠杆尺平衡【实验结论】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费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实验十四定滑轮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定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录用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5 (4)最后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两组数据相同,但用力的方向改变了。【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实验十五动滑轮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动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绳子一端绕过动滑轮,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使用动滑轮时,用力小;力的方向没有改变。【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不改变用力方向。实验十六滑轮组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定滑轮、动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绳子一端绕过滑轮组,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使用滑轮组时,用力小;力的方向也改变了。【实验结论】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实验十七轮轴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钩码、粗线绳、铁架台、大轮、小轮、粗细相同的轴【实验过程】(1)不用轮轴,直接用测力计提起2个钩码。(2)轴上挂2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小轮,测量所用的拉力。(3)轴上挂2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大轮,测量所用的拉力。(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3个钩码和4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实验现象】不用轮轴,拉力最大,用大轮,拉力最小。【实验结论】使用轮轴能省力。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5
简介: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指导(1-4单元)实验一近视眼的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目的】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等。【实验过程】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3、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实验现象】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实验结论】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注意事项】: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而且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中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实验二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听觉的形成实验)【实验材料】【实验现象】对着纸筒说话时,棉球会被弹起;说话声音越大,棉球被弹起越高。【实验结论】说明对着纸筒说话时,橡皮膜在振动;说话声音越大,橡皮膜振动幅度越大。(实际上,在此实验中,纸筒用来模拟外耳道,橡皮膜用来模拟鼓膜,通过棉球的振动使得橡皮膜的振动更明显。)推想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等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实验三测一测反应速度【实验目的】测定自己的反应速度,比较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实验材料:尺子【实验步骤】(1)学生2人一组,一名为测试者,另一名为受测者。(2)测试者手握尺子刻度最大的一端,受测者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刻度为0的一端,但不要接触尺子。(3)测试者一旦松开手,受测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子。记下夹住尺子的刻度。(4)小组成员轮流测试,每人至少测试3次。注意事项:①同学间密切配合,认真记录。②测量时,关闭教室里的电风扇,保证教室内无风。③测试者要让尺子竖直自由落下,受测者的肘关节要固定在自己的桌子上、防止手臂上抬或下移去夹尺子,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5 ④受测者夹住尺子后,读取手指上侧对应的数值。【实验现象】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小,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大。【实验结论】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不同人的反应速度不同;反应速度随实验次数的大量增加而逐渐加快。实验四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目标】学会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材料】铁钉、导线(选择稍微硬些容易定型的导线)、曲别针、干电池。【活动过程】(1)在铁钉上按同一方向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3)比较不同的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个数。(4)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5)得出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实验五电磁铁有磁极吗【我的猜想】电磁铁有磁极【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大头针、小磁针。【实验方案】(1)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大头针,比较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通电后,将电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注意: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测试结束后要及时断开电源!)【实验现象】(1)电磁铁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中间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少。(2)将钉尖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斥;钉帽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斥。【实验结论】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实验六电磁铁的极性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小磁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方向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七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串联电池的节数等【不同条件】线圈缠绕的匝数【实验过程】5 (1)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增加线圈匝数,再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线圈匝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线圈匝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实验八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线圈圈数等【不同条件】串联电池的节数【实验过程】(1)用一节电池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再增加一节电池,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通过增加电池的节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实验九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曲别针等。【实验过程】(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匝数的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曲别针的数量。(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匝数的导线。然后申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曲别针的数量。【实验结论】(1)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缠绕的匝数。