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仿真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仿真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高三语文第一次仿真试题,山东省,莲山课件.

高三语文试题(二)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正常状态下,每个人保持着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协调。当遇到紧急事件时,这种内在的平衡就被打破,机体会立即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竭尽全力地应对突发事件,进入应激状态。不同的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决定个体应激反应能力的因素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前者主要指个体的原有人格的健康程度和适应能力,后者指客观环境的条件等。从反应结果上看,一次应激事件后,一类反应是恰当的、适应性的,应激事件后个体得到成长和锻炼。另一类反应是不恰当的、非适应性的,其结果留下创伤。人格越是强健者,越是以前者反应为主,乐观豁达的人能相对客观地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而敏感脆弱的人容易夸大事件的真实危险性。

在SARS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可能会出现两种应激反应。一是预期性焦虑,主要表现为忐忑不安,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没有把握。这一方面源于他们对未知工作情景的担忧,另一方面源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鼓励个体认识自己的这种心理冲突是正常的,越是能接受和理解,就越意味着能承受和消化它。同时,如果有了充分准备,尽可能将未知的因素变成可控制的因素,恐惧心理就会减轻。因此需进行知识和技能储备、身体和心理储备。二是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他们可能有对被感染危险的恐惧感、工作难度带来的挫败感、与家人分离带来的牵挂以及面对重症病人的痛苦甚至死亡时产生的哀伤等。因此,要对被感染SARS的真实危险性做出正确的评估,熟练地操作隔离等防护措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病毒,承认个人的局限性,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和暂时的、部分的无能。越是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就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积极学习新技能。作为医务人员,需要足够的共情能力,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及时体察他们的痛苦,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治疗,但也要有能力将自己的情感与病人分离开来,接受现实的局限性。

(摘编自《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7期,杨蕴萍《由SARS认识应激与应激反应》)

材料二: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同人群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日前,记者采访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编委会主任游旭群教授。  

记者:当意外来临,焦虑、恐慌是人们最主要的情绪,疫情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有哪些?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

游旭群:疫情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这两天大家特别关心疫情信息,因信息不够明确会产生认知冲突、无所适从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同时,情绪上容易紧张、恐惧,甚至是抑郁愤怒;从行为方面来看,大家的生活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出行受限、社交减少等。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恐惧会加剧我们对疫情的非理性认知,生活的变化又会加剧情绪的紧张感等。

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反应上必然存在差异。对待重度应激反应,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评手段和诊断技术进行评估和治疗;对普通人群来讲,应激反应比较弱,未达到临床标准,自我心理健康评估时,可以依据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生理活动正常,关注睡眠饮食是否规律、免疫力是否下降;二是情绪反应适度,是否存在过度焦虑、持续抑郁、易激怒现象;三是社会功能良好,是否存在自我封闭、兴趣减退等现象。通常来讲,只要这几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就无须过度关注和紧张。

记者:最急需心理援助的是哪部分人群?又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

游旭群:目前最需心理援助的有两个群体:一是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二是在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这两个群体面临的压力最大,最需要相应的心理支持。

一般来说,从两个层面获取心理支持:一是个人层面,通过个人努力、充分调动个人资源进行自我支持和维护。二是社会层面,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团体获得更多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家庭、亲人、朋友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通过政府部门、所在社区、工作单位等获得更多的组织支持,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摘编自中学联盟《光明日报》,2020年2月6日)

材料三: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陷入焦虑、恐慌之中。这不仅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

实施心理干预,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二是专业、有序、符合伦理要求。当前的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必须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各部门各类组织有效协同、高效协作,为个人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目前各地社会组织,已经支持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对服务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演进,心理服务需求也会不断变化。接下来应注重从“介入式危机干预”转向“恢复性危机干预”。

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信息传播。媒体在信息传播时,要强化事实,多一些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展现国家力量和人性光辉的内容,从而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结合疫情防控,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从而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02月11日)

1. 三则材料对“应激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应激反应是一种内在平衡被打破导致机体紧急调动生理、心理系统有效解决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危险的适应性反应。

B. 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在应激事件中需强健人格,乐观豁达,客观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

C. 疫情引发的心理恐慌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但应激状态持续太久,会对身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心理疏导必不可少。

D. 重症患者和普通民众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应激反应必然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各类组织针对个体开展分类分级服务。

2. 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最需要心理支持,下列各项中不能使其获取心理支持的一项是

A. 通过听音乐、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向朋友倾诉,甚至是大哭一场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B. 腹式呼吸、冥想、正念、肌肉放松、积极想象,通过视频等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爱。

C. 借助网络、电话疏导热线、自助咨询App等向心理学界寻求心理援助,获取心理健康知识。

D. 不断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疫情信息,关注疫情的报道,了解科学知识,多读病毒科普,学习应对方法。

3. 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推进,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但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应注重“恢复性危机干预”,重建公众心理健康。

B. 面对疫情,不仅需要医学防控,也需心理防“疫”,材料一有关“应激与应激反应”的表述为材料二和材料三陈述心理防“疫”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C.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会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给公众带来心理影响,并且三者相互影响,因信息不够明确,容易导致紧张,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D. 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从而避免预期性焦虑。

4. 材料二和材料三虽然都选自《光明日报》,并且都围绕“心理防‘疫’”来谈,但是在行文思路和表述重点上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5.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假若你是一位地方主政者,该采取哪些措施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

【答案】1. A    2. D    3. D    

4. 行文思路:材料二作为访谈录,以问答式行文;材料三作为新闻评论,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层层推进,论述观点。

表述重点:材料二围绕疫情对个人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给予心理支持来谈;材料三更强调疫情来临时对社会心理的引导。    

