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技巧方法十二:电流和电路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技巧方法十二:电流和电路,中考物理,热点命题,命题技巧,电流和电路,莲山课件.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技巧方法十:内能
中考透视 明确航向
主要考查的重点及热点:分子动理论、内能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比热容、热量的计算是重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中考热点.
典例探究 提炼技法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命题角度1:分子热运动
【例1】:(2017•怀化)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命题角度2:分子动理论内容
【例2】:(2017•昆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二手烟”危害他人健康,是由于吸烟产生的有害分子不停地运动
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考点二:内能
命题角度1:内能概念的理解
例3】:(2016•东营)关于内能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命题角度2:内能的改变方法
【例4】:(2017•北京)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例5】:(2017•海南)如图所示,塞子从试管口跳出,是由于水蒸气对塞子做了功,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
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只有内能的转移
命题角度3:温度、内能、热量概念辨析
【例6】:(2017•眉山)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考点三、比热容
命题角度1: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例7】:(2017•自贡)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冷却剂
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
【例8】:(2017•株洲)图为海风形成的示意图,海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与海洋相比,陆地的( )
A.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B.比热容较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C.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快,气温较高
D.比热容较大,在相同日照条件下升温较慢,气温较低
命题角度2:热量的相关计算
【例9】:(2017秋•太和县校级月考)需要配制68kg、50℃的洗澡水,现在有足量的凉水、热水,凉水的温度为20℃,热水的温度80℃,求需要凉水和热水各多少千克?(温馨提示:凉水吸热与热水放热相等.)[c水=4.2×103J/(kg・℃)].
命题角度3: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例10】:(2018春.薛城期中)小明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方法是:“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以上二个)、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
(1)在实验中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的目的是: ,从表中数据可知,质量相等水和食用油的加热相同时间,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 (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还可以用:“使 的不同物质,变化相同的温度,观察加热时间的长度,来判断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3)通过所测量是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
(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物质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时间/min |
水 |
60 |
20 |
45 |
6 |
食用油 |
60 |
20 |
68 |
6 |
(4)某同学在实验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该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A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A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原因是 .
(5)如果在A、B两种物质中,有一种是水,且它们的质量相同,如在相同的热源下加热,请你根据所给信息判断A、B两种物质中哪个是水? .
对点实战 诊断达标
1.(2017•徐州)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
A.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
2.(2017•镇江)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3.(2017•广州)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
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4.(2017•连云港)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
5.(2017•曲靖)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的大小一定相同
B.熔点越高的物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内能减小,一定是对外做了功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6.(2017•遵义)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
B.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
C.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D.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7.(2017•无锡)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 )
A.水比煤油的比热容大
B.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C.实验中可以不使用温度计,让水和煤油都沸腾后再比较加热时间
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
8.(2017•兰州)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状态都有关系
B.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
C.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时煤油温度降低的多
D.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9.(2017•宜昌)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
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
10.(2017•上海)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相同温度,则( )
A.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大
B.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
C.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可能大
D.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
11.(2018春.薛城期中)家用电器中大功率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为了尽快散热,通常在大功率元件上安装金属散热片,下表是四种金属材料的比热容,选作散热片最好的材料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
|
铝 |
0.88×103 |
铁 |
0.46×103 |
锌 |
0.39×103 |
铅 |
0.13×103 |
A.铝 B.铁 C.锌 D.铅
12.(2017•成都)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1 |
|||
水 |
4.2×103 |
水银 |
0.14×103 |
酒精 |
2.4×103 |
沙石
|
0.92×103 |
煤油 |
2.1×103 |
铝 |
0.88×103 |
冰 |
2.1×103 |
铜 |
0.39×103 |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
D.2kg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的热量是4.2×105J
13.(2017•广东)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 、原子构成的;炒菜时闻到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 ;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 (选填“大”或“小”).
14.(2017•南京)“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 nm.
15.(2017•苏州)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 ,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
16.(2017•沈阳)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内能 (填“增大”或“减小”).
17.(2017•宿迁)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 (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 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 方式改变的.
18.(2017•黔西南州)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 的比热容较大,当沙子和水同时接受相同的阳光照射时,
的温度升高得更快的缘故.
