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机在复杂地形运输系统的应用

输送机在复杂地形运输系统的应用

输送机在复杂地形运输系统的应用[摘要]针对管状带式输送机工作原理及应用发展状况,从可可盖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着手,分析了管状带式输送机和普通槽型带式输送机在复杂地形长距离运输系统应用中的优缺点,从安全环保、技术经济、投资费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输送机在复杂地形运输系统的应用[摘要]针对管状带式输送机工作原理及应用发展状况,从可可盖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着手,分析了管状带式输送机和普通槽型带式输送机在复杂地形长距离运输系统应用中的优缺点,从安全环保、技术经济、投资费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简介:职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摘要: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及经济发展变化与院校育人之间存在的矛盾,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与市场及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渐行渐远,很多院校遇到了自身发展的困惑及瓶颈,开始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对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技能竞赛,特别是具有权威性的部级或世界级的技能竞赛,也在不断调整更新竞赛标准及考核评价办法等,以不断适应社会新发展格局。因此,有效利用技能竞赛及备赛集训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及发展理念和培养模式,合理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及学校的可持续良性发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技能竞赛;职业教育一、职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市场用人需求也面临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矛盾局面。因此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快节奏的发展环境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过硬的技术本领,也要兼具善于沟通、组织协调、创新创造等各项综合能力。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发挥着对高技能人才塑造的基础性作用,要充分利用好职业教育阶段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与更高层次教育培养有效衔接、有机融合,适应市场需求。 二、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瓶颈面对市场环境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弊端也日渐凸显,很多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早已跟不上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新标准和新要求:(一)课程形式落后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形式仍然延续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很多专业课程学习仍然以理论知识学习独立于实习实训课程之外,即使很多学校采用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但面对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课堂教学形式大多关注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缺乏职业素养、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创新创造以及对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综合能力融会贯通的培养。当然,各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专门的职业素养、心理健康等相关课程,但各课程之间大多相互独立,难以衔接,学生也因此缺乏学习兴趣,甚至认为学习这些课程浪费时间没有学习价值。因此并未真正实现课程开设的初衷和目的。(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很多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师资水平等原因,课堂教学采用的方式方法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操作。随着职业教育教学不断深化改革,部分精品课程会采用分组教学、项目教学等形式,但大部分课堂教学效果仍距离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相差甚远。相比之下,很多职业院校参赛选手在进行针对性竞赛集训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往往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在毕业之后也深受企业青睐,并能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有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局限于低端操作人员。竞赛集训中会综合考虑全面培养选手的各项综合能力,不仅分模块训练也同时分阶段进行实战模拟,也会适当安排外出企业实践[3]。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体能、应变、创新、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能力。(三)评价体系陈旧除了以上两个弊端,还有一项普遍制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因素就是教学效果的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考试考查方式,很多专业课程大多按照课题内容进行过程性考核评价或结果性考核评价,考核依据标准也多以所学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评定,考核人员也大多以教师及学生为主。现行的评价体系缺乏对学生非专业能力方面的考查,或者占比较少,而企业实际运营生产中,求职者的技术技能只是作为基础,企业更看重员工的职业素养、心理状态、应变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这些也是新时代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三、竞赛标准及训练模式反哺教学的有效路径(一)竞赛技能标准充分引领人才培养 具有权威性的大型技能赛事一直致力于不断更新竞赛标准,定期组织行业企业或院校中的权威性的专家共同研讨,充分发挥技能竞赛的技能引领效应,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例如以“用技能的力量改善我们的世界”为愿景的世界技能大赛,将提高技能人才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展示技术技能对实现经济增长和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作为办赛使命[4]。其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教练或教师培训能力为抓手,限定青年人比赛,组织管理周密,文档规范齐全,注重质量精度,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劳动态度,竞赛项目的工作角色与相关的职业岗位对接。世赛各项目都有各自的技能标准规范,即《世界技能标准规范》(WSSS),它规定了在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方面,作为国际最佳实践的知识、理解和具体技能(应知应会)的标准要求,它反映了世界技能大赛所代表的相关工作角色或工商业职业岗位的全球共识。因此,将具有技能人才培养引领作用的竞赛技能标准引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使职业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及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二)竞赛训练模式有效融入日常实训教学在竞赛技能标准的引领下,训练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关注选手的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然而各院校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的初衷很大程度是为了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学校的改革发展朝着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逐步壮大[5]。因而要有效发挥竞赛训练作用,将先进的训练模式有效融入日常的实训教学中。因此在日常实训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竞赛训练的训练模式,例如可以在实训教学中采用分模块教学或项目教学,适当增加对学生心理素质、体能训练、语言表达、组织计划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既有针对各项重要能力培养的专项练习,同时根据实际授课情况,适时融入完整项目的实战练习,并结合生产实际,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实际生产面临的突发问题并进行处理。 (三)竞赛训练方法适当用于职校实训课堂目前大部分实训课堂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教师讲解后巡回指导或分组教学等形式,很多学生欠缺举一反三、创新创造或应对突发事件独立解决问题等的能力。近些年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就业者各方面综合职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急需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6]。因此在日常实训教学中可以尝试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需求,采用相对应竞赛项目的训练方法。例如很多竞赛项目为了保障技术技能的有效传承,通常会将参训人员按照能力水平或学习资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梯队[7]。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不同能力水平选手之间的相互切磋、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可以更大程度地促进选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能力水平差异较大的选手间的学习。由此可见,将这些收效显著的竞赛训练方法适当运用在实训教学课堂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优势学生带动劣势学生,有效缓解实训课堂中的师资压力。(四)竞赛考核标准有效指引教学考核评价 随着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不断改变,技术技能水平的不断革新,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考查参赛选手的考核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同样学校检验自身人才培养成效的考核标准也需要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实际相适应。不同的专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不同,同样各个竞赛项目对参赛选手的考核标准也不同。例如有些竞赛项目要考核选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懂得健康与安全工作及绿色环保意识,同时要具备人际关系和沟通技能,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具备工作计划性和设计能力,能够正确安排工作顺序和工作进度等等。如果将这些考核标准适当加入实训课堂中,相较于之前很多职业院校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成绩而忽视他们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将更加有助于适应新时代对职业院校的育人要求。