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第13课时 连减》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2021年中心学校分管学前教育工作个人工作总结文稿

2021年中心学校分管学前教育工作个人工作总结文稿本学年下学期,主要分管学前教育工作,我镇的学前教育工作在教体局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幼儿园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管理条例》为行为准绳,在全体幼儿园园

第13课时连减教材第65页的内容。1.使学生知道连减的含义。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减计算。2.引导学生学会看连减示意图,提高读图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理解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并记住结果,再减第三个数的计算步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

简介:第12课时连加教材第65页的内容。1.认识连加,理解连加的意义,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2.通过教学中的游戏,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并体验算法多样化。3.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重点: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算法。难点:明确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课件。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连加问题吧!(板书课题:连加。) 1.分析题意。边出示课件边讲解:教材第65页例题。师:星期天,小聪聪到乡下去看奶奶,他发现奶奶家的院子里有一群可爱的小鸡,忍不住喂小鸡去了。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原来有几只小鸡在吃食?(5只)师:跑来几只小鸡?(2只)师:又跑来了几只小鸡?(1只)师:奶奶家一共有几只小鸡?(边问边板书大括号和?)2.尝试列式。师:要算一共有多少只小鸡,算式应该怎样写?还可以怎样写?(让多名同学发言,列出几种不同的算式,师根据学生发言并板书。)3.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师: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师:还可以先算几加几?(充分让学生说,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加的过程不完整,比如:只加了其中的两个数,那么引导学生看图中小鸡的数量都加完没有。根据学生的发言,师完成板书。比如:5+2+1=81+2+5=8)师:你第一步先算几加几得几?(充分让学生发言。)怎样记住第一步的得数?(边写边连线的过程中,师强调:为了记住我们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我们可以把先相加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并在它的下面 写上第一次相加的得数。)第二步再算几加几呢?(第二步要把第一次相加的结果和第三个数加起来。)指另外的算式,让学生尝试计算。(指名口述,师板书。)选择一道学生能写的算式,指名学生上台板演,下面的学生仔细为他做检查。4.揭示课题,读算式。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道题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算式一样吗?(生:不一样。)比一比,它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学生说,有三个加数,有两个加号,并且要做两次加法。师:观察得真不错!像这样把3个数相加,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刚才老师已经告诉大家了叫作什么?(生:连加。)连加算式应该怎样读呢?请你们自己读一读。(学生自己尝试读。)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下面我们将进行摆小棒比赛,请你们拿出小棒准备好,小耳朵注意听老师说摆的要求,你们准备好了吗?动手吧!1.摆小棒(教材第65页“做一做”)。可选一个小朋友上台摆,下面的小朋友同时操作。师:在桌上摆上4根小棒,再摆3根小棒,请把它和前面的4根分开一点儿,最后再摆上1根小棒。(师巡视。)师:你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谁会写出小棒图的算式?还可以怎样写? 师:想一想,又该怎样计算呢?指两名学生上台板演,下面的学生翻到教材第65页“做一做”填上得数。(师巡视指导。)填完后,集体订正。(用课件展示一次,加强印象。)2.小聪聪也想跟大家比一比,你们有信心赢他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题。)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回家之后再找一找生活中能够运用连加这一知识解决的数学问题,来考考爸爸妈妈。明天上课时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比比谁最棒。本节课我注重计算顺序的指导,给大量时间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提问:“要计算这道题,你得把哪个数记住?你是怎么记的?”强调在先计算的两个数下面画一横线,并把得数记录在横线下面,这样就能记住,使学生对算理掌握得比较扎实。课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并广泛提问,从而在后面的练习中,能让大多数学生看懂题意,会叙述,这样做题效果会更好。借助摆、画等操作活动,学生强化了对连加意义的理解,掌握了连加的计算顺序。