5. ①提醒媒体及时发布明确信息,确保公众知情;②限制公众出行,减少社交,但要提供基本生活保障;③对感染的重症患者及时施救,对他们及其亲人提供心理支持;④给一线医护工作者提供安全保障和心理支持;⑤让有关部门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协调各部门和组织开通心理咨询热线;⑥结合疫情防控,预防为主,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A项,“有效解决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危险的适应性反应”说法错误。原文材料一是“竭尽全力应对”,从反应结果看分为“恰当的,适应性的”和“不恰当的,非适应性的”。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D项,“不断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疫情信息”说法错误。利用社交媒体获取信息,这一部分信息真假难以辨别,如果是虚假信息,就可能很难获取心理支持。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认真阅读原文内容及图表,再仔细阅读各个选项,找出文章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D项,“从而避免预期性焦虑”说法错误。“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旨在避免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相关内容在材料一第二段。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的基本能力。要在通读全篇的前提下进行概括。此题有两小问,行文思路可以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不同的文体形式进行概括。材料二是访谈录,围绕“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这个问题,通过记者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编委会主任游旭群教授以问答式行文。材料三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与其他评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本篇行文在首段提出观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然后指出“实施心理干预,须把握好两个原则”,最后提出“结合疫情防控,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从而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表述重点可以结合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同人群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等内容概括得出。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该采取哪些措施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结合“这两天大家特别关心疫情信息,因信息不够明确会产生认知冲突、无所适从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分析可推知,要提醒媒体及时发布明确信息,确保公众知情;结合“从行为方面来看,大家的生活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出行受限、社交减少等”分析可推知,限制公众出行,减少社交,但要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结合“他们可能有对被感染危险的恐惧感、工作难度带来的挫败感、与家人分离带来的牵挂以及面对重症病人的痛苦甚至死亡时产生的哀伤等”分析可推知,对感染的重症患者及时施救,对他们及其亲人提供心理支持;结合“目前最需心理援助的有两个群体:一是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二是在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这两个群体面临的压力最大,最需要相应的心理支持”分析可推推知,给一线医护工作者提供安全保障和心理支持;结合“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分析可推知,让有关部门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协调各部门和组织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结合“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从而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分析可推知,结合疫情防控,预防为主,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祈祷闻一多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谁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①;还告诉我这歌声的节奏,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

请告诉我戈壁的沉默,和五岳的庄严?又告诉我泰山的石霤②还滴着忍耐,大江黄河又流着和谐?

再告诉我,那一滴清泪是孔子吊唁死麟③的伤悲?那狂笑也得告诉我才好,——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注]①河马献来的馈礼: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出于黄河,背负“河图”;有神龟出于洛水,背负“洛书”。《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②石霤(liù):滴下的水。③孔子吊唁死麟:麟,麒麟;史书记载,鲁哀公郊外狩猎捕获一怪兽,请孔子辨察,孔子视之曰:“麟也。”以袖掩面,涕泪湿袍。

6.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想从“抱紧的记忆”里寻找问题的答案,但是又惟恐惊扰了五千年记忆的静谧与庄严,所以提醒“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B. “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表现了诗人对离奇传说的质疑,凸显出诗人超出常人的清醒和勇于批判的精神。

C. 对于“谁是中国人”这样一个无需回答的问题,闻一多偏偏要顽固追问,可见,他所谓的“中国人”并非一般的”国籍”概念。

D. 本诗赞美的同时有迷惘,诗人另一首《死水》把旧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诅咒中蕴含希望,两者炽烈的爱国情感是想通的。

7.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运用四句一节的新格律体,并采用两句一换韵的技法,在视觉上给人以整齐和谐的建筑美,听觉上给人以错落有致的音乐美。

B. 诗歌标点的使用别具匠心,如第二节有疑问词却用逗号句号,四、五节陈述语句却用问号,是语气的变化更是情感的变化,耐人品味。

C. 诗歌的的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完全相同,感情上是对第一节的重复,形式上是首尾照应,形成精致圆熟的结构,有回环往复的咏叹之美。

D. 诗歌语言庄严肃穆、蕴意深远;排比手法的运用使情感更浓烈,典故及古代人物事迹的引用使诗歌具有穿越历史的深邃,引人怀想。

8. 诗人是如何解答“谁是中国人”这一疑问的?请结合诗歌简要概括。

9. 诗歌题为“祈祷”,祈祷往往源于痛苦而指向希望,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有怎样的痛苦和希望。

【答案】6. B    7. C    

8. 诗人借具有代表性的人或物含蓄表现“中国人”的特征:

(1)借杰出的历史人物寄寓“中国人”应有担当天下、奋斗反抗等精神。

(2)借中华大地的自然风物,寄寓“中国人”应具备坚韧毅力和团结一心等品质。

(3)借“凤凰授歌”等文明的繁盛景象寄寓“中国人”应热爱中华历史,传承灿烂文化。    

9. (1)诗人身处内忧外患的乱世,看不清国家的前途,因而迷惘痛苦。

(2)希望国人能传承民族精神,丢弃卑怯,自尊自强,担起复兴中华的重任。

(3)祈祷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呼唤民族文化复兴,抵御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理解诗句,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表现了诗人对离奇传说的质疑”错误,是赞美而非质疑;“超出常人的清醒和勇于批判的精神”错,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又始终处于西方社会、西方文化的威慑之中,在这样一个大的文化思潮的背景下,闻一多在热烈地赞颂中国文化的同时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现实主义意识。。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理解诗句,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诗歌的的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完全相同,感情上是对第一节的重复”错误,感情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深化。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手法的能力。需要学生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分析概括,注意先指出手法,再分析作用。

诗歌第2节“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谁是神农黄帝的遗孽”连续运用了几个杰出历史人物,尧舜、荆轲、聂政、神农、黄帝,这些人或为国,或为民,勇奋斗,敢担当,表现了“中国人”的特征;

诗歌第3节“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神奇/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还告诉我这歌声的节奏/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赞美了河图洛书、凤凰授歌等中华文明,呼唤中国人要热爱传统文化,并继承我国优秀灿烂的文化;