(2)串联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缠绕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实验十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实验目的】证明被举高的玻璃小球具有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实验器材】纸杯、沙子、宣纸、玻璃球、皮筋等。【实验过程】(1)在纸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让纸杯重心下移,防止纸杯歪倒。(2)在纸杯口上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宣纸,用皮筋将蒙杯口的纸扎紧。(3)在距离纸杯口竖直向上方向约30cm的位置将拿着的玻璃球自由下落,观察玻璃球高度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纸杯上宣纸的变化。【实验结论】宣纸被玻璃球击穿,说明玻璃球具有能量。玻璃球被举高具有势能,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变大,势能转换为动能。5 实验十一斜面省力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小车、钩码。【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竖直提起装有钩码的小车,记录示数。(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个木块搭成斜面,把装有钩码的小车放在斜面下方一端,用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动小车,注意拉动测力计要与斜面平行,做匀速运动,记录示数。(3)在斜坡高的一端陆续叠加大小相同的木块,使斜面不断变陡,依次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拉小车,做匀速运动,记录示数。(4)对比分析以上几次所得数据。【实验现象】竖直提小车时测得的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越平缓越省力。实验十二制作螺丝钉模型【制作目的】制作螺丝钉模型,理解螺丝钉的螺纹是变形的斜面【制作材料】3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直尺、彩笔、铅笔、胶带。【制作步骤】(1)将长方形纸剪成直角三角形,在斜边上用彩色笔涂上色。(2)把三角形纸均匀地缠绕在铅笔笔杆上,形成螺纹。(3)其他两张纸各剪出长度不同的斜边,涂色、缠绕在铅笔上成螺纹。(4)比较螺纹的疏密与斜面有什么关系。【观察现象】螺纹间的距离越小,三角形斜边越长。【制作结论】螺纹是变形的斜面,螺纹越密越省力。实验十三杠杆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铁架台。【实验过程】(1)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尺平衡。(2)在杠杆尺左右两边10厘米的地方各挂一个钩码。(3)在杠杆尺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挂四个钩码。(4)在杠杆尺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20厘米的地方挂一个钩码。(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实验现象】杠杆尺平衡【实验结论】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费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实验十四定滑轮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定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录用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5 (4)最后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两组数据相同,但用力的方向改变了。【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实验十五动滑轮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动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绳子一端绕过动滑轮,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使用动滑轮时,用力小;力的方向没有改变。【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不改变用力方向。实验十六滑轮组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定滑轮、动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绳子一端绕过滑轮组,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使用滑轮组时,用力小;力的方向也改变了。【实验结论】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实验十七轮轴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钩码、粗线绳、铁架台、大轮、小轮、粗细相同的轴【实验过程】(1)不用轮轴,直接用测力计提起2个钩码。(2)轴上挂2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小轮,测量所用的拉力。(3)轴上挂2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大轮,测量所用的拉力。(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3个钩码和4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实验现象】不用轮轴,拉力最大,用大轮,拉力最小。【实验结论】使用轮轴能省力。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5
简介: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指导(1-4单元)实验一近视眼的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目的】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等。【实验过程】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3、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实验现象】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实验结论】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注意事项】: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而且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中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实验二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听觉的形成实验)【实验材料】【实验现象】对着纸筒说话时,棉球会被弹起;说话声音越大,棉球被弹起越高。【实验结论】说明对着纸筒说话时,橡皮膜在振动;说话声音越大,橡皮膜振动幅度越大。(实际上,在此实验中,纸筒用来模拟外耳道,橡皮膜用来模拟鼓膜,通过棉球的振动使得橡皮膜的振动更明显。)推想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等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实验三测一测反应速度【实验目的】测定自己的反应速度,比较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实验材料:尺子【实验步骤】(1)学生2人一组,一名为测试者,另一名为受测者。(2)测试者手握尺子刻度最大的一端,受测者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刻度为0的一端,但不要接触尺子。(3)测试者一旦松开手,受测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子。记下夹住尺子的刻度。(4)小组成员轮流测试,每人至少测试3次。注意事项:①同学间密切配合,认真记录。②测量时,关闭教室里的电风扇,保证教室内无风。③测试者要让尺子竖直自由落下,受测者的肘关节要固定在自己的桌子上、防止手臂上抬或下移去夹尺子,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5 ④受测者夹住尺子后,读取手指上侧对应的数值。【实验现象】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小,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大。【实验结论】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不同人的反应速度不同;反应速度随实验次数的大量增加而逐渐加快。实验四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目标】学会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材料】铁钉、导线(选择稍微硬些容易定型的导线)、曲别针、干电池。【活动过程】(1)在铁钉上按同一方向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3)比较不同的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个数。(4)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5)得出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实验五电磁铁有磁极吗【我的猜想】电磁铁有磁极【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大头针、小磁针。