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细胞生活的环境,莲山课件.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考纲
考情
素养

文化的内涵与社会作用
2016·江苏卷T19

2015·江苏卷T19

2014·江苏卷T19
政治认同:认同先进文化的作用和国家发展文化的政策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了解不同性质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作用,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综合国力的关系

公共参与:通过对文化的特点和文化的社会作用的学习,深刻领会文化的实质,培养文化自觉和自信,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016·江苏卷T20

2015·江苏卷T18


文化与综合国力

疑点排查

1.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

(2016·江苏卷,20)

2.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

(2018·全国Ⅲ卷,20①)

3.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

(2015·江苏卷,18A)

4.文化的力量来自于经济。(  )

(2018·北京卷,24④)

5.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

(2018·全国Ⅱ卷,19①)

提示 1.×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 过分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3.×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经济和科技是决定性因素。

4.×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5.× 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文化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核心考点一 文化的内涵、特点

考向 文化的社会作用

(2018·全国Ⅰ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解析 明确题目知识限定后,首先要指出文化的作用的相关原理,然后结合材料有效信息,说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是如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即可。

答案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破除了阻碍改革的思想障碍和政策障碍,指导了农村改革,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核心素养渗透:认同并充分理解先进文化的作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1.侧重点法理解文化的特点

角度
理解
侧重点

文化的产生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非自然的

文化与个人
①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逐步培养出来的;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文化的呈现形式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动态),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静态)
文化的存在和传播

提醒 ①三个“离不开”:文化离不开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离不开实践活动,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要通过物质载体体现出来。

②四个“不是……而是……”:文化不是人类的全部活动及其产品,而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文化的实质不是物质现象,而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不是仅指向意识形态范畴,而是包括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两部分。

2.多角度把握文化的社会作用

(1)概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提醒 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2)表现

时政热词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政治认同、科学精神)(2013·海南卷,16)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

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错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③错误,精神文化的价值是因时而变的。

答案 C

易错点 夸大文化的作用

 提醒 从量和质的角度看:(1)从量的角度看,文化的社会作用有大小之分。文化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2)从质的角度看,文化的社会作用有促进和阻碍之分。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矫正训练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也是伟大的诗人,一贯主张“诗言志”。有位外国人在谈到毛泽东和中国革命时说,是“一个诗人赢得了新中国”。这主要说明(  )

A.思想、理想、信念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诗人的气质和风范成就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

C.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D.先进的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解析 材料中“一个诗人赢得了新中国”充分说明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C项正确,A、B两项排除;先进的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而非决定作用,D项错误。

答案 C

核心考点二 文化与经济、政治

考向一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2016·江苏卷,20)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年5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解析 本题考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本题的关键词“文化产业”,关键句“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这充分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正确答案是A;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说法错误;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不是经济的派生物,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表述错误;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在题意中没有体现,D 排除。

答案 A

考向二 文化与综合国力

2.(2018·全国Ⅲ卷,20)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结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①夸大了文化影响力的作用,排除。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不一定是同步增强的,②说法错误。③④均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 D

核心素养渗透: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和综合国力的关系,深刻领会文化的实质,培养文化自信。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经济
文化与政治

相互影响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相互交融
科技角度: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国内角度:随着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劳动者角度: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生产力角度:伴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国际角度: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三种方法快速判断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标志词法
侧重点法
图示法

相互影响
“决定”“反作用”“基础”“重大影响”“促进”等
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


相互交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等
强调彼此渗透、相互融合


3.正确理解文化的反作用

(1)文化是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

(2)文化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

(3)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表现为不同性质的文化有不同的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文化可能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或者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4.正确把握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1)文化历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的核心是经济实力,但是,经济的发展从来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经济在根本上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面貌,文化反过来又会深刻影响经济的发展。

(2)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其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

(3)国际政治斗争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竞争和冲突反映出来。

(4)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提醒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但当前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注意不能把文化的影响作用夸大为决定性作用。

1.(科学精神)(2018·苏锡常四市调研一)某市民俗文化展览馆展出了从清朝末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大批水车、犁、酒器等老农具和民俗用品。在让人们充分领略“怀旧文化”的同时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②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 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④老物件是传统文化的基本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在让人们充分领略“怀旧文化”的同时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说明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文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③适合题意;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与经济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①错误;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标志,④错误。

答案 C

2.(政治认同、科学精神)(2013·江苏卷,21)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 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从关注韩国歌手到喜欢韩国,再到购买韩国产品,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这启示我们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①③入选;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不起决定作用,②错误;④说法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 B