19.(2017•德阳)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的温度大于乙的温度,则甲液体的比热容 乙液体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乙液体的质量为1kg,初温为20℃,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到50℃,吸收的热量为1.26×105J,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
20.(2017•长春)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 的性质,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水的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2017•大庆)水沸腾过程中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该过程中水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若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铝>C铁>C铜)浸没在同一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 球.
22.(2017秋•繁昌县月考)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1,比热容之比为1:2,它们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升高温度之比为 .
23.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同学们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电加热器对其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实验数据如下: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水 |
300 |
20 |
40 |
21 |
食用油 |
300 |
21 |
41 |
10 |
(1)本实验中,对电加热器的要求是规格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用 (填“加热时间的长短”或“升高的温度”)来反映物质吸热的多少.
(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在本实验中,为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大小,同学们采用的方法是 ,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吸热的热量多.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升高的温度更高, 的吸热能力更强.若不考虑热量损失,则通过实验数据求出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
24.(2016秋•和林格尔县校级期末)一初温为20℃的铁块,温度升高到120℃,需要吸收5.98×105J的热量.已知c铁=0.46×103J/(kg•℃),c铅=0.13×103J/(kg•℃)
(1)铁块的质量为多少;
(2)若这些热量完全被 100kg的铅吸收,铅的温度会升高多少?
综合拓展 升华能力
25.(2017•牡丹江)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小明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温度高,水银的温度低,热量从水传递到水银
B.水银液柱不断上升,水银的体积变大,密度也变大
C.水银的比热容小,升温快,便于迅速测量出水温
D.水银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26.(2017•广州)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吸收热量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B.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C.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2000J的热量
D.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
27.(2017•成都)母亲节,小秦为妈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
C.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D.面条没有粘到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
28.(2017•杭州)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
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29.(2017•常州)2016年9月,一群蜜蜂飞入新北区一处民宅,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下列现象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B.用鼻子鉴别醋和酱油
C.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D.两个铅柱压紧后粘在一起
30.(2017•扬州)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3×10﹣8m,合 nm.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 .
31.(2016秋•邗江区期末)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选用了两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都是200g的沙子和水加热.他们绘制出沙子与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那么请问:
(1)图中a图和b图哪个是沙子吸热升温的图象?
(2)加热满2min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3)试求出沙子的比热容.
参考答案与解析
例1. C.解析:A、沙尘暴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沙尘不属于微观粒子,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这是花的香味分子发生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D、雪花漫天飞舞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例2.C.解析:A、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故A错误;B、海绵里面有气孔,用手捏时海绵里的空气跑出来,则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C、有一个人吸烟,烟味会很快扩散到房间内的空气中,这是由于有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故C正确;D、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D错误.
例3.D.解析: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0℃的冰块也有内能,故A错误;
B、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所以温度高的物体,但质量小,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C、晶体熔化过程中,质量、温度不变,但吸热,故内能增加且温度不升高,故C错误;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正确;
例4.A.解析:A、热水袋的温度高,用热水袋取暖,内能由热水袋转移到手,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B、锯木板时锯条发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对铁丝做功,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例5.A.解析:在该过程中,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是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即消耗了水蒸气的内能,变成了瓶塞的机械能,故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的过程.
例6.A.解析:A、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故A正确;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提到热量;故C错误;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有可能是发生了热传递,故D错误
例7.C.解析:A、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故A错误;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质量的大小没有关系,故B错误;
C、水的比热容最大,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所以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故C正确;
D、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种类不同,状态不同,比热容一般不同,故D错误.
例8.A.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太阳照射下海岸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慢;海岸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微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而夜晚,海岸和海水放出相同的热量,但水的比热容大,海水温度降低得少,海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风就从陆地吹向海上,形成陆风,故A正确.
例9.解析:需要配制68kg、50℃的洗澡水,即凉水和热水的总质量为68kg,凉水和热水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为50℃.设凉水的质量为m凉水,则热水的质量为m热水=68kg-m凉水,凉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50℃,则凉水升高的温度:△t凉水=50℃-20℃=30℃;热水的温度从80℃降低到50℃,则热水降低的温度:△t热水=80℃-50℃=30℃;由题可知Q吸=Q放,则cm凉水△t凉水=cm热水△t热水,即:cm凉水×30℃=c×(68kg-m凉水)×30℃,所以,m凉水=68kg-m凉水,解得:m凉水=34kg;
则热水的质量:m热水=68kg-m凉水=68kg-34kg=34kg.