【实验方案】(1)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大头针,比较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通电后,将电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注意: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测试结束后要及时断开电源!)【实验现象】(1)电磁铁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中间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少。(2)将钉尖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斥;钉帽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斥。【实验结论】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实验六电磁铁的极性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小磁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方向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七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串联电池的节数等【不同条件】线圈缠绕的匝数【实验过程】5 (1)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增加线圈匝数,再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线圈匝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线圈匝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实验八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线圈圈数等【不同条件】串联电池的节数【实验过程】(1)用一节电池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再增加一节电池,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通过增加电池的节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实验九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曲别针等。【实验过程】(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匝数的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曲别针的数量。(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匝数的导线。然后申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曲别针的数量。【实验结论】(1)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缠绕的匝数。(2)串联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缠绕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实验十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实验目的】证明被举高的玻璃小球具有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实验器材】纸杯、沙子、宣纸、玻璃球、皮筋等。【实验过程】(1)在纸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让纸杯重心下移,防止纸杯歪倒。(2)在纸杯口上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宣纸,用皮筋将蒙杯口的纸扎紧。(3)在距离纸杯口竖直向上方向约30cm的位置将拿着的玻璃球自由下落,观察玻璃球高度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纸杯上宣纸的变化。【实验结论】宣纸被玻璃球击穿,说明玻璃球具有能量。玻璃球被举高具有势能,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变大,势能转换为动能。5 实验十一斜面省力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小车、钩码。【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竖直提起装有钩码的小车,记录示数。(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个木块搭成斜面,把装有钩码的小车放在斜面下方一端,用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动小车,注意拉动测力计要与斜面平行,做匀速运动,记录示数。(3)在斜坡高的一端陆续叠加大小相同的木块,使斜面不断变陡,依次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拉小车,做匀速运动,记录示数。(4)对比分析以上几次所得数据。【实验现象】竖直提小车时测得的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越平缓越省力。实验十二制作螺丝钉模型【制作目的】制作螺丝钉模型,理解螺丝钉的螺纹是变形的斜面【制作材料】3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直尺、彩笔、铅笔、胶带。【制作步骤】(1)将长方形纸剪成直角三角形,在斜边上用彩色笔涂上色。(2)把三角形纸均匀地缠绕在铅笔笔杆上,形成螺纹。(3)其他两张纸各剪出长度不同的斜边,涂色、缠绕在铅笔上成螺纹。(4)比较螺纹的疏密与斜面有什么关系。【观察现象】螺纹间的距离越小,三角形斜边越长。【制作结论】螺纹是变形的斜面,螺纹越密越省力。实验十三杠杆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铁架台。【实验过程】(1)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尺平衡。(2)在杠杆尺左右两边10厘米的地方各挂一个钩码。(3)在杠杆尺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挂四个钩码。(4)在杠杆尺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20厘米的地方挂一个钩码。(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实验现象】杠杆尺平衡【实验结论】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费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实验十四定滑轮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定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录用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5 (4)最后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两组数据相同,但用力的方向改变了。【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实验十五动滑轮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动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绳子一端绕过动滑轮,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使用动滑轮时,用力小;力的方向没有改变。【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不改变用力方向。实验十六滑轮组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定滑轮、动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绳子一端绕过滑轮组,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使用滑轮组时,用力小;力的方向也改变了。【实验结论】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实验十七轮轴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钩码、粗线绳、铁架台、大轮、小轮、粗细相同的轴【实验过程】(1)不用轮轴,直接用测力计提起2个钩码。(2)轴上挂2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小轮,测量所用的拉力。(3)轴上挂2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大轮,测量所用的拉力。(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3个钩码和4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实验现象】不用轮轴,拉力最大,用大轮,拉力最小。【实验结论】使用轮轴能省力。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5
