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0届高三地理一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2020届高三地理一模试题(Word版附解析),高三地理一模试题,山东,菏泽市,莲山课件.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4月)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T公司是美国一家主要生产电动汽车及储能设备的公司,于2003年7月1日成立,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带。2008年10月,该公司第一批电动汽车下线并开始交付,但原计划售价10万美元的产品,实际成本却高达12万美元。尽管公司多年来产能不足、亏损严重,但一直是被全球看好的明星车企。2018年初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极大地影响着中美甚至世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年底,T公司在上海临港开始全面投产超级工厂,年设计产量25万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T公司在上海临港建设超级工厂的直接目的是
A. 获得技术资源 B. 提高电动汽车产能
C. 扩大品牌影响力 D. 扭转财务亏损状况
2. 与美国加州相比,在上海建超级工厂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A. 技术水平更优越 B. 汽车发展历史更悠久
C. 市场规模更庞大 D. 后备土地资源更丰富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T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带,技术力量雄厚,A错误;尽管公司多年来产能不足、亏损严重,但一直是被全球看好的明星车企,在上海临港建设超级工厂的直接目的是提高电动汽车产能,间接目的是扭转财务亏损状况,明星车企的目的不是为了扩大品牌影响力,B正确,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美国经济发达,技术水平更优越,汽车发展历史更悠久;中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在上海建超级工厂的突出优势条件是市场规模更庞大,C正确;上海为我国第一大城市,后备土地资源没有优势。故选C。
海洋—大气之间进行着广泛的水热交换,深刻影响着全球环境及其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的主要方式是
①洋流热量输送
②海气之间对流
③海面长波辐射
④蒸发潜热输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 图中中纬度海域数值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大气运动 B. 洋流分布 C. 天气变化 D. 太阳辐射
5. 图中向大气输送热量最少的海区
A. 雨雾天气较多 B. 浮冰和冰山广布
C. 渔业资源较丰富 D. 盐度比周围海域高
【答案】3. D 4. B 5. C
【解析】
【3题详解】
对流大多是由局部气流受热上升导致,因海域纬度范围广,各地冷热状况不同,因此对流常产生于局部区域,而海——气之间的输送热量则是整个海洋面与大气间,并不是局部区域的表现,故②不是主要的输送热量方式;海面的温度与太阳辐射的温度相比较低,而热量值越大、能量越大,波长越短,所以海面的辐射应为长波辐射,③对;海洋水蒸发时会吸收热量,在遇到一定低气温时会产生潜热释放(即水汽凝结时会释放热量),这种海气热量的交换方式会在整个海域都能产生,且热量交换明显,④对;洋流热量输送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海域间温度的交换,虽然也会对沿途环境产生增温或降温的效果,即产生热量交换,但这种交换通过直接传导的方式进行热量交换的量少,仅局限于近洋流面的大气,所以最终也是通过蒸发潜射输送交换的热量更多,①不是主要方式。故选D。
【4题详解】
从图上可以看出,中纬度沿线向大气输送热量的年总值在大洋东岸接近甚至小于50,这表明大洋东岸海洋几乎没有向大气输送热量,反而接收大气热量多,根据洋流分布原则可知这里有寒流流经,降温效果明显,水温低,蒸发弱,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少;而大洋西岸则大于200,这表明大洋西岸向大气输送热量多,根据洋流分布可知该海域有暖流流经,增温效果明显,水温高,蒸发强,因此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故两侧洋流分布不同造成数值差异,B对;大气运动主要表现在天气现象及风等现象,对大范围海水温度的影响非常弱,且这个纬度附近的两地风向大多以东北信风为主,AC不符;影响太阳辐射的最基本因素是纬度,两地纬度相同,且下垫面同为洋面,太阳辐射值应相似,故D不对;故选B。
【5题详解】
从图上可以看出向大气输送热量最少 海区位于20°N的美国西部,该海域大部分区域受东北信风影响明显,东北信风在该区域是从陆地吹向海洋,该海域受离岸风影响,深层海水应上泛,将深层盐分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渔业资源较丰富,C正确;这里地处热带区域,太阳辐射较强,海水蒸发较为旺盛,天气具有热的特点,寒流流经的时候,会导致近洋面的气温下降,随着气温下降,空气中水汽就会凝结,形成海雾,因此多雾,由于寒流减湿作用明显,再加上这里近30度,受副高影响,近洋面常形成逆温层,不利于水汽对流上升,因此少雨,A错误;纬度较低,没有浮冰和冰山,B错误;受寒流影响,盐度比周围海域低,D正确;故选C。
格尔木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昆仑山,是格尔木市的母亲河。某研究小组在格尔木河流域8600km2的研究范围内对地表覆盖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下图),研究发现格尔木河流域1993~2014年整体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地下水位上升,为格尔木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下列关于格尔木河流域地表覆盖类型面积变化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生植被覆盖率提高是由于生态改善降水增多
B. 湿地覆盖率降低主要在于冰雪融化量减少
C. 湖泊面积逐年减少是由于周边耕地的扩大所致
D. 裸地面积减少应该是植树造林产生的巨大作用
7. 1993~2014年格尔木河流域地下水水位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A. 流域面积减少,蒸发量减少