诗歌第4节“请告诉我戈壁的沉默/和五岳的庄严?又告诉我/泰山的石霤还滴着忍耐/大江黄河又流着和谐”写出了我国壮丽的河山——戈壁滩、五岳、泰山、长江、黄河,“忍耐”“和谐”等词表明“中国人”应具备坚韧毅力和团结一心等品质。

由此可见,诗人是借具有代表性的人或物含蓄地表现“中国人”的特征的。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二要关注诗歌中的“景语”,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点与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三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就创作背景而言: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又始终处于西方社会、西方文化的威慑之中,在这样一个大的文化思潮的背景下,闻一多在热烈地赞颂中国文化的同时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现实主义意识。他分明意识到,中国古老的文化毕竟老得僵硬了,所有的辉煌都成为遥远的历史,不再可能复活,但他坚持弘扬民族文化、抵御外来侵略。

就现实社会而言:闻一多固执地追问“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可见,他所谓的“中国人”并不是一般的“国籍”概念,而是他心目中的能够称得上黄帝后裔的俊杰。“中国人”就是如痴如醉地热爱民族文化、捍卫中华传统的人,而他所观察到的“同胞”却太怯弱太卑下了,他们完全没有能力肩负起复兴中国的重任。因此,诗人希望国人能传承民族精神,丢弃卑怯,自尊自强,担起复兴中华的重任。

就诗歌内容而言:由“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等诗句可以看出,诗人祈祷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呼唤民族文化复兴,抵御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因大脯①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黄幡绰曰:“此乃泰山之力也。”

(段成式《酉阳杂俎》节选)

(乙)

同治四年,福成参督师侯相曾公②幕府事于徐州。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盘曲上,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览徘徊始去。越南天门,折而东行。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山之大势,桐城姚姬传先生尝记之。凡今登山,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不当道者俱不往。

方余未至南天门时,级道陡耸,巍矗天半。俯视则一线危磴,窈深莫测,目眩神骇,趑趄却顾。屏息释虑,鼓勇复前。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乃趋岱顶,极目四眺。诸峰起伏环列,相背相依,若拱若蹲。汶水东来,蜿蜒似带。遥睇穹碧,渺若无外。俯视云烟,瞬息变灭。是夕宿碧霞宫。四更后,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风雨骤至,寒甚,良久雨止。极东红光一缕,横亘凝云之下。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体不甚圆,色正赤,可逼视。其上明霞五色,如数百匹锦。顾视女墙,日景甚微,忽又不见。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

(薛福成《登泰山记》节选)

(丙)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姚鼐《登泰山记》)

[注释]①大脯:皇帝诏赐大臣聚饮。②曾公:曾国藩。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B. 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C. 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D. 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11. 下列对材料中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泰山,又名岱宗、东岳等。源于“泰山之力”的典故,后人转称妻父为“泰山”“岳父”,称妻母为“泰水”“岳母”。

B. 同治四年,是帝王年号纪年。与姚鼐《登泰山记》中提到的“戊申晦”干支纪年一样,都是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

C. 四更,在十二时辰的丑时,即凌晨一时至三时,也叫“四鼓”。古代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以打更击鼓报时。

D. 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是古代传统的防御建筑。刘禹锡就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的诗句。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泰山”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泰山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泰山就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祭拜游历的名山,其中也寄予了他们的家国情思和人生感怀。

B. 泰山景色险峻秀丽。薛福成笔下的泰山,山势险峻,道路崎岖,诸峰环抱,形态各异,博大壮美,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C. 泰山日出气象万千。薛、姚撰文从登山循道到观日写景如出一辙,都写了泰山日出前中后,变幻莫测异彩纷呈的景象。

D. 泰山给人创作灵感。观泰山景抒人文情,薛福成文末自语含意深刻,给人以启迪;姚鼐的描写形象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

(2)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

14. (乙)(丙)二文都描叙泰山之巅观日出,从中你悟出哪些道理?

【答案】10. D    11. B    12. D    

13. (1)按照过去的惯例,封禅结束了,爵位在三公以下的都升迁了一级,只有郑镒凭借张说的关系一下子升到了五品官,并且赐给了红色官服。

(2)不久就登上了天门,道路忽然变得平坦了,一种不同的景象顿时展开,我见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才庆幸自己先前没有立即停下来。    

14. ①登高则望远;在生活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景色就越壮阔。②无限风光在险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③有付出才有收获。美来自艰辛的付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本句中,“以巡阅河防”,“河防”是“巡阅”的宾语,“河防”后面停顿;“纡道”是“泰安”的谓语,“泰安”后面停顿,排除AC;“乘山轿”,“山轿”是“乘”的宾语,后面停顿,排除B。

本句译为:第二年,他到山东济宁驻守,因为巡视河防,绕道泰安,观察地势,于是登上泰山。我和李榕等人都跟从。四月十六日,我们乘着山轿,从郡城的北门出去,走了三里,便进入了山中。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B项,“同治四年,是帝王年号纪年。与姚鼐《登泰山记》中提到的‘戊申晦’干支纪年一样,都是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说法错误。姚鼐《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是干支纪日。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D项,“薛福成文末自语含意深刻,给人以启迪”说法错误。薛文最后是引用曾国藩的话,不是自语。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旧例”,名词用作状语,按照旧例;“惟”,只有;“骤”,突然;

