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情景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学校教研工作计划范文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为宗旨,以实施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深化校本教研为主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切实抓好课堂教学,积极探讨评价改革,着力夯实常规管理,坚持求新务实作风,强化指

高中语文必修五情景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

简介:第五单元自转与公转第17课《白天与黑夜》1.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出现。2.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3.我们在进行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时,把手电筒的光当作太阳光,把地球仪当作地球。3.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转动,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约24小时自转一周。4.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做了著名的傅科摆实验。他做了一个巨大的单摆一摆长有67米,摆锤重28千克。根据单摆的摆动规律,单摆的摆动平面在空间中的位置是不变的。而当这个巨大的摆摆动一段时间后,摆锤的摆动方向明显偏离了原来的摆动方向,这证明了地球本身在转动。5.【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仪、小粘贴等【实验方法】(1)在地球仪上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作为研究位置,并做好标记。(2)把手电筒的光当作太阳光,把地球仪当作地球。为了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应采用关闭照明灯光、使用遮光窗帘等方式,尽可能创设较为黑暗的实验环境。(3)把手电筒放置于与地球仪球心的相同高度位置,打开开关,水平照射地球仪,模拟出白天和黑夜,并判断标记点位置的昼夜情况。【实验现象】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实验结论】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6.我们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模拟实验。7.每天的白天和黑夜时间是否一样长?答:夏天,太阳照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光照时间长,白天就长,黑夜也就相对短了;冬天,太阳照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白天长,黑夜短。8.我们北半球夏至日白天时间最长,冬至日白天时间最短。9.我们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路边的树向后“跑”,说明列车在向前行驶。这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答:地球自转和看到太阳的运动方向东升西落相反,是自西向东运动的。第18课《四季更替》1.“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说明一年四季各不相同。2.我知道的证明地球公转的现象:答:星座逐日西移,说明地球是自西向东运行;星座一年后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一年;北极星位置基本不变,说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3.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这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4.四季更替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答: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导致冷热有差别,就形成的春、夏、秋、冬四季。5.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答: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垂直,太阳一年中照射到地球同一个地点的角度就不会改变,也不会出现四季更替现象,全球每一个地方的温度会常年不变。如果地轴与轨道平面平行,地轴的指向就不会变,那么地球上每个地方都会出现太阳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全球就会出现四季更加分明的情况。3 6.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农时将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7.搜集我国有关节气的谚语:答:(1)秋分有雨来年丰。(1)小寒寒,惊蛰暖。(2)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3)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8.【实验名称】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地球仪、电灯等【实验步骤】(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圆周上标记A、B、C、D4个点,分别代表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冬至点,4个点上分别放置一个地球仪,地球仪旋转轴的朝向是一致的。(2)圆心稍偏右位置上放置一盏电灯,电灯下垫有木块,以使灯泡与地球仪的球心保持在同一高度。(3)让地球仪沿着轨道移动,观察地球仪移动到不同位置时,我们所在城市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来分析当时所处的季节。地球仪在转动过程中倾斜角要保持一致。【实验现象】地球仪上的南北半球接受灯光的照射程度不断变化。【实验结论】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导致冷热有差别,就形成的春、夏、秋、冬四季。第19课《影长与季节》1.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北半球,夏至影子最短,过了夏至影子由短变长;冬至影子最长,过了冬至影子由长变短。2.通过分析、比较夏至、冬至同一物体正午影长的数据,将一年中影子的长短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来,就是在得出结论。3.人们根据一年中正午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制作了圭表。4.圭表由圭和表组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圭平卧在正南正北的方向,上面有刻度,表立在圭面的南端。正午时表影正好投在圭面上,根据圭面的刻度,可以知道表影的长度。用圭表测量出的连续两次表影最短(或最长)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就是一年。