B. 流域内年降水量增加,雨水下渗量增多
C. 格尔木市的发展,硬化路面扩大,河流径流增多
D. 乃吉里和格尔木水电站多年来减少发电,增加河流的下流量
【答案】6. A 7. B
【解析】
【6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原生植被覆盖率整体偏低,但从1993~2014年原生植被覆盖率有所增加,整体生态环境持续好转,A正确。湿地覆盖率上升,B错误;周边耕地的没有明显扩大,湖泊面积逐年减少是由于湿地覆盖率上升,C错误;裸地面积减少应该是原生植被覆盖率增加的结果,青藏高原并不适合植树造林,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流域内地下水位上升与流域内年降水量增加,雨水下渗增多有关系,B正确;流域面积和蒸发量不会明显减少,A错误;格尔木市位于冲积扇的边缘,其影响有限,C错误;乃吉里和格尔木水电站会减少河流的下流量,D错误;故选B。
温带雨林是指在中纬度高雨量地区生长的针叶或阔叶森林,温带雨林在很多方面与热带雨林相似。W岛(下图)温带雨林广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W岛温带雨林中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阔叶树种较少,其主要原因
A. 阴雨冷湿,年均温较低,光热不足 B. 土壤贫瘠,土层浅薄,植物种类少
C. 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 D. 人类对阔叶树砍伐数量比针叶树多
9. 与亚马孙热带雨林相比,W岛的温带雨林
A. 树木年轮现象更显著 B. 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C. 土壤的腐殖质层更薄 D. 植物的垂直分层更多
【答案】8. A 9. A
【解析】
【8题详解】
该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又有地形抬升,多地形雨,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该地为温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雨天数多,光照少。又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因此该地的热量和光照等自然条件无法满足阔叶林的生长,可以进一步推测,该地应该为阴雨冷湿的环境, 故A正确。温带雨林,枯枝落叶多,气温低,分解慢,土壤肥沃,土层深厚,B错误;冬季受西风影响大,不是冬季风,C错误;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试题,山东,济南市,莲山课件.
人类砍伐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树木生长快,年轮稀疏;温带雨林气候树木在一年内生长期变化显著,甚至到冬天内还能停滞,年轮密集,树木年轮现象更显著,A正确。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植物的垂直分层更多,降水丰富,气温高,淋溶作用强,土壤的腐殖质层更薄。故选A。
气温直减率是模拟山地气候、生态过程的输入参数,亦是气候变化的基础资料,其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遮蔽率呈负相关。秦岭是中国重要的气候、生态分水岭,其主峰太白山南北坡气温直减率季节变化明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关于图中坡向的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 甲坡为南坡,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直减率高
B. 甲坡为北坡,冬季降水少植被稀疏,气温直减率低
C. 乙坡为南坡,夏季降水多植被茂密,气温直减率低
D. 乙坡为北坡,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深刻,气温直减率高
11. 推测太行山东、西两坡气温直减率的特征
A. 东西两坡均冬季大于夏季 B. 东西两坡均冬季等于夏季
C. 夏季东坡小于西坡 D. 冬季西坡小于东坡
【答案】10. C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夏季,南坡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湿度大,潜热输送量大,气温直减率较小,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增大,气温直减率减小,乙为南坡,AD错误,C正确:甲为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植被稀疏,气温直减率低,B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气温直减率是模拟山地气候、生态过程的输入参数,亦是气候变化的基础资料,其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降水量、植被遮蔽率呈负相关;东西两坡太阳辐射相差不大,夏季东坡降水多于西坡,气温直减率东坡小于西坡,C正确;两坡冬季降水都较少,东坡植被覆盖率更好,故冬季东坡小于西坡;故选C。
“收缩型城市”是指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人口流失和经济衰退是判断城市收缩的主要指标。中国东北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收缩最为严重,且集中出现了“市区—市辖区”双收缩的现象(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关于图中收缩型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北地区共有11个 B. 西南地区个数较多
C. 全是资源型城市 D. 多属于结构性危机收缩
13. 长江经济带的收缩城市应对“收缩”的有力措施有
①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类顶尖人才
②趋利避害,打造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
③优先配置主城区公共交通设施
④发展文化旅游业,增强市民的幸福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2. D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结合图例,我国收缩城市最多的是东北地区,越过了11个,A错误; 西南地区个数较少,B错误;长三角地区是由于高速城镇化导致城市“收缩”,不是资源型城市,C错误;主要是生产与消费和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引发的,多属于结构性危机收缩,D正确;故选D。