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训练模式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举例 以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信息网络布线训练项目为例,根据多年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集训及参赛经验,总结了很多选手训练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亟待解决或改善的问题。世界技能大赛的使命是提高技能人才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展示技术技能对实现经济增长和个人成功的重要性[8]。因此从竞赛标准到竞赛内容到评价依据都是结合现行行业组织及市场的实际需求,经过很多最具权威及代表性的行业企业院校专家教授共同研讨商定。通过竞赛,能够体现的技能及能力包括:竞争与经济成功所必需的现代技能;知识社会中必需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革新的技能;工作中必需的社交技能和团队交流合作能力;还有创造性、主动性、解决问题能力、健康安全绿色环保以及发扬传统和文化遗产的技能。在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集训过程中,首先关注各位参训选手的心理要素,特别是在初期进行参训选手选拔阶段,会对每一位选手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试,从各个不同维度反映选手的心理状态及与项目训练相关的切合点和欠缺点。因此,在学校日常实训教学过程中,借助竞赛集训的成功经验,将心理素养考量引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调研,发现不同类别学生、不同性格学生、不同特长学生的心理状态,便于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进一步挖掘不同学生的不同潜力,而不是单靠学生表面呈现的能力或行为。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为教学中的分组教学及分类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世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集训模式,通过对学生初步综合测试,了解学生大致的能力分层,将学生按照初始能力高低、综合素质水平高低等分成不同的梯队或组别,进而进行分类针对性的指导,有助于组内同学相互协作共同成长进步以及组间同学的良性竞争和帮助。同时定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或专业赛事介绍,了解同专业高水平技能人才具备的能力及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为学生树立明确的短期及长期目标。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身体素质方面,结合各专业或竞赛项目的不同对学生身体各部分要求的力量或体质素质要求也不同,可以适当在日常实训教学中适当加入相关的体能练习,当然也可以与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的体育课程相配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到户外进行长跑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再如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及计划实施能力方面,打破传统实训教学中教师布置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局面,让学生自主根据任务目标自行分派任务分工及任务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能够实现的完成目标[9]。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五、结束语 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对技能人才的未来职业发展及国家技术工人队伍的基础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国家加大力度投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新时代社会发展道路上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要途径。技能人才是支撑国家经济建设的坚强后盾,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大批技能人才的沃土,需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始终与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充分借助技能竞赛引领的技术标准及评价体系有效反哺日常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10]。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保障行业企业的人才队伍支撑,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史峰.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7(11):1-3.[2]周学辉,曾玉香,孙义,等.技能大赛引领专业教学改革途径研究[J].商情,2017(32):248-249.[3]翁国华.“赛训一体”教学方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7(15):76-77.[4]沈海庆,罗胜强.世界技能组织品牌调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2):78-82.[5]李国秀,范学科,王文光,等.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60-63.[6]严冬,陈鹏,冉庆华,等.钳工技能教学竞赛训练模式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4):185-186. [7]王颖为.人才培养重技能更要重素养——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现代职业教育,2019(26):32-33.[8]杨生文.如何借世赛东风推进技工院校国际化(下)[J].职业,2018(12):18-21.[9]刘建国,刘燕飞.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模式探索——“项目+工作室+一体化教室”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37-39.[10]刘甜,刘振河.“学训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3(5):102-103.
简介:职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摘要: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及经济发展变化与院校育人之间存在的矛盾,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与市场及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渐行渐远,很多院校遇到了自身发展的困惑及瓶颈,开始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对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技能竞赛,特别是具有权威性的部级或世界级的技能竞赛,也在不断调整更新竞赛标准及考核评价办法等,以不断适应社会新发展格局。因此,有效利用技能竞赛及备赛集训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及发展理念和培养模式,合理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及学校的可持续良性发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技能竞赛;职业教育一、职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市场用人需求也面临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矛盾局面。因此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快节奏的发展环境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过硬的技术本领,也要兼具善于沟通、组织协调、创新创造等各项综合能力。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发挥着对高技能人才塑造的基础性作用,要充分利用好职业教育阶段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与更高层次教育培养有效衔接、有机融合,适应市场需求。 二、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瓶颈面对市场环境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弊端也日渐凸显,很多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早已跟不上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新标准和新要求:(一)课程形式落后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形式仍然延续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很多专业课程学习仍然以理论知识学习独立于实习实训课程之外,即使很多学校采用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但面对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课堂教学形式大多关注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缺乏职业素养、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创新创造以及对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综合能力融会贯通的培养。当然,各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专门的职业素养、心理健康等相关课程,但各课程之间大多相互独立,难以衔接,学生也因此缺乏学习兴趣,甚至认为学习这些课程浪费时间没有学习价值。因此并未真正实现课程开设的初衷和目的。(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很多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师资水平等原因,课堂教学采用的方式方法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操作。随着职业教育教学不断深化改革,部分精品课程会采用分组教学、项目教学等形式,但大部分课堂教学效果仍距离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相差甚远。相比之下,很多职业院校参赛选手在进行针对性竞赛集训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往往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在毕业之后也深受企业青睐,并能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有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局限于低端操作人员。竞赛集训中会综合考虑全面培养选手的各项综合能力,不仅分模块训练也同时分阶段进行实战模拟,也会适当安排外出企业实践[3]。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体能、应变、创新、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能力。(三)评价体系陈旧除了以上两个弊端,还有一项普遍制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因素就是教学效果的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考试考查方式,很多专业课程大多按照课题内容进行过程性考核评价或结果性考核评价,考核依据标准也多以所学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评定,考核人员也大多以教师及学生为主。