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6(共7课).doc
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6(共7课).doc
第二单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材简析】从《我们知道的动物》这课开始,教材将引领学生走进观察与认识动物世界的大门。上学期《植物》单元学习中积累的观察、记录、描述等能力,为《动物》单元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动
第二单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材简析】从《我们知道的动物》这课开始,教材将引领学生走进观察与认识动物世界的大门。上学期《植物》单元学习中积累的观察、记录、描述等能力,为《动物》单元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动
简介: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23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观察一个物体;2.对比观察两个物体。通过这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后面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教材中观察的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和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学情分析】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班级记录表。[学生]1号袋(玻璃珠、螺母、乒乓球、小橡皮、量杯、方木块、泡棉片、瓦楞片、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周围有哪些物体,你会怎样描述它呢?[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出发,了解学生知识水平。2.有这些物体,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你是判断的?给物体和它的名称连连线。(学生可以从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表述理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说话时要有理有据。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我们要会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设计意图]23 通过学生的描述来了解学生对物体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为教师后面的教学调整提供借鉴。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学期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观察方法。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木块、螺母、泡沫块、量杯、乒乓球、橡皮、瓦楞片。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将你的发现填写在活动手册的第1面和最后一面。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什么,力求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来观察物体的特征,如用眼看颜色或形状、用手摸软硬、用鼻子闻到气味,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描述性词汇,同时为下面的“两两对比观察法”活动埋下伏笔。(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瓦楞片片、量筒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4.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5.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示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物品名称可替换)(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以木块为例:把木块与乒乓球对比后发现形状不同,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然后填写在记录表上(强调:(1)可以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词汇表上的词汇剪下来,粘贴在相应位置,也可直接填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边观察边记录,顺序建议是:颜色—形状—气味—是否透明—粗糙程度—轻重,但不强调一定是这个顺序)。[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活动手册记录物体特征,书写上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示范。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要边观察、边比较、边记录,记录结果要真实。交流评价“我的记录”。(1)请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我画的记录”。(2)学生相互评价观察和记录的是否准确。(3)教师小结:记录时要真实、准确。[设计意图]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巩固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用“准不准”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记录,进一步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准确。7.出示班级记录表单,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8.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9.教师总结:通过两两对比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10.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我们对木块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描述一下木块的特征?比一比谁描述得最好。23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学会了利用各个感官及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更全面、更准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三、小结、延伸1.谁来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2.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3.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编一些小谜语让别人猜,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设计意图]突出学以致用,同时用编谜语的方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述能力。【教学后记】2.谁轻谁重【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2课,其隐含的概念是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在一年级阶段学生不需要了解质量的概念,更无需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只需要了解物体有轻重,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即可。本课通过观察、预测、手掂、用简易工具测量等多种比较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物体有轻重”的认识。【学情分析】在第一课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甚至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掂的方式来比较。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呢?学生会发现,对于两个物体轻重的比较,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当两个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觉”的方法来判断。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轻重呢?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等多种手段来得到结果。【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科学探究目标]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知道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学准备】23 [教师]瓷碗、不锈钢碗[小组]天平、回形针、乒乓球、大橡皮、小橡皮、塑料块、方木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的图片,提问:“看一看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围绕概念,实践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1.预测物体的重量(1)出示5个物体: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2)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认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讨论“对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这类问题上,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适当时,做简要的小结,说明预测有可能不准,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2.掂量不同物体的轻重(1)掂重。学生亲自动手掂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继续用数字来表示轻重。(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3.称量物体的重量(1)首先要确定标准物。引导学生,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玻璃珠。”“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乒乓球。”通过这样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应该选择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证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2)说明称重方法。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直到天平平衡。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称量后,学生要根据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3)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三、研讨数据,获得概念1.班级汇总比较。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小组三次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其他小组三次排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2.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讨论三种比较轻重的方法中,“哪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准确”,从而转入对不同测量方法准确程度的探讨。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也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四、应用概念,拓展延伸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以此为基础给出问题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学生先相互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结果说出判断的理由,再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轻重可能不同等。五、小结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班级记录单上做记录。【教学后记】23 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材简析】本课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轻重。这节课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形状。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2.知道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2.知道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装有乒乓球和橡皮的布袋。[小组]方形盒子、方木块、乒乓球、螺母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布袋。不打开布袋,你能猜猜里面装的是哪两种物体吗?是怎样猜到的?引导学生用“摸”“看”的方法进行猜测,根据“形状”判断布袋内的物体是乒乓球和橡皮。2.出示另外两种物体——木块和螺母,让学生说说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强调形状也是物体的重要特征。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4.提出问题。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规定统一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二、探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23 1.演示平铺的方法,记录数据。怎样平铺一层乒乓球呢?请一位学生来演示平铺的方法,并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内,并且将数据记录下来。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3.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单中。三、研讨:“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1.观察班级记录单: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量都一样,而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就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2.交流展示“摆放”的方式: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摆放的吧。