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2.2滑轮精品讲练(附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2.2滑轮精品讲练(附解析新人教版),简单机械,莲山课件.

专题12.1 杠杆

 

1.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_____杠杆___。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要具备两个条件:有力的作用;能绕某固定点转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必须是硬的,支点可以在杠杆的一端,也可以在杠杆上的其它位置处。

2.杠杆的五要素

(1)杠杆绕着固定转动的点,称为___支点____,用字母“O”表示。

(2)促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动力___,常用字母“F1”表示。

(3)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_阻力___,常用字母“F2”表示。

(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____动力臂____,常用字母“L1”表示。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____阻力臂____,常用字母“L2”表示。

3.杠杆分类

   物理量

杠 杆    力   臂    力    特点    应用举例

_省力_杠杆    L1>L2    F1<F2    省力费距离    撬棒

_费力_杠杆    L1<L2    F1> F2    费力省距离    船桨

_等臂_杠杆    L1=L2    F1 = F2    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天平

4.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动或_____匀速___转动。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数学表达式为______ F1L1= F2L2 _____。

(3)从杠杆的平衡可知,力和力臂的大小成反比,即力臂越长,力就越__小__;力臂越短,力就越__大__。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即动力和阻力的单位要统一,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也要统一。

 

知识点1:杠杆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3.力臂的画法:①找出支点,②画出力的作用线,③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④用大括号把垂线段括起来,并标上力臂的符号。

【例题1】(2019山东威海)如图是一种活塞式抽水机的示意图。其中手柄AOB是一个杠杆,杠杆在动力F1的作用下绕O点匀速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在B点受到阻力的示意图和F1的力臂。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由图知,此时向上提起杠杆的左端,杠杆会绕O点顺时针转动,则B点会受到下面连杆向上的支持力,即阻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过B点作竖直向上的阻力F2;反向延长力F1画出力的作用线,过支点O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动力臂L1.

知识点2: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杠杆能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 ,则我们说杠杆平衡。

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即公式:F1L1=F2L2

【例题2】(2019四川南充)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分析,力F始终水平向右,即动力臂不断变小,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阻力不变,阻力力臂变大,所以动力变大。

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阻力的大小不变(等于物重G),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断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将变大。

 

【例题3】(2019湖北荆州)小华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的装置如图,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1)杠杆在如图甲的位置静止时     (选填“是”或“不是”)处于杠杆平衡状态的。

(2)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3)如图乙,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在B点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仍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     N.当弹簧测力计改为斜拉时,再次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华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答案】(1)是;(2)右; (3)1.5;变大;(4)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解析】(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因而杠杆处

于平衡状态;

(2)图甲知,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左端向下倾斜,说明杠杆的重心在左端,平衡螺母应向较高的右端调节;

(3)每个钩码重0.5N,由图可知OB:OA=2:3,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OB=2G×OA,

测力计的示数:F= = =1.5N;

斜向下拉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将大于1.5N;

(4)本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知识点3:生活中的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例题4】(2019山东临沂)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下列剪刀,最适合剪开较硬物体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选项A、C、D中的剪刀动力臂都小于阻力臂,都是费力杠杆,不能省力,所以选项A、C、都不正确。 由图可知选项B中的剪刀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能更容易地剪开较硬的物体,所以选项B正确。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为省力杠杆的是(  )

 

A.用餐工具筷子    B.茶道中使用的镊子

C.用起子起瓶盖    D.托盘天平

【答案】C.

【解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分析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当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时,是等臂杠杆.

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2.(2019陕西省)下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一定省力的是(  )

      

A.撬石头用的木棒        B.划赛艇用的船桨

C.理发用的剪刀          D. 升旗用的定滑轮

【答案】A

【解析】A.用木棒撬石头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用船桨划水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用图示剪刀理发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定滑轮实质是一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如图甲是吊车起吊贷物的结构示意图,伸缩撑杆为圆弧状,工作时它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从而将货物提起.图乙杠杆受力及其力臂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吊臂是一省力杠杆,但要费距离

B.    吊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可以省功

C.    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的力臂变小

D.    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支持力渐渐变小

【答案】D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分析是省力杠杆、等臂杠杆、费力杠杆.

根据匀速吊起货物时,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化,动力臂不变,再次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判断支持力的大小变化.

A.如图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大于阻力,吊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

B.吊臂是费力杠杆,费力但可以省距离,但不省功,故B错;

由题知,吊车工作时它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动力臂不变,阻力不变,阻力臂减小,根据F1×l1=F2×l2可知动力减小,所以伸缩撑杆的支持力逐渐变小.故C错、D正确.