现行的评价体系缺乏对学生非专业能力方面的考查,或者占比较少,而企业实际运营生产中,求职者的技术技能只是作为基础,企业更看重员工的职业素养、心理状态、应变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这些也是新时代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三、竞赛标准及训练模式反哺教学的有效路径(一)竞赛技能标准充分引领人才培养 具有权威性的大型技能赛事一直致力于不断更新竞赛标准,定期组织行业企业或院校中的权威性的专家共同研讨,充分发挥技能竞赛的技能引领效应,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例如以“用技能的力量改善我们的世界”为愿景的世界技能大赛,将提高技能人才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展示技术技能对实现经济增长和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作为办赛使命[4]。其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教练或教师培训能力为抓手,限定青年人比赛,组织管理周密,文档规范齐全,注重质量精度,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劳动态度,竞赛项目的工作角色与相关的职业岗位对接。世赛各项目都有各自的技能标准规范,即《世界技能标准规范》(WSSS),它规定了在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方面,作为国际最佳实践的知识、理解和具体技能(应知应会)的标准要求,它反映了世界技能大赛所代表的相关工作角色或工商业职业岗位的全球共识。因此,将具有技能人才培养引领作用的竞赛技能标准引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使职业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及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二)竞赛训练模式有效融入日常实训教学在竞赛技能标准的引领下,训练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关注选手的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然而各院校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的初衷很大程度是为了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学校的改革发展朝着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逐步壮大[5]。因而要有效发挥竞赛训练作用,将先进的训练模式有效融入日常的实训教学中。因此在日常实训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竞赛训练的训练模式,例如可以在实训教学中采用分模块教学或项目教学,适当增加对学生心理素质、体能训练、语言表达、组织计划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既有针对各项重要能力培养的专项练习,同时根据实际授课情况,适时融入完整项目的实战练习,并结合生产实际,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实际生产面临的突发问题并进行处理。 (三)竞赛训练方法适当用于职校实训课堂目前大部分实训课堂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教师讲解后巡回指导或分组教学等形式,很多学生欠缺举一反三、创新创造或应对突发事件独立解决问题等的能力。近些年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就业者各方面综合职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急需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6]。因此在日常实训教学中可以尝试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需求,采用相对应竞赛项目的训练方法。例如很多竞赛项目为了保障技术技能的有效传承,通常会将参训人员按照能力水平或学习资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梯队[7]。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不同能力水平选手之间的相互切磋、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可以更大程度地促进选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能力水平差异较大的选手间的学习。由此可见,将这些收效显著的竞赛训练方法适当运用在实训教学课堂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优势学生带动劣势学生,有效缓解实训课堂中的师资压力。(四)竞赛考核标准有效指引教学考核评价 随着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不断改变,技术技能水平的不断革新,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考查参赛选手的考核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同样学校检验自身人才培养成效的考核标准也需要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实际相适应。不同的专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不同,同样各个竞赛项目对参赛选手的考核标准也不同。例如有些竞赛项目要考核选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懂得健康与安全工作及绿色环保意识,同时要具备人际关系和沟通技能,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具备工作计划性和设计能力,能够正确安排工作顺序和工作进度等等。如果将这些考核标准适当加入实训课堂中,相较于之前很多职业院校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成绩而忽视他们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将更加有助于适应新时代对职业院校的育人要求。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训练模式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举例 以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信息网络布线训练项目为例,根据多年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集训及参赛经验,总结了很多选手训练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亟待解决或改善的问题。世界技能大赛的使命是提高技能人才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展示技术技能对实现经济增长和个人成功的重要性[8]。因此从竞赛标准到竞赛内容到评价依据都是结合现行行业组织及市场的实际需求,经过很多最具权威及代表性的行业企业院校专家教授共同研讨商定。通过竞赛,能够体现的技能及能力包括:竞争与经济成功所必需的现代技能;知识社会中必需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革新的技能;工作中必需的社交技能和团队交流合作能力;还有创造性、主动性、解决问题能力、健康安全绿色环保以及发扬传统和文化遗产的技能。在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集训过程中,首先关注各位参训选手的心理要素,特别是在初期进行参训选手选拔阶段,会对每一位选手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试,从各个不同维度反映选手的心理状态及与项目训练相关的切合点和欠缺点。因此,在学校日常实训教学过程中,借助竞赛集训的成功经验,将心理素养考量引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调研,发现不同类别学生、不同性格学生、不同特长学生的心理状态,便于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进一步挖掘不同学生的不同潜力,而不是单靠学生表面呈现的能力或行为。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为教学中的分组教学及分类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世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集训模式,通过对学生初步综合测试,了解学生大致的能力分层,将学生按照初始能力高低、综合素质水平高低等分成不同的梯队或组别,进而进行分类针对性的指导,有助于组内同学相互协作共同成长进步以及组间同学的良性竞争和帮助。同时定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或专业赛事介绍,了解同专业高水平技能人才具备的能力及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为学生树立明确的短期及长期目标。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身体素质方面,结合各专业或竞赛项目的不同对学生身体各部分要求的力量或体质素质要求也不同,可以适当在日常实训教学中适当加入相关的体能练习,当然也可以与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的体育课程相配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到户外进行长跑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再如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及计划实施能力方面,打破传统实训教学中教师布置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局面,让学生自主根据任务目标自行分派任务分工及任务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能够实现的完成目标[9]。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五、结束语 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对技能人才的未来职业发展及国家技术工人队伍的基础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国家加大力度投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新时代社会发展道路上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要途径。技能人才是支撑国家经济建设的坚强后盾,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大批技能人才的沃土,需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始终与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充分借助技能竞赛引领的技术标准及评价体系有效反哺日常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10]。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保障行业企业的人才队伍支撑,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史峰.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7(11):1-3.[2]周学辉,曾玉香,孙义,等.技能大赛引领专业教学改革途径研究[J].商情,2017(32):248-249.[3]翁国华.“赛训一体”教学方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7(15):76-77.[4]沈海庆,罗胜强.世界技能组织品牌调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2):78-82.[5]李国秀,范学科,王文光,等.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60-63.[6]严冬,陈鹏,冉庆华,等.钳工技能教学竞赛训练模式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4):185-186. [7]王颖为.人才培养重技能更要重素养——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现代职业教育,2019(26):32-33.[8]杨生文.如何借世赛东风推进技工院校国际化(下)[J].职业,2018(12):18-21.[9]刘建国,刘燕飞.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模式探索——“项目+工作室+一体化教室”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37-39.[10]刘甜,刘振河.“学训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3(5):102-103.