5.人们经过长期的反复观测记录正午日影,首先测定一年中影子最长的位置,确立冬至;再把两次冬至之间的时间二十四等分,得出了二十四节气,并将影长长度刻画在圭上。使用圭表时,只要看正午表影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当时的季节和时令了。第20课《月球、地球、太阳的相对运动》1.月球绕地球转一周是农历的一个月。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2.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3.地球直径约是12742千米。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多。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月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4。月球的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1/49。4.地球、月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自转周期是一天,公转周期是一年。月球自西向东自转并围绕地球公转,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都是一个月。3 5.三球仪是由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的3个大小不等的小球组成,用以演示3个星球关系和由此产生的一些天文现象。为了模仿自然界的真实情况,中间的太阳一般采用发光的灯泡,以照亮地球和月球。地球保持着倾斜度在轨道上绕日旋转,并以地轴为中心自转,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月球的轨道面和地球的轨道面以一个固定的角度相交。三球仪可以演示日食、月食、月相的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和四季的交替等现象。6.月球、地球和太阳运动到一条直线上时可能会发生哪些天文现象?答:可能会发生日食和月食。月食和日食是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就会发生月食。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这时会发生日食。7.用网球代表月球,用篮球代表地球,用一座小山或一幢大楼代表太阳。3
简介:第五单元自转与公转第17课《白天与黑夜》1.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出现。2.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3.我们在进行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时,把手电筒的光当作太阳光,把地球仪当作地球。3.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转动,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约24小时自转一周。4.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做了著名的傅科摆实验。他做了一个巨大的单摆一摆长有67米,摆锤重28千克。根据单摆的摆动规律,单摆的摆动平面在空间中的位置是不变的。而当这个巨大的摆摆动一段时间后,摆锤的摆动方向明显偏离了原来的摆动方向,这证明了地球本身在转动。5.【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仪、小粘贴等【实验方法】(1)在地球仪上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作为研究位置,并做好标记。(2)把手电筒的光当作太阳光,把地球仪当作地球。为了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应采用关闭照明灯光、使用遮光窗帘等方式,尽可能创设较为黑暗的实验环境。(3)把手电筒放置于与地球仪球心的相同高度位置,打开开关,水平照射地球仪,模拟出白天和黑夜,并判断标记点位置的昼夜情况。【实验现象】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实验结论】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6.我们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模拟实验。7.每天的白天和黑夜时间是否一样长?答:夏天,太阳照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光照时间长,白天就长,黑夜也就相对短了;冬天,太阳照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白天长,黑夜短。8.我们北半球夏至日白天时间最长,冬至日白天时间最短。9.我们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路边的树向后“跑”,说明列车在向前行驶。这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答:地球自转和看到太阳的运动方向东升西落相反,是自西向东运动的。第18课《四季更替》1.“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说明一年四季各不相同。2.我知道的证明地球公转的现象:答:星座逐日西移,说明地球是自西向东运行;星座一年后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一年;北极星位置基本不变,说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3.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这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4.四季更替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答: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导致冷热有差别,就形成的春、夏、秋、冬四季。5.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答: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垂直,太阳一年中照射到地球同一个地点的角度就不会改变,也不会出现四季更替现象,全球每一个地方的温度会常年不变。如果地轴与轨道平面平行,地轴的指向就不会变,那么地球上每个地方都会出现太阳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全球就会出现四季更加分明的情况。3 6.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农时将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7.搜集我国有关节气的谚语:答:(1)秋分有雨来年丰。(1)小寒寒,惊蛰暖。(2)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3)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8.