第二句得分点:“俄”,不久;“夷”,平坦;“向”,先前;“遽”,立即。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关键是读懂文言文,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本题题干是“(乙)(丙)二文都描叙泰山之巅观日出,从中你悟出哪些道理”,结合“乃趋岱顶,极目四眺。诸峰起伏环列,相背相依,若拱若蹲。汶水东来,蜿蜒似带。遥睇穹碧,渺若无外。俯视云烟,瞬息变灭”分析,可以得出登高则望远;在生活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景色就越壮阔。结合“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分析,可以得出无限风光在险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结合“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分析,可以得出有付出才有收获。美来自艰辛的付出。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甲)唐明皇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张说任封禅使。张说的女婿郑镒,本来是九品官,按照过去的惯例,封禅结束了,爵位在三公以下的都升迁了一级,只有郑镒凭借张说的关系一下子升到了五品官,并且赐给了红色官服。因为举行盛大宴会按品位排列座次,所以唐玄宗发现郑镒的官位飞跃上升,感到奇怪,就问他原因,郑镒没有词儿来回答。优人黄幡绰说:“这全靠泰山的力量啊。”

(乙)同治四年,我在徐州督师侯相曾国藩的幕府中做事。第二年,他到山东济宁驻守,因为巡视河防,绕道泰安,观察地势,于是登上泰山。我和李榕等人都跟从。四月十六日,我们乘着山轿,从郡城的北门出去,走了三里,便进入了山中。沿着盘曲的山路登山,走了将近四十里地,经过十来个十分著名的地方,都尽情观赏,流连良久才离开。越过南天门,转过来向东走。又向北攀登,就是泰山顶了,也就是天柱峰。泰山恢弘的气势,桐城的姚鼐先生曾经记述过。今天登山所经的道路都是姚鼐先生所走过的道路,那些偏僻的不在主道旁的景点没有去。

当我没有到南天门时,看到石阶路陡峭高耸,耸入半空中。向下看,险峻的石阶成为一线,幽深莫测,眼花目眩,心神惊骇,进退两难,屏住气息,抛弃杂念,又鼓起勇气向前行进。不久就登上了天门,道路忽然变得平坦了,一种不同的景象顿时展开,我见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象,才庆幸自己先前没有立即停下来。等达到泰山山顶,极目四望。诸峰起伏环列四周,相互依靠,有的像拱,有的像蹲。汶水从东方流来,蜿蜒曲折好似一条带子。远远地注视深远青碧的天空,缥缈得好像没有边际。俯视云烟,瞬息变化。这天晚上我们住在碧霞宫。四更后到泰山顶峰东侧的日观峰,等候日出。风雨骤然而至,很冷,过了很长时间雨才停下来。极目东望,看到一缕红光横跨在浓云之下。不久,璀璨耀目,如轮的太阳由云端露出,摇曳不定,像从地面涌出来一样。太阳的形状并不很圆,颜色正红,可以直接用眼睛观看。在它的上面有明亮的五色彩霞,好像数百匹丝锦。回头看短墙上,日影隐约,一会儿又不见了。侯相曾国藩因整夜下雨,未能看日出,笑着(对大家)说:“你们各位记住(这个道理),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不可以主观猜测;稍稍艰难的事,不能够中途停止啊。”

(丙)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

宁夏中卫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Word版附答案)

宁夏中卫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Word版附答案),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宁夏,中卫市,莲山课件.

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范山人归泰山

李白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生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诗人运用铺叙手法描绘范山人抱白鹤回泰山的景致,不仅赞叹人鹤的形象之美,还寓有诗人求仙学道之意。

B. 颔联写诗人看着范山人抱白鹤离去,与自己的距离由近在咫尺了然在目到渐行渐远,直至远远看到他行至崖间。

C. 颈联紧承颔联写范山人虽越行越远,但诗人登上高处 天门攀上近处的日观峰,对范山人的身影依然目有所及。

D. 尾联写人鹤皆去,伫立送行 诗人面对眼前一幅云朵遮白鹤、人影望不及的远景,不禁油然而生惆怅迷惘之情。

16. 整首诗以范山人的行踪为主线,涉及景致色彩鲜明,诗人以此刻画出范山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案】15. C    16. 诗人刻画了一位怀抱白鹤、浮云相伴、现身青崖、云深身没、仙风道骨的高士隐者形象。诗人突出白色,目光随着这片白色移动,先是“初行若片云”,白色飘逸轻盈;再是“杳在青崖间”,青色映衬,清晰可见;飘过天门,行至日观,最后隐身层云。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颈联……但诗人登上高处的天门攀上近处的日观峰”说法错误。登上日观峰的不是诗人,而是范山人。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整首诗以范山人的行踪为主线,涉及景致色彩鲜明,诗人以此刻画出范山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然后逐句翻译诗句,依据诗句的内容分析概括范山人的形象特点,答题时,注意先概括范山人形象的总体特征,然后还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具体特征。首先,诗人刻画了一位怀抱白鹤、浮云相伴、现身青崖、云深身没、仙风道骨的高士隐者形象。“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范山人自身的色彩本不鲜明,但诗人让他“抱”上一只“白鹤”,这样就引人注目了,“白鹤”在诗歌中常用来比作羽化成仙,有归隐之意,“鲁客抱白鹤”,寓有求仙学道之意;“初行若片雪”,了然在目;“杳在青崖间”,距离远了,看上去更小,但因为出现了青色(“青崖”)作为衬托,仍很清晰;“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更高了,更远了,更小了,这时,诗人又巧妙地使用红色(“日”暗藏着红色)作底,所以还依稀可见;最后,“云生望不及”,“白鹤”终于被飘浮的云朵遮住了。范山人在浮云相伴、青崖、云深这样的环境中隐约可见,有求仙学道之境。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月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苏轼在《赤壁赋》中仰见明月初升便道“_______,_______”;李煜面对春日的风月在《虞美人》中感慨“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里用“_______,_______”的疑问来喻指人才难求。

【答案】    (1). 月出于东山之上    (2). 徘徊于斗牛之间    (3). 小楼昨夜又东风    (4).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 明明如月    (6). 何时可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徘,徊,堪,掇。

