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强化训练试题(二)(Word版附答案)

广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强化训练试题(二)(Word版附答案),高三语文二轮强化训练,广东省,莲山课件.

2020年广东省高三二轮语文强化训练试题 (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根据《论语》记载,孔子很少言及“利”的问题,偶或有之,也常常与“义”对举。例如为人们所熟知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在他的影响下,后世儒家将义利之辨看作一个重要问题,重义轻利成为儒家思想的基本倾向。

    与前人相比,孔子及其门人在使用“义”这一概念时,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强调“义”对于个人道德行为的重要性。这里的个人,主要是君子,一般指士及士以上阶层中的个体。如“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能够“行礼”的,当然是贵族。第二,在君臣关系层面,突出臣下这一方面的“义”。这并不是说,孔子把君臣关系看作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的、绝对的服从。因为孔子明确讲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如果将君主看作贵族阶层的一个成员,则君主也要讲“义”,所谓“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使臣以礼”为君主之“义”,“事君以忠”为臣下之“义”。

第三,从现代哲学的角度看,作为抽象的价值标准,《论语》中的“义”虽然也具有“公正”等含义,但在多数情况下,却只有形式意义而无内在规定性。例如,“君子义以为上”,就是君子应该让自己的行为具有正当性,否则其他的好品质都将失去依据。但什么是“正当性”,在不同语境、不同条件下,具体答案和标准又是不一样的。

    尽管在孔子之前,义利关系问题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到了孔子那里,义利才真正对举而言,并且具有了对立的意味。最著名的莫过于《论语·里仁》篇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义轻利是孔子价值观的基本取向。但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义”与“利”对立的背后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涉及“义”的问题时,君子和小人多指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君子“知书达理”,因而可以“喻于义”;小人见识短浅,自然只能“喻于利”。后世儒家虽然明知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有称德和称位两种方式,但常常本能地择取其中的道德含义。第二,孔子的义利之辨,主要从个人的道德行为着眼,主张个人在_面临选择之时,应舍利取义。这里的“利”,指的是私利。而在政治层面,孔子并不反对“利”。《论语·尧日》记载,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孔子说“尊五美,屏四恶”。其中,“五美”的第一条就是“惠而不费”,也就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很显然,孔子在此处所说的“利”,主要指公利。

    由于在《论语》中,孔子并没有明确区分公利与私利,因而给后人的直观印象就是孔子反对言利。这导致许多孔门后学在政治思想层面将“义”与“利”严格地对立起来。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恢复周礼,而实现的途径则在于希望君子通过修身律己而获得政治感召力,进而引导社会建立良好的秩序。因此,孔子的义利之辨首先着眼于君子对私利的克服。这种主张具有高度的理想性。然而,后世理学家由此发展出一种普遍性的认识,即把大多数政治和社会问题归结为人心问题,似乎人心端正了,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显然是严重脱离实际的。由此可见,我们在弘扬儒家重义轻利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并克服其与现买脱节的负面因素,进而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摘编自王超《孔子义利观探本》)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强调“义”对于个人道德行为的重要性,这里的个人属于社会的中上阶层。

   B.在君臣关系层面上,孔子认为君主“使臣以礼”为“义”,臣下“事君以忠”为“义”。

   C.孔子的“义”大多没有内在规定性,只要认为自己的行为具有正当性就是“义”。

   D.孔门后学将“义”和“利”对立起来,是由孔子没有明确区分公利和私利造成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引用孔子的名言引出了本文作者讨论的话题——孔子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B.文章善于条分缕析地分析问题,如第二段和第三段,这样便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C.文章并没有孤立地讨论孔子的义利观,而是将其与前人比较并指出其对后世的影响。

  D.文章讨论话题时一分为二,指出儒家的重义轻利的优秀文化传统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不但将义利对举,还使二者有了对立的意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最具代表性的句子,能反映孑L子的义利观。

    B.孔子时代,君子和小人是就社会地位和身份而言,但后世儒家常常选取其中的道德含义,即以道德高下来区分君子和小人。

    C.孔子主张个人在面临选择时,应舍利取义,这里的“利”是私利;孔子同时主张“惠而不费”,在政治层面不反对公利。    

    D.后代理学家把大多数政治和社会问题归结为人心问题,认为人心端正了,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认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材料一

    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中国游客近年来的“爆买”现象有所减弱,深度探索日本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的“体验型”观光人气高涨。