简介:职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摘要: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及经济发展变化与院校育人之间存在的矛盾,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与市场及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渐行渐远,很多院校遇到了自身发展的困惑及瓶颈,开始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对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技能竞赛,特别是具有权威性的部级或世界级的技能竞赛,也在不断调整更新竞赛标准及考核评价办法等,以不断适应社会新发展格局。因此,有效利用技能竞赛及备赛集训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及发展理念和培养模式,合理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及学校的可持续良性发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技能竞赛;职业教育一、职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市场用人需求也面临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矛盾局面。因此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快节奏的发展环境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过硬的技术本领,也要兼具善于沟通、组织协调、创新创造等各项综合能力。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发挥着对高技能人才塑造的基础性作用,要充分利用好职业教育阶段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与更高层次教育培养有效衔接、有机融合,适应市场需求。 二、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瓶颈面对市场环境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弊端也日渐凸显,很多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早已跟不上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新标准和新要求:(一)课程形式落后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形式仍然延续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很多专业课程学习仍然以理论知识学习独立于实习实训课程之外,即使很多学校采用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但面对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课堂教学形式大多关注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缺乏职业素养、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创新创造以及对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综合能力融会贯通的培养。当然,各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专门的职业素养、心理健康等相关课程,但各课程之间大多相互独立,难以衔接,学生也因此缺乏学习兴趣,甚至认为学习这些课程浪费时间没有学习价值。因此并未真正实现课程开设的初衷和目的。(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很多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师资水平等原因,课堂教学采用的方式方法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操作。随着职业教育教学不断深化改革,部分精品课程会采用分组教学、项目教学等形式,但大部分课堂教学效果仍距离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相差甚远。相比之下,很多职业院校参赛选手在进行针对性竞赛集训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往往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在毕业之后也深受企业青睐,并能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有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局限于低端操作人员。竞赛集训中会综合考虑全面培养选手的各项综合能力,不仅分模块训练也同时分阶段进行实战模拟,也会适当安排外出企业实践[3]。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体能、应变、创新、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能力。(三)评价体系陈旧除了以上两个弊端,还有一项普遍制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因素就是教学效果的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考试考查方式,很多专业课程大多按照课题内容进行过程性考核评价或结果性考核评价,考核依据标准也多以所学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评定,考核人员也大多以教师及学生为主。现行的评价体系缺乏对学生非专业能力方面的考查,或者占比较少,而企业实际运营生产中,求职者的技术技能只是作为基础,企业更看重员工的职业素养、心理状态、应变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这些也是新时代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三、竞赛标准及训练模式反哺教学的有效路径(一)竞赛技能标准充分引领人才培养 具有权威性的大型技能赛事一直致力于不断更新竞赛标准,定期组织行业企业或院校中的权威性的专家共同研讨,充分发挥技能竞赛的技能引领效应,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例如以“用技能的力量改善我们的世界”为愿景的世界技能大赛,将提高技能人才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展示技术技能对实现经济增长和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作为办赛使命[4]。其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教练或教师培训能力为抓手,限定青年人比赛,组织管理周密,文档规范齐全,注重质量精度,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劳动态度,竞赛项目的工作角色与相关的职业岗位对接。世赛各项目都有各自的技能标准规范,即《世界技能标准规范》(WSSS),它规定了在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方面,作为国际最佳实践的知识、理解和具体技能(应知应会)的标准要求,它反映了世界技能大赛所代表的相关工作角色或工商业职业岗位的全球共识。因此,将具有技能人才培养引领作用的竞赛技能标准引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使职业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及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二)竞赛训练模式有效融入日常实训教学在竞赛技能标准的引领下,训练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关注选手的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然而各院校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的初衷很大程度是为了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学校的改革发展朝着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逐步壮大[5]。因而要有效发挥竞赛训练作用,将先进的训练模式有效融入日常的实训教学中。因此在日常实训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竞赛训练的训练模式,例如可以在实训教学中采用分模块教学或项目教学,适当增加对学生心理素质、体能训练、语言表达、组织计划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既有针对各项重要能力培养的专项练习,同时根据实际授课情况,适时融入完整项目的实战练习,并结合生产实际,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实际生产面临的突发问题并进行处理。 (三)竞赛训练方法适当用于职校实训课堂目前大部分实训课堂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教师讲解后巡回指导或分组教学等形式,很多学生欠缺举一反三、创新创造或应对突发事件独立解决问题等的能力。近些年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就业者各方面综合职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急需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6]。因此在日常实训教学中可以尝试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需求,采用相对应竞赛项目的训练方法。例如很多竞赛项目为了保障技术技能的有效传承,通常会将参训人员按照能力水平或学习资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梯队[7]。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不同能力水平选手之间的相互切磋、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可以更大程度地促进选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能力水平差异较大的选手间的学习。由此可见,将这些收效显著的竞赛训练方法适当运用在实训教学课堂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优势学生带动劣势学生,有效缓解实训课堂中的师资压力。(四)竞赛考核标准有效指引教学考核评价 随着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不断改变,技术技能水平的不断革新,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考查参赛选手的考核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同样学校检验自身人才培养成效的考核标准也需要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实际相适应。不同的专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不同,同样各个竞赛项目对参赛选手的考核标准也不同。例如有些竞赛项目要考核选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懂得健康与安全工作及绿色环保意识,同时要具备人际关系和沟通技能,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具备工作计划性和设计能力,能够正确安排工作顺序和工作进度等等。如果将这些考核标准适当加入实训课堂中,相较于之前很多职业院校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成绩而忽视他们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将更加有助于适应新时代对职业院校的育人要求。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训练模式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举例 以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信息网络布线训练项目为例,根据多年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集训及参赛经验,总结了很多选手训练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亟待解决或改善的问题。世界技能大赛的使命是提高技能人才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展示技术技能对实现经济增长和个人成功的重要性[8]。因此从竞赛标准到竞赛内容到评价依据都是结合现行行业组织及市场的实际需求,经过很多最具权威及代表性的行业企业院校专家教授共同研讨商定。通过竞赛,能够体现的技能及能力包括:竞争与经济成功所必需的现代技能;知识社会中必需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革新的技能;工作中必需的社交技能和团队交流合作能力;还有创造性、主动性、解决问题能力、健康安全绿色环保以及发扬传统和文化遗产的技能。在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集训过程中,首先关注各位参训选手的心理要素,特别是在初期进行参训选手选拔阶段,会对每一位选手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试,从各个不同维度反映选手的心理状态及与项目训练相关的切合点和欠缺点。因此,在学校日常实训教学过程中,借助竞赛集训的成功经验,将心理素养考量引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调研,发现不同类别学生、不同性格学生、不同特长学生的心理状态,便于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进一步挖掘不同学生的不同潜力,而不是单靠学生表面呈现的能力或行为。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为教学中的分组教学及分类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世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集训模式,通过对学生初步综合测试,了解学生大致的能力分层,将学生按照初始能力高低、综合素质水平高低等分成不同的梯队或组别,进而进行分类针对性的指导,有助于组内同学相互协作共同成长进步以及组间同学的良性竞争和帮助。同时定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或专业赛事介绍,了解同专业高水平技能人才具备的能力及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为学生树立明确的短期及长期目标。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身体素质方面,结合各专业或竞赛项目的不同对学生身体各部分要求的力量或体质素质要求也不同,可以适当在日常实训教学中适当加入相关的体能练习,当然也可以与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的体育课程相配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到户外进行长跑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再如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及计划实施能力方面,打破传统实训教学中教师布置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局面,让学生自主根据任务目标自行分派任务分工及任务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能够实现的完成目标[9]。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五、结束语 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对技能人才的未来职业发展及国家技术工人队伍的基础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国家加大力度投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新时代社会发展道路上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要途径。技能人才是支撑国家经济建设的坚强后盾,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大批技能人才的沃土,需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始终与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充分借助技能竞赛引领的技术标准及评价体系有效反哺日常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10]。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保障行业企业的人才队伍支撑,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史峰.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7(11):1-3.[2]周学辉,曾玉香,孙义,等.技能大赛引领专业教学改革途径研究[J].商情,2017(32):248-249.[3]翁国华.“赛训一体”教学方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7(15):76-77.[4]沈海庆,罗胜强.世界技能组织品牌调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2):78-82.[5]李国秀,范学科,王文光,等.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60-63.[6]严冬,陈鹏,冉庆华,等.钳工技能教学竞赛训练模式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4):185-186. [7]王颖为.人才培养重技能更要重素养——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现代职业教育,2019(26):32-33.[8]杨生文.如何借世赛东风推进技工院校国际化(下)[J].职业,2018(12):18-21.[9]刘建国,刘燕飞.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模式探索——“项目+工作室+一体化教室”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37-39.[10]刘甜,刘振河.“学训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3(5):102-103.