(1)各小组将摆放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标清数量。共同体验:螺母和橡皮以特定的方式摆放,真的能够都摆进盒子吗?师生共同确认上述问题后,将数据写在对应的摆放方式旁边。(2)乒乓球和木块只有一种摆放方式。螺母、橡皮有多种摆放方式,而且摆放方式不同,装的数量也不一样。3.分析研讨:为什么会这样呢?(1)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都是一样的,所以怎么摆都一样,摆的方式只有一种,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会有变化,螺母“躺”着摆和“立”着摆是不一样的,用来平铺的“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橡皮“躺”“立”“侧”,装的数量都不一样。(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思考:为什么乒乓球能摆进盒子的数量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块少这么多?分析:由于形状的原因,乒乓球没有将盒子铺满,中间有空隙,所以装得少。四、拓展、延伸以螺母“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真的被填满了吗?说说你的看法。【教学后记】4.给物体分类【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23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科学态度目标]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教学准备】大木块、螺母、量杯、玻璃珠、泡棉片、方木块、乒乓球、小橡皮、瓦楞片、大橡皮、塑料块、数字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苹果,你能帮他找到苹果吗?2.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超市怎样找到苹果的,然后引出本节课关键词:分类,将物体分类好,更有利于我们挑选。二、给物体分类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尝试过将物体分类吗?是如何分类的呢?(学生发言,说一说分类的例子)教师播放PPT并提问: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物体有哪些特征。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学生小组讨论,选择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学生交流:如何给物体进行编号,然后将物体分类。教师总结分类方法:在给物体分类时,用编号表示物体,并将同一物体的编号写在一起圈起来,分为几类就画几个圈。教师引导学生将刚才图片中的10个物体分类好,可以选择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学生分类,并交流汇报自己的分类方法。三、研讨1.大家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的?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分类有很多方式,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分类的标准,都是物体比较典型的、有共性的特征。2.根据同一特征分类,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你发现在哪个相同标准的分类中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统一?学生通过交流发现,有些相同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想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同的细化标准界限。以轻重这一特征为标准的分类,不同于大小的比较。同样的物体有大有小,可以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但是对于轻重这一特征,在制订标准的同时还要细化轻重标准的界限,也就是说只有将标准制订得更准确,才能进行更准确科学的分类。四、生活中的分类教师播放PPT介绍生活中的分类阅读材料,了解科学家们怎样将物体进行分类;观察生活中身边的分类。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分类给我们带来帮助呢?是哪些方面的分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帮助的?23 (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分别说说是哪些方面的分类,又是如何帮助我们便捷生活的)五、小结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分类物体时,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3.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教学后记】5.观察一瓶水【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具有重量、形状等属性之后学习对水进行观察和描述。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3.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学情分析】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特性做必要准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知道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2.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教学重难点】[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教学准备】洗发液、细长瓶、油、滴管、流速板、心形杯、葵花形杯、量杯、标签-洗发液、标签-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PPT提问:图片上的物质是什么?(预设:水)请同学们说一说水有什么特征。学生发言,说明水的特征。23 二、比较水和洗发液1.观察方法的研究出示洗发液的瓶子提问:怎样比较观察水和洗发液?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学生提议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因为洗发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师要及时提醒不能用“尝”的方法,强调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学生观察比较矿泉水与洗发液并回答问题)2.学生观察水和洗发液的不同和相同(1)看一看教师提问:大家一起来观察水和洗发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分组观察并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它们颜色的不同,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乳白色与无色,透明与不透明,对比观察)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2)闻一闻教师提问:水和洗发液还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气味不同呢?学生提议闻一闻。教师示范闻的标准操作方法,并指出这样做对安全的重要意义。(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打开瓶盖,左手持瓶身,右手从瓶口上方将空气扇向鼻子,闻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摸一摸教师提示:水和洗发液除了颜色、气味不同,它们用手摸起来一样吗?怎样证明洗发液要比水光滑?再用拇指摸一摸。教师讲解手摸对比方法:用滴管吸取洗发液,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样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进行对比。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总结水与洗发液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和观察的结果,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能流动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三、洗发水、水和木块的比较[教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水和洗发液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不同。如果把它们和木块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1.不同教师把洗发液和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里让学生与木块对比观察。学生交流观察结果:(1)它们放进容器的方式不同,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2)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教师板书学生观察结果。(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三个图片并思考问题)2.相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水、洗发液、木块有没有相同之处。23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上面的现象,发现尽管水和洗发液在不同容器里形状不同,但它们仍然有形状,只是形状不固定。教师板书:它们都有形状。(播放课件,看图思考问题)3.描述水的特征教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描述水的特征。可以从颜色、气味、是否透明、是否流动等方面描述。4.总结水、洗发液与木块的不同和相同教师请同学根据板书总结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学生发表观点:我们发现尽管水、洗发液的形状可以变化,木块形状不变,但它们都有形状。四、流动比赛将水、油、洗衣液滴在流速板上,比一比哪种液体流动的更快,并且思考怎样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预设:同样多、同时滴、同样高)五、小结1.水有许多可被观察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学后记】6.它们去哪里了【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23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学准备】食盐、红糖、小石子、观察碟、药匙、搅拌棒、放大镜、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2.教师根据图片讲述新小马过河的故事,并提问:小马驮着盐、红糖、小石子过河,盐、红糖、小石子会有变化吗?二、盐、红糖、小石子1.教师出示三种物质: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教师]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和指导。三、研讨交流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放入前、搅拌时、搅拌后三种物质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将三种物质放入水中,食盐、红糖可以溶解,小石子不能溶解。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品尝,学生归纳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经验)。拓展小马过河之后,盐和红糖真的消失了吗?小马会告诉妈妈什么呢?四、小结1.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例如:食盐、红糖。2.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例如:小石子。【教学后记】23 7.认识一袋空气【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七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学到的探究方法对空气进行初步的研究。使学生发展自己在认识物体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学情分析】经过本单元前6课的学习,学生从关注周围的物体开始,逐渐学会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周围的事物,逐渐形成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形成了对物体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对物体轻重、形状等属性的描述,在本单元卡站了对水这一物质的探究,掌握了通过比较认识物体特征的研究方法。本课将试着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研究方法,用科学词汇从不同方面描述另一类物体“空气”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知道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2.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学生对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2.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难点]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准备】气球、气球夹、保鲜袋、打气筒、方木块、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回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出利用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对比观察的方法。2.提问:回忆一下,在本单元中我们学过哪些描述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教师出示前面几节课的班级记录单)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提炼科学词汇。预设:颜色、气味、轻重、软硬……二、收集一袋空气教师出示一个空量杯,让学生观察。1.提问:老师的杯中有什么呀?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再想一想。2.教师引导:你们真聪明!杯子里面不是空的,里边盛满了空气。(板书:空气)3.教师提问:你认为空气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认识它吧!(引导学生说出“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很轻”……)4.提问。(1)要想研究空气,你有什么好方法吗?23 (2)空气在空中我们怎么研究呢?(3)我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它“逮”住呢?(4)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塑料袋,看一看、想一想,你有好的办法了吗?(5)我们“逮”到了空气,你将怎样用学过的方法去观察空气的特征?三、与水和木块比较1.提问:(1)可以用什么感官来观察空气?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看颜色”“形状”“是否透明”用鼻子“闻”等。(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眼睛、鼻子、手,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2)引导:本单元我们曾经研究过什么物体呀?学生回忆之前研究过的专项——“水”。也暗暗地提示学生回忆研究水时用的研究方法。(3)大家还记得,水有哪些特征吗?引导学生思考“水专题”的研究方法。