    从狂扫国际奢侈品,到重视产品内涵和附加值;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等“从众型”观光,到注重享受当地风土人情等个性化体验……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对“快餐式旅游”已经不再感兴趣。他们开启了新型的出境游玩消费模式,渐渐地从“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这些令人欣喜的变化逐渐更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游客的刻板印象。

    近年来,中国游客“个性化”的出境游模式倒逼旅游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旅游服务业需要在产品和服务的精细化、集约化上下功夫,在给旅客提供更满意体验的同时,充分控制成本。这是出境旅游产业的生存之道。

    与此同时,旅游目的地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各国需要在公共服务、旅游便利化等方面着重努力。除了推行更有力的促销和产品开发,各国也应不断完善包括签证、航班、中文标识、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切实提升游客满意度。

    中国出境游迎来最好的时期。未来,中国出境旅游业将持续大规模增长,市场的细分程度将不断加深。“目的地下沉+客源地下沉”的双下沉现象将更加突出,利基市场的重要性会愈加凸显。无论跟团游还是自由行,都会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摘编自《中国游客出境游方式改变,愈发注重个性化体验》)

材料一

   

 (数据公共资料整理)

  材料三

    在国际环境不稳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出境游对比过去三年均只有个位数增速,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这两份出境游成绩单显得格外亮眼。“一带一路”旅游热、私家团、定制游……这些关键词折射了中国出境游的一些变化,也成就了2018年以来出境旅游市场的风光。

    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表明,2018年赴欧洲人数超过600万人次,中国主要旅游目的地国家TOP20中,欧洲国家占据1/4。其中包含“一带一路”国家最多的东欧地区,出境人数占比整个欧洲最高,达到36%,增速最快超过20%。

    这一增势在2019年更为明显,预计2019年上半年赴欧洲人数达到300万人次,增长7.4%。“马蜂窝旅游网”行销策略总经理赵冉则透露2019年上半年旅游热度同比涨幅排在前十的国家中,欧洲国家占据六席。    

    “主要原因是三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法国意大利、摩纳哥。国家领导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比较火。”巴黎鲸行旅游总经理袁浩表示。  

    虽然众多中国人去欧洲仍然喜欢去法意英传统旅游大国,可欧洲小众目的地也在急速上升成为国人心头好。赵冉透露,黑山、波黑俄罗斯塞尔维亚、意大利和克罗地亚等地的搜索热度超过80%。

    国内一家大型出境旅行社负责人表示,相对全球其他旅游目的地,中国人赴欧洲旅游的整体状况,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和未来趋势。从数量上看,2019年上半年中国人赴欧洲旅游整体增长速度预计仍将保持在11%~16%;而从旅游方式上看,跟团游依然是赴欧旅游的最主要形式;消费习惯上,“买买买”势头有所放缓,而在各种体验消费上,游客的消费意愿大幅提升,酒店、餐饮等方面的花费随着意愿和产品的特色化带来不同程度的提升,注重体验将越来越成为旅游服务的重要关注点和优化提升要求。

    (摘编自《中国旅游研究院:2019年中国出境旅游年度报告》)

4、下列不属于中国出境旅游“质量型消费”方式的一项是(3分)

  A.游客从一个城市赶到另一个城市拍照。

  B.游客深度探索当地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

  C.游客去寻找当地地道的美食。

  D.游客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旅游服务供给侧要在产品和服务的精细化、集约化上做文章,为游客提供更满意的服务;同时,也要使旅游产业本身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B.2011年至2018年间,虽然中国出境旅游人数每年的增幅有高有低,但绝对人数还是逐年递增的,这反映了中国出境旅游的良好态势。

   C.统计显示,收入高低与出境旅游人数多少不成正比,中低收入者构成了中国出境旅游的主体,因此,出境旅游与收入高低没有丝毫联系。

   D.业内人士分析,2019年上半年旅游热度同比涨幅有六个欧洲国家进入前十名,这与“国家领导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比较火”有关系。

6、近年来,中国游客出境旅游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一9题。

林海雪原(节选)

曲波

    太阳落山了。

    村东一个大户,四合院,石灰墙。小炉匠挑着一副小炉匠挑子,贼头贼脑地溜进去了。

    不多时,一个胖胖的老头,把头探向门外,两面张望了两眼,然后当啷一声关了大门,只听得

哗啦啦上了闩。

    孙达得急得不耐烦,要求道:“这下准了,这是家大地主,捉了算啦。”

