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新人教版),百分数,莲山课件.
第6课时 综合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1.使学生通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经历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的全过程,掌握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的基本步骤。
2.使学生能尝试用假设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后回顾与反思的能力,并掌握检验、反思的基本方法。
重点:通过假设法,解决“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
难点:单位“1”的不断变化。
课件。
师: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先来看看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指名回答,发现错误及时订正。)
1.只列式不计算:
(1)180 m增加20%是多少米?
(2)图书馆有故事类书籍2000册,历史类书籍1500册,历史类书籍比故事类书籍少百分之几?
2.找出下列题目中表示单位“1”的量:
(1)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数本数的37.5%。
(2)果园里苹果树的棵树比梨树多50%。
(3)冰箱售价1800元,“十一”商场搞活动,降价10%。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1.应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5)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有哪些困惑?
问题2预设1:3月的价格都不知道,不能解决;预设2:5月和3月的价格不变,降了20%和涨了20%抵消了,价格应该是不变的。
师:既然有些同学认为3月的价格不知道,无法求出最后是涨了还是降了,那么我们怎么来处理这个问题呢?
生1:我想把3月的价格假设成100元,就能解决了。
生2:我想把它假设为1000元。
师:非常好,每个同学可以自己选择一个数,假设其为3月的价格,然后来求一求它的变化幅度。完成后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名回答。)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扇形统计图,莲山课件.
生1:100×(1-20%)=100×0.8=80(元),
80×(1+20%)=80×1.2=96(元),(100-96)÷100=0.04=4%。
生2:1000×(1-20%)=1000×0.8=800(元),
800×(1+20%)=800×1.2=960(元),
(1000-960)÷1000=0.04=4%。
生3:1×(1-20%)=1×0.8=0.8,
0.8×(1+20%)=0.8×1.2=0.96,
(1-0.96)÷1=0.04=4%。
师:看来3月的价格是多少并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刚才在台下发现有同学把价格假设为1,这里的1指的是什么?
2.小结。
师:如果老师用更为一般的假设方法,把3月的价格假设为a元,请你求一求结果,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生:结果还是4%,过程如下:
a×(1-20%)=0.8a(元),
0.8a×(1+20%)=0.96a (元),
(a-0.96a)÷a=0.04=4%。
师:那么,开始的时候有同学提出“降了20%,又涨了20%,所以价格没有变”,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指名回答,开放性问题。)
师:虽然涨价和降价都是20%,但是它们的基础不一样,也就是单位“1”不一样,4月的价格是在3月的价格的基础上降价的,而5月的价格是在4月的价格(也就是3月的价格降了20%之后所得的价格)的基础上涨价的。
1.一台笔记本先降价10%,再涨价10%,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2.一台笔记本先涨价10%,再降价10%,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师:比较两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3.长方形的长增加25%,宽减少20%,面积变大还是变小了?
4.商店对某饮料推出了“第二杯半价”的促销办法,若卖出两杯这种饮料,相当于按原价的百分之几销售?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差,可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假设法来解答。
5.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20%,第二次剪去余下的20%,第三次剪去余下的20%,还剩全长的百分之几?(找准单位“1”是这道题的难点。)
指名学生回答解决此题的思路,正确的予以表扬。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假设法解决有关百分数连续变化的问题,相对来说把单位“1”假设为“1”比较简单和方便。你还有哪些疑问?
“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问题和困惑。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引领学生分析与解答问题,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不同数据的假设,并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对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结果一致,促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是为什么?在所有假设的数据中,“1”是最特别的,应特别提出来分析,是让学生明白这里的“1”不只是单纯的1元,也可以代表“10元”、“100元”等,这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把3月的价格假设为a,通过计算发现最后的结果和a没有直接关系,使学生从数学本质上理解各种假设法的合理性以及内在一致性。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统计图的选用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第2课时统计图的选用教案(新人教版),统计图的选用,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