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回目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格式,不是雕虫小技,而是      。我们常说一百二十回的《三国演义》,一百回的《西游记》,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所谓“回”就是“回目”,又称章回题目,是章回小说的典型特征。在章回小说由民间说书艺术雅化为文人案头之作的过程中,回目形式由单句发展为偶句,字数也由      而逐步定型为七八言,(1),而且也便于追求文字和音韵上的形式美。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期。作为杰出代表的四大名著是典型的章回体小说,即每一回的标题都是一副词句工整、前后相衡的对联。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中,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因为就大多数回目而言,句子可长可短,结尾可平可仄,句式灵活多变,与诗的形式并不相同,反而与对联更为      。在章回小说的每回之前,(2),让读者看了此联就知道这回所要讲述的内容;      统观阅读小说回目,还可以从中了解整部小说的叙述脉络。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枝独秀    错落有致    吻合    如果

B. 一枝独秀    参差不齐    契合    不但

C. 独树一帜    错落有致    吻合    不但

D. 独树一帜    参差不齐    契合    如果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被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中,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

B. 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

C. 将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中,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

D. 将对联这一独特的中国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是明代小说家的一大创举。

20. 请在文中(1)(2)处补写恰当 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8. D    19. C    

20. (1)不但易于较完整地概括每回内容

(2)均有一副标明篇章内容的对联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基本意思、感情色彩、适用对象、习惯搭配等,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语境是回目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格式自成一家,故选“独树一帜”,排除A选项和B选项。

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错落有致:布局交错纷杂,但极有情趣。此处指字数多少不齐而逐步定型为七八言,故选参差不齐,排除C选项。

契合:符合。吻合:完全符合。不但:表递进关系。如果:是假设关系。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的六种常见病句类型,然后联系上下文,审读原文语句,确定语意关联,再次对比选项,找出差别,认真推敲之后确定答案。

A选项,“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被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中”残缺介词造成偷换主语;

B选项,“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残缺介词造成偷换主语;

D选项,“将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应用于章回小说的回目”的最后残缺介词“中”,偷换主语。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应用能力,侧重于语意简明、连贯、得体。答此类题时,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根据前后语境的需要综合分析作答。

①承接“字数也由参差不齐而逐步定型为七八言”,应指出其好处,联系后句“而且也便于追求文字和音韵上的形式美”,应是不但易于较完整地概括每回内容;

②承接“在章回小说的每回之前”,联系后句“让读者看了此联就知道这回所要讲述的内容”,应是均有一副标明篇章内容的对联。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1.回目是章回小说内容的概括,许多古文内容也可以借用回目来概括。请你从所供古文名篇中任选两个,依据其内容补写回目。

(1)《项脊轩志》:“一株枇杷饱含伉俪两厢爱                           ”

(2)《烛之武退秦师》:“三寸巧舌力挽狂澜纾国难                            ”

(3)《鸿门宴》:“刚愎自用项羽失良机                          ”

【答案】(1)百年老屋承载儿孙几世情

(2)一言利辩荡气回肠化干戈

(3)韬光养晦刘邦得主动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补写对联以及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章回小说的每个回合的标题往往是一个对仗工整、整齐划一的概括性词句,比如《三国志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立首功”,都能极好地概括出每一回大致上的内容。这也符合了当时民间艺人为了吸引听众而使用这样的标题来点明内容的要求。标题一般也比较简略,通俗易懂。作答本题需要熟悉古文内容,比如《项脊轩志》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借一轩以记三代之遗迹,睹物怀人,悼亡念,叙事娓娓而谈,用笔清淡简洁,表达了深厚的感情。用“一株枇杷饱含伉俪两厢爱,百年老屋承载儿孙几世情”来概括。

22.许多回目本身就可以当作言辞优雅、意境生动的名联来欣赏。下面选取了《红楼梦》三个回目,请你从中任选一个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加以赏析。

(1)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2)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3)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膳”

【答案】(1)“花解语”指袭人情真意切劝慰宝玉爱惜自己明德上进;“玉生香”指宝黛二人情投意合笑诉情话;此处“花解语”“玉生香”巧用双关生动形象,用叠词“切切”“绵绵”表现人物情感,温馨细腻。

(2)分别写薛宝钗戏蝶与林黛玉葬花两个情节。薛宝钗雍容华贵,容貌妩媚,体态丰腴,此处以杨玉环代指;因为林黛玉婀娜多姿,外表秀美,姿态轻盈,以赵飞燕代指。这样回目更加幽情含蓄,增添诗意。

(3)大观园迎来一场瑞雪,如银装素裹的“琉璃世界”,恰巧栊翠庵中红梅怒放,呈现出“白雪红梅”的诗意画面;大家欢聚一堂的时刻,贾宝玉与史湘云一对哥姐欢快地偷烧鹿肉。诗情画意之雅境与偷食“腥膻”之俗景,雅俗共赏,相映成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熟悉小说相关内容、情节和手法。题干要求“许多回目本身就可以当作言辞优雅、意境生动的名联来欣赏。下面选取了《红楼梦》三个回目,请你从中任选一个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加以赏析”,明确了解答此题的角度为“内容”和“形式”。要从回目中引出相关情节和内容,然后结合修辞手法,具体分析。

(1)“情切切良宵花解语”,“花”指“花袭人”(袭人姓花),她在晚上规劝贾宝玉来着,劝得还很动情,所以说“情切切”。古时用“解语花”来比喻美人(意即会说话的花),“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玉”指林黛玉。这一回讲了两个故事,前一句的故事是袭人病了,宝玉去看她,然后袭人借机劝了宝玉一席话,袭人全名是花袭人。后一句对应的故事是说宝玉次日去看黛玉,结果闻到黛玉袖子里有香气,然后俩人打情骂俏了几句。不是有说暖玉生香吗,俩人言谈中提到了暖玉,而且宝玉为了逗黛玉,还编了个老鼠偷香芋的故事。形式上使用了双关和叠韵词。