    杨子荣笑道:“忍耐些!要挖匪徒们的底,不要因小失大。水越深咱们放的线越长,线越长,捉到的鱼越大。”

    黑昏,起了山风,刮得呜呜乱响。

    杨子荣和孙达得下了山丘,来到这大院墙外,低声商量了两句,接着就翻墙而入,走进院后。在大风响的掩护下,连他俩自己也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响。挨进东厢房的夹道,摸到正房的窗下。屋里静悄悄的,好像没人。只有东间一个窗子透出微弱的灯光。突然,一股特别的味道扑鼻而来,孙达得拉了一下杨子荣的袄襟,用嗓子内的声气说:“大烟味。”

    杨子荣把手往下一压,头一摇,示意不叫孙达得再说话,然后他摸到窗台下,用唾沫蘸在食指上,润开窗户纸。关东山的窗户纸是糊在外面的,灯下润开是不易被发觉的。然后用一只眼

对准这个杏核大的小孔向里看去。

    靠窗的大炕上,中间放一盏大烟灯,小炉匠和刚才关门的那个胖老头,一个炕头,一个炕尾,弯弯的像一对大虾,抽得正起劲。  

    小炉匠冲冲吸了一肚子,一口气忍了足有一分钟,然后噗地喷出一口浓浓的青烟。    

    过足了瘾,两人坐起来。小炉匠鬼头蛤蟆眼地说:“三舅,今天带来二百两。”说着他走下地来,从挑子里拿出黑糊糊的十大块。  

    胖老头也下了炕,揭开正北壁窝上的一个佛龛,露一个大肚子弥勒佛。他端起了那个佛,小炉匠把十块大烟土放进佛位下的座箱里。

    杨子荣一伸舌头,惊讶地想道:“这个家伙真够狡猾,带了这么多大烟咱还没发觉。”只见两人又回到炕上,胖老头闭目合眼地问道:“怎么带这么少一点来?”

    小炉匠低声答道:“三舅!你不知道,这趟没接上捻子。”    

    “怎么?”胖老头惊问一声,睁开了眼睛。

    “差一点叫捉去。”小炉匠靠近胖老头,“共军进山了,九龙汇、九龙后都住上了。要不是外甥我来得快,差一点叫他们看破。我三言两语把那伙小子给打发走了。我也没敢再去接捻子,怕露了马脚,就回不来了。有两个自称是牡丹江山货庄的人和我一块下山,他妈的!什么山货庄的,明明是做的扣子!他想让我栾平上套哇!我装得一点事儿没有,弄得那两个老小子淡而

无味地走了。哈哈!……”他大笑了两声。

    胖老头哼哼地一声奸笑,对小炉匠夸奖道:“好样的!真能随机应变。”又把话头一转,“这几天和尚屯也开始‘土改’了,有的屯正煮什么‘夹生饭’,还有的屯‘扫溏子’。这些穷光蛋花样多着呢!”说罢,咳的一声,哭丧着脸,显出一副将死的架子。小炉匠也耷拉下脑袋,没精打采地问道:“老家安排得怎样?”

    “一切都好了。”胖老头哭丧中又好像很自负的样子,“你舅母和三个兄弟媳妇到了牡丹江市你三姐家,你大兄弟假报了履历混进了铁路,贵重东西,‘干货’,都搬走啦。叫穷棒子来吧!想在我身上拔根毛?哼!”

    两个又对笑了一会儿,虽然是在笑,但面带恐惧,声音凄哀。小炉匠说:“三舅有眼光,这样干净利索,看点子不对,向山上一蹽。山上粮足,肉足,山神爷爷老把头保佑。就是缺咸盐和药卖了黑货快买盐买药。”

    胖老头喘了口粗气。“黑货下得少了,和尚屯老姜被穷棒子贫农团活活打死了,半砬屯冯老汕捉在监狱里,只剩两半屯张寡妇还不大上眼,能对付卖点。”

    两人沉闷了两分钟的光景。小炉匠无可奈何地说:“三舅不忙,从杉岚站事发生以后,这几天风太紧,要躲躲这阵予风。我天亮回山,躲几天再说,别处我先不去了。”