(4)我们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水的特征?(5)我们研究水的时候,是将水与哪些物品进行比较研究的?(6)现在,你能把空气与水和木块,再进行比较研究吗?看一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发现。通过空气与水和木块的比较研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的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师要用关键词,将补充的方法呈现在班级记录单上。2.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征.(1)小组内讨论,怎样描述空气的特征。(2)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特征的?学生:“用眼睛观察空气是透明的、无色的、跟水是一样的”“跟水对比,水是流动的,打开袋子,空气就跑了,说明空气也是流动的”等。(3)班级集体论证:“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看见这袋空气是透明的,跟水一样”“我闻不到空气的气味”“我摸不着空气”等。(4)提问:“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描述。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补充班级记录单。这节课也是本单元的小结课,学生将回顾他们在本单元的研究活动,总结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在本单元,学生主要是通过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多个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描述。四、小结1.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教学后记】23 第二单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材简析】从《我们知道的动物》这课开始,教材将引领学生走进观察与认识动物世界的大门。上学期《植物》单元学习中积累的观察、记录、描述等能力,为《动物》单元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话题引入学习活动。通过列举自己知道的、喜欢的动物,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关于动物的认识说出来,同时通过对多种动物的列举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教材中这段话指向对动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通过语言、图示的描述,使学生对不同动物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记录的能力。通过多种动物的比较,引导学生描述出动物都有生命、会运动、需要吃食物、能繁殖、会生长、需要空气等共同特征。最后,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指向“动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这一单元核心概念。【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从他们开始运用感官观察和探知世界的那刻起,会动、会叫、会呼吸、会生长的动物就是最能引发他们关注的对象。通过电视、书本、家长讲解、参观动物园等渠道,他们对动物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往往比较模糊。在科学技能上,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表达的准确性上仍然欠缺。而动物更加复杂多样的外部特征及“会运动”的特征,使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时会遇到不少困难。这意味着一年级的学生更难以概括出动物的共同特征。因此教师对观察、记录方法的指导需要更加细致,以便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活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2.能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描述其特征。3.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观察,学习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培养亲近动物、研究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描述其特征。[难点]认识到玩具熊不是动物。【教学准备】[小组]动物卡片、仿真动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认一认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认一认,它们都是哪些动物。说一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长颈鹿:生活在森林中,吃树叶,有长长的脖子……熊猫:吃竹子,身上是黑白相间的……斑马:有黑白的条纹,吃草……23 2.交流讨论: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二、神奇的动物世界1.讲解:认识自然界中的动物。蓝鲸: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共有四个亚种。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与其他须鲸一样,蓝鲸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例如磷虾)与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也包括鱿鱼。四大洋均有分布。蓝鲸虽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用肺进行呼吸,肺的重量达1000多千克,能容纳1000多公升的空气。这样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数大大减少,大约每隔10-15分钟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科莫多巨蜥:又名科莫多龙,是已知现今存在种类中最大的蜥蜴。科莫多巨蜥凶猛,成体吃同类的幼体,有时吃其他的成体。能迅速运动,偶尔攻击人类;但主要以腐肉为食。科莫多巨蜥已濒临灭绝,野外仅存5700只左右。科莫多龙喜欢炎热和干燥的地方,通常栖息在干燥,开阔的草原,稀树草原和低海拔的热带森林中。鸭嘴兽: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是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鸭嘴兽嘴和脚像鸭子,而身体和尾部像海狸。2500万年前就已出现,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水熊:水熊是缓步动物的俗称,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湿土壤以及苔藓植物的水膜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的潮间带。水熊有900余种,其中许多种是世界性分布的,遍布北极、热带、深海、温泉。在喜马拉雅山脉(6000m以上)或深海(4000m以下)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影。此外人类还首次发现水熊可在真空中生存。水熊体型极小,50微米到1.4毫米不等,一般需要放大工具才能观察清楚。水熊至少在5亿年前就已存在,是具有超强生命力的生物。三、观察动物1.观察动物卡片,说说动物的特点。通过上面的认识,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鱼,喜鹊,蝴蝶,狗,蚂蚁,鸡分别有什么特点呢?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观察手中的卡片,小组讨论。2.交流根据小组讨论结果,说说看这些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同。(相同:有眼睛,有头,会呼吸,是有生命的……)选择一个动物,向大家介绍它的特点。四、画一画根据总结出的小动物的特点,在纸上画一画,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画的是什么动物。五、指一指说一说,在下面的图片中,哪些是动物,哪些不是,为什么?(猎豹,狮子,狗,猴子是动物,玩具熊不是,玩具熊没有生命,不会吃东西,不会呼吸……)五、总结拓展1.动物是有生命的。2.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长相特性。3.尝试用橡皮泥捏一个小动物。【教学后记】23 2.校园里的动物【教材简析】在学生对动物有了初步认识后,本课将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寻访和观察身边常见的动物,进一步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是调查学生对校园动物的原有认知,通过说一说、认一认,帮助学生聚焦和认识校园里的一些常见动物。“带上我们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中,学生将借助工具,利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寻访校园里的动物,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身体特征、运动情况等。寻访后的“研讨”活动中,学生通过交流观察到的动物名称、生活地点、在做什么等信息,能提升学生对校园动物的认识,并为后续活动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校园实地寻访活动对学生感受动物多样性,意识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重要。在寻访前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哪里找、怎么找、怎么记的技巧。让学生用图示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地点,以促使学生更细致和深入地观察。通过交流研讨活动,把学生的寻访结果汇总成“班级记录单”,帮助学生强化校园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研究动物的兴趣。【学情分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身边的动物常常进行着有意无意地观察,但是这些观察往往是随意的、无目的的,因此获得的信息比较有限且零散。对生活在周围的动物,一年级的学生能叫得出它们的名称,大概知道它们生活的环境,对熟悉的动物能从自然环境中辨认出它们,却无法在自然环境中准确地找到它们。上学期“校园里的植物”的考察活动给予了学生基本的校内寻访的技能与经验,但是由于动物是不停运动的,这使观察的难度大大增加。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观察动物的技能和寻访方法,在寻访时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目标不明确、忘记记录等现象,使得观察活动盲目、无序。而在后续的研讨活动中,由于观察不到位,容易出现表达不准确、表达内容空洞等问题。【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2.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3.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科学态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动物,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2.愿意倾听和分享同伴发现的有关校园动物的信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校园动物的多样性,形成珍爱生命,保护身边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难点]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教学准备】[小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校园中的植物,说说看,校园中有哪些植物呢?2.学习了校园中的植物,我们校园中有哪些动物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校园中的动物。二、校园里的动物1.说一说:23 校园中有哪些动物呢?2.认一认下面的动物是校园中的动物吗?(金鱼、蝴蝶、麻雀、蜜蜂、蟋蟀、公鸡、西瓜虫、蚯蚓、蜗牛、瓢虫、蚂蚁、蜒蚰、蜈蚣,山蛩虫、螳螂、椿象、天牛、苍蝇。3.思考讨论如何判断上述动物是不是校园中的动物呢?(进行实地考察,寻找校园里的动物)三、寻找校园里的动物1.前期准备思考讨论:(1)到哪些地方找动物。(2)需要带上哪些物品。(3)怎样统计记录动物。2.讲授:寻找动物的方法。演示工具的使用方法。注意:要轻轻的使用工具,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动物,不要伤到自己和小伙伴。记录动物的方法。(1)找到动物后将它们画在本子上。(2)根据它们的特征判断名称。(3)统计动物的数量。3.活动:寻找校园中的动物。4.交流讨论:小组交流讨论,总结校园中的动物,说说看都是在哪发现的它们。它们在做什么。五、总结拓展1.交流讨论,关于动物,你还想知道什么。【教学后记】3.观察一种动物【教材简析】在寻找校园里动物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在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进一步感受动物的生命特征,指向单元的核心概念。对蜗牛的观察遵循从整体到局部、静态到动态、肉眼到工具、结构到功能的程序,这是学习观察方法和培养良好观察习惯的契机。引入腹足、触角等科学词汇有利于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描述蜗牛的特征。在饲养蜗牛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也有利于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的学习。教材还安排了蜗牛与相似的动物比较的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学情分析】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一年级学生对蜗牛这种行动缓慢的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它的样子有些害怕,不敢触碰。23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提供科学词汇,要指导学生先观察蜗牛的形态和反应,再观察蜗牛的运动。学生通过对蜗牛运动、反应、吃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动物生命特征的认识,这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科学探究目标]1.可以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教学重难点】[重点]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难点]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教学准备】[小组]蜗牛、棉签、棉线、透明塑料片、竹棒、放大镜、菜叶、树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谜语导入二、观察蜗牛1.说一说你认为蜗牛是什么样子的?与同学交流。(从颜色,特点,手感等方面具体描述。)(有一对触角,有坚硬的外壳,棕色的,摸起来滑滑的……)2.画一画将你观察到的蜗牛画下来。3.观察蜗牛用放大镜观察蜗牛,你能找到他的口,眼,触角,足吗?(观察顺序,先整体再局部,先肉眼,再放大镜。)注意:观察时不要伤害蜗牛。不要碰到蜗牛。4.交流讨论。三、蜗牛的反应谜语中说到,有谁把蜗牛碰一碰,赶紧躲在房里头。我们碰蜗牛的时候,蜗牛有什么反应呢?一起做做看吧。1.活动: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反应。(注意:不要伤害蜗牛)2.交流讨论在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时,蜗牛会缩回壳里……四、蜗牛的运动1.说一说蜗牛是如何运动的。2.观察蜗牛的运动(1)将蜗牛放在玻璃上观察蜗牛的运动。(2)将蜗牛放在菜叶上、线上、树枝上观察蜗牛的运动。3.交流。蜗牛爬得很慢。