简介:职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摘要: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及经济发展变化与院校育人之间存在的矛盾,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与市场及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渐行渐远,很多院校遇到了自身发展的困惑及瓶颈,开始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对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技能竞赛,特别是具有权威性的部级或世界级的技能竞赛,也在不断调整更新竞赛标准及考核评价办法等,以不断适应社会新发展格局。因此,有效利用技能竞赛及备赛集训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及发展理念和培养模式,合理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及学校的可持续良性发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技能竞赛;职业教育一、职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市场用人需求也面临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矛盾局面。因此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快节奏的发展环境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过硬的技术本领,也要兼具善于沟通、组织协调、创新创造等各项综合能力。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发挥着对高技能人才塑造的基础性作用,要充分利用好职业教育阶段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与更高层次教育培养有效衔接、有机融合,适应市场需求。 二、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瓶颈面对市场环境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弊端也日渐凸显,很多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早已跟不上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新标准和新要求:(一)课程形式落后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形式仍然延续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很多专业课程学习仍然以理论知识学习独立于实习实训课程之外,即使很多学校采用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但面对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课堂教学形式大多关注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缺乏职业素养、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创新创造以及对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综合能力融会贯通的培养。当然,各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专门的职业素养、心理健康等相关课程,但各课程之间大多相互独立,难以衔接,学生也因此缺乏学习兴趣,甚至认为学习这些课程浪费时间没有学习价值。因此并未真正实现课程开设的初衷和目的。(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很多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师资水平等原因,课堂教学采用的方式方法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操作。随着职业教育教学不断深化改革,部分精品课程会采用分组教学、项目教学等形式,但大部分课堂教学效果仍距离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相差甚远。相比之下,很多职业院校参赛选手在进行针对性竞赛集训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往往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在毕业之后也深受企业青睐,并能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有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局限于低端操作人员。竞赛集训中会综合考虑全面培养选手的各项综合能力,不仅分模块训练也同时分阶段进行实战模拟,也会适当安排外出企业实践[3]。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体能、应变、创新、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能力。(三)评价体系陈旧除了以上两个弊端,还有一项普遍制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因素就是教学效果的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考试考查方式,很多专业课程大多按照课题内容进行过程性考核评价或结果性考核评价,考核依据标准也多以所学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评定,考核人员也大多以教师及学生为主。现行的评价体系缺乏对学生非专业能力方面的考查,或者占比较少,而企业实际运营生产中,求职者的技术技能只是作为基础,企业更看重员工的职业素养、心理状态、应变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这些也是新时代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三、竞赛标准及训练模式反哺教学的有效路径(一)竞赛技能标准充分引领人才培养 具有权威性的大型技能赛事一直致力于不断更新竞赛标准,定期组织行业企业或院校中的权威性的专家共同研讨,充分发挥技能竞赛的技能引领效应,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例如以“用技能的力量改善我们的世界”为愿景的世界技能大赛,将提高技能人才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展示技术技能对实现经济增长和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作为办赛使命[4]。其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教练或教师培训能力为抓手,限定青年人比赛,组织管理周密,文档规范齐全,注重质量精度,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劳动态度,竞赛项目的工作角色与相关的职业岗位对接。世赛各项目都有各自的技能标准规范,即《世界技能标准规范》(WSSS),它规定了在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方面,作为国际最佳实践的知识、理解和具体技能(应知应会)的标准要求,它反映了世界技能大赛所代表的相关工作角色或工商业职业岗位的全球共识。因此,将具有技能人才培养引领作用的竞赛技能标准引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使职业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及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二)竞赛训练模式有效融入日常实训教学在竞赛技能标准的引领下,训练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关注选手的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然而各院校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的初衷很大程度是为了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学校的改革发展朝着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逐步壮大[5]。因而要有效发挥竞赛训练作用,将先进的训练模式有效融入日常的实训教学中。因此在日常实训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竞赛训练的训练模式,例如可以在实训教学中采用分模块教学或项目教学,适当增加对学生心理素质、体能训练、语言表达、组织计划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既有针对各项重要能力培养的专项练习,同时根据实际授课情况,适时融入完整项目的实战练习,并结合生产实际,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实际生产面临的突发问题并进行处理。 (三)竞赛训练方法适当用于职校实训课堂目前大部分实训课堂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教师讲解后巡回指导或分组教学等形式,很多学生欠缺举一反三、创新创造或应对突发事件独立解决问题等的能力。近些年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就业者各方面综合职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急需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6]。因此在日常实训教学中可以尝试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需求,采用相对应竞赛项目的训练方法。例如很多竞赛项目为了保障技术技能的有效传承,通常会将参训人员按照能力水平或学习资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梯队[7]。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不同能力水平选手之间的相互切磋、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可以更大程度地促进选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能力水平差异较大的选手间的学习。由此可见,将这些收效显著的竞赛训练方法适当运用在实训教学课堂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优势学生带动劣势学生,有效缓解实训课堂中的师资压力。(四)竞赛考核标准有效指引教学考核评价 随着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不断改变,技术技能水平的不断革新,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考查参赛选手的考核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同样学校检验自身人才培养成效的考核标准也需要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实际相适应。不同的专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不同,同样各个竞赛项目对参赛选手的考核标准也不同。例如有些竞赛项目要考核选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懂得健康与安全工作及绿色环保意识,同时要具备人际关系和沟通技能,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具备工作计划性和设计能力,能够正确安排工作顺序和工作进度等等。如果将这些考核标准适当加入实训课堂中,相较于之前很多职业院校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成绩而忽视他们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将更加有助于适应新时代对职业院校的育人要求。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训练模式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举例 以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信息网络布线训练项目为例,根据多年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集训及参赛经验,总结了很多选手训练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亟待解决或改善的问题。世界技能大赛的使命是提高技能人才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展示技术技能对实现经济增长和个人成功的重要性[8]。因此从竞赛标准到竞赛内容到评价依据都是结合现行行业组织及市场的实际需求,经过很多最具权威及代表性的行业企业院校专家教授共同研讨商定。通过竞赛,能够体现的技能及能力包括:竞争与经济成功所必需的现代技能;知识社会中必需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革新的技能;工作中必需的社交技能和团队交流合作能力;还有创造性、主动性、解决问题能力、健康安全绿色环保以及发扬传统和文化遗产的技能。在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集训过程中,首先关注各位参训选手的心理要素,特别是在初期进行参训选手选拔阶段,会对每一位选手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试,从各个不同维度反映选手的心理状态及与项目训练相关的切合点和欠缺点。因此,在学校日常实训教学过程中,借助竞赛集训的成功经验,将心理素养考量引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调研,发现不同类别学生、不同性格学生、不同特长学生的心理状态,便于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进一步挖掘不同学生的不同潜力,而不是单靠学生表面呈现的能力或行为。