    灯熄了,里面传出了酣睡声。

    杨子荣和孙达得跳墙出来。

    孙达得低声细气地高兴地说:“这下可来菜了。捉吧!两个一块。”

    杨子荣深思了片刻:“老家伙在军事上没有用,山里的详细情况他不一定了解,交给工作队。如果带走了他,他那混入铁路的儿子和带走财宝的三个媳妇一定惊觉,对我们工作不利,别弄跑了老百姓在‘土改’当中应得的财宝。”

    孙达得点头赞成:“对!不捉老家伙,捉那个小炉匠。”说着一跷腿要翻墙进去,杨子荣拦住说道:“这样做,打了骡子马惊。没听见吗,天亮他就要回山躲风,那时……”杨子荣两手一掐。

    孙达得说道:“好!那就让他再睡半宿吧!”

    “走!”杨子荣道,“进狼窝,捉回头狼。”

等小炉匠再回到他那个秘密洞府的时候,杨子荣和孙达得已经恭候他大半天了,他们三人又走在回九龙汇的密林里。    

                          (节选自曲波《林海雪原》第九章,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黑昏,起了山风,刮得呜呜乱响”的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也为下文杨子荣、孙达得暗中侦察作了必要的铺垫。    

   B.杨子荣用唾沫润开窗户纸,对准“小孔向里看去”,一个“看”字,一直领起到“灯熄了,里面传出了酣睡声”,构成了小说主要内容。   

   C.小炉匠十分狡猾,善于随机应变,身上带着许多烟土,竞没被发现;他识破杨子荣的身份,运用欺骗伎俩,竟让杨子荣对他毫无疑心。      

D.人物语言充分表现人物性格,如“线越长,捉到的鱼越大”表现杨子荣深谋远虑;“这些穷光蛋花样多着呢”表现胖老头对“土改”的憎恶。

8、小说中杨子荣是侦察排长,孙达得是侦察员,那么孙达得这个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作用?(6分)

 

9、本文杨子荣、孙达得偷听小炉匠和胖老头的对话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偷听陆谦、富安等人的对话相比,在特点和作用上有怎样的不同?(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荀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①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嘉料之,曰:“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太祖将征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

广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强化训练试题(三)(Word版附答案)

广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强化训练试题(三)(Word版附答案),高三语文二轮强化训练,广东省,莲山课件.

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谥曰贞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有删改)

【注】①“太祖”指曹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B.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C.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D.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军祭酒,即军师祭酒,因避晋司马师之讳,故省去“师”字;是公府属官,首席军师。

    B.江东,长江以东地区,也叫江右,有时也把孙吴统治的全部地区都叫作“江东”。

    C.乌丸,又称乌桓,属于东胡部落,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遂以山名为族号。

    D.表,古代臣下写给皇帝的奏章,文中的“表”与诸葛亮《出师表》的“表”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嘉察人入微,见解十分独到。他认为袁绍做到了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却做不到像曹操那样懂得用人之道,做事头绪太多,不得要领,优柔寡断,难成大业。

    B.郭嘉审时度势,做出准确判断。曹操准备征讨乌丸,他客观分析乌丸的情况和刘表不会趁机搞小动作的原因;行军至易县,他建议迅速出击,以备不虞。

    C.郭嘉出谋划策,得到曹操倚重。曹操初与他交谈,便认定他就是帮助自己成就大业的人,此后,他多次为曹操出主意,想办法,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D.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深感痛惜。他三十八岁时患重病,在他去世后,曹操亲自为他吊丧,悲痛万分,在呈给朝廷的表章中,深表痛惜,建议朝廷重赏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5分)

    (2)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一15题。

行香子三山作①

辛弃疾

    好雨当春,要趁归耕。况而今、已是清明。小窗坐地,侧听檐声。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

    花絮飘零,莺燕丁宁。怕妨侬、湖上闲行。天心肯后,费甚心情。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睛。

【注】①本词写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78年)春,作者正在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任上。自绍熙四年冬天至五年春,他曾屡次上书求归,但朝廷始终没有明确答复。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好雨当春”化用了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诗句,巧妙无痕。