蜗牛在玻璃、菜叶、棉线、树枝上都可以爬行。23 4.思考讨论:为什么蜗牛的爬行本领这么大。(与腹足有关)五、总结拓展1.了解和蜗牛相似的动物:蛞蝓、蛤、螺。【教学后记】4.给动物建个“家”【教材简析】要进一步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就需要饲养蜗牛,给蜗牛营造一个栖息地。本课以蜗牛生存需要为暗线,指向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聚焦、研讨、设计、制造蜗牛的栖息地,观察蜗牛在“家”中的生活情况,观察蜗牛吃食物,发现蜗牛更多的秘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存需求,体会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和亲近小动物的情感。【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自然产生了饲养蜗牛的想法。那么饲养蜗牛,需要准备什么,有些什么要求,蜗牛怎么生活,这些问题会在学生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但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比较粗浅和零散的,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正向迁移、集体梳理,串联起对蜗牛的整体认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蜗牛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2.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靠齿舌吃食物。[科学探究目标]1.尝试用集体的智慧不断修正方案给蜗牛建一个“家”。2.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特别是它是如何进食的。[科学态度目标]1.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2.体会计划的重要性和集体智慧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环境对小动物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给蜗牛建一个“家”。[难点]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教学准备】[教师][小组]蜗牛、蜗牛饲养盒、沙土、菜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蜗牛是怎样运动的。2.交流讨论:还可以怎样观察蜗牛。二、给蜗牛建个“家”1.交流讨论(1)你的家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东西?23 (2)蜗牛的家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是这样的吗?说一说应该是什么样的?(能让蜗牛四处爬,有爱吃的食物,要保持潮湿,能让蜗牛生活又不让它爬出去,不能被阳光直射……)2.画一画将你眼中蜗牛的家画在活动手册上。与同学们讨论你的想法。3.给蜗牛建个家讨论:(1)需要准备的材料。(2)材料的多少,如何放置。活动:给蜗牛建个家。三、观察蜗牛1.活动:把蜗牛放入新家,观察蜗牛的生活。把蜗牛放在菜叶上,观察蜗牛怎样吃菜叶。2.讨论: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同学们分享讨论。还有什么有趣的发现也可以和同学们分享。3.读一读蜗牛的信了解饲养蜗牛的方法。四、总结拓展1.思考:蜗牛的生活需要什么?需要阴暗潮湿的环境,水分,食物等。2.把糖放在蚂蚁面前,观察蚂蚁的特点。3.跟着蚂蚁,找到它的家。【教学后记】5.观察鱼【教材简析】继《观察一种动物》及《给动物建个“家”》后,本课将以鱼为对象,继续开展对动物个体的观察活动。鱼类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它的身体形态与蜗牛等陆生动物有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特征。有鳍、有鳃等是这类动物分类的重要特征。多种多样的鱼类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体现了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鱼的外形特点、鱼的运动和鱼的呼吸三大板块。通过引入“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探究,然后通过观察发现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鱼鳍来完成的,接着思考鱼嘴不停地一张一合鱼鳃一开一闭,到底是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最后通过研讨,让学生明白鱼因为生活在水里所以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身上还长有鳞片等特征,从而归纳出动物身体的外形特点与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学情分析】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教学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引导他们观察,并能科学地描述鱼身体的主要结构特征。对“鱼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的”23 这些问题,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比较笼统,一般会回答尾巴、身体、嘴巴等答案。如何通过观察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证据,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微视频等方法,将原本看不见的“游泳”“呼吸”等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会自发将鱼的运动和呼吸与人进行比较:人用脚走路,鱼用鳍游泳;人在陆地上呼吸,鱼在水里呼吸;鱼呼吸时鳃在动等等。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鱼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鳃、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体基本特征。2.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鱼,描述鱼的身体特征。2.了解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3.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2.能认真观察鱼的形态和运动,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动物和植物一样,是有生命的,体会爱护动物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教学准备】[小组]鱼缸、鱼捞网、鱼食、鱼骨卡片、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没腿没胳膊,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谜底:鱼2.交流:说一说,知道哪些鱼?在哪些地方有鱼?(池塘、海洋、小河……)二、观察鱼1.画一画观察鱼的身体特点,并将鱼画下来。注意:安静观察,不能将手放入水中,尽量画完整。三、鱼的身体结构1.认识鳍讲解:鳍的位置,特点。(偶鳍沿身体两侧分布,分为胸鳍和腹鳍,亦称侧鳍;奇鳍沿身体正中线生长,分为背鳍、尾鳍、臀鳍等,亦称单鳍。)数一数:面前的鱼有多少个鳍。2.观察鳍(1)观察鱼的运动,用手比划鱼鳍的运动。(2)说一说鳍有什么作用。(用来游泳,维持身体平衡)3.认识鳃讲解:(1)鳃的位置。(2)鳃的作用。(鱼的呼吸器官,视频辅助理解)4.鱼的骨骼(1)猜测讨论:鱼的身体内部有什么?(骨骼)(2)观察鱼骨卡片,讨论鱼骨的作用。(支持躯体、保护内脏器官)(3)出示化石图片,讨论鱼骨的特征。(坚硬,能保持很长时间,甚至能成为化石)【教学后记】23 6.给动物分类【教材简析】本课将尝试引导学生对前5课认识和研究的动物进行分类练习。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认识和观察、研究了一定数量的动物后,对动物进行分类,既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动物的特征,加深对分类对象特征的认识。按照鸟类、昆虫、鱼类等标准分类是3~4年级的学习目标,因此这节课的分类练习不是动物形态学上的分类,而是以前5课学习和认识的动物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练习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和归类能力。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前面对动物形态观察时的发现,同时也是对动物特征的再一次观察、认识和提升。本课“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学生回忆动植物的共同特点,初步感知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教材提供了10种动物的图片,为体现动物的多样性,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的图片。【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前的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无提示的情况下,依据生存环境、食性、外部特征等对动物进行分类,但在昆虫、软体动物等生物学分类发展上,缺乏认知支撑。因此教师要清楚,教材并不是要求学生以动物分类学为标准,学习和开展分类活动的。学生要给动物分类,必须建立在了解分类对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前5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并能通过观察、比较,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本课分类教学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并以此确定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动物具有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研究动物的热情。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还没有书写动物名字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编序号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2.体会动物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2.能简要讲述研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动物。【教学重难点】[重点]确定动物的分类方法。[难点]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教学准备】[小组]给动物分类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明确内容:本节课我们要给动物分类。2.回顾方法:在给物体分类中,我们是怎么做的?(逐一编号,明确分类标准)二、给动物分类1.给动物卡片编号。2.思考、交流:按什么标准分类?分成几类?(会飞,不会飞;有脚,没有脚;有毛,无毛;有壳,无壳……)23 3.活动:给动物分类,填写活动手册。4.交流讨论。三、总结拓展1.思考讨论: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的、要吃东西、都会长大、都会有后代、都会死亡)【教学后记】23
简介: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23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观察一个物体;2.对比观察两个物体。通过这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后面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教材中观察的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和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学情分析】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班级记录表。[学生]1号袋(玻璃珠、螺母、乒乓球、小橡皮、量杯、方木块、泡棉片、瓦楞片、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周围有哪些物体,你会怎样描述它呢?[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出发,了解学生知识水平。2.有这些物体,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你是判断的?给物体和它的名称连连线。(学生可以从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表述理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说话时要有理有据。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我们要会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设计意图]23 通过学生的描述来了解学生对物体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为教师后面的教学调整提供借鉴。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学期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观察方法。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木块、螺母、泡沫块、量杯、乒乓球、橡皮、瓦楞片。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将你的发现填写在活动手册的第1面和最后一面。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什么,力求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来观察物体的特征,如用眼看颜色或形状、用手摸软硬、用鼻子闻到气味,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描述性词汇,同时为下面的“两两对比观察法”活动埋下伏笔。(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瓦楞片片、量筒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4.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5.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示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物品名称可替换)(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以木块为例:把木块与乒乓球对比后发现形状不同,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然后填写在记录表上(强调:(1)可以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词汇表上的词汇剪下来,粘贴在相应位置,也可直接填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边观察边记录,顺序建议是:颜色—形状—气味—是否透明—粗糙程度—轻重,但不强调一定是这个顺序)。[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活动手册记录物体特征,书写上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示范。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要边观察、边比较、边记录,记录结果要真实。交流评价“我的记录”。(1)请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我画的记录”。