答:需要凉水和热水均为34千克.
例10.秒表;(1)使水与食用油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高;(2)水;质量相同;(3)水;(4)错误;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5)B.解析:实验需要记录加热时间,需要用到秒表;
(1)在实验中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与食用油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等水和食用油的加热相同时间,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
(2)在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还可以用:“使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变化相同的温度,观察加热时间的长度,来判断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3)通过所测量是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水吸热的能力更强.
(4)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因此该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
(5)由实验可知,在相同的热源下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由图象可知,B是水.
1.D.解析:由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当将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进入零件分子间的间隙,从而渗入零件的表层.故D正确.
2.D.解析:A、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观察到左右两个瓶子颜色变均匀了,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同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B、“扫地时灰尘飞扬”是固态颗粒的机械运动,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不同,故B错误;C、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两瓶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仍然在运动,故C错误;D、因为NO2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两气体混合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故D正确.
3.C.解析:A、用酒精灯加热使杯中水的温度升高,这是用酒精灯给水传热,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使水温升高,这是将水运动的动能转化成了水的内能,是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误;B、内能的大小除了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外,还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减慢,水的内能一定减小,故C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乙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甲杯中的剧烈,故D错误.
4.B.解析:A、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误;B、冬天搓手,克服摩擦做功,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故B正确;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C错误;D、机械能是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能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故D错误.
5.D.解析:A、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温度和状态,温度相同时,质量不同,内能也不同,故A错误;
B、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
C、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因此内能减少可能是物体对外界做功,也可能放出了热量,故C错误;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升高,故D正确.
6.A.解析: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时,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一部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故A正确,BCD错误.
7.C.解析:A、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大的吸热能力弱,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故A正确;B、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故B正确;C、水和煤油的沸点不同,加热时间也不同无法比较比热容的大小,故C错误;D、由于煤油的比热容小,根据△t=,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大,故D正确.
8.C.解析:A、物体的运动速度属于机械能,由于内能和机械能是没有关系的,故A错误;
B、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热值和燃烧燃料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
C、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的热量;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水的温度变化小,煤油的温度变化大,故煤油的末温低一些,故C正确;
D、据热传递的定义可知,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故D错误;
9.A.解析:A、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而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A符合题意;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故B不符合题意;
C、沿海地区和沙漠地区相比,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的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沙漠地区多砂石,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吸热条件下,砂石的温度变化大,故C不符合题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大,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D不符合题意.
10.B.解析:据公式Q=cm△t可得c=,金属块的质量不同,放出的热量相同,其变化的温度相同,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故B正确.
11.A.解析:表中提供的四种物质的比热容不同,铝的比热容最大,由吸热公式Q吸=cmt可知,当m和△t相同的情况下,铝吸收的热量最多,所以选铝作为散热材料最好.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12.D.解析:A、冰的比热容比水银的比热容大,故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大,故A错误;B、水和冰是同一物质,水变成冰后比热容变化了,由此可知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变化了,故B错误;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在白天有太阳光照射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情况下,海水升温较慢,而陆地的沙石比热容小,升温就比较快,则岸边沙石的温度比海水的温度高,故C错误;D、水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2kg×50℃=4.2×105J;故D正确.
13.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小.解析: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能够闻到炒菜的香味;
一般地,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大,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
14.做无规则运动;引力;0.1.解析:“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
因为1nm=10﹣9m.所以0.1nm=10﹣10m.
15.空隙;比热容.解析:(1)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空隙.,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渗透,进入彼此的分子空隙,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
16.降低;减小.解析: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17.增加;做功;热传递.解析: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大空气内能的;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棉花的内能的.
18.水;沙子.解析: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在吸收相同热量时,相同质量的沙子比海水温度上升得快,所以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会感到沙子烫脚,海水却凉凉的.
19.小于;4.2×103.解析:(1)由题可知,同一加热器加热时间相同时,即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甲的温度升高的快;根据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小的物质升温快;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2)由Q吸=cm(t﹣t0)得,乙液体的比热容:c===4.2×103J/(kg•℃).
20.大;不变.解析::汽车发动机是用水做冷却剂的,这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的性质,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与温度变化无关,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的半杯水的比热容不变.
