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部编人教版),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莲山课件.
北宋的政治
课 题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 识 目 标 了解哈赵匡胤建立北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
能 力 目 标 通过对赵匡胤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 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得我们做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的看问题的结论。认识到在封建时代,君主的权力是在不断加强的,任何封建统治者都跳不出这个历史的铁律。
教学重点 赵匡胤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
教学难点 赵匡胤集权措施的结果和影响。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合作研讨等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赵匡胤本来是周世宗手下得力大将,跟随周世 宗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周世宗在世的时候,十分信任赵匡胤,派他做禁军统帅,官名叫殿前都点检。禁军是后周一支最精锐的部队。
世宗一死,军权落在赵匡胤手里。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 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 在陈桥驿赵匡胤的部下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一起回京城。
这段历史,为多为后人津津乐道,还成为一个成语“黄袍加身”,在此之后,赵匡胤是怎样统治宋朝 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 北宋的政治,了解 一下宋太祖的政策得失。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北宋的建立
1.(多媒体展示宋太祖的画像)教师讲述: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960年,后周禁军首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
目标导学二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条件——吸取历史教训 1.教师简略地介绍,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多媒体展示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 ) 2.教师需要讲讲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多媒体链接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他为什么 要这样做?
提示: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 禁军将领的兵权, 牢牢地控制了军队。
(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 (多媒体展示以下三则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统帅权,分割兵权;设立枢 密院,使“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 握了兵权;利 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面;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
材料二: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
材料三: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主要是将各 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同时规 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
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太祖加强 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材料说说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皇帝直接统辖禁军;设枢密院和三衙掌管军务,枢密院有权调兵,无权领兵,三衙有领兵权力,却无调度之权;“天下营兵, 纵横交互,移换屯驻,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部编人教版),金与南宋的对峙,莲山课件.
不使常在一处”,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实行 “守内虚外”的政策,造成对外防守空虚无力,这也是北宋积贫积弱的重要作用。(2)行政方面:削弱宰相权力,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 财政大权;在地方,主要排文臣担任知州等。 (3)财政、司法方面:设置转运使;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
2. 教师结合五代十国的历史,说说在宋代,节度使的权力发生了哪些变化?(可以做一个对比的表格) 3.这个改革给宋朝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
目标导学三 重文轻武的时代
1.( 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所以,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 兴盛,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宋王朝的统治者吸 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 (多媒体出示问题:重文轻武的表现)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
答案提示:(1 )经济文化兴盛,但军事上却软弱至极。(2)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 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3)遇有战事,也有文官挂帅出征。(4)科举考试,文举兴盛,武举录取人数少。
2.(多媒体出示问题:重文轻武的目的)宋太祖重文轻武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3.(多媒体出示材料:宋朝发达的经济)重文轻武的后果,读材料: 关于宋朝GDP的统计: 一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据他的统计 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为 7.5两白银,远远高于晚明2.88两,要到十九世纪的晚清,才追上宋代的水平。 二是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 森,他认为:“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 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以后一直到1820年都保持着此水平。欧洲在960~1280年间,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值则从400美元增至500美元,只增加了1/4。”也就是说,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不但在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而且在横向上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 (多媒体出示问题:宋朝重文轻武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读材料,说说宋朝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宋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军事上积贫积弱的朝代,结合材料,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启发:国家在实施大政方针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答案提示:(1 )状况:宋朝经济发展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原因: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国家 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3)教师讲述原则:①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 极端;②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③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合理地实施各种政策,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就是成功的范例;④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现代民族国家林立、帝国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的时代,适度的强军政策是绝对需要的。
三、课堂总结
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 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 世。 ”而西方与日本 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 宋朝创造了辉煌的经济文化,从太祖立国,到逐步加强君主权力,重文轻武,开创了繁盛的经济文化时代,但也因为重文轻武,造成了宋朝积贫积弱的社会状态,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备 注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再现了宋朝的建立和建立后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及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重点是记诵宋太祖采取的措施,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发。在本课中,以材料为突破口,重在突出宋朝采取的那些集权措施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让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和启发。因为 本课采用了在强烈的材料对比,为学生创设了可思考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宋朝强与弱的反差,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误区,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部编人教版),宋代经济的发展,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