简介:第12课时连加教材第65页的内容。1.认识连加,理解连加的意义,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2.通过教学中的游戏,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并体验算法多样化。3.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重点: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算法。难点:明确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课件。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连加问题吧!(板书课题:连加。) 1.分析题意。边出示课件边讲解:教材第65页例题。师:星期天,小聪聪到乡下去看奶奶,他发现奶奶家的院子里有一群可爱的小鸡,忍不住喂小鸡去了。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原来有几只小鸡在吃食?(5只)师:跑来几只小鸡?(2只)师:又跑来了几只小鸡?(1只)师:奶奶家一共有几只小鸡?(边问边板书大括号和?)2.尝试列式。师:要算一共有多少只小鸡,算式应该怎样写?还可以怎样写?(让多名同学发言,列出几种不同的算式,师根据学生发言并板书。)3.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师: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师:还可以先算几加几?(充分让学生说,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加的过程不完整,比如:只加了其中的两个数,那么引导学生看图中小鸡的数量都加完没有。根据学生的发言,师完成板书。比如:5+2+1=81+2+5=8)师:你第一步先算几加几得几?(充分让学生发言。)怎样记住第一步的得数?(边写边连线的过程中,师强调:为了记住我们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我们可以把先相加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并在它的下面 写上第一次相加的得数。)第二步再算几加几呢?(第二步要把第一次相加的结果和第三个数加起来。)指另外的算式,让学生尝试计算。(指名口述,师板书。)选择一道学生能写的算式,指名学生上台板演,下面的学生仔细为他做检查。4.揭示课题,读算式。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道题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算式一样吗?(生:不一样。)比一比,它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学生说,有三个加数,有两个加号,并且要做两次加法。师:观察得真不错!像这样把3个数相加,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刚才老师已经告诉大家了叫作什么?(生:连加。)连加算式应该怎样读呢?请你们自己读一读。(学生自己尝试读。)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下面我们将进行摆小棒比赛,请你们拿出小棒准备好,小耳朵注意听老师说摆的要求,你们准备好了吗?动手吧!1.摆小棒(教材第65页“做一做”)。可选一个小朋友上台摆,下面的小朋友同时操作。师:在桌上摆上4根小棒,再摆3根小棒,请把它和前面的4根分开一点儿,最后再摆上1根小棒。(师巡视。)师:你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谁会写出小棒图的算式?还可以怎样写? 师:想一想,又该怎样计算呢?指两名学生上台板演,下面的学生翻到教材第65页“做一做”填上得数。(师巡视指导。)填完后,集体订正。(用课件展示一次,加强印象。)2.小聪聪也想跟大家比一比,你们有信心赢他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题。)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回家之后再找一找生活中能够运用连加这一知识解决的数学问题,来考考爸爸妈妈。明天上课时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比比谁最棒。本节课我注重计算顺序的指导,给大量时间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提问:“要计算这道题,你得把哪个数记住?你是怎么记的?”强调在先计算的两个数下面画一横线,并把得数记录在横线下面,这样就能记住,使学生对算理掌握得比较扎实。课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并广泛提问,从而在后面的练习中,能让大多数学生看懂题意,会叙述,这样做题效果会更好。借助摆、画等操作活动,学生强化了对连加意义的理解,掌握了连加的计算顺序。
简介:第12课时连加教材第65页的内容。1.认识连加,理解连加的意义,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2.通过教学中的游戏,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并体验算法多样化。3.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重点: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算法。难点:明确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课件。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连加问题吧!(板书课题:连加。) 1.分析题意。边出示课件边讲解:教材第65页例题。师:星期天,小聪聪到乡下去看奶奶,他发现奶奶家的院子里有一群可爱的小鸡,忍不住喂小鸡去了。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原来有几只小鸡在吃食?(5只)师:跑来几只小鸡?(2只)师:又跑来了几只小鸡?(1只)师:奶奶家一共有几只小鸡?(边问边板书大括号和?)2.尝试列式。师:要算一共有多少只小鸡,算式应该怎样写?还可以怎样写?(让多名同学发言,列出几种不同的算式,师根据学生发言并板书。)3.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师: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师:还可以先算几加几?(充分让学生说,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加的过程不完整,比如:只加了其中的两个数,那么引导学生看图中小鸡的数量都加完没有。