易错点 忽略文化作用的二重性

提醒 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矫正训练 (2015·天津卷,1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下,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相关知识。用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说明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的一面,A项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因此B项观点错误;材料未涉及文化创意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古典文化提升人的需求层次,排除C、D两项;故答案选A。

答案 A

时效热点21 共享文化盛宴 推动产业发展

1.十四届文博会突出“文化+”内涵,注重体现文化与科技、互联网、金融、商业、旅游、时尚等产业的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这说明,举办文博会有利于(  )

①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④发挥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文化霸权主义,③不选;文化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④排除。

答案 A

2.本届文博会将“一带一路”馆升级为“一带一路·国际馆”,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文化项目展演、论坛、洽谈、签约等配套活动,增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产业合作,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材料表明(  )

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等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商业贸易能克服时空局限而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功不可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③不选;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A

3.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匈牙利、以色列、立陶宛等101个国家和地区的21 386名海外采购商参加,比上届增加1 370人。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对经济有重大的决定作用 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发展 ③文化事业的发展应该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对经济有更大的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①错误;文化事业的发展应该以社会效益为核心,③说法错误;故②④当选,本题答案选D。

答案 D

(政治认同、科学精神)(2016·全国Ⅱ卷,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 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第一步:依据设问明方向

第二步:细审材料调知识

第三步:对接教材组答案(教材语言、时政术语、结合材料)

答案 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又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0年高考生物人教版专题复习:《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教案

2020年高考生物人教版专题复习:《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教案,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莲山课件.

扶贫必须转变观念。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

模板7 如何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分析问题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是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常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常见设问方式:

(1)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分析文化现象或文化活动的合理性。

(2)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分析文化现象或文化活动的意义。

常用答题语言:

(1)经济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2)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4)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课时作业

A组 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 文化的内涵、形式与特点

1.网络时代,不少网友会利用智能手机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凡人善举拍下来,传到网络上让大家共享,使更多老百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间的温暖。这说明了(  )

①美德凭借现代传媒才得以传播 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 ③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④平凡的人生才能体验到文化的魅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网友利用智能手机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凡人善举拍下来,传到网络上让大家共享,使更多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间的温暖,这说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②符合题意;这是一种文化现象,③符合题意;美德可以凭借多种途径和手段进行传播,①错误;人人都可以体验到文化的魅力,④错误。

答案 C

2.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于2018年9月23日正式通车,从西安北站出发,经广州南站或深圳北站,到香港西九龙站。旅客一路风景一路吃!曾经底蕴扎实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搭上中国高铁,开启香港文化新篇章,让知识体系、先进科技文献和人脉资源实现最大效用,经济再次腾飞。这表明(  )

①精神产品凝结在物质载体中 ②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搭上中国高铁,开启香港文化新篇章,让知识体系、先进科技文献和人脉资源实现最大效用,经济再次腾飞,这表明精神产品凝结在物质载体中,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②说法错误;③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 C

3.如果把刚刚出生的中国婴儿托付给美国家庭抚养,他一定是说英语并习惯于用刀叉吃饭。如果把刚刚出生的美国婴儿托付给中国家庭抚养,那么他一定是说汉语并习惯于用筷子吃饭。这说明(  )

A.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类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B.人的文化素养的形成完全取决于他所生活的家庭

C.文化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

D.文化是人与生俱来的

解析 材料说明婴儿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可以养成不同的习惯,学会不同的语言,这说明文化不是遗传的,而是人类在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故A项符合题意,应选;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说法错误,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起来的,排除。

答案 A

考点二 文化的社会作用

4.有人认为,偌大的中华,如果没有一种道德的凝聚力,那么各种啼笑皆非之事将俯拾即是,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这说明(  )

A.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B.文化的力量熔铸于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C.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解析 “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强调文化的力量对民族的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涉及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考点三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5.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山东青岛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和儒家文化发祥地。儒家的“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在“上海精神”引领下,上海合作组织在安全、经济、人文等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材料体现了(  )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儒家文化有助于弘扬中国力量,发出中国声音 ②文化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稳定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④文化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国家进步与发展的软实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材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但儒家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笼统地说儒家文化有助于弘扬中国力量,发出中国声音,①错误;材料反映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③排除;在“上海精神”引领下,上海合作组织在安全、经济、人文等合作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体现了文化的反作用,文化是国家进步与发展的软实力,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 D

