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第四课:《戊戌政变》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第四课:《戊戌政变》精品ppt课件,戊戌政变,莲山课件.
〖课标〗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探讨改革成功应具备的条件。认识在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的艰难与曲折。
一.新旧势力的交锋
1.原因:
新政措施的推行,遭到了守旧顽固势力的强烈抵制与反对
2.代表人物:新势力:以光绪皇帝为首
旧势力:以慈禧太后为首
新旧势力的交锋
旧势力(优势)
慈禧太后为首
①解除翁同龢的职务
②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
③中央和地方大多高级官员抵制新政
④荣禄等人暗中密谋慈禧太后训政
新势力(劣势)
光绪皇帝为首
①革去礼部两名尚书、四名侍郎
②任命谭嗣同等“军机四卿”
③拉拢袁世凯,却不识袁世凯真面目
④游说列强支持落空
1.导火线
维新派没有自己可依赖的军队,也不敢发动群众,而袁世凯掌握新军。因此,维新派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袁世凯的身上。
袁世凯(1859—1916): 是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生在河南项城县一个世代官宦的大家族。父祖多为清朝显贵,权重一方。袁世凯早年科举不第,又逢清季兵燹,便弃文投军,依附淮军将领吴长庆门下。1892年,大清藩属朝鲜内乱,求助于清庭,袁世凯即随军入朝平乱。驻朝期间,袁世凯头脑灵活,办事机敏、干练,表现出较高的外交、军事才能,颇为清廷朝野瞩目。1895年赴天津督练“新式陆军”。他仿造欧洲军制训练军队,取得极大的收获。同时在此基础上扶植自己的势力,形成了日后北洋军阀的班底。维新运动期间,他曾入强学会,维新派引为同志。
1.导火线(2)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二、百日维新的失败—变法的结果
1.导火线:光绪帝授密谕和接见伊藤博文
2.标志:戊戌政变(1898年9月)
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囚禁光绪帝。
⑵捕杀“戊戌六君子”
⑶除京师大学堂全被取消。
3.结果:“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变法以政变的形式收场,原因很复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第四课:《戊戌政变》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第四课:《戊戌政变》ppt课件,戊戌政变,莲山课件.
最近20多年的研究表明,在1898年秋天的北京,确实发生了一场政变,但这场政变的发生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清政府对维新势力进行镇压,也要看到先有康有为策划武装暴动,企图利用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的新军及毕永年、唐才常等江湖力量,包围慈禧居住的颐和园,试图以暴力手段解决反对派,推动变法。然而,改革者的这些举措很快被后党获悉,于是慈禧迅速出击,逮捕、杀戮六君子,康梁等人也被迫流亡海外。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二:改革之初,康有为他们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是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进步,但也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但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全然不顾,结果许多改革措施都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三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的后来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1)材料一、二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提出哪些看法?你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9分)
(2)材料三认为戊戌变法研究中主要依据的两部文献史料存在着怎样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问题?(6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第四课:《戊戌政变》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九单元第四课:《戊戌政变》课件,戊戌政变,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