B.“要趁归耕”直接表达词人归耕田园的想法,清明时节,这种念头更加强烈。

    C.“花絮飘零,莺燕丁宁”运用拟人手法展现清明时节的景物特点,景中有情。

    D.“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暗含着词人希望归耕而又有所顾虑的复杂心情。

15、请分别从写景和比兴的角度理解“恨夜来风,夜来月,夜来云”中“恨”之缘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离骚》中“                     ,                     ”两句,通过写让马儿到长有香草的水边或高地散步休息,来表达诗人的美好追求。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一句以赋的手法写出了雪下得早,“                       ”一句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雪下得广。

(3)在《赤壁赋》中,苏轼在问客为什么洞箫吹得凄婉哀怨之前,用“                               ,

                      ”两句对自己的神态和动作进行了刻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一19题。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        ,跨越千年,又处在“一带一路”极其重要的位置。必须让文物活起来,才能既保证洞内文物不被损坏,又能让敦煌文化依托科技手段,走向世界。

    文化的传承不是空泛的,也不一定要高端、抽象,对于大众,更需要一种容易理解,且愉快轻松的传播状态。所以文化的传播和故事叙述,要        复杂和抽象的部分,让大众在一种更易接受的体验中去认知。

    古老的文化就放在这个地方,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挖掘它,如此就会呈现不同的文化生态。而文化的        ,就是让人看得见,也让人看得懂,如此才更能激发人们了解一种文化的兴趣,(    )。

    走过丝路繁华,拂去岁月风尘,古老的敦煌,在新时代        更加夺目的光彩。而敦蝗文化也将在自信与包容中更具活力,更具魅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节点   剥离   删繁就简       焕发出    

  B.拐点   剥蚀   言简意赅       闪耀着    

  C.拐点   剥离   删繁就简       闪耀着    

  D.节点   剥蚀   言简意赅       焕发出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一项是(3分)

    A.传承不是空泛的,也不一定要高端、抽象的文化,对于大众,更需要一种容易理解,且愉快轻松的传播状态。

    B.文化的传承不是空泛的,也不一定要高端、抽象,对于大众,更需要一种愉快轻松,且容易理解的传播状态。

    C.文化的传承不是空泛的,也不一定要高端、抽象,对于大众来说,更需要一种容易理解,且愉快轻松的传播状态。

    D.文化的传承不是空泛的,也不一定要高端、抽象,对于大众来说,更需要一种愉快轻松,且容易理解的传播状态。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敦煌与众不同的美也更便于人们去探寻

    B.也更便于人们去探寻敦煌与众不同的美

    C.也有利于人们去探寻敦煌与众不同的美

    D.人们去探寻敦煌与众不同的美也更方便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口罩作为保护自身、抵御疫情的有效工具之一,在应对疫情期间,         ①           ,更应该正确地戴。          ②            ,不同种类的口罩适用的场景也不一样。我们常说的“N95”,其口罩滤料对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是防护级别较高的口罩类型,一般是在近距离面对患者时所使用的。多数情况下,普通人是没有必要把N95口罩作为标配的。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防护,           ③                  ,一般的口罩,如外科口罩等是能阻挡大部分带有病毒的飞沫进入呼吸道的,在公共场合也就够用了。

21、把下面文字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5个字。(5分)

    随着大众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网络书店的冲击,实体书店走向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早在2016年,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的调查数据就显示,全国有近五成的实体书店倒闭,总数达1万多家。在这一背景下,一批“高颜值”网红书店的逆袭,不啻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不过,随之而来的也有争议。有人认为,网红书店的“形式大于内容”,存在过度商业化的嫌疑。而一些年轻人到网红书店也未必是买书,而更多是拍照留念。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准确理解各“主题”,选择其中一两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与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语文(一)

1、B【解析】A.“这里的个人属于社会的中上阶层”与义不符,原文是“一般指士及士以上阶层中的个体”。C.“只要认为自己的行为具有正当性就是“义”曲解文意。原文是“君子应该让自己的行为具有正当性。否则其他的好品质都将失去依据”。D.“是由孔子没有明确区分公利和私利造成的”原因不完整,直接原因应是“给后人的直观印象就是孔子反对言利”。

2、D【解析】“指出儒家的重义轻利的优秀文化传统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曲解文意,文章最后一段中肯定了“儒家重义轻利优秀文化传统”需要“弘扬”,只是需要注意克服“其与现实脱节的负面因素”。称其为“糟粕”言过其实。

3、B【解析】扩大范围,“是就”应为“多就”。

4、A【解析】其余三项都强调了体验,而一味“拍照”,只能体现“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    