【13题详解】
“收缩型城市”是指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长江经济带的收缩城市应对“收缩”的有力措施应能吸引人口流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各类顶尖人才,①正确;趋利避害,打造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有利于留住人口,②正确;优先配置主城区公共交通设施和发展文化旅游业对吸引人口流入影响较小,③④错误。故选A。
“虚拟耕地”是指商品贸易中的产品在生产地或消费地生产所需要的耕地资源数量。近十几年中国成为虚拟耕地的净进口国,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的虚拟耕地净进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促使中国成为粮食虚拟耕地净进口国的主要因素有
①国际上的粮食产量高
②国际上的粮食价位低
③中国是人口大国
④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⑤中国农业技术水平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15. 国际环境安全事件有时会导致很多国家限制粮食出口,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应该
A. 维持中国粮食贸易中稳定的贸易结构
B. 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投资到中国农业领域
C. 多进口单产高的粮食品种
D. 在各区域之间实现虚拟耕地的“调动”
【答案】14. C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国际上的粮食产量高并不是我国进口粮食的主要因素,①错误;国际上的粮食价位低,②正确;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③正确;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耕地面积减少,④正确;中国农业技术水平的发展,粮食产量增加,进口量减少,⑤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国际环境安全事件有时会导致很多国家限制粮食出口,无法维持中国粮食贸易中稳定的贸易结构,A错误;受自然条件限制,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投资到中国农业领域的可能性较小,B错误;我国粮食单产较高,多进口单产高的粮食品种作用较小,C错误;在各区域之间实现虚拟耕地的“调动”,调节粮食生产,D正确。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里海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湖区纵跨几个不同的气候区,周边气候有明显差异,入湖河流有130条,其中伏尔加河从其西北注入,径流量为256km3,占里海总径流量的85%,其余河流从西、北、南三个方向注入里海。里海海流受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流速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卡拉博加兹湾原是里海的海湾,现在被一条长约100公里、最窄不到1公里的沙石洲与里海主体分隔开,沙洲中部有一长约7公里水道与里海相连,成为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潟湖(潟湖是指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受自然环境影响,卡拉博加兹湾含盐量达35%,是普通海水的10倍,比死海还要咸。
(1)说明里海西海岸海流方向的成因,推测其流速最大的季节和成因。
(2)说明卡拉博加兹湾形成潟湖的过程。
(3)卡拉博加兹湾一直是苏联食用盐的重要来源,1980年苏联修了个大堤把它和里海完全分开,结果竟导致其无盐可采。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因为伏尔加河大量河水从里海西北方向注入,从而导致海流在西海岸由北向南流。冬季冬季北风强劲,与西海岸海流方向一致,风助水势,海流速度增大。
(2)湖底泥沙在海水向岸运动时,平行沉积于湖岸;并且受海流的影响,形成南北狭长的砂石洲坝,坝体将湖水分割,内(东)侧便形成潟湖—卡拉博加兹湾。
(3)里海是咸水湖,湖水单向流入卡拉博加兹湾,经蒸发结晶形成丰富盐矿,成为苏联食用盐的重要来源;堤坝建成后,卡拉博加兹湾失去了里海湖水的补给,加之蒸发旺盛,湖泊急剧萎缩,盐矿越来越少,最终导致无盐可采。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里海为材料,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伏尔加河大量河水从里海西北方向注入,径流量为256km3,占里海总径流量的85%,从而导致海流在西海岸由北向南流。里海海流受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流速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位于亚洲高压的西侧,冬季北风强劲,与西海岸海流方向一致,风助水势,海流速度增大。
(2)潟湖是指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沙坝逐渐接近,是由于湖底泥沙在海水向岸运动时,平行沉积于湖岸;海流沿河岸流动,受海流的影响,形成南北狭长的砂石洲坝,坝体将湖水分割,内(东)侧便形成潟湖—卡拉博加兹湾。
(3)受自然环境影响,卡拉博加兹湾含盐量达35%,是普通海水的10倍,比死海还要咸,其水体主要来自里海,里海是咸水湖,湖水单向流入卡拉博加兹湾,经蒸发结晶形成丰富盐矿,成为苏联食用盐的重要来源;1980年苏联修了个大堤把它和里海完全分开,卡拉博加兹湾失去了里海湖水的补给,该地降水少,蒸发旺盛,湖泊急剧萎缩,盐矿越来越少,最终导致无盐可采。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黄河北岸,该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流渠道纵横,农田遍野,被誉为“塞外米粮川”。
(1)据图推断河套平原的形成过程。
(2)阴山像母亲一样怀抱着河套平原这颗塞北明珠,分析阴山对河套平原成为“塞外米粮川”的有利影响。
(3)根据表二绘制下图,并据图推断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月份。
【答案】(1)地壳断裂下陷,黄河泥沙淤积。
(2)阴山可抵御冬季风 干冷气流,减少低温冻害;有利于对夏季风抬升,降水较多;可阻挡来自西北方向的风沙入侵。