(2)学生相互评价观察和记录的是否准确。(3)教师小结:记录时要真实、准确。[设计意图]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巩固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用“准不准”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记录,进一步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准确。7.出示班级记录表单,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8.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9.教师总结:通过两两对比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10.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我们对木块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描述一下木块的特征?比一比谁描述得最好。23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学会了利用各个感官及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更全面、更准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三、小结、延伸1.谁来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2.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3.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编一些小谜语让别人猜,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设计意图]突出学以致用,同时用编谜语的方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述能力。【教学后记】2.谁轻谁重【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2课,其隐含的概念是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在一年级阶段学生不需要了解质量的概念,更无需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只需要了解物体有轻重,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即可。本课通过观察、预测、手掂、用简易工具测量等多种比较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物体有轻重”的认识。【学情分析】在第一课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甚至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掂的方式来比较。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呢?学生会发现,对于两个物体轻重的比较,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当两个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觉”的方法来判断。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轻重呢?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等多种手段来得到结果。【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科学探究目标]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知道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学准备】23 [教师]瓷碗、不锈钢碗[小组]天平、回形针、乒乓球、大橡皮、小橡皮、塑料块、方木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的图片,提问:“看一看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围绕概念,实践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1.预测物体的重量(1)出示5个物体: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2)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认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讨论“对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这类问题上,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适当时,做简要的小结,说明预测有可能不准,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2.掂量不同物体的轻重(1)掂重。学生亲自动手掂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继续用数字来表示轻重。(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3.称量物体的重量(1)首先要确定标准物。引导学生,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玻璃珠。”“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乒乓球。”通过这样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应该选择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证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2)说明称重方法。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直到天平平衡。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称量后,学生要根据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3)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三、研讨数据,获得概念1.班级汇总比较。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小组三次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其他小组三次排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2.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讨论三种比较轻重的方法中,“哪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准确”,从而转入对不同测量方法准确程度的探讨。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也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四、应用概念,拓展延伸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以此为基础给出问题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学生先相互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结果说出判断的理由,再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轻重可能不同等。五、小结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班级记录单上做记录。【教学后记】23 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材简析】本课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轻重。这节课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形状。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2.知道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2.知道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装有乒乓球和橡皮的布袋。[小组]方形盒子、方木块、乒乓球、螺母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布袋。不打开布袋,你能猜猜里面装的是哪两种物体吗?是怎样猜到的?引导学生用“摸”“看”的方法进行猜测,根据“形状”判断布袋内的物体是乒乓球和橡皮。2.出示另外两种物体——木块和螺母,让学生说说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强调形状也是物体的重要特征。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4.提出问题。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规定统一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二、探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23 1.演示平铺的方法,记录数据。怎样平铺一层乒乓球呢?请一位学生来演示平铺的方法,并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内,并且将数据记录下来。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3.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单中。三、研讨:“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1.观察班级记录单: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量都一样,而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就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2.交流展示“摆放”的方式: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摆放的吧。(1)各小组将摆放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标清数量。共同体验:螺母和橡皮以特定的方式摆放,真的能够都摆进盒子吗?师生共同确认上述问题后,将数据写在对应的摆放方式旁边。(2)乒乓球和木块只有一种摆放方式。螺母、橡皮有多种摆放方式,而且摆放方式不同,装的数量也不一样。3.分析研讨:为什么会这样呢?(1)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都是一样的,所以怎么摆都一样,摆的方式只有一种,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会有变化,螺母“躺”着摆和“立”着摆是不一样的,用来平铺的“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橡皮“躺”“立”“侧”,装的数量都不一样。(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思考:为什么乒乓球能摆进盒子的数量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块少这么多?分析:由于形状的原因,乒乓球没有将盒子铺满,中间有空隙,所以装得少。四、拓展、延伸以螺母“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真的被填满了吗?说说你的看法。【教学后记】4.给物体分类【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23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科学态度目标]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教学准备】大木块、螺母、量杯、玻璃珠、泡棉片、方木块、乒乓球、小橡皮、瓦楞片、大橡皮、塑料块、数字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苹果,你能帮他找到苹果吗?2.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超市怎样找到苹果的,然后引出本节课关键词:分类,将物体分类好,更有利于我们挑选。二、给物体分类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尝试过将物体分类吗?是如何分类的呢?(学生发言,说一说分类的例子)教师播放PPT并提问: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物体有哪些特征。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学生小组讨论,选择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学生交流:如何给物体进行编号,然后将物体分类。教师总结分类方法:在给物体分类时,用编号表示物体,并将同一物体的编号写在一起圈起来,分为几类就画几个圈。教师引导学生将刚才图片中的10个物体分类好,可以选择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学生分类,并交流汇报自己的分类方法。三、研讨1.大家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的?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分类有很多方式,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分类的标准,都是物体比较典型的、有共性的特征。2.根据同一特征分类,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你发现在哪个相同标准的分类中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统一?学生通过交流发现,有些相同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想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同的细化标准界限。以轻重这一特征为标准的分类,不同于大小的比较。同样的物体有大有小,可以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但是对于轻重这一特征,在制订标准的同时还要细化轻重标准的界限,也就是说只有将标准制订得更准确,才能进行更准确科学的分类。四、生活中的分类教师播放PPT介绍生活中的分类阅读材料,了解科学家们怎样将物体进行分类;观察生活中身边的分类。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分类给我们带来帮助呢?是哪些方面的分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帮助的?23 (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分别说说是哪些方面的分类,又是如何帮助我们便捷生活的)五、小结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分类物体时,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3.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教学后记】5.观察一瓶水【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具有重量、形状等属性之后学习对水进行观察和描述。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3.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学情分析】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特性做必要准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知道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2.