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为教学中的分组教学及分类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世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集训模式,通过对学生初步综合测试,了解学生大致的能力分层,将学生按照初始能力高低、综合素质水平高低等分成不同的梯队或组别,进而进行分类针对性的指导,有助于组内同学相互协作共同成长进步以及组间同学的良性竞争和帮助。同时定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或专业赛事介绍,了解同专业高水平技能人才具备的能力及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为学生树立明确的短期及长期目标。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身体素质方面,结合各专业或竞赛项目的不同对学生身体各部分要求的力量或体质素质要求也不同,可以适当在日常实训教学中适当加入相关的体能练习,当然也可以与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的体育课程相配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到户外进行长跑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再如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及计划实施能力方面,打破传统实训教学中教师布置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局面,让学生自主根据任务目标自行分派任务分工及任务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能够实现的完成目标[9]。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五、结束语 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对技能人才的未来职业发展及国家技术工人队伍的基础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国家加大力度投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新时代社会发展道路上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要途径。技能人才是支撑国家经济建设的坚强后盾,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大批技能人才的沃土,需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始终与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充分借助技能竞赛引领的技术标准及评价体系有效反哺日常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10]。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保障行业企业的人才队伍支撑,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史峰.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7(11):1-3.[2]周学辉,曾玉香,孙义,等.技能大赛引领专业教学改革途径研究[J].商情,2017(32):248-249.[3]翁国华.“赛训一体”教学方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7(15):76-77.[4]沈海庆,罗胜强.世界技能组织品牌调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2):78-82.[5]李国秀,范学科,王文光,等.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60-63.[6]严冬,陈鹏,冉庆华,等.钳工技能教学竞赛训练模式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4):185-186. [7]王颖为.人才培养重技能更要重素养——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现代职业教育,2019(26):32-33.[8]杨生文.如何借世赛东风推进技工院校国际化(下)[J].职业,2018(12):18-21.[9]刘建国,刘燕飞.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模式探索——“项目+工作室+一体化教室”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37-39.[10]刘甜,刘振河.“学训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3(5):102-103.
简介:职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摘要: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及经济发展变化与院校育人之间存在的矛盾,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与市场及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渐行渐远,很多院校遇到了自身发展的困惑及瓶颈,开始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对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技能竞赛,特别是具有权威性的部级或世界级的技能竞赛,也在不断调整更新竞赛标准及考核评价办法等,以不断适应社会新发展格局。因此,有效利用技能竞赛及备赛集训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及发展理念和培养模式,合理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及学校的可持续良性发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技能竞赛;职业教育一、职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市场用人需求也面临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矛盾局面。因此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快节奏的发展环境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过硬的技术本领,也要兼具善于沟通、组织协调、创新创造等各项综合能力。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发挥着对高技能人才塑造的基础性作用,要充分利用好职业教育阶段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与更高层次教育培养有效衔接、有机融合,适应市场需求。 二、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瓶颈面对市场环境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弊端也日渐凸显,很多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早已跟不上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新标准和新要求:(一)课程形式落后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形式仍然延续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很多专业课程学习仍然以理论知识学习独立于实习实训课程之外,即使很多学校采用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但面对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课堂教学形式大多关注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缺乏职业素养、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创新创造以及对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综合能力融会贯通的培养。当然,各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专门的职业素养、心理健康等相关课程,但各课程之间大多相互独立,难以衔接,学生也因此缺乏学习兴趣,甚至认为学习这些课程浪费时间没有学习价值。因此并未真正实现课程开设的初衷和目的。(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很多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师资水平等原因,课堂教学采用的方式方法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操作。随着职业教育教学不断深化改革,部分精品课程会采用分组教学、项目教学等形式,但大部分课堂教学效果仍距离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相差甚远。相比之下,很多职业院校参赛选手在进行针对性竞赛集训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往往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在毕业之后也深受企业青睐,并能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有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局限于低端操作人员。竞赛集训中会综合考虑全面培养选手的各项综合能力,不仅分模块训练也同时分阶段进行实战模拟,也会适当安排外出企业实践[3]。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体能、应变、创新、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能力。(三)评价体系陈旧除了以上两个弊端,还有一项普遍制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因素就是教学效果的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考试考查方式,很多专业课程大多按照课题内容进行过程性考核评价或结果性考核评价,考核依据标准也多以所学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评定,考核人员也大多以教师及学生为主。现行的评价体系缺乏对学生非专业能力方面的考查,或者占比较少,而企业实际运营生产中,求职者的技术技能只是作为基础,企业更看重员工的职业素养、心理状态、应变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这些也是新时代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三、竞赛标准及训练模式反哺教学的有效路径(一)竞赛技能标准充分引领人才培养 具有权威性的大型技能赛事一直致力于不断更新竞赛标准,定期组织行业企业或院校中的权威性的专家共同研讨,充分发挥技能竞赛的技能引领效应,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例如以“用技能的力量改善我们的世界”为愿景的世界技能大赛,将提高技能人才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展示技术技能对实现经济增长和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作为办赛使命[4]。其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教练或教师培训能力为抓手,限定青年人比赛,组织管理周密,文档规范齐全,注重质量精度,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劳动态度,竞赛项目的工作角色与相关的职业岗位对接。世赛各项目都有各自的技能标准规范,即《世界技能标准规范》(WSSS),它规定了在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方面,作为国际最佳实践的知识、理解和具体技能(应知应会)的标准要求,它反映了世界技能大赛所代表的相关工作角色或工商业职业岗位的全球共识。因此,将具有技能人才培养引领作用的竞赛技能标准引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使职业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及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二)竞赛训练模式有效融入日常实训教学在竞赛技能标准的引领下,训练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关注选手的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然而各院校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的初衷很大程度是为了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学校的改革发展朝着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逐步壮大[5]。因而要有效发挥竞赛训练作用,将先进的训练模式有效融入日常的实训教学中。因此在日常实训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竞赛训练的训练模式,例如可以在实训教学中采用分模块教学或项目教学,适当增加对学生心理素质、体能训练、语言表达、组织计划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既有针对各项重要能力培养的专项练习,同时根据实际授课情况,适时融入完整项目的实战练习,并结合生产实际,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实际生产面临的突发问题并进行处理。 (三)竞赛训练方法适当用于职校实训课堂目前大部分实训课堂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教师讲解后巡回指导或分组教学等形式,很多学生欠缺举一反三、创新创造或应对突发事件独立解决问题等的能力。