简介: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指导(1-4单元)实验一近视眼的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目的】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等。【实验过程】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3、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实验现象】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实验结论】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注意事项】: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而且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中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实验二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听觉的形成实验)【实验材料】【实验现象】对着纸筒说话时,棉球会被弹起;说话声音越大,棉球被弹起越高。【实验结论】说明对着纸筒说话时,橡皮膜在振动;说话声音越大,橡皮膜振动幅度越大。(实际上,在此实验中,纸筒用来模拟外耳道,橡皮膜用来模拟鼓膜,通过棉球的振动使得橡皮膜的振动更明显。)推想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等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实验三测一测反应速度【实验目的】测定自己的反应速度,比较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实验材料:尺子【实验步骤】(1)学生2人一组,一名为测试者,另一名为受测者。(2)测试者手握尺子刻度最大的一端,受测者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刻度为0的一端,但不要接触尺子。(3)测试者一旦松开手,受测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子。记下夹住尺子的刻度。(4)小组成员轮流测试,每人至少测试3次。注意事项:①同学间密切配合,认真记录。②测量时,关闭教室里的电风扇,保证教室内无风。③测试者要让尺子竖直自由落下,受测者的肘关节要固定在自己的桌子上、防止手臂上抬或下移去夹尺子,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5 ④受测者夹住尺子后,读取手指上侧对应的数值。【实验现象】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小,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大。【实验结论】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不同人的反应速度不同;反应速度随实验次数的大量增加而逐渐加快。实验四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目标】学会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材料】铁钉、导线(选择稍微硬些容易定型的导线)、曲别针、干电池。【活动过程】(1)在铁钉上按同一方向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3)比较不同的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个数。(4)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5)得出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实验五电磁铁有磁极吗【我的猜想】电磁铁有磁极【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大头针、小磁针。【实验方案】(1)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大头针,比较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通电后,将电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注意: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测试结束后要及时断开电源!)【实验现象】(1)电磁铁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中间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少。(2)将钉尖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斥;钉帽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斥。【实验结论】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实验六电磁铁的极性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小磁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方向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七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串联电池的节数等【不同条件】线圈缠绕的匝数【实验过程】5 (1)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增加线圈匝数,再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线圈匝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线圈匝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实验八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线圈圈数等【不同条件】串联电池的节数【实验过程】(1)用一节电池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再增加一节电池,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通过增加电池的节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实验九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曲别针等。【实验过程】(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匝数的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曲别针的数量。(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匝数的导线。然后申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曲别针的数量。【实验结论】(1)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缠绕的匝数。(2)串联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缠绕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实验十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实验目的】证明被举高的玻璃小球具有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实验器材】纸杯、沙子、宣纸、玻璃球、皮筋等。【实验过程】(1)在纸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让纸杯重心下移,防止纸杯歪倒。(2)在纸杯口上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宣纸,用皮筋将蒙杯口的纸扎紧。(3)在距离纸杯口竖直向上方向约30cm的位置将拿着的玻璃球自由下落,观察玻璃球高度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纸杯上宣纸的变化。【实验结论】宣纸被玻璃球击穿,说明玻璃球具有能量。玻璃球被举高具有势能,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变大,势能转换为动能。5 实验十一斜面省力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小车、钩码。【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竖直提起装有钩码的小车,记录示数。(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个木块搭成斜面,把装有钩码的小车放在斜面下方一端,用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动小车,注意拉动测力计要与斜面平行,做匀速运动,记录示数。(3)在斜坡高的一端陆续叠加大小相同的木块,使斜面不断变陡,依次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拉小车,做匀速运动,记录示数。(4)对比分析以上几次所得数据。【实验现象】竖直提小车时测得的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越平缓越省力。实验十二制作螺丝钉模型【制作目的】制作螺丝钉模型,理解螺丝钉的螺纹是变形的斜面【制作材料】3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直尺、彩笔、铅笔、胶带。【制作步骤】(1)将长方形纸剪成直角三角形,在斜边上用彩色笔涂上色。(2)把三角形纸均匀地缠绕在铅笔笔杆上,形成螺纹。(3)其他两张纸各剪出长度不同的斜边,涂色、缠绕在铅笔上成螺纹。(4)比较螺纹的疏密与斜面有什么关系。【观察现象】螺纹间的距离越小,三角形斜边越长。【制作结论】螺纹是变形的斜面,螺纹越密越省力。实验十三杠杆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铁架台。【实验过程】(1)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尺平衡。(2)在杠杆尺左右两边10厘米的地方各挂一个钩码。(3)在杠杆尺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挂四个钩码。(4)在杠杆尺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20厘米的地方挂一个钩码。