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测试卷地理试题(PDF版 无答案)

湖南省怀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中小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测试卷地理试题(PDF版 无答案) ,湖南省,怀化市,高二下地理期末,莲山课件.

舒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

命题:  审题:  磨题:

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非洲的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有两个源头,一个发源于热带 中非山区,叫白尼罗河。另一个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叫青尼罗河。20世纪60年代,埃及在尼罗河上修建了阿斯旺大坝和纳赛尔水库,经济效益显著,但随之而来的生态问题也令人担忧。下图示意尼罗河水系和阿斯旺大坝位置。据此完成第1~3题。

1.尼罗河上游流量大,下游流量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海陆位置

2.纳赛尔水库修建的首要目的是      

A.减少淤积,保证农业稳产 B.增加水域面积,调节气候

C.储蓄水源,保障农田灌溉 D.利用水库,发展淡水养殖

3.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尼罗河下游的影响主要是      

①水量季节变化减小 ②泥沙淤积增多

③流速加快 ④盐碱化加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读图“两区域叠加图”,据此完成第4~6题。

4.A、B两个区域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关于A、B两个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热带气候分布面积广大

②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③B区域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④A区域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 A、B两个区域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A.经济 B.地形 C.气候 D.植被

 

读美国本土简图,据此完成第7~9题。

7. ①②③④四个地区是美国的农业带,其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耕作方式不同的是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③与④ D.②与④

8.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农业带中,主要粮食作物和我国东北平原大体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 ⑤⑥⑦⑧四个城市附近有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的是      

A.⑤ B.⑥ C.⑦ D.⑧

下图为北纬30°附近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下列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 B.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C.三地河口处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三地的自然带均是热带雨林带

11.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修建更多水库是三条河流开发的核心

B.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

C.城市化水平均处于世界前列

D.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下图为西班牙7月份多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2~14题。

12.图中a的值可能为      

A.18°C B.20°C

C.16°C D.25°C

13.一般年份,西班牙夏季气温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      

A.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B.降水多,云量大

C.内陆海拔高,沿海受海洋影响

D.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

14.推测西班牙的亚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      

A.东部沿海 B.中部山地

C.北部沿海 D.西部内陆

 

尼亚加拉河自伊利湖流出,注入安大略湖,全长约56千米,为美国与加拿大的界河。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就位于该河上,受侵蚀作用影响,瀑布位置不断后退,并可能完全消失。2019年2月26前后,一场强大的风暴使得漂浮在尼亚加拉河口的冰块破碎溢出,涌上岸边和道路上形成近9米高的冰块墙,使得纽约州北部造成了罕见的“冰海啸”现象。结合尼亚加拉河位置图及文字信息。据此完成第15~17题。

 

15.下列关于尼亚加拉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平原,流速缓慢 B.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C.河流含沙量小 D.主要补给水源为雨水

16.下列关于“冰海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冰海啸就是凌汛 B.其形成与飓风有很大关系

C.移动速度慢,危害大 D.与五大湖的加温加湿作用有关

17.20世纪50年代,加、美两国从瀑布上游将占尼亚加拉河总水量的1/2~2/3的水引流到各自的水库,用于发电,则这些水利设施对环境的影响有      

A.给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B.有效地缓解了加拿大的能源短缺

C.为当地冬小麦的生产提供灌溉水源 D.减缓了瀑布的后退速度

 

荷兰是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人口1685万,面积4.15万平方千米,地狭人稠,历史上深受海潮之害。1920年开始修建的长达30千米的须德海大坝,是荷兰近代最大的围海工程,大坝上建有泄水闸,透过闸门可调控艾瑟尔湖入海流量。1996年荷兰在莱茵河河口修建挡潮闸,该闸由两个庞大的支臂组成,闸体平时停靠在河道两岸,需要时合龙以关闭河道(下图)。据此完成第18~20题。

 

18.荷兰修建须德海大坝的主要是为了      

A.荷兰经济发达,修大坝发电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B.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

C.大坝内部形成库区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D.为围垦区提供灌溉用水

19.须德海大坝修建后,艾瑟尔湖与建坝前相比湖水的盐度变化及其原因是      

A.变大    库区封闭,水分蒸发量变大

B.变大  河流携带的盐分不断在库区集聚

C.变小  湖内咸水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

D.不变  河口区本来就是淡水

20.莱茵河河口修闸有利于      

A.提高通航能力 B.减轻风暴潮的危害

C.保护河口生态环境 D.增加土地围垦面积

 

某群岛面积12200平方千米,由200左右个岛屿组成,岛上建有1座城镇。该岛最吸引人的是奇花异草、种类丰富的海鸟和海洋哺乳动物。岛上植物低矮、浓密,为无天然树木生长的草原。图示意该群岛位置。据此完成第21~22题。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第十四中学,高二下地理期末,莲山课件.