(2)涉及到两个故事情节.一:宝钗扑蝶:宝钗到潇湘馆找黛玉,恰遇宝玉来找黛玉,为避嫌疑,便抽身回来要寻别的姊妹去。这时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宝钗遂取出扇子来扑蝶。只见那一双蝴蝶穿花度柳,引的宝钗蹑手蹑脚,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二:黛玉葬花:黛玉访宝玉吃了闭门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产生误会,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黛玉曾因为怜桃花落瓣,手把花锄,收抬残红,葬于花冢。如今时值暮春时节,又来到花冢,她从落花中联想到自己的悲剧的宿命,于是以落花自况,十分伤感地哭吟了这首《葬花吟》。表达形式上使用了借代和比喻。

(3)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写雪地红梅的景色好不漂亮。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从内容看,似是写薛宝琴身穿大红披凤立在雪地里的美景。而实际上,这白雪,这红梅,都是指妙玉。妙玉身在佛门,孤标傲世,身心一片洁白,可谓琉璃世界也。但她是在世难容的境地中生存着的,她美丽如兰,如红梅,她的心更如雪地红梅,她虽然身处佛门,但她是一个青春少女,有自己爱的渴望和追求,这种渴望和追求恰似雪地红梅,在寒冷寂寞中开放着。 语言表上使用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象征比喻、借代法,脂粉,借代指众女孩;香娃,借代指宝玉,割腥啖膻,是代指吃烧烤的生鹿肉。

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发源于罗马帝国,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有人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

②老子不相信苍天会赐福于人,认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于是,钻木取火、大禹治水、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一个又一个神话故事,都留下了“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鲜明的民族烙印。

③始于2019年底的新冠病毒疫情,短时间内即蔓延全国。在这场旷世灾情面前,全国人民空前团结,无数医护人员、公务人员甚至普通公民,都化身意志坚定的战士。媒体人白岩松说:“疫情的数字给我们震动,逆行的面孔却给了我们最深的感动。”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1)某市举行以“传承民族信仰,共创华夏未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你代表“复兴中学”参加比赛的演讲稿。

(2)你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呼吸科医生,不顾妈妈的劝阻,主动请缨前往武汉抗疫。在武汉工作一周后写给妈妈的信。

(3)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日子里,涌现出一些触动你灵魂的人物,你选择其中一位给他(她)写的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一)传承民族信仰,共铸华夏未来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 题目是“传承民族信仰,共铸华夏未来”。

2019年底,新冠病毒疫情短时间内即蔓延全国。在这场旷世灾情面前,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在全力工作,医疗卫生、物资保障公安消防、科研攻关、民生供应、志愿服务等各条战线的工作者都在尽职守责。珍视生命、守望相助的人间大爱,为春节假期铺就了特别底色。面对疫情,为了他人的安康与幸福,为了国家的安宁与强大,许多人主动投身到最辛苦、最危险的岗位。这场旷世灾情再一次印证:是家国一体、休戚与共的使命感、责任心,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助力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更是我们战胜疫情的重要精神支柱。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应在抗击疫情的大考中,以及今后的人生大考中,传承民族信仰,不负青春、不负人民、不负未来。

“信仰是大海航行的灯塔”,回望过去,最是精神动人心。“团结起来,振兴中华!”1981年,当中国男排首次冲出亚洲、中国女排第一次站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时,北京大学的同学们喊出这一发自肺腑的响亮口号,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最强音。而在2018年的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大时,在场的莘莘学子再次喊出这句激荡人心的口号。穿越时空的心声表明,时至今日,相信我们国家、我们民族会越来越好,依然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依然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最坚定的信仰,是推动整个民族向上向前的精神力量。

时光永不停歇,精神穿透岁月。今天的中国,一分钟能发生什么?“复兴号前进了5833米,移动支付3.79亿元,7.6万件快递被收……”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的“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感动无数网友的,是蕴藏在时间里的伟力,更是中华民族矢志奋斗的精神力量。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的每个“一分钟”,都凝聚着中国的奇迹。无数个“一分钟”汇成的时光之手,让公路成网、铁路密布,让高坝矗立、巨轮远航,天堑变通途。今天,就是要用这份不息的民族信仰之光照亮前路。

同学们,我们有幸生在伟大的时代,我们更有幸长在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个写满希望梦想的人生故事,背后都充满着一股子精气神:不甘落后、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善于创造。而催动民族未来航船的,一定是来自每一个人的内生动力。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也正是满怀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排除万难争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期,同样有无数先锋、勇士,砥砺信仰,越是艰险越向前。同学们,请想一想,与那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相比,我们学习中的一点小困难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请想一想你求学的初心,请想一想你身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那么在人生的战场上你就会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新时代必将在民族信仰的磅礴之力下,活力进发。让我们坚定信仰,用青春去铸就激情涌流的“黄金时代”。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二)写给妈妈的信

亲爱的妈妈:

您好!

提起笔来给您写信,我的心中思绪澎湃。首先妈妈您不要担心,我现在除了忙碌之外,很安全,请您放心。您不同意我来,但是我来了疫情前线。我理解您,您是爱自己的女儿。但是妈妈,您从小培养我,不就是祖国需要我时,我能够为之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吗?如果此时此刻,我做一个胆小鬼,我退缩了,您是会更加伤心的。今天,疫情汹汹,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和我的同事们,奋战在疫情最前沿,守护所有人的平安,我想,您一定会为我们感到骄傲。

今天,隔着玻璃窗或许还能看到昨天的病人;这一刻,隔着胶手套还能感受到患者的体温;这一秒,透过护目镜还能看到求生的眼神……那明天呢?下一刻呢?下一秒呢?每天都与人间悲剧狭路相逢,作为呼吸科的医生,我的责任更加的重大,有我们在,他们就有病愈的希望,所以,我没有任何理由退缩。

我知道,病毒,时时压抑着您的神经,而生命的离去,却常常让人猝不及防。只有足够的勇毅,才能扛起这份责任与希望!妈妈,您在家里不要过度为我担心,我会做好防护的,这里的防护设施都是一流的,请您放心!我们每天除了忙碌之外,安全没有问题,勿念。