【实验名称】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地球仪、电灯等【实验步骤】(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圆周上标记A、B、C、D4个点,分别代表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冬至点,4个点上分别放置一个地球仪,地球仪旋转轴的朝向是一致的。(2)圆心稍偏右位置上放置一盏电灯,电灯下垫有木块,以使灯泡与地球仪的球心保持在同一高度。(3)让地球仪沿着轨道移动,观察地球仪移动到不同位置时,我们所在城市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来分析当时所处的季节。地球仪在转动过程中倾斜角要保持一致。【实验现象】地球仪上的南北半球接受灯光的照射程度不断变化。【实验结论】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导致冷热有差别,就形成的春、夏、秋、冬四季。第19课《影长与季节》1.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北半球,夏至影子最短,过了夏至影子由短变长;冬至影子最长,过了冬至影子由长变短。2.通过分析、比较夏至、冬至同一物体正午影长的数据,将一年中影子的长短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来,就是在得出结论。3.人们根据一年中正午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制作了圭表。4.圭表由圭和表组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圭平卧在正南正北的方向,上面有刻度,表立在圭面的南端。正午时表影正好投在圭面上,根据圭面的刻度,可以知道表影的长度。用圭表测量出的连续两次表影最短(或最长)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就是一年。5.人们经过长期的反复观测记录正午日影,首先测定一年中影子最长的位置,确立冬至;再把两次冬至之间的时间二十四等分,得出了二十四节气,并将影长长度刻画在圭上。使用圭表时,只要看正午表影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当时的季节和时令了。第20课《月球、地球、太阳的相对运动》1.月球绕地球转一周是农历的一个月。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2.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3.地球直径约是12742千米。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多。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月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4。月球的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1/49。4.地球、月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自转周期是一天,公转周期是一年。月球自西向东自转并围绕地球公转,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都是一个月。3 5.三球仪是由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的3个大小不等的小球组成,用以演示3个星球关系和由此产生的一些天文现象。为了模仿自然界的真实情况,中间的太阳一般采用发光的灯泡,以照亮地球和月球。地球保持着倾斜度在轨道上绕日旋转,并以地轴为中心自转,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月球的轨道面和地球的轨道面以一个固定的角度相交。三球仪可以演示日食、月食、月相的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和四季的交替等现象。6.月球、地球和太阳运动到一条直线上时可能会发生哪些天文现象?答:可能会发生日食和月食。月食和日食是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就会发生月食。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这时会发生日食。7.用网球代表月球,用篮球代表地球,用一座小山或一幢大楼代表太阳。3
简介:第五单元自转与公转第17课《白天与黑夜》1.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出现。2.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3.我们在进行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时,把手电筒的光当作太阳光,把地球仪当作地球。3.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转动,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约24小时自转一周。4.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做了著名的傅科摆实验。他做了一个巨大的单摆一摆长有67米,摆锤重28千克。根据单摆的摆动规律,单摆的摆动平面在空间中的位置是不变的。而当这个巨大的摆摆动一段时间后,摆锤的摆动方向明显偏离了原来的摆动方向,这证明了地球本身在转动。5.【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仪、小粘贴等【实验方法】(1)在地球仪上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作为研究位置,并做好标记。(2)把手电筒的光当作太阳光,把地球仪当作地球。为了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应采用关闭照明灯光、使用遮光窗帘等方式,尽可能创设较为黑暗的实验环境。(3)把手电筒放置于与地球仪球心的相同高度位置,打开开关,水平照射地球仪,模拟出白天和黑夜,并判断标记点位置的昼夜情况。【实验现象】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实验结论】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6.我们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模拟实验。7.每天的白天和黑夜时间是否一样长?答:夏天,太阳照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光照时间长,白天就长,黑夜也就相对短了;冬天,太阳照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白天长,黑夜短。8.我们北半球夏至日白天时间最长,冬至日白天时间最短。9.我们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路边的树向后“跑”,说明列车在向前行驶。这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答:地球自转和看到太阳的运动方向东升西落相反,是自西向东运动的。第18课《四季更替》1.“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说明一年四季各不相同。2.我知道的证明地球公转的现象:答:星座逐日西移,说明地球是自西向东运行;星座一年后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一年;北极星位置基本不变,说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3.