根据学生的发言,师完成板书。比如:5+2+1=81+2+5=8)师:你第一步先算几加几得几?(充分让学生发言。)怎样记住第一步的得数?(边写边连线的过程中,师强调:为了记住我们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我们可以把先相加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并在它的下面 写上第一次相加的得数。)第二步再算几加几呢?(第二步要把第一次相加的结果和第三个数加起来。)指另外的算式,让学生尝试计算。(指名口述,师板书。)选择一道学生能写的算式,指名学生上台板演,下面的学生仔细为他做检查。4.揭示课题,读算式。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道题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算式一样吗?(生:不一样。)比一比,它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学生说,有三个加数,有两个加号,并且要做两次加法。师:观察得真不错!像这样把3个数相加,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刚才老师已经告诉大家了叫作什么?(生:连加。)连加算式应该怎样读呢?请你们自己读一读。(学生自己尝试读。)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下面我们将进行摆小棒比赛,请你们拿出小棒准备好,小耳朵注意听老师说摆的要求,你们准备好了吗?动手吧!1.摆小棒(教材第65页“做一做”)。可选一个小朋友上台摆,下面的小朋友同时操作。师:在桌上摆上4根小棒,再摆3根小棒,请把它和前面的4根分开一点儿,最后再摆上1根小棒。(师巡视。)师:你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谁会写出小棒图的算式?还可以怎样写? 师:想一想,又该怎样计算呢?指两名学生上台板演,下面的学生翻到教材第65页“做一做”填上得数。(师巡视指导。)填完后,集体订正。(用课件展示一次,加强印象。)2.小聪聪也想跟大家比一比,你们有信心赢他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题。)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回家之后再找一找生活中能够运用连加这一知识解决的数学问题,来考考爸爸妈妈。明天上课时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比比谁最棒。本节课我注重计算顺序的指导,给大量时间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提问:“要计算这道题,你得把哪个数记住?你是怎么记的?”强调在先计算的两个数下面画一横线,并把得数记录在横线下面,这样就能记住,使学生对算理掌握得比较扎实。课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并广泛提问,从而在后面的练习中,能让大多数学生看懂题意,会叙述,这样做题效果会更好。借助摆、画等操作活动,学生强化了对连加意义的理解,掌握了连加的计算顺序。
简介:第12课时连加教材第65页的内容。1.认识连加,理解连加的意义,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2.通过教学中的游戏,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并体验算法多样化。3.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重点: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算法。难点:明确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课件。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连加问题吧!(板书课题:连加。) 1.分析题意。边出示课件边讲解:教材第65页例题。师:星期天,小聪聪到乡下去看奶奶,他发现奶奶家的院子里有一群可爱的小鸡,忍不住喂小鸡去了。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原来有几只小鸡在吃食?(5只)师:跑来几只小鸡?(2只)师:又跑来了几只小鸡?(1只)师:奶奶家一共有几只小鸡?(边问边板书大括号和?)2.尝试列式。师:要算一共有多少只小鸡,算式应该怎样写?还可以怎样写?(让多名同学发言,列出几种不同的算式,师根据学生发言并板书。)3.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师: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师:还可以先算几加几?(充分让学生说,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加的过程不完整,比如:只加了其中的两个数,那么引导学生看图中小鸡的数量都加完没有。根据学生的发言,师完成板书。比如:5+2+1=81+2+5=8)师:你第一步先算几加几得几?(充分让学生发言。)怎样记住第一步的得数?(边写边连线的过程中,师强调:为了记住我们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我们可以把先相加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并在它的下面 写上第一次相加的得数。)第二步再算几加几呢?(第二步要把第一次相加的结果和第三个数加起来。)指另外的算式,让学生尝试计算。(指名口述,师板书。)选择一道学生能写的算式,指名学生上台板演,下面的学生仔细为他做检查。4.揭示课题,读算式。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道题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算式一样吗?(生:不一样。)比一比,它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学生说,有三个加数,有两个加号,并且要做两次加法。师:观察得真不错!像这样把3个数相加,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刚才老师已经告诉大家了叫作什么?(生:连加。)连加算式应该怎样读呢?请你们自己读一读。(学生自己尝试读。)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下面我们将进行摆小棒比赛,请你们拿出小棒准备好,小耳朵注意听老师说摆的要求,你们准备好了吗?