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教学重难点】[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教学准备】洗发液、细长瓶、油、滴管、流速板、心形杯、葵花形杯、量杯、标签-洗发液、标签-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PPT提问:图片上的物质是什么?(预设:水)请同学们说一说水有什么特征。学生发言,说明水的特征。23 二、比较水和洗发液1.观察方法的研究出示洗发液的瓶子提问:怎样比较观察水和洗发液?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学生提议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因为洗发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师要及时提醒不能用“尝”的方法,强调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学生观察比较矿泉水与洗发液并回答问题)2.学生观察水和洗发液的不同和相同(1)看一看教师提问:大家一起来观察水和洗发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分组观察并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它们颜色的不同,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乳白色与无色,透明与不透明,对比观察)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2)闻一闻教师提问:水和洗发液还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气味不同呢?学生提议闻一闻。教师示范闻的标准操作方法,并指出这样做对安全的重要意义。(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打开瓶盖,左手持瓶身,右手从瓶口上方将空气扇向鼻子,闻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摸一摸教师提示:水和洗发液除了颜色、气味不同,它们用手摸起来一样吗?怎样证明洗发液要比水光滑?再用拇指摸一摸。教师讲解手摸对比方法:用滴管吸取洗发液,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样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进行对比。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总结水与洗发液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和观察的结果,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能流动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三、洗发水、水和木块的比较[教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水和洗发液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不同。如果把它们和木块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1.不同教师把洗发液和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里让学生与木块对比观察。学生交流观察结果:(1)它们放进容器的方式不同,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2)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教师板书学生观察结果。(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三个图片并思考问题)2.相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水、洗发液、木块有没有相同之处。23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上面的现象,发现尽管水和洗发液在不同容器里形状不同,但它们仍然有形状,只是形状不固定。教师板书:它们都有形状。(播放课件,看图思考问题)3.描述水的特征教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描述水的特征。可以从颜色、气味、是否透明、是否流动等方面描述。4.总结水、洗发液与木块的不同和相同教师请同学根据板书总结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学生发表观点:我们发现尽管水、洗发液的形状可以变化,木块形状不变,但它们都有形状。四、流动比赛将水、油、洗衣液滴在流速板上,比一比哪种液体流动的更快,并且思考怎样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预设:同样多、同时滴、同样高)五、小结1.水有许多可被观察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学后记】6.它们去哪里了【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23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学准备】食盐、红糖、小石子、观察碟、药匙、搅拌棒、放大镜、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2.教师根据图片讲述新小马过河的故事,并提问:小马驮着盐、红糖、小石子过河,盐、红糖、小石子会有变化吗?二、盐、红糖、小石子1.教师出示三种物质: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教师]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和指导。三、研讨交流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放入前、搅拌时、搅拌后三种物质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将三种物质放入水中,食盐、红糖可以溶解,小石子不能溶解。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品尝,学生归纳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经验)。拓展小马过河之后,盐和红糖真的消失了吗?小马会告诉妈妈什么呢?四、小结1.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例如:食盐、红糖。2.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例如:小石子。【教学后记】23 7.认识一袋空气【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七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学到的探究方法对空气进行初步的研究。使学生发展自己在认识物体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学情分析】经过本单元前6课的学习,学生从关注周围的物体开始,逐渐学会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周围的事物,逐渐形成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形成了对物体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对物体轻重、形状等属性的描述,在本单元卡站了对水这一物质的探究,掌握了通过比较认识物体特征的研究方法。本课将试着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研究方法,用科学词汇从不同方面描述另一类物体“空气”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知道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2.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学生对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2.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难点]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准备】气球、气球夹、保鲜袋、打气筒、方木块、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回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出利用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对比观察的方法。2.提问:回忆一下,在本单元中我们学过哪些描述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教师出示前面几节课的班级记录单)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提炼科学词汇。预设:颜色、气味、轻重、软硬……二、收集一袋空气教师出示一个空量杯,让学生观察。1.提问:老师的杯中有什么呀?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再想一想。2.教师引导:你们真聪明!杯子里面不是空的,里边盛满了空气。(板书:空气)3.教师提问:你认为空气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认识它吧!(引导学生说出“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很轻”……)4.提问。(1)要想研究空气,你有什么好方法吗?23 (2)空气在空中我们怎么研究呢?(3)我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它“逮”住呢?(4)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塑料袋,看一看、想一想,你有好的办法了吗?(5)我们“逮”到了空气,你将怎样用学过的方法去观察空气的特征?三、与水和木块比较1.提问:(1)可以用什么感官来观察空气?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看颜色”“形状”“是否透明”用鼻子“闻”等。(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眼睛、鼻子、手,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2)引导:本单元我们曾经研究过什么物体呀?学生回忆之前研究过的专项——“水”。也暗暗地提示学生回忆研究水时用的研究方法。(3)大家还记得,水有哪些特征吗?引导学生思考“水专题”的研究方法。(4)我们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水的特征?(5)我们研究水的时候,是将水与哪些物品进行比较研究的?(6)现在,你能把空气与水和木块,再进行比较研究吗?看一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发现。通过空气与水和木块的比较研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的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师要用关键词,将补充的方法呈现在班级记录单上。2.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征.(1)小组内讨论,怎样描述空气的特征。(2)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特征的?学生:“用眼睛观察空气是透明的、无色的、跟水是一样的”“跟水对比,水是流动的,打开袋子,空气就跑了,说明空气也是流动的”等。(3)班级集体论证:“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看见这袋空气是透明的,跟水一样”“我闻不到空气的气味”“我摸不着空气”等。(4)提问:“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描述。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补充班级记录单。这节课也是本单元的小结课,学生将回顾他们在本单元的研究活动,总结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在本单元,学生主要是通过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多个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描述。四、小结1.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教学后记】23 第二单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材简析】从《我们知道的动物》这课开始,教材将引领学生走进观察与认识动物世界的大门。上学期《植物》单元学习中积累的观察、记录、描述等能力,为《动物》单元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话题引入学习活动。通过列举自己知道的、喜欢的动物,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关于动物的认识说出来,同时通过对多种动物的列举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教材中这段话指向对动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通过语言、图示的描述,使学生对不同动物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记录的能力。通过多种动物的比较,引导学生描述出动物都有生命、会运动、需要吃食物、能繁殖、会生长、需要空气等共同特征。最后,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指向“动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这一单元核心概念。【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从他们开始运用感官观察和探知世界的那刻起,会动、会叫、会呼吸、会生长的动物就是最能引发他们关注的对象。通过电视、书本、家长讲解、参观动物园等渠道,他们对动物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往往比较模糊。在科学技能上,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表达的准确性上仍然欠缺。而动物更加复杂多样的外部特征及“会运动”的特征,使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时会遇到不少困难。这意味着一年级的学生更难以概括出动物的共同特征。因此教师对观察、记录方法的指导需要更加细致,以便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活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2.能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描述其特征。3.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观察,学习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培养亲近动物、研究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描述其特征。[难点]认识到玩具熊不是动物。【教学准备】[小组]动物卡片、仿真动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认一认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认一认,它们都是哪些动物。说一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长颈鹿:生活在森林中,吃树叶,有长长的脖子……熊猫:吃竹子,身上是黑白相间的……斑马:有黑白的条纹,吃草……23 2.交流讨论: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二、神奇的动物世界1.讲解:认识自然界中的动物。蓝鲸: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共有四个亚种。