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这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4.四季更替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答: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导致冷热有差别,就形成的春、夏、秋、冬四季。5.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答: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垂直,太阳一年中照射到地球同一个地点的角度就不会改变,也不会出现四季更替现象,全球每一个地方的温度会常年不变。如果地轴与轨道平面平行,地轴的指向就不会变,那么地球上每个地方都会出现太阳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全球就会出现四季更加分明的情况。3 6.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农时将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7.搜集我国有关节气的谚语:答:(1)秋分有雨来年丰。(1)小寒寒,惊蛰暖。(2)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3)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8.【实验名称】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地球仪、电灯等【实验步骤】(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圆周上标记A、B、C、D4个点,分别代表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冬至点,4个点上分别放置一个地球仪,地球仪旋转轴的朝向是一致的。(2)圆心稍偏右位置上放置一盏电灯,电灯下垫有木块,以使灯泡与地球仪的球心保持在同一高度。(3)让地球仪沿着轨道移动,观察地球仪移动到不同位置时,我们所在城市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来分析当时所处的季节。地球仪在转动过程中倾斜角要保持一致。【实验现象】地球仪上的南北半球接受灯光的照射程度不断变化。【实验结论】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导致冷热有差别,就形成的春、夏、秋、冬四季。第19课《影长与季节》1.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北半球,夏至影子最短,过了夏至影子由短变长;冬至影子最长,过了冬至影子由长变短。2.通过分析、比较夏至、冬至同一物体正午影长的数据,将一年中影子的长短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来,就是在得出结论。3.人们根据一年中正午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制作了圭表。4.圭表由圭和表组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圭平卧在正南正北的方向,上面有刻度,表立在圭面的南端。正午时表影正好投在圭面上,根据圭面的刻度,可以知道表影的长度。用圭表测量出的连续两次表影最短(或最长)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就是一年。5.人们经过长期的反复观测记录正午日影,首先测定一年中影子最长的位置,确立冬至;再把两次冬至之间的时间二十四等分,得出了二十四节气,并将影长长度刻画在圭上。使用圭表时,只要看正午表影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当时的季节和时令了。第20课《月球、地球、太阳的相对运动》1.月球绕地球转一周是农历的一个月。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2.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3.地球直径约是12742千米。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多。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月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4。月球的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1/49。4.地球、月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自转周期是一天,公转周期是一年。月球自西向东自转并围绕地球公转,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都是一个月。3 5.三球仪是由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的3个大小不等的小球组成,用以演示3个星球关系和由此产生的一些天文现象。为了模仿自然界的真实情况,中间的太阳一般采用发光的灯泡,以照亮地球和月球。地球保持着倾斜度在轨道上绕日旋转,并以地轴为中心自转,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月球的轨道面和地球的轨道面以一个固定的角度相交。三球仪可以演示日食、月食、月相的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和四季的交替等现象。6.月球、地球和太阳运动到一条直线上时可能会发生哪些天文现象?答:可能会发生日食和月食。月食和日食是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就会发生月食。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这时会发生日食。7.用网球代表月球,用篮球代表地球,用一座小山或一幢大楼代表太阳。3
简介:第五单元自转与公转第17课《白天与黑夜》1.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出现。2.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3.我们在进行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时,把手电筒的光当作太阳光,把地球仪当作地球。3.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转动,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约24小时自转一周。4.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做了著名的傅科摆实验。他做了一个巨大的单摆一摆长有67米,摆锤重28千克。根据单摆的摆动规律,单摆的摆动平面在空间中的位置是不变的。而当这个巨大的摆摆动一段时间后,摆锤的摆动方向明显偏离了原来的摆动方向,这证明了地球本身在转动。5.【实验名称】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仪、小粘贴等【实验方法】(1)在地球仪上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作为研究位置,并做好标记。(2)把手电筒的光当作太阳光,把地球仪当作地球。为了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应采用关闭照明灯光、使用遮光窗帘等方式,尽可能创设较为黑暗的实验环境。