(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实验现象】杠杆尺平衡【实验结论】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费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实验十四定滑轮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定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录用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5 (4)最后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两组数据相同,但用力的方向改变了。【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实验十五动滑轮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动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绳子一端绕过动滑轮,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使用动滑轮时,用力小;力的方向没有改变。【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不改变用力方向。实验十六滑轮组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定滑轮、动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绳子一端绕过滑轮组,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使用滑轮组时,用力小;力的方向也改变了。【实验结论】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实验十七轮轴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钩码、粗线绳、铁架台、大轮、小轮、粗细相同的轴【实验过程】(1)不用轮轴,直接用测力计提起2个钩码。(2)轴上挂2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小轮,测量所用的拉力。(3)轴上挂2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大轮,测量所用的拉力。(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3个钩码和4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实验现象】不用轮轴,拉力最大,用大轮,拉力最小。【实验结论】使用轮轴能省力。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5
简介: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指导(1-4单元)实验一近视眼的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目的】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等。【实验过程】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3、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实验现象】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实验结论】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注意事项】: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而且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中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实验二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听觉的形成实验)【实验材料】【实验现象】对着纸筒说话时,棉球会被弹起;说话声音越大,棉球被弹起越高。【实验结论】说明对着纸筒说话时,橡皮膜在振动;说话声音越大,橡皮膜振动幅度越大。(实际上,在此实验中,纸筒用来模拟外耳道,橡皮膜用来模拟鼓膜,通过棉球的振动使得橡皮膜的振动更明显。)推想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等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实验三测一测反应速度【实验目的】测定自己的反应速度,比较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实验材料:尺子【实验步骤】(1)学生2人一组,一名为测试者,另一名为受测者。(2)测试者手握尺子刻度最大的一端,受测者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刻度为0的一端,但不要接触尺子。(3)测试者一旦松开手,受测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子。记下夹住尺子的刻度。(4)小组成员轮流测试,每人至少测试3次。注意事项:①同学间密切配合,认真记录。②测量时,关闭教室里的电风扇,保证教室内无风。③测试者要让尺子竖直自由落下,受测者的肘关节要固定在自己的桌子上、防止手臂上抬或下移去夹尺子,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5 ④受测者夹住尺子后,读取手指上侧对应的数值。【实验现象】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小,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大。【实验结论】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不同人的反应速度不同;反应速度随实验次数的大量增加而逐渐加快。实验四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目标】学会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材料】铁钉、导线(选择稍微硬些容易定型的导线)、曲别针、干电池。【活动过程】(1)在铁钉上按同一方向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3)比较不同的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个数。(4)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5)得出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实验五电磁铁有磁极吗【我的猜想】电磁铁有磁极【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大头针、小磁针。【实验方案】(1)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大头针,比较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通电后,将电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注意: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测试结束后要及时断开电源!)【实验现象】(1)电磁铁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中间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少。(2)将钉尖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斥;钉帽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斥。【实验结论】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实验六电磁铁的极性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小磁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方向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七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串联电池的节数等【不同条件】线圈缠绕的匝数【实验过程】5 (1)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增加线圈匝数,再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线圈匝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线圈匝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实验八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线圈圈数等【不同条件】串联电池的节数【实验过程】(1)用一节电池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再增加一节电池,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通过增加电池的节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实验九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曲别针等。【实验过程】(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匝数的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曲别针的数量。(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匝数的导线。然后申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曲别针的数量。