5、C【解析】“中低收入者构成了中国出境旅游的主体”不能准确反映图二所示,“没有丝毫关系”说法绝对。

6、①消费模式上:从“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游客越来越注重“体验型”旅游。②旅游方式上:跟团旅游为主,私家团、定制游抬头。③游客人数上:中国出境旅游人数逐年递增,近两年增速明显。④旅游目的地上:赴“一带一路”国家和欧洲国家旅游的人数增多。(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7、C【解析】“竟让杨子荣对他毫无疑心”不符合小说发展的逻辑,杨子荣和孙达得一路跟踪小炉匠,这说明了二人对他有所怀疑,后来偷看和偷听的一切证实了怀疑的正确。所谓“我装得一点事儿没有,弄得那两个老小子淡而无味地走了“只是小炉匠单方面的自鸣得意,反而证明了他其实才是被蒙在鼓里的人。

8、①孙达得的急躁、兴奋、考虑问题倚单反衬出杨子荣的沉稳、冷静、善于分析问题。②通过孙达得和杨子荣之间的对话,向读者交代了有关情节的进展情况。③作为杨子荣的助手,孙达得的行为与杨子荣的行为相结合,一起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每点2分)

9、特点:①林冲的偷听带有偶然性和被动性。草料场被烧,林冲无处安身,便到山神庙栖身,由于雪大天冷,他只好掇来石头抵住庙门;陆谦等人烧了草料场后来到山神庙,推不开庙门,这就为林冲偷听他们的对话提供了机会。②杨子荣和孙达得的偷听带有必然性和主动性。他们是小分队的侦察员,一路跟踪小炉匠来到胖老头家,仔细偷听他们的对话,探清了他们的底细。(2分)

  作用:①通过偷听,林冲明白自己委曲求全是没有出路的,于是他奋起反抗,杀掉仇敌,投奔梁山,实现了性格的变化。(2分)②通过偷听,杨子荣和孙达得初步掌握了小炉匠的身份等信息,为下面进一步控制和捉拿他作了必要的铺垫。(2分)

(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10、D。【解析】这句话是郭嘉对形势的分析,一是分析了乌丸没有防备,可以突然袭击;二是分析了刘表性格尚空谈,不会重用刘备。根据整体句意理解,则“卒然”修饰“击之”才恰当,据此排除A、B项。“表,坐谈客耳”用判断句的形式说明刘表的性格。不应理解成刘表坐着,据此排除A、C项。另外,“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是一组对偶句。原文标点为: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

11、B【解析】“江东”也叫“江左”,古时在地理上以西为右,以东为左。

12、A【解析】“像曹操那样”错,郭嘉在评价袁绍时,并没有拿曹操与之比较。

13、(1)这时曹军士卒疲倦,曹操想率军撤退,郭嘉劝说曹操速攻吕布,最后曹操擒住了吕布。(“引军”“说”“急”“禽”各1分,句意1分)