6.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而言,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约占GDP的1/5。这说明(  )

①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④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①表述错误,排除;当今世界,由于意识形态的作用,政治竞争与分歧并没有消除之势,“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的说法错误,排除④;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标志,②③正确。

答案 D

考点四 文化与综合国力

7.有人认为,只有以创造性文化为血液,一个国家才能拥有把握外在世界的能力,才能被其他国家认可和尊重。文化之灵魂已经成为创造新时代民族、国家甚至人类的决定性因素。这一观点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一定的文化总是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的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国家之间在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 ④文化建设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一个国家要拥有把握外在世界的能力,被其他国家认可和尊重,需要以创造性文化为血液,意思是一个国家要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软实力。该观点主要是强调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不符。

答案 D

8.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优秀文化能够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类的精神家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说明文化具有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家园,①④正确,因此选B。②③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无关。

答案 B

B组 提能强化练

9.2018年“十一”国庆长假,云南省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期间,在丽江千古情景区藏谜大剧院震撼开演的《藏谜》成为国庆期间演艺产品新宠。同时,西双版纳《傣秀》持续受到市场热捧,假期上座率维持在70%以上,10月2日至5日上座率达到100%。从中可以看出(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③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的

④文化演艺产品不断创新能够满足旅客的精神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题干中“在丽江千古情景区藏谜大剧院震撼开演的《藏谜》成为国庆期间演艺产品新宠”、“假期上座率维持在70%以上,10月2日至5日上座率达到100%”等,②④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精神力量和经济决定文化,①③不选。

答案 C

10.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③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结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①中“基础和核心”表述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影响力可能“超前”或“滞后”于经济影响力,②中“同步”表述错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中国道路、中国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说明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③符合题意;经济是基础,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结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④正确。

答案 D

11.国家存在三个层次:三流国家输出产品,二流国家输出标准和规则,一流国家输出文化和核心价值。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和成功运行,使得我们推销中国高铁特别有底气。材料告诉我们,在我国高铁输出中应该(  )

①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 ②嵌入中国标准和规则,注入中国文化和核心价值   ③打造高铁国家符号,提高国家软实力 ④将中国文化和核心价值融入其中,进行文化渗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通过“一流国家输出文化和核心价值”“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和成功运行,使得我们推销中国高铁特别有底气”可以看出,在我国高铁输出中应该嵌入中国标准和规则,注入中国文化和核心价值,打造高铁国家符号,提高国家软实力,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④中的“文化渗透”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 C

12.自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的增长速度每年保持在30%以上,市场规模和容量呈几何式扩张。据专家预测,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在2018年超过北美,2023年前将达到北美票房收入的2倍左右。我国电影产业化改革有利于(  )

①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②抵御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③继承传统文化,使中华文化主导世界  ④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我国电影产业化改革有利于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①④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②不选;③中“主导世界”表述错误。

答案 B

C组 大题冲关练

13.(简析题)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不仅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等特征,而且具有经济、文化、技术等强融合性特征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强辐射力特征。

结合材料说明文化创意产业是如何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

解析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表现为,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经济、文化、技术的强融合性特征,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高附加值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强辐射力特征,都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答案 ①文化创意产业所具有的经济、文化、技术的强融合性特征,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强。

②文化创意产业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具有高知识性特征,说明对推动经济建设,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创意产业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说明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文化创意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具有高附加值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强辐射力特征,说明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14.(探究题)(2019·江苏省如皋中学月考)水井坊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水井坊酒文化的一大特色。作为白酒文化的代表之一的上市公司水井坊,融合西方管理理念,在继承水井坊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组织技术骨干依托现代技术,在起窖、蒸馏、下曲、入窖、勾兑等工艺上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不断推出更高品质的饮用酒品,从而开辟出一条非遗新生之路。2018年前三季度水井坊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元,同比增长45.36%。

有人认为,水井坊将品牌战略与传统文化联姻获得成功,表明文化力量就是物质力量。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解析 此题是一道评析观点类主观题,解题时首先要回答合理性,文化力量确实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因为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从材料和问题看,水井坊将品牌战略与传统文化联姻获得成功,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元,同比增长45.36%,体现了文化通过实践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但这句话存在不严谨性,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将文化力量和物质力量混为一谈。

答案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水井坊将品牌战略与传统文化联姻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文化力量不能等同于物质力量。那种认为文化力量就是物质力量的观点,夸大了文化对经济的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自然特征与农业,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