【实验结论】(1)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缠绕的匝数。(2)串联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缠绕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实验十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实验目的】证明被举高的玻璃小球具有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实验器材】纸杯、沙子、宣纸、玻璃球、皮筋等。【实验过程】(1)在纸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让纸杯重心下移,防止纸杯歪倒。(2)在纸杯口上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宣纸,用皮筋将蒙杯口的纸扎紧。(3)在距离纸杯口竖直向上方向约30cm的位置将拿着的玻璃球自由下落,观察玻璃球高度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纸杯上宣纸的变化。【实验结论】宣纸被玻璃球击穿,说明玻璃球具有能量。玻璃球被举高具有势能,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变大,势能转换为动能。5 实验十一斜面省力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小车、钩码。【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竖直提起装有钩码的小车,记录示数。(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个木块搭成斜面,把装有钩码的小车放在斜面下方一端,用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动小车,注意拉动测力计要与斜面平行,做匀速运动,记录示数。(3)在斜坡高的一端陆续叠加大小相同的木块,使斜面不断变陡,依次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拉小车,做匀速运动,记录示数。(4)对比分析以上几次所得数据。【实验现象】竖直提小车时测得的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越平缓越省力。实验十二制作螺丝钉模型【制作目的】制作螺丝钉模型,理解螺丝钉的螺纹是变形的斜面【制作材料】3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直尺、彩笔、铅笔、胶带。【制作步骤】(1)将长方形纸剪成直角三角形,在斜边上用彩色笔涂上色。(2)把三角形纸均匀地缠绕在铅笔笔杆上,形成螺纹。(3)其他两张纸各剪出长度不同的斜边,涂色、缠绕在铅笔上成螺纹。(4)比较螺纹的疏密与斜面有什么关系。【观察现象】螺纹间的距离越小,三角形斜边越长。【制作结论】螺纹是变形的斜面,螺纹越密越省力。实验十三杠杆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铁架台。【实验过程】(1)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尺平衡。(2)在杠杆尺左右两边10厘米的地方各挂一个钩码。(3)在杠杆尺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挂四个钩码。(4)在杠杆尺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20厘米的地方挂一个钩码。(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实验现象】杠杆尺平衡【实验结论】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费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实验十四定滑轮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定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录用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5 (4)最后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两组数据相同,但用力的方向改变了。【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实验十五动滑轮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动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绳子一端绕过动滑轮,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使用动滑轮时,用力小;力的方向没有改变。【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不改变用力方向。实验十六滑轮组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定滑轮、动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绳子一端绕过滑轮组,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使用滑轮组时,用力小;力的方向也改变了。【实验结论】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实验十七轮轴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钩码、粗线绳、铁架台、大轮、小轮、粗细相同的轴【实验过程】(1)不用轮轴,直接用测力计提起2个钩码。(2)轴上挂2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小轮,测量所用的拉力。(3)轴上挂2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大轮,测量所用的拉力。(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3个钩码和4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实验现象】不用轮轴,拉力最大,用大轮,拉力最小。【实验结论】使用轮轴能省力。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5
简介: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指导(1-4单元)实验一近视眼的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目的】探究近视眼的成因【实验材料】两个凸度不同的凸透镜、纸屏、蜡烛等。【实验过程】1、将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摆放在桌面上,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2、把蜡烛挪到较远的位置,纸屏上的像变得模糊。3、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后,在纸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实验现象】凸度大,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凸度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实验结论】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注意事项】:1、做此实验时,室内光线不能过亮。2、蜡烛、凸透镜、纸屏必须摆放在桌面上同一直线上。而且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中心、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实验二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听觉的形成实验)【实验材料】【实验现象】对着纸筒说话时,棉球会被弹起;说话声音越大,棉球被弹起越高。【实验结论】说明对着纸筒说话时,橡皮膜在振动;说话声音越大,橡皮膜振动幅度越大。(实际上,在此实验中,纸筒用来模拟外耳道,橡皮膜用来模拟鼓膜,通过棉球的振动使得橡皮膜的振动更明显。)推想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等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实验三测一测反应速度【实验目的】测定自己的反应速度,比较不同学生的反应速度。实验材料:尺子【实验步骤】(1)学生2人一组,一名为测试者,另一名为受测者。(2)测试者手握尺子刻度最大的一端,受测者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刻度为0的一端,但不要接触尺子。(3)测试者一旦松开手,受测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子。记下夹住尺子的刻度。(4)小组成员轮流测试,每人至少测试3次。注意事项:①同学间密切配合,认真记录。②测量时,关闭教室里的电风扇,保证教室内无风。③测试者要让尺子竖直自由落下,受测者的肘关节要固定在自己的桌子上、防止手臂上抬或下移去夹尺子,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5 ④受测者夹住尺子后,读取手指上侧对应的数值。【实验现象】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小,有的学生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大。【实验结论】夹住尺子时的刻度值越小,反应速度越快;不同人的反应速度不同;反应速度随实验次数的大量增加而逐渐加快。实验四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目标】学会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材料】铁钉、导线(选择稍微硬些容易定型的导线)、曲别针、干电池。【活动过程】(1)在铁钉上按同一方向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3)比较不同的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个数。