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历史期末,莲山课件.
高一历史试题
2020. 7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要求的。)
1.汉武帝时期,曾多次大规模“巡狩”,视察地方,发现很多郡国监御史玩忽职守,地方许多问题没有及时奏报中央政府。为此,汉武帝
A.确立察举制B.设置十三州刺史 C.实行推恩令D.发兵平定地方叛乱
2.某同学在研究古代亚洲法律时发现,八世纪初日本在制定大宝律时,吸收了唐律“八议”中 的“六议”,将“十恶”改为“八虐”。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唐律对日本法律影响较大B.中日文化交流频繁
C.唐律与日本法律差别较大D.日本不重视内部稳定
3.北宋初期,造船场多在江西、湖南等地,所造船只多为纲船(槽运船)、座船(官员乘坐船)、 战船、马船;北宋后期,造船场多分布在闽、浙等地,大多生产抗风浪能力较强、吃水较深的 ,尖底船。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自然条件恶化B.海外贸易兴盛 C.经济重心南移D.海防建设加强
4. 1900年,当满清政府对欧美十一国宣战时,东南各省督抚联合起来形成了“东南互保”,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此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A.削弱了中央统治B.东南各省脱离了清政府统治
C.推动地方民主化D.地方督抚成为列强的代理人
5.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某课题组在研究“抗美援朝战争”时最可靠的资料是
A.战争遗存B.志愿军老兵访谈 C.历史论著D.影片《上甘岭》
6. 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的一篇文章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了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这一“突破”是指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成功发射“神五”载人飞船
7.古代西亚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推动这一文明成果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农业发展B.洪水泛滥 C.军事扩张D.历法计时需要
8.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冶铁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非洲最早出现冶铁技术B.古代文明具有多源特点
C.古代文明交流尚未实现D.标志非洲进入文明时代
9.阿拉伯帝国的制度基本继承了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的传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帝国一度流行。古埃及、波斯、印度、欧洲等地的民间故事被阿拉伯人接受和融汇为《一千零一夜》。这说明阿拉伯
A.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B 文明影响广泛深远
C.文明的发展具有包容性D.长于借鉴缺少创新
10. 1168年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又创建剑桥大学。14世纪,德国建立了海德堡大学。到150。年,全欧已有80所大学。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B.人文主义发展 C.自治城市的发展D.帝国的兴起
11.《全球通史》中说“真正的世界史是从 1500年开始的”,其主要依据是
A.殖民扩张逐步兴起 B.欧洲开始崛起C.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D.奴隶贸易开始
12.右图出自1543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该书搭配着精美的版画插图,并系统描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衬着明快的大自然背景,显得颇为生动。这反映出当时
A.人文主义的发展
B.自然科学已摆脱教会束缚
C 理性主义的兴起
D.科学进步推动了经济发展
13.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到了16世纪中期,普通教民相信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新航路开辟 B.宗教改革C 启蒙运动 D.近代科学兴起
14.《拿破仑法典》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488条规定,“满21岁为成年,到达此年龄后…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该法律
A.否定了封建等级特权B.仅保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C.打击了外国干涉势力 D.加快了拿破仑帝国灭亡
15.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由于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 ”,导致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材料空白处内容 应该是
A.垄断组织产生 B.圈地运动进行C.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D.工厂制度产生
16. 1870-1900年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变化统计表
上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跨国公司的发展 B.资本主义代议制普遍确立
C.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D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17.主题研究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围绕“工业革命”、“英国宪章运动”、“德国古典哲学”、 “空想社会主义”等历史关键信息进行研究,可确立的主题是
A.共产国际的成立B.巴黎公社的建立 C.十月革命的爆发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列宁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对此理解正确是
A.战后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B.战争引起社会革命
C 一战后的国际关系矛盾尖锐 D.战争加剧国际动荡
19.“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这说明当时苏俄政府
A.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B.建立单一所有制
C.重视经济结构调整 D一切余粮归国家
20.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于
A.17世纪中期 B. 18世纪下半期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无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下政治期末,莲山课件.