(3)如下图所示:(要求准确描点连线或数据标注准确) ;5~6月。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河套平原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质构造、整体性和水体补给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河套平原的形成过程主要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河套平原主要由内力作用(地壳断裂下陷)和外力作用(黄河泥沙沉积)共同作用而形成。
(2)阴山位于河套平原的西北部,该地冬季受来自内陆的西北风的影响,阴山可抵御冬季风的干冷气流,减少低温冻害,同进还可以阻挡来自西北方向的风沙入侵,有利的保护了河套平原;夏季夏季东南风,东南风遇到阴山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水源,使河套平原成为“塞外米粮川”。
(3)将表中数据在数中标出,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成线即可,5~6月地下水位较高,气温高蒸发旺盛,易在地表积盐,造成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冬季气温低蒸发弱,土壤盐渍化较弱。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桑沟湾是山东半岛最开阔的海湾之一,湾内海水清沥,波涛柔缓,是我国最早进行海带人工养殖的地方。近年来,中国水产研究院黄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此海湾成功探索出了海带、鲍鱼和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新模式(下图),并得以推广。当地渔民每年定期将鲍鱼和海参送往福建等沿海“借养”。
(1)试分析桑沟湾自然条件对当地海产品的有利影响。
(2)与单一海带养殖相比,简述该混合养殖模式的突出优点。
(3)推测当地渔民将鲍鱼和海参异地“借养”的季节和主要目的。
【答案】(1)海湾开阔,波涛柔缓,海产品产量高;湾内天然水质优良,海产品品质佳,市场竞争力强。
(2)可以节省饵料投放,且鲍鱼、海参的价格高,经济效益更好;海带、鲍鱼、海参三者的排泄物可以循环利用,有利于减少海洋养殖污染;产品种类多,市场竞争力强。
(3)冬季冬季,北方寒冷水温低,福建沿海纬度低水温高,可以缩短鲍鱼和海参 养殖周期,提高其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海带、鲍鱼和海参三者混合养殖的新模式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农业地域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桑沟湾是山东半岛最开阔的海湾之一,海湾开阔,湾内海水清沥,波涛柔缓,是我国最早进行海带人工养殖的地方,海产品产量高;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湾内天然水质优良,海产品品质佳,市场竞争力强。
(2)从图中可以看出,海带可以作为鲍鱼的食料,鲍鱼粪便提供给海参,可以节省饵料投放,且鲍鱼、海参的价格高,经济效益更好;海带、鲍鱼、海参三者的排泄物可以循环利用,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排泄物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减少海洋养殖污染;产品种类多,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市场竞争力强。
(3)桑沟湾位于我国北方,冬季,北方寒冷水温低,鲍鱼和海参生长慢,福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福建沿海纬度低水温高,鲍鱼和海参生长快,可以缩短鲍鱼和海参的养殖周期,提高其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留尼汪岛是印度洋西部的一个火山岛(下图),形成于300万年前的海底火山喷发,是一座充满朝气的“植物金矿”。其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内地属山地气候,温和凉爽。岛上经济结构单一,甘蔗是其最主要的农产品,工业化程度较低。
(1)分析留尼汪岛成为“植物金矿”的主要原因。
(2)说出留尼汪岛植物种子的可能来源。
(3)请你为留尼汪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沿海地区气候炎热多雨,生物繁盛;岛屿中部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较明显;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等。
(2)海水搬运;迁徙的候鸟带来;风的搬运;移民引种。
(3)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热带观光旅游等产业;发展甘蔗深加工,延长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留尼汪岛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区域自然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其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沿海地区气候炎热多雨,生物繁盛;从图中可以看出,内地海拔较高,岛屿中部地势起伏大,属山地气候,温和凉爽,垂直地域分异较明显;远离大陆,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等。
(2)留尼汪岛形成于300万年前的海底火山喷发,其种子主要来自外地,海水搬运、迁徙的候鸟带来、风的搬运及移民引种都可能将种子带到该岛。
(3)岛上经济结构单一,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热带观光旅游等产业,既发展经济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干扰;甘蔗是其最主要的农产品,工业化程度较低,发展甘蔗深加工,延长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收入。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试题(Word版附解析),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试题,山东,济宁市,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