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二质量与密度试题(附答案)
2020中考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二质量与密度试题(附答案),中考物理考点提升训练,莲山课件.
专题一:透镜及其应用
考点一:透镜及其作用
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对有会聚作用的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
2.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 处的光学元件后,交于主光轴上的 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交于 点,则该镜一定是________透镜,原因是元件对光有________作用.
3.在图中画出光线AB的折射光线和OC的入射光线.
4.根据下面光路的特点,在虚线框内填上合适的镜子。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1.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虚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同侧
B.成实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两侧
C.成虚像时,像一定比物大
D.成实像时,像一定比物小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像眼睛看不到,但能显示于光屏上
B.放映幻灯时,银幕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于光屏上
D.远视眼的人佩戴凸透镜
3.假如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照相机仍然使用凸透镜作为镜头
B.在野外可以用凸透镜会聚阳光来取火
C.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实像
D.阳光下,只利用刻度尺和白纸无法测得凸透镜的焦距
4.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
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5.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光屏上接收到的是倒立、______的实像现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的距离(蜡烛还在2倍焦距之内),再将光屏移动 的距离找到清晰的像,则 ___________ (填“ ”“ ”或“ ”)
6.如图所示,小明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研究成像情况.
(1)烛焰放在______点时,所成的像最小;
(2)烛焰放在______点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7.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有一个步骤是调整烛焰、______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点燃蜡烛应在调整______(填“前”或“后”).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 、 、 、 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1)蜡烛放在______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与该点成像原理相同的是______机;
(2)蜡烛放在______点时,当光屏上出现最清晰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近;
(3)蜡烛从 移到 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______,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变______;
(4)图乙为实验中物距 与像距 的关系图象,则焦距 ______ .
8.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华测焦距f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l________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华取一发光的小电灯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距离为l处,在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纸上的光斑大小将________。
(2)当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处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选填“倒立、缩小”、“倒立、等大”或“倒立、放大”)的实像。
(3)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9.(1)实验室有两个透镜,一个是凸透镜,一个是凹透镜.要区别哪一个是凸透镜,哪一个是凹透镜,不准用手摸镜子,也不能使用专门仪器,请你想一个方法区别这两个透镜___.
(2)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③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光屏得到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清晰的实像.
考点三:生活中的透镜
1.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正立的像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投影仪
2.以下是小雅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C.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D.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3.若幻灯片和镜头之间的距离可在15~30cm之间调节,那么该幻灯机镜头的焦距应为
A.10cm B.30 cm C.20cm D.15cm
4.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5.如图所示,要增大投影仪屏幕上的像,像距要增大,屏幕固定时投影仪要向___________移;物距要减小,镜头要向___________调投影仪上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使像呈现在屏幕上.
6.防盗门的猫眼
防盗门上要装一个猫眼。猫眼是由两块透镜组合而成。
当我们从门内向外看时,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物镜的焦距极短,它将室外的人或物成一缩得很小的正立虚像,此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之内,目镜起着放大镜的作用,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此像恰成在人眼的明视距离附近,被人看到。
从门外向门里看(倒看)时,却什么也见不着。为什么呢?倒看时,凹透镜变成了目镜,凸透镜则成了物镜,室内的景物,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但在尚未成像之前就落到了凹透镜上,凹透镜的焦距极短,最后成正立虚像,距目镜很近,只有2~3cm,又由于门镜的孔径很小,室外的人必须贴近目镜察看,这样人眼与像之间的距离,也只不过2~3cm,这个距离远小于正常人眼的近视点(大约10㎝),则室外窥视者,对室内的一切就会“视而不见”。
(1)防盗门的猫眼由透镜组成,内侧是________透镜,外侧是________透镜。
(2)从门向门外看,物镜成_____________像,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像。
(3)门外看门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看不见门内景物。
考点四:眼睛与眼镜
1.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2.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品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的焦距为10 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丙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1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 cm的是___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___________.
(2)在同一位置分别用甲、乙、丙透镜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最大的是___________.
(3)近视眼用的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某软质隐形眼镜边缘厚度为0.05 mm,则此镜片的中心厚度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4)下图甲是某人眼睛观察某物体的成像示意图,请在图2乙中的虚线框内画上适当的透镜,使该物体能成像在视网膜上.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它到晶状体的距离是固定的,正常的人眼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都是依靠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使视网膜上都能获得清晰的像。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过凸,在观察远景时,像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过扁,在观察近景时,像不能落在视网膜上。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
(1)正常人看远景或近景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这是通过改变________(选填“焦距”或“像距”)来实现,具体是当人眼由看远景而改变看近景时,眼球的晶状体就得________ (选填“扁平”或“凸起”)些。
(2)患近视眼的人欲矫正视力,应配戴合适的________镜;患远视眼的人欲矫正视力,应配戴合适的________镜。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的观察范围是(______)
A.0~10cm B.10~25cm C.从10cm到极远处 D.0~25cm
考点五:显微镜与望远镜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视镜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
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远处的物体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
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2.如图所示,实验室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仪器是
聚焦2020中考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一:透镜及其应用参考答案
考点一:透镜及其作用
1.如图所示,
2020中考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三光现象试题(附答案)
2020中考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三光现象试题(附答案),中考物理考点提升训练,莲山课件.
下列透镜对有会聚作用的是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
【答案】C
2.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 处的光学元件后,交于主光轴上的 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交于 点,则该镜一定是________透镜,原因是元件对光有________作用.
【答案】凹 发散
3.在图中画出光线AB的折射光线和OC的入射光线.