21.不变;吸热;铝.解析:(1)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由于热传递的结果是温度相等,所以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后三个金属球的温度都与沸水温度相同;根据热量公式Q=cm△t分析可知,三种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比热容小的吸收的热量少,所以铝球吸收的热量最多,铜球吸收的热量最少.
22.1:1.解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m甲:m乙=2:1,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容之比c甲:c乙=1:2,吸收热量之比Q甲:Q乙=1:1,
由Q吸=cm△t得,升高的温度之比:
△t甲:△t乙=:=:=1:1.
23.(1)相同;加热时间的长短;(2)升高相同的温度;水;(3)食用油;水;2×103J/(kg.℃).
解析:(1)实验中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才相同,物质吸收的热量才会相同;
物质吸热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
(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在本实验中,为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大小,同学们采用的方法是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即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
表中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加热的时间长,说明水吸收的热量多;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如果加热时间相同(即吸收的热量相同)的话,食用油的温度会升得更高,说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不如水的吸热能力强;
水加热1min吸收的热量:Q=,
食用油加热1min吸收的热量:Q=,
同是加热1min,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等,即=,
=,
解得食用油的比热容c油=2×103J/(kg.℃).
24.解析:(1)已知Q吸铁=5.98×105J,
由Q吸=cm(t﹣t0),可得,m铁===13kg;
(2)这些热量完全被 100kg的铅吸收,即Q吸铁=Q吸铅=5.98×105J,
由Q吸=cm(t﹣t0),可得,△t′===46℃.
答:(1)铁块的质量为13kg;
(2)若这些热量完全被 100kg的铅吸收,铅的温度会升高46℃.
25.B.解析:A、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水的温度高,水银的温度低,故热量从水传递到水银,故A正确.B、水银液柱不断上升时,质量不变,水银的体积变大,根据ρ=知密度变小,故B错误;C、水银的比热容较小,根据比热容的特点,它吸收(或放出)较少的热量,就能够升高(或降低)较多的温度,温度变化比较明显,便于迅速测量出水温,故C正确;D、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在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故水银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D正确.
26.B.解析:由题意和图可知: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则甲吸收的热量多,乙丙吸热相同;
A、乙丙吸热相同,升高温度相同,质量不同,根据Q=cm△t可知,比热容不同,故A错误;
B、甲乙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甲吸热多,根据Q=cm△t可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故B正确;
C、由图可知,甲的温度升高1℃,需吸收3000J的热量,故C错误;
D、甲、乙的温度都升高和降低1℃,吸热和放热是相同的,故甲吸热或放热多,故D错误.
27.A.解析:A、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面条的内能增加,故A正确;
B、煮面条时,面条会从水中吸热,这主要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故B错误;C、固体、气体、液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C错误;
D、面条没有粘到一起,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间的引力很小,故D错误.
28.B.解析: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由于不知它们的初始温度,故无法判定温度的高低,故CD错误;则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放出的热量等于吸收的热量,故B正确,A错误.
29.B.解析:民警将装有蜂蜜的木桶置于宅门外,蜜蜂陆续飞入桶中,是蜂蜜的芳香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吸引了蜜蜂,是扩散现象;
A、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鼻子可以闻到醋和酱油的气味,是因为醋和酱油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是扩散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铅柱压紧后能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30.30;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解析:(1)因为1m=109nm,所以3×10﹣8m=3×10﹣8×109nm=30nm;(2)两水滴互相靠近时,能自动的汇聚成一滴,这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31.解析:(1)图a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因为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吸收相同热量时,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从公式△t=可知,沙子温度升得多;所以图a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
(2)由b图象可知,水的温度从20℃上升到70℃,加热满2min时水吸收的热量:
Q水吸=c水m水△t水=4.2×103J/(kg•℃)×0.2kg×(70℃﹣20℃)=4.2×104J.
(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的热量,在2分钟的时间内Q沙吸=Q水吸=4.2×104J,
又因为加热满2min,沙子的温度从20℃上升到250℃,△t沙=250℃﹣20℃=230℃,
m沙=200g=0.2kg,c沙==≈0.9×103J/(kg•℃).
答:(1)图a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温的过程;
(2)水吸收了4.2×104J的热量;
(3)沙子的比热容为0.9×103J/(kg•℃).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技巧方法十三:机械效率
中考物理命题热点突破技巧方法十三:机械效率,中考物理,热点命题,命题技巧,机械效率,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