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法律对社会各方面所起的作用理解错误的是()
A.维护社会的安全与和谐B.惩治犯罪,保护人民
C.只惩治违法犯罪人员D.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人际关系
2.人们行为的底线()
A.不违法B.守纪律C.遵守社会公德D.遵守交通规则
3.五楼的殷先生非常苦恼。六楼的王某喜欢在深夜听音乐,并总是把音量开得很大。民警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条“使用家用电器、兵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规定对六楼进行批评教育,制止了他的不当行为。这一案例说明()
A.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B.邻居之间产生纠纷是不可避免的
C.只要发挥法律的作用,就一定能够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
D.法律只对违反法律的人起作用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话、做事首先要考虑自己的言行是否合法,这说明()
A.法律约束人们的一切言行B.法律是人们说话、办事所依据的最低标准
C.法律规定人们的权利与义务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5.第十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湖北省正式进入全面两孩政策时代,“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修订过程表明(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D.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
6.在现实生活中,调整社会关系的途径有很多,但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是法律。以下四种情形,你认为最适宜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的问题是()
A.小云因妈妈偷看自己的QQ聊天记录好几天不理妈妈
B.某班同学因数学老师无故拖堂准备状告该老师
C.小王因同桌喊他“王瘸子”,与同桌争得面红耳赤
D.小佳的父亲以佳佳未随父姓为由,拒不支付扶养费
7.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等乘客让座”、“不准带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B..良好的社会秩序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C.社会生活需要规则来维护
D.我国的法制不够完备
8.道德、纪律规章和法律三者的共同点是()
①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则
②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
③都是由国家制定的
④都起到了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9.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最具有权威性,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是()
A.纪律B.条例
C.规章D.法律
10.2018年3月广东某地公安局接到一超市报警后,不及时出警,导致抢劫犯携赃款逃脱。该超市将公安局告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该公安局赔偿该超市经济损失5万多元。这说明()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②依法治国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③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④公安局不在我国法治体系之内,不受法律监督,不必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1.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隶制法典,其突出特点就是确立社会各阶层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维护奴隶制的统治秩序。下列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起源于古巴比伦王国②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③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④法律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③D.①②
12.下面漫画说明我国
A.用暴力来治理环境污染
B.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企业的污水排放
C.强调法律至上,依法治国
D.坚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
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用法治保障改革,改革就会乘风破浪。”下列属于法治作用的是
①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②法治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④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十八大以来,反腐成为新常态,“老虎”“苍蝇”一起打,“天网”行动追回外逃腐败分子800多名,问题高官纷纷落马。这主要体现了
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15.王某在手机上点击陌生人发来的网址链接,导致银行卡上的巨款被盗刷。王某报警求助。最终,王某的巨款被追回,诈骗者受到了刑罚处罚。从法律的作用来看,王某的钱款被追回体现了我国法律
A.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保护作用
B.只打击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C.对公民的隐私进行特殊保护
D.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16.2017年7月8日,陕西省丹凤县一名青年借助龙驹寨收费站周边群众反映诉求一事,在网上散布“丹凤县收费站非法收费,致警民冲突”虚假信息,混淆视听,误导群众,造成恶劣影响。7月9日,散布虚假信息的张某某被丹凤县公安局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B.法律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C.言论自由是公民的权利,公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D.公民没有言论自由
17.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名问题高官纷纷落马,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这表明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我国坚决推进以德治国④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④B.①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33条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这一规定直接体现了法律
A.对人们的行为起规范作用
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对人们的行为起保护作用
D.能够杜绝骗捐等行为
19.“法”在古汉语中曾有“刑、法、律、法律”等称谓,如“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李悝编法经”“商鞅改法为律”“唐律”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直言:“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灋”从“廌”(zhí),“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有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灋”从“水”,表示法律追求公平如水;“灋”含“去”,延伸出惩恶扬善之义。今天,“法”已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词。今天,表明公平如水、惩恶扬善的“水”“去”仍是“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深刻揭示了法律的( )
①规范作用②预测作用③促进作用④保护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因个人信息被泄露,不少人都有过被传销、诈骗电话骚扰的经历。为此,新刑法修正案增加了违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最高可判刑7年的内容。这体现了( )
A.公民享有知识产权
B.我国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C.公民享有政治权利
D.国家对保护公民隐私负有全责
二、非选择题
21.材料一:2016年以来,丹凤县扎实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邀请法制副校长、派出所民警、法律工作者到各校作法制教育专题报告,向广大师生讲解《民法》《刑法》《交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中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组织学生参观法制教育基地展室,通过听取讲解员的解说、观看图片、了解案例等形式,使同学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思想受到深刻的法制教育洗礼。材料二:2016年9月份以来,河北邯郸田某某在人民医院先后盗窃两辆电动三轮车后骑回成安县销赃,10月份以来又在磁县医院、曲周医院等多家医院内多次盗窃,田某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1)法制讲座使同学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思想受到深刻、的法制教育洗礼,这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作用?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综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2.材料一:2015年8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对于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加大了犯罪惩处力度,最高可判处死刑。
材料二:2017年3月28日上午,湖北省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周某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假冒碘盐)、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案公开开庭审理,当庭判决被告消除危险、收回尚在流通中的假盐并在媒体上公开道歉。这是湖北法院审理的全省首例食品安全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1)以上材料体现出法律的哪些特征?
(2)材料二说明了法律有什么作用?
(3)、我们青少年应该对法律持怎样的态度?
23.国务院制定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为此,要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1)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如何?
(2)当前,我国是崇尚法治还是崇尚人治?为什么?
24.【行法治之道】
近年来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影响恶劣,党中央重拳铁腕反腐打虎:无论权力有多大、职务有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会依法查处,绝不姑息。下面是小刚从网站看到的从2010年到2016年我国省部级高官落马人数:2010—2012年,省部级高官落马人数分别为5人、5人和3人;从2013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加强,2013——2015年省部级高官落马人数分别为17人、41人和32人;截止2016年12月底,省部级高官落马人数为38人。
(1)【数据整理】请将上面统计图中的信息转化为表格的形式。(温馨提示:请别忘记表格的标题哦)(2)【学会归纳】从上述图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3)【回归教材】以上资料体现了法律生活中的哪些观点?
(4)【延伸讨论】有同学认为,只要加强反腐立法,重拳铁腕打虎,就能实现依法治国奋斗目标。”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