(3)把手电筒放置于与地球仪球心的相同高度位置,打开开关,水平照射地球仪,模拟出白天和黑夜,并判断标记点位置的昼夜情况。【实验现象】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实验结论】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6.我们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模拟实验。7.每天的白天和黑夜时间是否一样长?答:夏天,太阳照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光照时间长,白天就长,黑夜也就相对短了;冬天,太阳照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白天长,黑夜短。8.我们北半球夏至日白天时间最长,冬至日白天时间最短。9.我们坐在行驶的列车上,看到路边的树向后“跑”,说明列车在向前行驶。这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答:地球自转和看到太阳的运动方向东升西落相反,是自西向东运动的。第18课《四季更替》1.“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说明一年四季各不相同。2.我知道的证明地球公转的现象:答:星座逐日西移,说明地球是自西向东运行;星座一年后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一年;北极星位置基本不变,说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3.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这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4.四季更替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答: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导致冷热有差别,就形成的春、夏、秋、冬四季。5.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答: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垂直,太阳一年中照射到地球同一个地点的角度就不会改变,也不会出现四季更替现象,全球每一个地方的温度会常年不变。如果地轴与轨道平面平行,地轴的指向就不会变,那么地球上每个地方都会出现太阳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全球就会出现四季更加分明的情况。3 6.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农时将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7.搜集我国有关节气的谚语:答:(1)秋分有雨来年丰。(1)小寒寒,惊蛰暖。(2)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3)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8.【实验名称】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地球仪、电灯等【实验步骤】(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圆周上标记A、B、C、D4个点,分别代表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冬至点,4个点上分别放置一个地球仪,地球仪旋转轴的朝向是一致的。(2)圆心稍偏右位置上放置一盏电灯,电灯下垫有木块,以使灯泡与地球仪的球心保持在同一高度。(3)让地球仪沿着轨道移动,观察地球仪移动到不同位置时,我们所在城市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来分析当时所处的季节。地球仪在转动过程中倾斜角要保持一致。【实验现象】地球仪上的南北半球接受灯光的照射程度不断变化。【实验结论】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导致冷热有差别,就形成的春、夏、秋、冬四季。第19课《影长与季节》1.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北半球,夏至影子最短,过了夏至影子由短变长;冬至影子最长,过了冬至影子由长变短。2.通过分析、比较夏至、冬至同一物体正午影长的数据,将一年中影子的长短的变化规律总结出来,就是在得出结论。3.人们根据一年中正午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制作了圭表。4.圭表由圭和表组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圭平卧在正南正北的方向,上面有刻度,表立在圭面的南端。正午时表影正好投在圭面上,根据圭面的刻度,可以知道表影的长度。用圭表测量出的连续两次表影最短(或最长)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就是一年。5.人们经过长期的反复观测记录正午日影,首先测定一年中影子最长的位置,确立冬至;再把两次冬至之间的时间二十四等分,得出了二十四节气,并将影长长度刻画在圭上。使用圭表时,只要看正午表影的位置对应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当时的季节和时令了。第20课《月球、地球、太阳的相对运动》1.月球绕地球转一周是农历的一个月。地球绕太阳转一周是一年。2.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地球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3.地球直径约是12742千米。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多。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月球的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4。月球的体积约是地球体积的1/49。4.地球、月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自转周期是一天,公转周期是一年。月球自西向东自转并围绕地球公转,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都是一个月。3 5.三球仪是由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的3个大小不等的小球组成,用以演示3个星球关系和由此产生的一些天文现象。为了模仿自然界的真实情况,中间的太阳一般采用发光的灯泡,以照亮地球和月球。地球保持着倾斜度在轨道上绕日旋转,并以地轴为中心自转,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月球的轨道面和地球的轨道面以一个固定的角度相交。三球仪可以演示日食、月食、月相的变化、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和四季的交替等现象。6.月球、地球和太阳运动到一条直线上时可能会发生哪些天文现象?答:可能会发生日食和月食。月食和日食是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地球挡住,就会发生月食。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这时会发生日食。7.用网球代表月球,用篮球代表地球,用一座小山或一幢大楼代表太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