点评:正确确定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吊车吊起货物时,确定变化量和不变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4.(2019湖南郴州)材料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OB),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杠杆将会(  )

 

A.A 端下沉    B.B 端下沉    C.仍保持平衡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由题知,甲、乙两物体的密度相同,OA<OB,即甲的力臂要小于乙的力臂;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甲×L甲=G甲×L乙,

即:ρgV甲L甲=ρgV乙L乙,

所以:V甲L甲=V乙L乙﹣﹣﹣﹣﹣﹣①,

如果将甲、乙物体(不溶于水)浸没于水中,此时甲乙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甲乙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浮甲=ρ水gV甲,F浮乙=ρ水gV乙,

此时左边拉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甲﹣ρ水gV甲)×L甲=G甲×L甲﹣ρ水gV甲×L甲﹣﹣﹣﹣﹣﹣②

此时右边拉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乙﹣ρ水gV乙)×L乙=G乙×L乙﹣ρ水gV乙×L乙﹣﹣﹣﹣﹣﹣③

由于V甲L甲=V乙L乙,

所以:ρ水gV甲×L甲=ρ水gV乙×L乙,

则由②③两式可知,此时左右两边拉力与力臂的乘积相同,故杠杆仍然会保持平衡。

5.(2019四川达州)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转动,当物体C浸没在水中时杠杆恰好水平静止,A、B两端的绳子均不可伸长且处于张紧状态。已知C是体积为1dm3、重为80N的实心物体,D是边长为20cm、质量为20kg的正方体,OA:OB=2:1,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400cm2(g=10N/kg),则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  )

 

A.物体C的密度为8×103kg/m3    

B.杠杆A端受到细线的拉力为70N    

C.物体D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3Pa    

D.物体C浸没在水中前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了2×103Pa

【答案】D

【解析】A.物体C的质量:

mC= = =8kg;

物体C的密度:

ρC= = =8×103kg/m3,故A正确;

B.物体C排开水的体积:

V排=VC=1×10﹣3m3,

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1×10﹣3m3=10N;

杠杆A端受到的拉力:

FA=GC﹣F浮=80N﹣10N=70N,故B正确;

C.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得:

FA×OA=FB×OB,

则杠杆B端受到细线的拉力:

FB= ×FA= ×70N=140N,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杠杆B端对D的拉力:

F拉=FB=140N,

D对地面的压力:

F压=GD﹣FB=mDg﹣F拉=20kg×10N/kg﹣140N=60N,

D对地面的压强:

p= = =1.5×103Pa,故C正确;

D、物体C浸没在水中前后,水的深度变化:

△h= = = =2.5cm=0.025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值:

△p=ρ水g△h=1×103kg/m3×10N/kg×0.025m=2.5×102Pa,故D错。

二、填空题

6.(2019湖北宜昌)如图所示,赛艇的船桨是一种杠杆,划船时它是一支     力杠杆,手移动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桨在水中移动的距离。

 

【答案】费;小于。

【解析】根据杠杆的结构特点以及杠杆分类的方法可判断其类型。

由桨的结构可知,赛艇的船桨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费了力,省了距离,划船时手只要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桨在水中移动较大的距离。

7.(2019福建省)如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地上运送巨木的情景。架在支架上的横杆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支架下面垫有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    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省力;减小。

【解析】由图知,架在支架上的横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力臂,是省力杠杆;

支架下面垫有面积较大的石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8.(2019安徽省)如图,一轻杆AB悬于O点,其左端挂一重物,右端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此时轻杆水平平衡。若重物质量m=3kg,BO=3AO,g取10N/kg。则力F的大小为________N。  

 

【答案】 20   

【解析】【解答】解:反向延长力F的作用线,过支点O作力F作用线的垂线即为F的力臂L1  ,  

因为右端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F,则由几何知识可知L1=OB/2,

 

已知BO=3AO,重物质量m=3kg,则物体重力G=mg=3kg×10N/kg=30N,

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L2=F×L1  ,

即G×OA=F×OB/2,

代入数据可得,30N×OA=F×3OA/2,

解得F=20N。

9.(2019山东泰安)一位泰山挑山工用一根长1.8m的扁担挑起货物,如图为扁担示意图,若在扁担的A端挂200N的物体,B端挂300N的物体,挑起重物时使扁担水平平衡,则挑山工肩膀需顶在距A端     m远的位置(不计扁担的重力)。

 

【答案】1.08

【解析】设支点为O,由图可知,肩到扁担左端的距离为OA,则肩到右端距离为OB=1.8m﹣OA,

扁担平衡,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G1OA=G2OB,

代入数据:200N×OA=300N×(1.8m﹣OA),

解得:OA=1.08 m

10.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硬棒AB被悬挂起来,已知AB=8AO,当在A处悬挂120N的重物G时,杠杆恰好平衡,杠杠自身的重力为  N,若在C处锯掉BC,留下AC杠杠,支点O不变,则需要在A端   (选填“增加”或“减少”)重物,才能使杠杠仍保持水平平衡.