C. 19世纪中期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欧洲战事正酣之际,有德国学者发出这样的呼吁:“今日奄奄一息的西方,重新面向涌现神灵的阳光之处,人类所有的关于上帝和神灵宏伟梦想的真正诞生地―东方。”材料反映了
A.人们对西方文明认识变化 B.美苏两极格局的到来
C.法西斯力量的削弱 D.西方殖民体系的瓦解
22.下图为1942年1月1日,由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发表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该宣言
A.决定成立联合国 B. 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C.带有强权政治色彩 D.加速了同盟国协同作战
23.下表是1951年—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情况表.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忽视科技发展B.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C.政治改革失败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4.《英国和英帝国危机》中描述: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载满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为扑灭大火,英国
A.强化殖民统治B.镇压印度独立运动 C.承认印度独立D.解散英联邦
25.由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重要经济体组成的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自2008年开 始变为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一轮科学技术发展13.“逆全球化”现象严重
C.世界经济风险的加大D.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题,每道大题各10分.共50分。)
26. (10分)世界历史进程中,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相影响,共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②他先后 统一希腊全境,进军中东地区,占领埃及全境,征服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③此 后,希腊文化传入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以色列和埃及。④亚历山大加速了希腊文化 向印度和中亚地区的传播,但文化决非是单向传播的事。⑤在希腊文化时代(亚历山大征服 后的几百年间),东方思想,特别是宗教思想就传入了希腊世界。
——摘编自(英)麦克卡提《亚历山大传》
材料二18世纪,“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在西方启蒙运动那里,东方是一个重 要参照,孔子成为理性主义的代言人和领路人,东方世界为西方启蒙思想家提供了所向往的 理性精神。伏尔泰表现出时孔子思想的极大认可和欣赏,号召西方,尤其是欧洲的君主们应该认真向孔子、向中国学习。
——摘自曹顺庆《世界多元文明史实与西方中心文明观的破除》
(1)写出材料一中属于史实的句子序号,并简要说明史实间的内在联系。 (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对孔子思想的态度,并简要说明。 (6分)
27. (10分)历史上不同时期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反映着历史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下图反映了19世纪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变化
(1)材料一可用来研究19世纪世界经济领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说明判断依据。(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口比重的新变化,并指出其主要原因。
(6分)
28. (10分)追求民族独立,反对殖民压迫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二战中殖民地人民与宗主国为战胜法西斯而并肩作战,大大提高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例如巴黎解放时进入巴黎的40万盟军中就有近30万非洲人。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民族主义不再是西方国家的专利,殖民地人民高举起民族民主的旗帜向宗主国宣战。二战前非洲只有3个独立国家,二战后随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20世纪 50年代非洲有6个国家独立,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已达到41个,约占非洲总面积的 84%,总人口的88%……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清。二战后一大批独立民族国家构成了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等。
——摘编自《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推动非洲国家独立的主要因素。(5分)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非洲殖民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5分)
29.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2年10月,美国 指责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苏联否认,古
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包括8艘航空母舰在内的183艘军
舰和包括携带核武器的B-52轰炸机在内的大批飞机,将古巴
“隔离”。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
核武器的姿态。但是,美、苏对危机的处理谨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信,通过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赫鲁晓夫在回忆录《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美苏外交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4分)
(2)在研究“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历史问题时,漫画和回忆录都具有史料价值,哪种史料 价值更大?说明理由。(6分)
30.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日益流行。由于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型,卫生涵 义出现了新变化,卫生即“国”。欧洲国家关于“卫生强种”的说法也引起人们极大兴趣。文化市场出现大量生理卫生的书籍和刊物。《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年)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清政府专门颁行了中国第一部全国性卫生防疫法规——《民政部拟定防疫章程》等,地方防疫局纷纷设立,地方卫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将“清洁”与“卫生”上升到国家治理的高度,梁漱溟等为代表的民间社会乡村建设派尝试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卫生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推进。
——编自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近代中国兴起的“卫生”潮流进行解释(要求:史实准确,逻辑合理,表述成文)。
人教新目标版八年级英语暑假作业第20天 such as和however(答案)
人教新目标版八年级英语暑假作业第20天 such as和however(答案),八年级英语暑假作业,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