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与其他须鲸一样,蓝鲸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例如磷虾)与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也包括鱿鱼。四大洋均有分布。蓝鲸虽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用肺进行呼吸,肺的重量达1000多千克,能容纳1000多公升的空气。这样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数大大减少,大约每隔10-15分钟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科莫多巨蜥:又名科莫多龙,是已知现今存在种类中最大的蜥蜴。科莫多巨蜥凶猛,成体吃同类的幼体,有时吃其他的成体。能迅速运动,偶尔攻击人类;但主要以腐肉为食。科莫多巨蜥已濒临灭绝,野外仅存5700只左右。科莫多龙喜欢炎热和干燥的地方,通常栖息在干燥,开阔的草原,稀树草原和低海拔的热带森林中。鸭嘴兽: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是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鸭嘴兽嘴和脚像鸭子,而身体和尾部像海狸。2500万年前就已出现,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水熊:水熊是缓步动物的俗称,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湿土壤以及苔藓植物的水膜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的潮间带。水熊有900余种,其中许多种是世界性分布的,遍布北极、热带、深海、温泉。在喜马拉雅山脉(6000m以上)或深海(4000m以下)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影。此外人类还首次发现水熊可在真空中生存。水熊体型极小,50微米到1.4毫米不等,一般需要放大工具才能观察清楚。水熊至少在5亿年前就已存在,是具有超强生命力的生物。三、观察动物1.观察动物卡片,说说动物的特点。通过上面的认识,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鱼,喜鹊,蝴蝶,狗,蚂蚁,鸡分别有什么特点呢?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观察手中的卡片,小组讨论。2.交流根据小组讨论结果,说说看这些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同。(相同:有眼睛,有头,会呼吸,是有生命的……)选择一个动物,向大家介绍它的特点。四、画一画根据总结出的小动物的特点,在纸上画一画,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画的是什么动物。五、指一指说一说,在下面的图片中,哪些是动物,哪些不是,为什么?(猎豹,狮子,狗,猴子是动物,玩具熊不是,玩具熊没有生命,不会吃东西,不会呼吸……)五、总结拓展1.动物是有生命的。2.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长相特性。3.尝试用橡皮泥捏一个小动物。【教学后记】23 2.校园里的动物【教材简析】在学生对动物有了初步认识后,本课将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寻访和观察身边常见的动物,进一步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是调查学生对校园动物的原有认知,通过说一说、认一认,帮助学生聚焦和认识校园里的一些常见动物。“带上我们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中,学生将借助工具,利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寻访校园里的动物,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身体特征、运动情况等。寻访后的“研讨”活动中,学生通过交流观察到的动物名称、生活地点、在做什么等信息,能提升学生对校园动物的认识,并为后续活动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校园实地寻访活动对学生感受动物多样性,意识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重要。在寻访前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哪里找、怎么找、怎么记的技巧。让学生用图示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地点,以促使学生更细致和深入地观察。通过交流研讨活动,把学生的寻访结果汇总成“班级记录单”,帮助学生强化校园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研究动物的兴趣。【学情分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身边的动物常常进行着有意无意地观察,但是这些观察往往是随意的、无目的的,因此获得的信息比较有限且零散。对生活在周围的动物,一年级的学生能叫得出它们的名称,大概知道它们生活的环境,对熟悉的动物能从自然环境中辨认出它们,却无法在自然环境中准确地找到它们。上学期“校园里的植物”的考察活动给予了学生基本的校内寻访的技能与经验,但是由于动物是不停运动的,这使观察的难度大大增加。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观察动物的技能和寻访方法,在寻访时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目标不明确、忘记记录等现象,使得观察活动盲目、无序。而在后续的研讨活动中,由于观察不到位,容易出现表达不准确、表达内容空洞等问题。【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2.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3.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科学态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动物,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2.愿意倾听和分享同伴发现的有关校园动物的信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校园动物的多样性,形成珍爱生命,保护身边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难点]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教学准备】[小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校园中的植物,说说看,校园中有哪些植物呢?2.学习了校园中的植物,我们校园中有哪些动物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校园中的动物。二、校园里的动物1.说一说:23 校园中有哪些动物呢?2.认一认下面的动物是校园中的动物吗?(金鱼、蝴蝶、麻雀、蜜蜂、蟋蟀、公鸡、西瓜虫、蚯蚓、蜗牛、瓢虫、蚂蚁、蜒蚰、蜈蚣,山蛩虫、螳螂、椿象、天牛、苍蝇。3.思考讨论如何判断上述动物是不是校园中的动物呢?(进行实地考察,寻找校园里的动物)三、寻找校园里的动物1.前期准备思考讨论:(1)到哪些地方找动物。(2)需要带上哪些物品。(3)怎样统计记录动物。2.讲授:寻找动物的方法。演示工具的使用方法。注意:要轻轻的使用工具,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动物,不要伤到自己和小伙伴。记录动物的方法。(1)找到动物后将它们画在本子上。(2)根据它们的特征判断名称。(3)统计动物的数量。3.活动:寻找校园中的动物。4.交流讨论:小组交流讨论,总结校园中的动物,说说看都是在哪发现的它们。它们在做什么。五、总结拓展1.交流讨论,关于动物,你还想知道什么。【教学后记】3.观察一种动物【教材简析】在寻找校园里动物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在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进一步感受动物的生命特征,指向单元的核心概念。对蜗牛的观察遵循从整体到局部、静态到动态、肉眼到工具、结构到功能的程序,这是学习观察方法和培养良好观察习惯的契机。引入腹足、触角等科学词汇有利于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描述蜗牛的特征。在饲养蜗牛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也有利于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的学习。教材还安排了蜗牛与相似的动物比较的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学情分析】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一年级学生对蜗牛这种行动缓慢的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它的样子有些害怕,不敢触碰。23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提供科学词汇,要指导学生先观察蜗牛的形态和反应,再观察蜗牛的运动。学生通过对蜗牛运动、反应、吃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动物生命特征的认识,这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科学探究目标]1.可以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教学重难点】[重点]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难点]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教学准备】[小组]蜗牛、棉签、棉线、透明塑料片、竹棒、放大镜、菜叶、树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谜语导入二、观察蜗牛1.说一说你认为蜗牛是什么样子的?与同学交流。(从颜色,特点,手感等方面具体描述。)(有一对触角,有坚硬的外壳,棕色的,摸起来滑滑的……)2.画一画将你观察到的蜗牛画下来。3.观察蜗牛用放大镜观察蜗牛,你能找到他的口,眼,触角,足吗?(观察顺序,先整体再局部,先肉眼,再放大镜。)注意:观察时不要伤害蜗牛。不要碰到蜗牛。4.交流讨论。三、蜗牛的反应谜语中说到,有谁把蜗牛碰一碰,赶紧躲在房里头。我们碰蜗牛的时候,蜗牛有什么反应呢?一起做做看吧。1.活动: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反应。(注意:不要伤害蜗牛)2.交流讨论在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时,蜗牛会缩回壳里……四、蜗牛的运动1.说一说蜗牛是如何运动的。2.观察蜗牛的运动(1)将蜗牛放在玻璃上观察蜗牛的运动。(2)将蜗牛放在菜叶上、线上、树枝上观察蜗牛的运动。3.交流。蜗牛爬得很慢。蜗牛在玻璃、菜叶、棉线、树枝上都可以爬行。23 4.思考讨论:为什么蜗牛的爬行本领这么大。(与腹足有关)五、总结拓展1.了解和蜗牛相似的动物:蛞蝓、蛤、螺。【教学后记】4.给动物建个“家”【教材简析】要进一步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就需要饲养蜗牛,给蜗牛营造一个栖息地。本课以蜗牛生存需要为暗线,指向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聚焦、研讨、设计、制造蜗牛的栖息地,观察蜗牛在“家”中的生活情况,观察蜗牛吃食物,发现蜗牛更多的秘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存需求,体会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和亲近小动物的情感。【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自然产生了饲养蜗牛的想法。那么饲养蜗牛,需要准备什么,有些什么要求,蜗牛怎么生活,这些问题会在学生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但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比较粗浅和零散的,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正向迁移、集体梳理,串联起对蜗牛的整体认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蜗牛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2.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靠齿舌吃食物。[科学探究目标]1.尝试用集体的智慧不断修正方案给蜗牛建一个“家”。2.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特别是它是如何进食的。[科学态度目标]1.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2.体会计划的重要性和集体智慧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环境对小动物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给蜗牛建一个“家”。[难点]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教学准备】[教师][小组]蜗牛、蜗牛饲养盒、沙土、菜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蜗牛是怎样运动的。2.交流讨论:还可以怎样观察蜗牛。二、给蜗牛建个“家”1.交流讨论(1)你的家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东西?23 (2)蜗牛的家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是这样的吗?说一说应该是什么样的?(能让蜗牛四处爬,有爱吃的食物,要保持潮湿,能让蜗牛生活又不让它爬出去,不能被阳光直射……)2.画一画将你眼中蜗牛的家画在活动手册上。与同学们讨论你的想法。3.给蜗牛建个家讨论:(1)需要准备的材料。(2)材料的多少,如何放置。活动:给蜗牛建个家。三、观察蜗牛1.活动:把蜗牛放入新家,观察蜗牛的生活。把蜗牛放在菜叶上,观察蜗牛怎样吃菜叶。2.讨论: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同学们分享讨论。还有什么有趣的发现也可以和同学们分享。3.读一读蜗牛的信了解饲养蜗牛的方法。四、总结拓展1.思考:蜗牛的生活需要什么?需要阴暗潮湿的环境,水分,食物等。2.把糖放在蚂蚁面前,观察蚂蚁的特点。3.跟着蚂蚁,找到它的家。【教学后记】5.观察鱼【教材简析】继《观察一种动物》及《给动物建个“家”》后,本课将以鱼为对象,继续开展对动物个体的观察活动。鱼类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它的身体形态与蜗牛等陆生动物有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特征。有鳍、有鳃等是这类动物分类的重要特征。多种多样的鱼类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体现了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鱼的外形特点、鱼的运动和鱼的呼吸三大板块。通过引入“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探究,然后通过观察发现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鱼鳍来完成的,接着思考鱼嘴不停地一张一合鱼鳃一开一闭,到底是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最后通过研讨,让学生明白鱼因为生活在水里所以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身上还长有鳞片等特征,从而归纳出动物身体的外形特点与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学情分析】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教学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引导他们观察,并能科学地描述鱼身体的主要结构特征。对“鱼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的”23 这些问题,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比较笼统,一般会回答尾巴、身体、嘴巴等答案。