 

【答案】40;减少.

【解析】因为杠杆为粗细均匀的硬棒,所以杠杆AB的重心在杠杆的中心,力臂为杠杆AB的八分之三;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G杠杆× AB=G×OA;

已知AB=8AO,则G杠杆× AB=G× AB

G杠杆= G= ×120N=40N;

当锯掉BC后,杠杆重力变为原来的 ,力臂变为 AB;

由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  G杠杆× AB=GA×OA;

 ×40N× AB=GA× AB   GA= ×40N=60N<120N;

因此需要在A端减少物重.

11.小明用一把缝衣剪刀剪布,

2019-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第一单元单元检测卷(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第一单元单元检测卷(答案),七年级下生物单元检测,莲山课件.

如图所示,他为了省距离应将布放在剪刀的   处,为了省力应将布放在剪刀的   处(填A或B).

 

【答案】A;B.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当阻力和动力臂一定时,阻力臂越短,越省力;

图中的剪刀将布放在剪刀的A处,使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

图中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在同样的情况下,往剪刀转动轴靠近,减小了阻力臂,由F1L1=F2L2可知:阻力臂L2越小,越省力,故应放在B处。

12.如图所示,一位母亲推着婴儿车行走,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下按扶把,若把婴儿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母亲向上抬起扶把,这时婴儿车可视为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答案】后轮;省力.

【解析】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判断婴儿车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只要知道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即可.

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向下按扶把时,婴儿车绕后轮转动,所以后轮是支点;

当后轮遇到障碍物时向上抬起扶把,婴儿车绕前轮转动,所以前轮是支点,这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三、作图题

13.(2019四川达州)轻质杠杆OABC能够绕O点转动,已知OA=BC=20cm,AB=30cm,在B点用细线悬挂

重为100N的物体G,为了使杠杆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请在杠杆上作出所施加最小动力的图示(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要使力最小,则动力臂应最长,即连接OC为最长的力臂,力的方向与OC垂直且向上,

根据勾股定理和全等三角形定理可得,动力臂OC=50cm,

故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OC=G×OA,

代入数值可得:F1×50cm=100N×20cm,

解得F1=40N,

选取标度为20N,过C点作出最小动力,使线段长度为标度的2倍。

14.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画F1、F2的力臂L1和L2。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力臂的画法,首先要掌握力臂的画法,确定支点,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臂。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力臂的概念,知道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已知支点O,从支点向F1的作用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L1;从支点向阻力F2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阻力臂L2.如图所示。

15.试画出力F1、F2的力臂。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本题考查杠杆五要素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画力臂时必须注意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力的作用线是通过力的作用点并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答案:从支点向F1、F2的作用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臂l1、l2。

16.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动力F1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请你画出阻力F2及阻力臂L2.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重点是杠杆上的力和力臂的画法,注意阻力F2,千万不要画成物体的重力,阻力和重力是两码事,阻力是物体对杠杆的拉力,所以方向和大小与物体重力相同,但作用点不同。

如图,阻力为由于物体的重而产生的拉力,所以从B点竖直向下画出F2;

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从O点向F2作垂线,垂线段即为力臂L2。

17.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能绕O点转动,请在杠杆中的A端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此题是求杠杆最小力的问题,已知点O是动力作用点,那么只需找出最长动力臂即可,可根据这个思路进行求解。O为支点,所以力作用在杠杆的最右端A点,并且力臂是OA时,力臂最长,此时的力最小。确定出力臂然后做力臂的垂线即为力F.

四、实验探究题

18.(2019江苏苏州)利用杠杆开展相关实验探究:

(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杄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若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拉力的大小______。

【答案】左   2.0   偏小   变小   不变

【解析】利用杠杆开展相关实验探究:

(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左端上翘,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杠杄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由图可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A×LA=FB×LB,3×0.5N×4L=FB×3L,所以FB=2.0N;

若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由于左侧已经存在杠杆的力与力臂的乘积,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偏小;

(3)图丙使杠杆由水平位置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

G×4L=F2×3L,

则F2= G;

当转动到图中位置时,设杠杆与水平位置的夹角为α,物体的力臂、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均变小;则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

G×4L×cosα=F2′×3L×cosα,

则:F2′= G;

所以,在此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不变。

19.小明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

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   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    ,支点在杠杆的中点是为了消除杠杆    对平衡的影响。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象如图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1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   m。

(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                    。

(4)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图C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cm,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动力臂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

【答案】(1)右;水平;力臂;自重;(2)0.15;(3)一组实验数据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4)能;等于。