(2)况且敌人听到消息,必定做好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装兼程进发,出其不意。(“闻之”“为备”“兼道”“掩其不意”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郭嘉字奉孝,是颍川郡阳翟县人。起初,郭嘉到北方去拜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对考察核选自己为之效命的君主一事,十分审慎,所以一百次行动就能一百次成功,因而功名可以成就。袁公只想效法当年周公礼贤下士之举,但却不知晓用人的奥秘。做事头绪太多,把握不住要领,喜好谋划,却没有决断,要想和这样的人共同拯济天下大难,成就王霸大业,太难了!”郭嘉在这时随即离开了袁绍。苟或推荐郭嘉,曹操召见郭嘉,纵论天下大事。曹操说:“使我成就天下大业的。必定是这个人了。”曹操上表举荐郭嘉为司空军祭酒。曹操征讨吕布,几场仗下来打败了吕布,吕布退军固守。这时曹军士卒疲倦,曹操想率军撤退,郭嘉劝说曹操速攻吕布,最后曹操擒住了吕布。孙策转战千里,得到了全部江东地区,孙策知道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打算渡江向北进发袭击许昌。郭嘉预料到,说:“孙策轻敌没有防备,虽然拥兵百万,无异于独自在中原行军。如果有刺客暗中行刺,一个刺客就能将孙策杀掉。在我看来,孙策一定死于匹夫之手。”孙策还未渡江,果然被许贡的门客刺杀了。曹操将要去征讨乌丸,部属中许多人担心刘表会派刘备乘机袭击许昌,以讨伐曹操。郭嘉说:“曹公虽然威震天下,但那乌丸依仗其地处僻远,必定没作防备。趁其没有防备,我军突然袭击,定可取胜。刘表这个人,不过是个清淡虚夸的空谈家罢了。他自知其才力不足以驾驭刘备,若是重用刘备又担心不能控制;轻任刘备那么刘备不会为他效力。因此,即便我们倾全力远征乌丸,曹公您也用不着担忧什么了。”曹操于是率军出发。来到易县时,郭嘉说道:“兵贵神速。现在我军行军千里攻击敌人,辎重很多,难以迅速得到有利的时机,况且敌人听到消息,必定做好防备,不如留下辎重,轻装兼程进发,出其不意。”曹操于是悄悄出了卢龙塞,直捣单于的大本营。敌人突然听说曹操到来,惊恐不已,仓促应战。曹军大破敌人,斩杀蹋顿以及名王以下许多将领。郭嘉三十八岁,从柳城返回时,患了重病。曹操不断派人探视。后来郭嘉病死,曹操亲自为郭嘉吊丧,悲痛万分,曹操上表朝廷说:“军师祭酒郭嘉,自从跟从征战,已经十一年了。每当有重大决议,面对敌情随机应变,其他人都没有拿定主意,郭嘉就已作出决断。要想平定天下,以谋略制敌为上。郭嘉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想郭嘉的功勋,的确不能够忘记。建议给郭嘉增加食邑八百户,与以前的加起来一共上千户。”追授郭嘉谥号贞侯。

14、D【解析】“词人希望归耕而又有所顾虑”错。“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表面是说清明时节时阴时晴的天气特点,实际是说只要皇帝批准了,事情就好办。然而君心难测,就如自然界忽风忽雨,忽阴忽晴,令人捉摸不透,真叫人闷杀。

15、①写景角度:夜晚一会儿刮起大风,一会儿升上明月,一会儿铺满乌云,阴晴无定,变幻莫测,令人生恨。(3分)②比兴角度:词人以阴晴无定、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暗喻朝中及地方官场小人的谗谤迫扰,自己不堪忍受,因此生恨。(3分)

16、(1)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2)胡天八月即飞雪千树万树梨花开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6分,每句1分)

17、A【解析】节点:本来是科技名词,可引申为某个时间或过程的阶段。拐点:本身是数学名词,引申过来相当于“转折点”。文中强调敦煌在整个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用“节点”恰当。剥离:剥落、脱落。

剥蚀:物体受侵蚀而损坏脱落。文中要表达的是将“复杂和抽象的部分”分离出来,用“剥离”恰当。删繁就简:删除繁杂部分,使其趋于简明。言简意赅: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置于文中显然错误。焕发:意思是光彩四射;振作;显示出热情洋溢、精神愉快。闪耀:耀眼、闪烁。前者多用于抽象的色彩,后者多用于形容具体的色彩。文中用“焕发”恰当。

18、C【解析】原句语病是“主客颠倒”。A、B项中,仍存在“主客颠倒”的语病。根据第三段中“就是让人看得见……了解一种文化的兴趣”可知,B、D项中“愉快轻松,且容易理解”语序不当。

19、B【解析】从与上句“才更能激发人们了解一种文化的兴趣”中“才更……”照应看,B项的衔接最自然紧凑。

20、①不仅应该戴

    ②一般口罩有很多种

    ③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

    (6分,每处2分)

21、实体书店走向式微;网红书店逆袭,但引发争议。  (5分)

22、【写作指导】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了让城市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基础,需要解决三大类问题:一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人与人的冲突;二是人与居住环境即城市本身的冲突;三是人与自然大环境即人的整个生存空间的冲突。因此,上海“世博会”提出要从三个方面创造条件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理想变为现实的主题思想,即“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三者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绿色生活,美丽家园”,旨在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融入自然、追求美好生活。“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关键词可以有机结合,比如:科技创新+5G技术+大数据智能化(侧重谈科技),顺应自然+保护生态(侧重谈环保),多元文化十人类命运共同体(侧重谈文化)。

广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强化训练试题(四)(Word版附答案)

广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强化训练试题(四)(Word版附答案),高三语文二轮强化训练,广东省,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