动手吧!1.摆小棒(教材第65页“做一做”)。可选一个小朋友上台摆,下面的小朋友同时操作。师:在桌上摆上4根小棒,再摆3根小棒,请把它和前面的4根分开一点儿,最后再摆上1根小棒。(师巡视。)师:你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谁会写出小棒图的算式?还可以怎样写? 师:想一想,又该怎样计算呢?指两名学生上台板演,下面的学生翻到教材第65页“做一做”填上得数。(师巡视指导。)填完后,集体订正。(用课件展示一次,加强印象。)2.小聪聪也想跟大家比一比,你们有信心赢他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题。)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回家之后再找一找生活中能够运用连加这一知识解决的数学问题,来考考爸爸妈妈。明天上课时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比比谁最棒。本节课我注重计算顺序的指导,给大量时间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提问:“要计算这道题,你得把哪个数记住?你是怎么记的?”强调在先计算的两个数下面画一横线,并把得数记录在横线下面,这样就能记住,使学生对算理掌握得比较扎实。课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并广泛提问,从而在后面的练习中,能让大多数学生看懂题意,会叙述,这样做题效果会更好。借助摆、画等操作活动,学生强化了对连加意义的理解,掌握了连加的计算顺序。
简介:第12课时连加教材第65页的内容。1.认识连加,理解连加的意义,初步渗透部分与整体的相对性。2.通过教学中的游戏,让学生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并体验算法多样化。3.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重点:理解连加的意义,掌握连加的算法。难点:明确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课件。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连加问题吧!(板书课题:连加。) 1.分析题意。边出示课件边讲解:教材第65页例题。师:星期天,小聪聪到乡下去看奶奶,他发现奶奶家的院子里有一群可爱的小鸡,忍不住喂小鸡去了。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原来有几只小鸡在吃食?(5只)师:跑来几只小鸡?(2只)师:又跑来了几只小鸡?(1只)师:奶奶家一共有几只小鸡?(边问边板书大括号和?)2.尝试列式。师:要算一共有多少只小鸡,算式应该怎样写?还可以怎样写?(让多名同学发言,列出几种不同的算式,师根据学生发言并板书。)3.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师:请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师:还可以先算几加几?(充分让学生说,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加的过程不完整,比如:只加了其中的两个数,那么引导学生看图中小鸡的数量都加完没有。根据学生的发言,师完成板书。比如:5+2+1=81+2+5=8)师:你第一步先算几加几得几?(充分让学生发言。)怎样记住第一步的得数?(边写边连线的过程中,师强调:为了记住我们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我们可以把先相加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并在它的下面 写上第一次相加的得数。)第二步再算几加几呢?(第二步要把第一次相加的结果和第三个数加起来。)指另外的算式,让学生尝试计算。(指名口述,师板书。)选择一道学生能写的算式,指名学生上台板演,下面的学生仔细为他做检查。4.揭示课题,读算式。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道题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算式一样吗?(生:不一样。)比一比,它们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学生说,有三个加数,有两个加号,并且要做两次加法。师:观察得真不错!像这样把3个数相加,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刚才老师已经告诉大家了叫作什么?(生:连加。)连加算式应该怎样读呢?请你们自己读一读。(学生自己尝试读。)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下面我们将进行摆小棒比赛,请你们拿出小棒准备好,小耳朵注意听老师说摆的要求,你们准备好了吗?动手吧!1.摆小棒(教材第65页“做一做”)。可选一个小朋友上台摆,下面的小朋友同时操作。师:在桌上摆上4根小棒,再摆3根小棒,请把它和前面的4根分开一点儿,最后再摆上1根小棒。(师巡视。)师:你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谁会写出小棒图的算式?还可以怎样写? 师:想一想,又该怎样计算呢?指两名学生上台板演,下面的学生翻到教材第65页“做一做”填上得数。(师巡视指导。)填完后,集体订正。(用课件展示一次,加强印象。)2.小聪聪也想跟大家比一比,你们有信心赢他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题。)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回家之后再找一找生活中能够运用连加这一知识解决的数学问题,来考考爸爸妈妈。明天上课时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比比谁最棒。本节课我注重计算顺序的指导,给大量时间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提问:“要计算这道题,你得把哪个数记住?你是怎么记的?”强调在先计算的两个数下面画一横线,并把得数记录在横线下面,这样就能记住,使学生对算理掌握得比较扎实。课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并广泛提问,从而在后面的练习中,能让大多数学生看懂题意,会叙述,这样做题效果会更好。借助摆、画等操作活动,学生强化了对连加意义的理解,掌握了连加的计算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