战疫期间,我和同事前往抗疫一线,我的同事、战友有的断了秀发,破了脸颊,伤了双手,只为多救几个人。妈妈,他们时时刻刻激励我奋勇前行!政治家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的:“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祖国母亲需要我们,我们只有用仁爱、牺牲去完成自己的朝圣。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作为普通的医务工作者,我愿意负重前行。我相信我的妈妈,您也会为勇敢的女儿加油的。

逆者,迎也。灾难来临时,有人逆行,才有人能迎接光明。清朝斗士伍连德迎着逃难人群,顶着西方医学家的怀疑,毅然前往混乱东北,仅仅67天素清三省。新时代国士钟南山迎着出城的民众,在耄耋之年出征武汉,倾力尽心,让中国成为世界的抗疫典范。而我,当祖国需要我,我更加没有理由退缩,只有勇往直前。

当中国按下这次暂停键时,当我们固于方寸之地时,当我们被迫在口罩里呼吸时,当我们失去“一米”的亲切时,当我们提心吊胆于病毒的无孔不入时,不要忘记,有我们,共和国的平凡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在坚守!始终在坚守!请相信我们,请相信祖国和人民,只要我们上下齐心,听从安排和指挥,一定会战胜疫情!加缪说:“每个冬天的句号都是春暖花开。”待到全中国山花烂漫之时,我们摘掉口罩,一定给您——我亲爱的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

您的女儿

某年某月

(三)写给魏礼群医师的慰问信

尊敬的魏礼群医师:

您好!

提起笔来给您写信,我的心中思绪澎湃。谁是“最可爱的人”?战争年代,我们曾把这个殊荣给了解放军战士,但今天,疫情汹汹,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守护平安的您和您的同事们当之无愧。

最近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战疫系列报道,深灰色的“累计死亡”人数不断上升。我看到的只是数字变化,就揪心不已,而作为医务人员在医疗一线殊死抗疫的您呢?

今天,隔着玻璃窗或许还能看到昨天的病人;这一刻,隔着胶手套还能感受到患者的体温;这一秒,透过护目镜还能看到求生的眼神……那明天呢?下一刻呢?下一秒呢?每天都与人间悲剧狭路相逢,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心理承受力病毒,时时压抑着您的神经;疲惫,天天侵蚀着您的意志;而生命的离去,却常常让人猝不及防。没有足够的勇毅,是扛不起这份责任与希望的!

那天,我看到报道,您在对一名危重病人气管插管时,病人病情急转直下,最终病逝。您瞬间崩溃,泣不成声,您说:病人身后可是一个家庭啊!您甚至因此久久不能释怀。我知道这不是您的脆弱,而是您明白每个生命的可贵,以及病人身后有一家人的守望。

战疫期间,您和您的同事无所畏惧,前往抗疫一线。您告别亲人,无暇顾及艰辛和危险,在城市筑起防护墙;您的同事战友有的断了秀发,破了脸颊,伤了双手,只为多救几个人;甚至有的永久倒下,来不及享受春光,来不及与亲人拥抱。

政治家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的:“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些最勇敢的人负重前行,用仁爱、牺牲去完成自己的朝圣。“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作为普通的医务工作者的您,就是可敬的平民英雄。

“逆”者,迎也。灾难来临时,有人逆行,才有人能迎接光明。清朝斗士伍连德迎着逃难人群,顶着西方医学家的怀疑,毅然前往混乱东北抗鼠疫,仅仅67天肃清三省。新时代国士钟南山迎着出城的民众,在耄耋之年出征武汉,倾力尽心,让中国成为世界的抗疫典范。您虽平凡,但您的逆行,值得每个被保护的人仰望。

当中国按下这次暂停键时,当我们囿于方寸之地时,当我们被迫在口罩下呼吸时,当我们失去“一米”的亲切时,当我们提心吊胆于病毒的无孔不入时,当我们感叹生活少了色彩时,我向您致敬,您坚守的地方不仅是单调,还有死神的威胁。

加缪说:“每个冬天的句号都是春暖花开。”待到全中国山花烂漫之时,我们摘掉口罩,一定给您——最美的天使,一个真诚的拥抱!

爱华

2020年3月1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第二步就是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给定背景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写作之前必须结合材料准确理解题意,考生要先分析材料的类型,接着分析材料表述的观点,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写作。而且学生要清楚审读材料不仅仅是看材料,而应该对材料有分析理解的思维过程。本次作文包括三则材料,材料一先是展现其他民族的信仰,接着列举有的人的观点“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由此可知,这则材料与中华民族的信仰有关;材料二借助老子的话以及钻木取火等神话故事展现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奋发有为、有担当等;材料三阐述的是当前全国上下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现象,审读时注意抓住关键点在这场旷世灾情面前“全国人民空前团结”“无数……都化身意志坚定的战士”,再结合媒体人白岩松的话,可知这则材料的主旨指向:在灾难面前,整个中华民族展现出的民族精神和信仰不仅让人感动,而且它凝聚出的无比强大的力量更给了我们自信和希望。由此可知,本次作文与“信仰”“责任担当”“迎难而上”等有关。接着看本次作文的写作任务。本次作文有三个任务,考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作文。