【答案】
4.根据下面光路的特点,在虚线框内填上合适的镜子。
【答案】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
1.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虚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同侧
B.成实像时,像和物一定在透镜的两侧
C.成虚像时,像一定比物大
D.成实像时,像一定比物小
【答案】D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像眼睛看不到,但能显示于光屏上
B.放映幻灯时,银幕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于光屏上
D.远视眼的人佩戴凸透镜
【答案】A
3.假如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照相机仍然使用凸透镜作为镜头
B.在野外可以用凸透镜会聚阳光来取火
C.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实像
D.阳光下,只利用刻度尺和白纸无法测得凸透镜的焦距
【答案】D
4.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
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答案】B
5.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光屏上接收到的是倒立、______的实像现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的距离(蜡烛还在2倍焦距之内),再将光屏移动 的距离找到清晰的像,则 ___________ (填“ ”“ ”或“ ”)
【答案】放大 <
6.如图所示,小明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研究成像情况.
(1)烛焰放在______点时,所成的像最小;
(2)烛焰放在______点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
7.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有一个步骤是调整烛焰、______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点燃蜡烛应在调整______(填“前”或“后”).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 、 、 、 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1)蜡烛放在______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像最大,与该点成像原理相同的是______机;
(2)蜡烛放在______点时,当光屏上出现最清晰像时,光屏距凸透镜最近;
(3)蜡烛从 移到 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______,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变______;
(4)图乙为实验中物距 与像距 的关系图象,则焦距 ______ .
【答案】凸透镜 前 幻灯(合理即可) 大 大
8.在研究凸透镜及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小华测焦距f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l________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华取一发光的小电灯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离光心距离为l处,在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纸上的光斑大小将________。
(2)当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处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选填“倒立、缩小”、“倒立、等大”或“倒立、放大”)的实像。
(3)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答案】小于 逐渐变大 倒立、放大 远离 凸透镜
9.(1)实验室有两个透镜,一个是凸透镜,一个是凹透镜.要区别哪一个是凸透镜,哪一个是凹透镜,不准用手摸镜子,也不能使用专门仪器,请你想一个方法区别这两个透镜___.
(2)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使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③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光屏得到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清晰的实像.
【答案】把透镜正对着太阳光,上下移动透明,能在地面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的是凸透镜,在地面上出现放大暗圈的是凹透镜。 上 在同一直线上 7.5 左 缩小
考点三:生活中的透镜
1.使用下列光学器材,能使物体成正立的像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投影仪
【答案】A
2.以下是小雅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
C.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D.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答案】B
3.若幻灯片和镜头之间的距离可在15~30cm之间调节,那么该幻灯机镜头的焦距应为
A.10cm B.30 cm C.20cm D.15cm
【答案】D
4.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答案】ABC
5.如图所示,要增大投影仪屏幕上的像,像距要增大,屏幕固定时投影仪要向___________移;物距要减小,镜头要向___________调投影仪上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使像呈现在屏幕上.
【答案】后 下 改变光路
6.防盗门的猫眼
防盗门上要装一个猫眼。猫眼是由两块透镜组合而成。
当我们从门内向外看时,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物镜的焦距极短,它将室外的人或物成一缩得很小的正立虚像,此像正好落在目镜的焦点之内,目镜起着放大镜的作用,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此像恰成在人眼的明视距离附近,被人看到。
从门外向门里看(倒看)时,却什么也见不着。为什么呢?倒看时,凹透镜变成了目镜,凸透镜则成了物镜,室内的景物,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但在尚未成像之前就落到了凹透镜上,凹透镜的焦距极短,最后成正立虚像,距目镜很近,只有2~3cm,又由于门镜的孔径很小,室外的人必须贴近目镜察看,这样人眼与像之间的距离,也只不过2~3cm,这个距离远小于正常人眼的近视点(大约10㎝),则室外窥视者,对室内的一切就会“视而不见”。
(1)防盗门的猫眼由透镜组成,内侧是________透镜,外侧是________透镜。
(2)从门向门外看,物镜成_____________像,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像。
(3)门外看门内,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看不见门内景物。
【答案】凸透镜 凹透镜 正立缩小的虚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观察到像的位置远小于人眼的近视点
考点四:眼睛与眼镜
1.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2.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品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的焦距为10 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丙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1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 cm的是___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___________.
(2)在同一位置分别用甲、乙、丙透镜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最大的是___________.
(3)近视眼用的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某软质隐形眼镜边缘厚度为0.05 mm,则此镜片的中心厚度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4)下图甲是某人眼睛观察某物体的成像示意图,请在图2乙中的虚线框内画上适当的透镜,使该物体能成像在视网膜上.
【答案】乙 乙 丙 小于 发散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它到晶状体的距离是固定的,正常的人眼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都是依靠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使视网膜上都能获得清晰的像。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过凸,在观察远景时,像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过扁,在观察近景时,像不能落在视网膜上。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
(1)正常人看远景或近景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这是通过改变________(选填“焦距”或“像距”)来实现,具体是当人眼由看远景而改变看近景时,眼球的晶状体就得________ (选填“扁平”或“凸起”)些。
(2)患近视眼的人欲矫正视力,应配戴合适的________镜;患远视眼的人欲矫正视力,应配戴合适的________镜。
(3)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的观察范围是(______)
A.0~10cm B.10~25cm C.从10cm到极远处 D.0~25cm
【答案】焦距 凸起 凹透 凸透 C
考点五:显微镜与望远镜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近视镜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
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近视眼不戴眼镜时远处的物体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
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答案】D
2.如图所示,实验室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仪器是
【答案】C
2020中考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四内能试题(附答案)
2020中考物理考点提升训练专题四内能试题(附答案),中考物理考点提升训练,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