近些年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就业者各方面综合职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急需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6]。因此在日常实训教学中可以尝试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需求,采用相对应竞赛项目的训练方法。例如很多竞赛项目为了保障技术技能的有效传承,通常会将参训人员按照能力水平或学习资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梯队[7]。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不同能力水平选手之间的相互切磋、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可以更大程度地促进选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能力水平差异较大的选手间的学习。由此可见,将这些收效显著的竞赛训练方法适当运用在实训教学课堂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优势学生带动劣势学生,有效缓解实训课堂中的师资压力。(四)竞赛考核标准有效指引教学考核评价 随着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不断改变,技术技能水平的不断革新,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考查参赛选手的考核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同样学校检验自身人才培养成效的考核标准也需要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实际相适应。不同的专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不同,同样各个竞赛项目对参赛选手的考核标准也不同。例如有些竞赛项目要考核选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懂得健康与安全工作及绿色环保意识,同时要具备人际关系和沟通技能,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具备工作计划性和设计能力,能够正确安排工作顺序和工作进度等等。如果将这些考核标准适当加入实训课堂中,相较于之前很多职业院校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成绩而忽视他们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将更加有助于适应新时代对职业院校的育人要求。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训练模式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举例 以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信息网络布线训练项目为例,根据多年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集训及参赛经验,总结了很多选手训练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亟待解决或改善的问题。世界技能大赛的使命是提高技能人才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展示技术技能对实现经济增长和个人成功的重要性[8]。因此从竞赛标准到竞赛内容到评价依据都是结合现行行业组织及市场的实际需求,经过很多最具权威及代表性的行业企业院校专家教授共同研讨商定。通过竞赛,能够体现的技能及能力包括:竞争与经济成功所必需的现代技能;知识社会中必需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革新的技能;工作中必需的社交技能和团队交流合作能力;还有创造性、主动性、解决问题能力、健康安全绿色环保以及发扬传统和文化遗产的技能。在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集训过程中,首先关注各位参训选手的心理要素,特别是在初期进行参训选手选拔阶段,会对每一位选手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试,从各个不同维度反映选手的心理状态及与项目训练相关的切合点和欠缺点。因此,在学校日常实训教学过程中,借助竞赛集训的成功经验,将心理素养考量引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调研,发现不同类别学生、不同性格学生、不同特长学生的心理状态,便于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进一步挖掘不同学生的不同潜力,而不是单靠学生表面呈现的能力或行为。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为教学中的分组教学及分类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世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集训模式,通过对学生初步综合测试,了解学生大致的能力分层,将学生按照初始能力高低、综合素质水平高低等分成不同的梯队或组别,进而进行分类针对性的指导,有助于组内同学相互协作共同成长进步以及组间同学的良性竞争和帮助。同时定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或专业赛事介绍,了解同专业高水平技能人才具备的能力及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为学生树立明确的短期及长期目标。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身体素质方面,结合各专业或竞赛项目的不同对学生身体各部分要求的力量或体质素质要求也不同,可以适当在日常实训教学中适当加入相关的体能练习,当然也可以与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的体育课程相配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到户外进行长跑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再如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及计划实施能力方面,打破传统实训教学中教师布置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局面,让学生自主根据任务目标自行分派任务分工及任务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能够实现的完成目标[9]。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五、结束语 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对技能人才的未来职业发展及国家技术工人队伍的基础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国家加大力度投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新时代社会发展道路上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要途径。技能人才是支撑国家经济建设的坚强后盾,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大批技能人才的沃土,需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始终与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充分借助技能竞赛引领的技术标准及评价体系有效反哺日常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10]。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保障行业企业的人才队伍支撑,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史峰.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7(11):1-3.[2]周学辉,曾玉香,孙义,等.技能大赛引领专业教学改革途径研究[J].商情,2017(32):248-249.[3]翁国华.“赛训一体”教学方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7(15):76-77.[4]沈海庆,罗胜强.世界技能组织品牌调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2):78-82.[5]李国秀,范学科,王文光,等.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60-63.[6]严冬,陈鹏,冉庆华,等.钳工技能教学竞赛训练模式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4):185-186. [7]王颖为.人才培养重技能更要重素养——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现代职业教育,2019(26):32-33.[8]杨生文.如何借世赛东风推进技工院校国际化(下)[J].职业,2018(12):18-21.[9]刘建国,刘燕飞.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模式探索——“项目+工作室+一体化教室”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37-39.[10]刘甜,刘振河.“学训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3(5):102-103.
简介:职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摘要: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及经济发展变化与院校育人之间存在的矛盾,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与市场及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渐行渐远,很多院校遇到了自身发展的困惑及瓶颈,开始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对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技能竞赛,特别是具有权威性的部级或世界级的技能竞赛,也在不断调整更新竞赛标准及考核评价办法等,以不断适应社会新发展格局。因此,有效利用技能竞赛及备赛集训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及发展理念和培养模式,合理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及学校的可持续良性发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技能竞赛;职业教育一、职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市场用人需求也面临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矛盾局面。因此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快节奏的发展环境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过硬的技术本领,也要兼具善于沟通、组织协调、创新创造等各项综合能力。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发挥着对高技能人才塑造的基础性作用,要充分利用好职业教育阶段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与更高层次教育培养有效衔接、有机融合,适应市场需求。 二、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瓶颈面对市场环境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弊端也日渐凸显,很多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早已跟不上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新标准和新要求:(一)课程形式落后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职业院校的日常教学形式仍然延续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很多专业课程学习仍然以理论知识学习独立于实习实训课程之外,即使很多学校采用了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但面对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课堂教学形式大多关注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缺乏职业素养、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创新创造以及对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综合能力融会贯通的培养。当然,各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专门的职业素养、心理健康等相关课程,但各课程之间大多相互独立,难以衔接,学生也因此缺乏学习兴趣,甚至认为学习这些课程浪费时间没有学习价值。因此并未真正实现课程开设的初衷和目的。(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很多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师资水平等原因,课堂教学采用的方式方法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操作。随着职业教育教学不断深化改革,部分精品课程会采用分组教学、项目教学等形式,但大部分课堂教学效果仍距离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相差甚远。相比之下,很多职业院校参赛选手在进行针对性竞赛集训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往往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并且在毕业之后也深受企业青睐,并能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有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局限于低端操作人员。