【解析】(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偏高,左端的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同时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杠杆平衡条件为:F1L1=F2L2。由杠杆平衡条件得:1.5N×0.1m=1N×L2,得:L2=0.15m;(3)只有一次实验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种结论很具有偶然性,不合理。要进行多次实验,总结杠杆平衡条件。(4)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C的实验,此实验能得到“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当动力臂不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时,看实验结论是否成立,所以利用图C进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为:F1L1=F2L2。由杠杆平衡条件得:4×0.5N×3×5cm=3N× ×4×5cm,左右相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动力臂 等于阻力×阻力臂”。

五、计算题

20.如图所示,质量为70kg,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物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通过绳系于轻质杠杆BOC的B端,杠杆可绕O点转动,且BC=3BO。在C端用F=150N的力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绳被拉直:(绳重不计,g取10N/kg)求:

 

(1)物体A的重力G;

(2)绳对杠杆B端的拉力F拉;

(3)此时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

【答案】(1)700N(2)300N(3)10000Pa

【解析】本题考查重力公式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应用、压强公式应用。本题关键是由力的平衡条件方程F拉×BO=F×OC,注意BC=3BO  F=150N 求出绳对杠杆B端的拉力F拉。本题难点是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的求解。这里要知道放在地面的静止的物体,其受到向上的力之和等于其重力,即F+N=G,意思是物体A受到绳向上的拉力F加上地面对物体A相上的支持力N等于物体A的重力。这里F=F拉-N=F压-N求出来,物体A对地面压力F压可求,根据压强公式顺利求解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p。

(1)物体A的重力G根据公式G=mg很容易求得。

G=mg=70kg×10N/kg=700N

(2)由杠杆平衡条件有:F拉×BO=F×OC,可求出绳对杠杆B端的拉力F拉

(3)由力的平衡条件,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F压=G-F拉=700N-300N=400NA对地面的压强:

P= F压/S=400/(0.2×0.2)Pa=10000Pa

21.(2019湖南长沙)在科技节,小海用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力学装置,杠杆OAB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O为杠杆的支点,OB=3OA,竖直细杆a的上端通过力传感器连在天花板上,下端连在杠杆的A点,竖直细杆b的两端分别与杠杆和物体M固定,水箱的质量为0.8kg,不计杠杆、细杆及连接处的重力。当图甲所示的水箱中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3kg。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出细杆a的上端受到作用力的大小,图乙是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随水箱中水的质量变化的图象,(取g=10N/kg)

(1)图甲所示的水箱装满水时,水受到的重力为     N;

(2)物体M的质量为     kg;

(3)当向水箱中加入质量为1.1kg的水时,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为F,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1;继续向水箱中加水,当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变为4F时,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2,则p1:p2=     。

 

【答案】(1)30;(2)0.2;(3)2:3。

【解析】(1)当图甲所示的水箱中装满水时,水的质量为3kg,

则水受到的重力:G水=m水g=3kg×10N/kg=30N;

(2)由图乙可知,水箱中没有水时(m=0),压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F0=6N,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F0•OA=GM•OB,

则GM= F0= ×6N=2N,

物体M的质量:

mM= = =0.2kg;

(3)设M的底面积为S,压力传感器示数为0时M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M的高度为h,

当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为零时,M受到的浮力等于M的重力2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水gSh1=2N﹣﹣﹣﹣﹣①

由图乙可知,当M完全浸没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24N,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A•OA=FB•OB,

则FB= FA= ×24N=8N,

对M受力分析可知,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杆的作用力,

则此时M受到的浮力F浮=GM+FB=2N+8N=10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水gSh=10N﹣﹣﹣﹣﹣﹣﹣②

由 可得:h=5h1,

由图乙可知,加水1kg时水面达到M的下表面(此时浮力为0),加水2kg时M刚好浸没(此时浮力为10N),

该过程中增加水的质量为1kg,浮力增大了10N,

所以,每加0.1kg水,物体M受到的浮力增加1N,

当向水箱中加入质量为1.1kg的水时,受到的浮力为1N,B点受到的向上的力

FB′=GM﹣F浮′=2N﹣1N=1N,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 FB′=3×1N=3N,

当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变为4F时,B点受到的向下的力FB″= ×4F= ×4×3N=4N,

此时M受到的浮力F浮″=GM+FB″=2N+4N=6N,再次注入水的质量m水′= ×1kg﹣0.1kg=0.5kg,

当向水箱中加入质量为1.1kg的水时,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力:

F1=(m水箱+m水+mM)g﹣FB′=(0.8kg+1.1kg+0.2kg)×10N/kg﹣1N=20N,

继续向水箱中加水,当力传感器的示数大小变为4F时,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力:

F2=(m水箱+m水+mM+m水′)g+FB″=(0.8kg+1.1kg+0.2kg+0.5kg)×10N/kg+4N=30N,

所以,两种情况下水箱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

 = = = = 。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2.3机械效率精品讲练(附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2.3机械效率精品讲练(附解析新人教版),简单机械,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