第一个任务是要求考生代表复兴中学“写一篇参加‘传承民族信仰,共创华夏未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的演讲稿”,主题已经确定,考生需要关注演讲稿的形式。开场白是演讲稿中很重要的部分。好的开场白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为整场演讲的成功打下基础。常用的开场白有点明主题、交代背景、提出问题等。不论哪种开场白,目的都是使听众立即了解演讲主题、引入正文、引起思考等。演讲稿的正文也是整篇演讲的主体。主体必须有重点、有层次、有中心语句。由于演讲材料是通过口头表达的,为了便于听众理解,各段落应上下连贯,段与段之间有适当的过渡和照应。结尾是演讲内容的收束。它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结尾的方法有归纳法、引文法、反问法等。归纳法是概括一篇演讲的中心思想,总结强调主要观点引文法则是引用名言警句,升华主题、留下思考;反问法是以问句引发听众思考和对演讲者观点的认同。演讲稿的结尾也可以用感谢、展望、鼓舞等语句作结,使演讲能自然收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个任务:“你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两年的呼吸科医生,在不顾妈妈的劝阻的情况下,主动请缨前往武汉抗疫。在武汉工作一周后写给妈妈的信”。要写出祖国的需要我们,我们便义无反顾,有国才有家。

写信要注意: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感情真挚;表示决心;语言亲切、精炼质朴。此外还要考虑信件的基本格式。

第三个任务是“写慰问信”,要求选择“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日子里,触动你灵魂的人物”作为写信对象。写慰问信要注意: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感情真挚、使人安慰;期待殷切、表示决心;语言亲切、精炼质朴。此外还要考虑信件的基本格式。

【立意】1.传承民族精神,凝聚磅礴力量;

2.面对疫情,我们终将遇见内心的信仰;

3.青年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4.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

5.民族精神和信仰是民族的强大力量;

6.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信仰 民族;

7.传承民族信仰,共创华夏未来;

8.“战疫”中的英雄本色;

9.白衣战士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10.上下求索,共克时艰;

11.满目星河不及“战士”的背影。

【素材】1.日月跳丸,光阴脱兔,当我们迈入2020年,都不曾料到,新型完状病毒来袭。沧海横流,间不容发,无数医务工作者们挺身而出,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只为夺得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他们每句言辞,每次行动,尽展英雄本色。

2.十七年前站在那里的人,十七年后还在那里。从花甲到耄耋,钟南山院士依旧义无反顾地冲上这生死未知的战场。事了挑衣去,深藏功与名。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但面对外界的盛赞,他却轻描淡写:“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如此气度,如此格局,无怪乎他成了全民偶像,连没多少文化的老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感叹:“终南山是一座名山,钟南山是一个伟人!”

3.曾看过一句话:“谁说春天来了/那是日历撒的谎/只要还有一座城冰封雪飘/我们就不忍心立春。”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亦是怀着这样的信念,身着白衣,心有锦役,江城不解围,我们不后退。疫情终将平息,这场感天泣地的战疫,也终将成为历史的一页。医务人员顾全大局的气度,无疑将闪耀成共和国史册上新的光芒。而我们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这份情怀,不会也不该褪色。

4.受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信念的触动,新一代青年也将从中接受洗礼,成为一个心智更成熟、精神更丰满、格局更开阔的真正的“人”。我有同学说,高三毕业,我就填报医学院。或许,再等若干年,待到今天的逆行者老去,会有一批新的医务人员握住他们的手说:“你们曾保护过我们;现在,就由我们来保护你们。”

谢谢你,上演最美逆行。谢谢你,为我们拼了命。谢谢你,让更多人看到这一幕,从此身边有情,心中有光。身着白衣的你们,无意扮演天使,却为我们,写下“英雄本色”的生动注脚。

5.魏巍曾在1951年发表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以此盛赞那些可敬的志愿军战士。斗转星移,今日之中国正历经严峻的新冠疫情考验,千钧一发之际,白衣战士们扛起时代大旗,前仆后继,抚平国殇。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迎难而上,八方来援,为国出征,他们一直在路上。正是他们,筑起了国若金汤的“钢铁长城”。

6.为国出征,是奉献的底色。“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白衣团队中不仅有鬓角染霜的中流砥柱,也有稚气未脱的青涩脸庞,祖国一号召他们毫不犹豫穿上了白色战衣。此次疫情中,消逝了一些风华正茂的人儿,他们为了国家的明天,甘做微光,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为春回大地埋了最深的一份情。

【结构】第一篇例文:传承民族信仰,共铸华夏未来。第一部分,引述材料,提出观点。首先引述材料,提示演讲背景。然后以许多人主动投身到最辛苦、最危险的岗位的表现,引出民族精神信仰的巨大作用。最后提出观点并点题: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承民族信仰,不负青春、不负人民、不负未来。第二部分,逐层展开,分析论述。第一层,回望过去,民族精神是推动整个民族向上向前的精神力量。第二层,放眼当下,今天的中国,就是要用这份不息的民族信仰之光照亮前路。第三层,联系现实,我们应该传承民族信仰,在人生的战场上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发出号召。时间不等人,让我们坚定信仰,用青春去铸就激情涌流的“黄金时代”。

第二篇例文:一、称谓:顶格写称谓——“亲爱的妈妈”。二、正文部分:(1)先写自己很安全,消除母亲的疑虑和担心。(2)写疫情面前,祖国需要我,人民需要我,我没有理由退缩。(3)不要担心,再次强调防护设施的一流和先进。但是同事们的精神时时刻刻激励我前行。然后举例证明,在最危险时候,祖国的英雄儿女们义无反顾奉献精神,我更没有理由退缩。最后,表决心,请祖国人民和母亲放心,这次疫情终将战胜!待到全中国山花烂漫之时,我们摘掉口罩,一定给您大大的拥抱!结束全文。

第三篇例文:首先由谁是最可爱的人开篇,从战争年代的战士到如今没有硝烟战场上的勇士,表达对这些守护者的赞美之意;然后从自己每天看疫情报道的沉重心情推想身在第一线医生的内心煎熬,同时叙写一系列的事件来展现这些英雄们的精神,最后再次表达对逆行者的敬意,呼应开头。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江西省九江市2020届高三语文5月第三次模拟试题(Word版附答案)

江西省九江市2020届高三语文5月第三次模拟试题(Word版附答案),高三语文5月模拟试题,江西,九江市,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