竞赛集训中会综合考虑全面培养选手的各项综合能力,不仅分模块训练也同时分阶段进行实战模拟,也会适当安排外出企业实践[3]。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体能、应变、创新、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能力。(三)评价体系陈旧除了以上两个弊端,还有一项普遍制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因素就是教学效果的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考试考查方式,很多专业课程大多按照课题内容进行过程性考核评价或结果性考核评价,考核依据标准也多以所学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评定,考核人员也大多以教师及学生为主。现行的评价体系缺乏对学生非专业能力方面的考查,或者占比较少,而企业实际运营生产中,求职者的技术技能只是作为基础,企业更看重员工的职业素养、心理状态、应变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这些也是新时代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三、竞赛标准及训练模式反哺教学的有效路径(一)竞赛技能标准充分引领人才培养 具有权威性的大型技能赛事一直致力于不断更新竞赛标准,定期组织行业企业或院校中的权威性的专家共同研讨,充分发挥技能竞赛的技能引领效应,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例如以“用技能的力量改善我们的世界”为愿景的世界技能大赛,将提高技能人才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展示技术技能对实现经济增长和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作为办赛使命[4]。其特点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提高教练或教师培训能力为抓手,限定青年人比赛,组织管理周密,文档规范齐全,注重质量精度,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劳动态度,竞赛项目的工作角色与相关的职业岗位对接。世赛各项目都有各自的技能标准规范,即《世界技能标准规范》(WSSS),它规定了在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方面,作为国际最佳实践的知识、理解和具体技能(应知应会)的标准要求,它反映了世界技能大赛所代表的相关工作角色或工商业职业岗位的全球共识。因此,将具有技能人才培养引领作用的竞赛技能标准引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使职业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及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二)竞赛训练模式有效融入日常实训教学在竞赛技能标准的引领下,训练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关注选手的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然而各院校积极参加各类竞赛的初衷很大程度是为了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学校的改革发展朝着适应社会需求的方向逐步壮大[5]。因而要有效发挥竞赛训练作用,将先进的训练模式有效融入日常的实训教学中。因此在日常实训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竞赛训练的训练模式,例如可以在实训教学中采用分模块教学或项目教学,适当增加对学生心理素质、体能训练、语言表达、组织计划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既有针对各项重要能力培养的专项练习,同时根据实际授课情况,适时融入完整项目的实战练习,并结合生产实际,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实际生产面临的突发问题并进行处理。 (三)竞赛训练方法适当用于职校实训课堂目前大部分实训课堂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教师讲解后巡回指导或分组教学等形式,很多学生欠缺举一反三、创新创造或应对突发事件独立解决问题等的能力。近些年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就业者各方面综合职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急需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6]。因此在日常实训教学中可以尝试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需求,采用相对应竞赛项目的训练方法。例如很多竞赛项目为了保障技术技能的有效传承,通常会将参训人员按照能力水平或学习资历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梯队[7]。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不同能力水平选手之间的相互切磋、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可以更大程度地促进选手间的良性竞争,促进能力水平差异较大的选手间的学习。由此可见,将这些收效显著的竞赛训练方法适当运用在实训教学课堂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优势学生带动劣势学生,有效缓解实训课堂中的师资压力。(四)竞赛考核标准有效指引教学考核评价 随着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不断改变,技术技能水平的不断革新,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考查参赛选手的考核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同样学校检验自身人才培养成效的考核标准也需要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实际相适应。不同的专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不同,同样各个竞赛项目对参赛选手的考核标准也不同。例如有些竞赛项目要考核选手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懂得健康与安全工作及绿色环保意识,同时要具备人际关系和沟通技能,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具备工作计划性和设计能力,能够正确安排工作顺序和工作进度等等。如果将这些考核标准适当加入实训课堂中,相较于之前很多职业院校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成绩而忽视他们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将更加有助于适应新时代对职业院校的育人要求。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训练模式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举例 以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信息网络布线训练项目为例,根据多年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集训及参赛经验,总结了很多选手训练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很多在日常教学中亟待解决或改善的问题。世界技能大赛的使命是提高技能人才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展示技术技能对实现经济增长和个人成功的重要性[8]。因此从竞赛标准到竞赛内容到评价依据都是结合现行行业组织及市场的实际需求,经过很多最具权威及代表性的行业企业院校专家教授共同研讨商定。通过竞赛,能够体现的技能及能力包括:竞争与经济成功所必需的现代技能;知识社会中必需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革新的技能;工作中必需的社交技能和团队交流合作能力;还有创造性、主动性、解决问题能力、健康安全绿色环保以及发扬传统和文化遗产的技能。在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集训过程中,首先关注各位参训选手的心理要素,特别是在初期进行参训选手选拔阶段,会对每一位选手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试,从各个不同维度反映选手的心理状态及与项目训练相关的切合点和欠缺点。因此,在学校日常实训教学过程中,借助竞赛集训的成功经验,将心理素养考量引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调研,发现不同类别学生、不同性格学生、不同特长学生的心理状态,便于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进一步挖掘不同学生的不同潜力,而不是单靠学生表面呈现的能力或行为。通过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为教学中的分组教学及分类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世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的集训模式,通过对学生初步综合测试,了解学生大致的能力分层,将学生按照初始能力高低、综合素质水平高低等分成不同的梯队或组别,进而进行分类针对性的指导,有助于组内同学相互协作共同成长进步以及组间同学的良性竞争和帮助。同时定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或专业赛事介绍,了解同专业高水平技能人才具备的能力及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为学生树立明确的短期及长期目标。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身体素质方面,结合各专业或竞赛项目的不同对学生身体各部分要求的力量或体质素质要求也不同,可以适当在日常实训教学中适当加入相关的体能练习,当然也可以与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的体育课程相配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到户外进行长跑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耐力和毅力。再如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及计划实施能力方面,打破传统实训教学中教师布置工作任务或学习任务,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局面,让学生自主根据任务目标自行分派任务分工及任务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能够实现的完成目标[9]。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任务的能力。五、结束语 职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对技能人才的未来职业发展及国家技术工人队伍的基础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国家加大力度投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新时代社会发展道路上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要途径。技能人才是支撑国家经济建设的坚强后盾,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大批技能人才的沃土,需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始终与经济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充分借助技能竞赛引领的技术标准及评价体系有效反哺日常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10]。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保障行业企业的人才队伍支撑,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史峰.现代学徒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7(11):1-3.[2]周学辉,曾玉香,孙义,等.技能大赛引领专业教学改革途径研究[J].商情,2017(32):248-249.[3]翁国华.“赛训一体”教学方法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7(15):76-77.[4]沈海庆,罗胜强.世界技能组织品牌调性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2):78-82.[5]李国秀,范学科,王文光,等.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实践与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60-63.[6]严冬,陈鹏,冉庆华,等.钳工技能教学竞赛训练模式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4):185-186. [7]王颖为.人才培养重技能更要重素养——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现代职业教育,2019(26):32-33.[8]杨生文.如何借世赛东风推进技工院校国际化(下)[J].职业,2018(12):18-21.[9]刘建国,刘燕飞.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模式探索——“项目+工作室+一体化教室”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37-39.[10]刘甜,刘振河.“学训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3(5):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