(4)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5)得出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实验五电磁铁有磁极吗【我的猜想】电磁铁有磁极【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大头针、小磁针。【实验方案】(1)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大头针,比较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通电后,将电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注意: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测试结束后要及时断开电源!)【实验现象】(1)电磁铁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中间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少。(2)将钉尖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斥;钉帽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斥。【实验结论】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实验六电磁铁的极性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小磁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方向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七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串联电池的节数等【不同条件】线圈缠绕的匝数【实验过程】5 (1)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增加线圈匝数,再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线圈匝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线圈匝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实验八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线圈圈数等【不同条件】串联电池的节数【实验过程】(1)用一节电池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再增加一节电池,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通过增加电池的节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实验九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曲别针等。【实验过程】(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匝数的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曲别针的数量。(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匝数的导线。然后申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曲别针的数量。【实验结论】(1)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缠绕的匝数。(2)串联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缠绕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实验十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实验目的】证明被举高的玻璃小球具有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实验器材】纸杯、沙子、宣纸、玻璃球、皮筋等。【实验过程】(1)在纸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让纸杯重心下移,防止纸杯歪倒。(2)在纸杯口上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宣纸,用皮筋将蒙杯口的纸扎紧。(3)在距离纸杯口竖直向上方向约30cm的位置将拿着的玻璃球自由下落,观察玻璃球高度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纸杯上宣纸的变化。【实验结论】宣纸被玻璃球击穿,说明玻璃球具有能量。玻璃球被举高具有势能,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变大,势能转换为动能。5 实验十一斜面省力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小车、钩码。【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竖直提起装有钩码的小车,记录示数。(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个木块搭成斜面,把装有钩码的小车放在斜面下方一端,用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动小车,注意拉动测力计要与斜面平行,做匀速运动,记录示数。(3)在斜坡高的一端陆续叠加大小相同的木块,使斜面不断变陡,依次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拉小车,做匀速运动,记录示数。(4)对比分析以上几次所得数据。【实验现象】竖直提小车时测得的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实验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越平缓越省力。实验十二制作螺丝钉模型【制作目的】制作螺丝钉模型,理解螺丝钉的螺纹是变形的斜面【制作材料】3张相同的长方形纸、直尺、彩笔、铅笔、胶带。【制作步骤】(1)将长方形纸剪成直角三角形,在斜边上用彩色笔涂上色。(2)把三角形纸均匀地缠绕在铅笔笔杆上,形成螺纹。(3)其他两张纸各剪出长度不同的斜边,涂色、缠绕在铅笔上成螺纹。(4)比较螺纹的疏密与斜面有什么关系。【观察现象】螺纹间的距离越小,三角形斜边越长。【制作结论】螺纹是变形的斜面,螺纹越密越省力。实验十三杠杆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铁架台。【实验过程】(1)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尺平衡。(2)在杠杆尺左右两边10厘米的地方各挂一个钩码。(3)在杠杆尺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挂四个钩码。(4)在杠杆尺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20厘米的地方挂一个钩码。(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实验现象】杠杆尺平衡【实验结论】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费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实验十四定滑轮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定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录用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5 (4)最后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两组数据相同,但用力的方向改变了。【实验结论】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实验十五动滑轮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动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绳子一端绕过动滑轮,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使用动滑轮时,用力小;力的方向没有改变。【实验结论】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不改变用力方向。实验十六滑轮组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支架、定滑轮、动滑轮、细绳、钩码、测力计等。【实验步骤】(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起1个钩码用的力。(2)把绳子一端绕过滑轮组,挂上1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2个钩码和3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并观察力的方向变化情况。【实验现象】使用滑轮组时,用力小;力的方向也改变了。【实验结论】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实验十七轮轴的作用实验【实验材料】钩码、粗线绳、铁架台、大轮、小轮、粗细相同的轴【实验过程】(1)不用轮轴,直接用测力计提起2个钩码。(2)轴上挂2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小轮,测量所用的拉力。(3)轴上挂2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大轮,测量所用的拉力。(3)为了减小结果的误差,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分别挂3个钩码和4个钩码)。(4)最后将所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实验现象】不用轮轴,拉力最大,用大轮,拉力最小。【实验结论】使用轮轴能省力。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