 

21.群岛上草原无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单一狭窄的地形 B.阴凉多风的气候

C.远离大陆的孤岛 D.贫瘠黏重的土壤

22.群岛禽鸟类丰富,主要受益于      

A.缺乏大型食肉动物 B.流经沿岸的洋流

C.环境保护意识强 D.人类活动影响弱

 

读下图,据此完成第23~24题。

 

23.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不太可信的是      

A.有永久积雪和冰川发育 B.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C.安卡拉为地中海气候 D.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24.土耳其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与我国相比,其发展的明显优势在于      

A.技术力量 B.劳动力资源 C.国内市场 D.枢纽位置

 

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在抵达南极昆仑站(80°5’01”S,77°6’58”E)后,于2019年1月5日全面展开天文、冰川和测绘等项目的科研工作。如图为1月5日当地时间10时在昆仑站上拍摄的自动监测设备及其周边景观图。据此完成第25~26题。

25.图示时刻      

A.北京时间约为6时

B.伦敦和上海日期相同

C.赤道上东半球大部分为黑夜

D.我国东部沿海吹陆风

26.该日后一个月内      

 

A.南极圈内极昼范围变大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C.索马里东部海域出现鱼汛 D.开普敦地区温和湿润

 

北京时间9月23日13:04左右,我国某城市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一辆汽车行驶在该城市的环线上,车里的乘客发现前几分钟阳光从左侧车窗照进车内,后几分钟阳光从汽车正前方照进车内。某地理学习小组根据以上材料绘制了下图。据此完成第27~28题。

 

 

 

 

 

 

 

 

 

27. 根据材料描述,该时段车辆行驶在图中的      

A.甲路段 B.乙路段

C.丙路段 D.丁路段

28.要确定该城市为成都(30°N,104°E),该学习小组还需要获取的材料是      

A.当天该城市昼夜等长

B.当天该城市于北京时间7:04日出

C.当天该城市太阳高度的最大值约为60°

D.当天该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下图为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读下图,据此完成第29~30题。

 

29.关于四大盆地判断正确的是      

A.盆地①位于最东面 B.盆地③又被称为聚宝盆

C.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D.盆地④又被称为紫色土盆地

30.关于盆地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B.天然气、钾盐等矿产资源丰富

C.属于外流区域,有闻名于世的农业灌溉工程

D.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流水作用为主

 

.综合题(3大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下图  “美国本土图” 。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造山运动使之隆起,海拔的升高导致科罗拉多河流域降雨量的增加。大峡谷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色调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

 

美国五大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指出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并简要叙述其对气候的影响(6分)

 

2)说出科罗拉多大峡谷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2分)

 

3)圣劳伦斯河中下游段(蒙特利尔以下河段),因流速平缓和径流量变化小而成为世界上水流最平稳的河段之一。简述其水流平稳的主要原因。(3分)

 

 

 

 

32.读下图“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陆上“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___省西安市,在气候类型上属_________________气候。下列四幅农作物景观图在起点城市附近最可能拍摄到的是___________(选择填空),导致“丝绸之路”沿线农业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4分)

 

2)“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加强道路联通,除利用现有的亚欧第二铁路大陆桥外,还与中亚、西亚地区共同发展铁路运输网,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3分)

3)“海上丝绸之路”向西进入印度洋之前,沿线国家城市化特点是________,是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3分)

4)图中“海上丝绸之路”终点处于_________气候区,它与同纬度季风气候在气候特点方面的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3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019年3月20日,随着摩尔曼斯克港口的“Akademik Treshnikov”号科学探险船的启航,俄罗斯“穿越北极­2019”科考活动正式开始。如图为“俄罗斯轮廓及科考活动资料图”。

 

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境内有许多大河,其中图中的A河被称为“俄罗斯的母亲河”,而B河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

1)A、B两河,航运价值高的是________河,另外一条河流主要的补给类型是________,其航运价值不高的主要原因有                                                   

                                                                      。(5分)

2)自然带从D到C的更替,以________为基础,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中D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该自然带的分布北界纬度,东岸较西岸________(填“高”或“低”),主要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5分)

3)俄罗斯“穿越北极­2019”科考活动选在3月20日开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科考活动第三阶段期间,镇江的日出方位是________,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该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最低纬度约________(21°N/17°N/13°N/9°N)。(6分)

皖西南联盟高二地理试题(无答案)

皖西南联盟高二地理试题(无答案) ,皖西南联盟,高二地理期末,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