如何通过观察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证据,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微视频等方法,将原本看不见的“游泳”“呼吸”等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会自发将鱼的运动和呼吸与人进行比较:人用脚走路,鱼用鳍游泳;人在陆地上呼吸,鱼在水里呼吸;鱼呼吸时鳃在动等等。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鱼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鳃、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体基本特征。2.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鱼,描述鱼的身体特征。2.了解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3.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2.能认真观察鱼的形态和运动,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动物和植物一样,是有生命的,体会爱护动物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教学准备】[小组]鱼缸、鱼捞网、鱼食、鱼骨卡片、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没腿没胳膊,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谜底:鱼2.交流:说一说,知道哪些鱼?在哪些地方有鱼?(池塘、海洋、小河……)二、观察鱼1.画一画观察鱼的身体特点,并将鱼画下来。注意:安静观察,不能将手放入水中,尽量画完整。三、鱼的身体结构1.认识鳍讲解:鳍的位置,特点。(偶鳍沿身体两侧分布,分为胸鳍和腹鳍,亦称侧鳍;奇鳍沿身体正中线生长,分为背鳍、尾鳍、臀鳍等,亦称单鳍。)数一数:面前的鱼有多少个鳍。2.观察鳍(1)观察鱼的运动,用手比划鱼鳍的运动。(2)说一说鳍有什么作用。(用来游泳,维持身体平衡)3.认识鳃讲解:(1)鳃的位置。(2)鳃的作用。(鱼的呼吸器官,视频辅助理解)4.鱼的骨骼(1)猜测讨论:鱼的身体内部有什么?(骨骼)(2)观察鱼骨卡片,讨论鱼骨的作用。(支持躯体、保护内脏器官)(3)出示化石图片,讨论鱼骨的特征。(坚硬,能保持很长时间,甚至能成为化石)【教学后记】23 6.给动物分类【教材简析】本课将尝试引导学生对前5课认识和研究的动物进行分类练习。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认识和观察、研究了一定数量的动物后,对动物进行分类,既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动物的特征,加深对分类对象特征的认识。按照鸟类、昆虫、鱼类等标准分类是3~4年级的学习目标,因此这节课的分类练习不是动物形态学上的分类,而是以前5课学习和认识的动物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练习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和归类能力。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前面对动物形态观察时的发现,同时也是对动物特征的再一次观察、认识和提升。本课“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学生回忆动植物的共同特点,初步感知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教材提供了10种动物的图片,为体现动物的多样性,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的图片。【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前的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无提示的情况下,依据生存环境、食性、外部特征等对动物进行分类,但在昆虫、软体动物等生物学分类发展上,缺乏认知支撑。因此教师要清楚,教材并不是要求学生以动物分类学为标准,学习和开展分类活动的。学生要给动物分类,必须建立在了解分类对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前5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并能通过观察、比较,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本课分类教学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并以此确定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动物具有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研究动物的热情。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还没有书写动物名字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编序号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2.体会动物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2.能简要讲述研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动物。【教学重难点】[重点]确定动物的分类方法。[难点]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教学准备】[小组]给动物分类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明确内容:本节课我们要给动物分类。2.回顾方法:在给物体分类中,我们是怎么做的?(逐一编号,明确分类标准)二、给动物分类1.给动物卡片编号。2.思考、交流:按什么标准分类?分成几类?(会飞,不会飞;有脚,没有脚;有毛,无毛;有壳,无壳……)23 3.活动:给动物分类,填写活动手册。4.交流讨论。三、总结拓展1.思考讨论: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的、要吃东西、都会长大、都会有后代、都会死亡)【教学后记】23
简介: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23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观察一个物体;2.对比观察两个物体。通过这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后面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教材中观察的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和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学情分析】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班级记录表。[学生]1号袋(玻璃珠、螺母、乒乓球、小橡皮、量杯、方木块、泡棉片、瓦楞片、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周围有哪些物体,你会怎样描述它呢?[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出发,了解学生知识水平。2.有这些物体,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你是判断的?给物体和它的名称连连线。(学生可以从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表述理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说话时要有理有据。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我们要会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设计意图]23 通过学生的描述来了解学生对物体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为教师后面的教学调整提供借鉴。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学期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观察方法。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木块、螺母、泡沫块、量杯、乒乓球、橡皮、瓦楞片。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将你的发现填写在活动手册的第1面和最后一面。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什么,力求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来观察物体的特征,如用眼看颜色或形状、用手摸软硬、用鼻子闻到气味,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描述性词汇,同时为下面的“两两对比观察法”活动埋下伏笔。(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瓦楞片片、量筒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4.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5.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示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物品名称可替换)(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以木块为例:把木块与乒乓球对比后发现形状不同,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然后填写在记录表上(强调:(1)可以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词汇表上的词汇剪下来,粘贴在相应位置,也可直接填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边观察边记录,顺序建议是:颜色—形状—气味—是否透明—粗糙程度—轻重,但不强调一定是这个顺序)。[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活动手册记录物体特征,书写上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示范。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要边观察、边比较、边记录,记录结果要真实。交流评价“我的记录”。(1)请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我画的记录”。(2)学生相互评价观察和记录的是否准确。(3)教师小结:记录时要真实、准确。[设计意图]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巩固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用“准不准”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记录,进一步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准确。7.出示班级记录表单,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8.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9.教师总结:通过两两对比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10.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我们对木块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描述一下木块的特征?比一比谁描述得最好。23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学会了利用各个感官及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更全面、更准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三、小结、延伸1.谁来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2.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3.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编一些小谜语让别人猜,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设计意图]突出学以致用,同时用编谜语的方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述能力。【教学后记】2.谁轻谁重【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2课,其隐含的概念是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在一年级阶段学生不需要了解质量的概念,更无需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只需要了解物体有轻重,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即可。本课通过观察、预测、手掂、用简易工具测量等多种比较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物体有轻重”的认识。【学情分析】在第一课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甚至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掂的方式来比较。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呢?学生会发现,对于两个物体轻重的比较,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当两个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觉”的方法来判断。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轻重呢?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等多种手段来得到结果。【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科学探究目标]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知道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学准备】23 [教师]瓷碗、不锈钢碗[小组]天平、回形针、乒乓球、大橡皮、小橡皮、塑料块、方木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的图片,提问:“看一看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围绕概念,实践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1.预测物体的重量(1)出示5个物体: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2)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认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讨论“对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这类问题上,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适当时,做简要的小结,说明预测有可能不准,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2.掂量不同物体的轻重(1)掂重。学生亲自动手掂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继续用数字来表示轻重。(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3.称量物体的重量(1)首先要确定标准物。引导学生,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玻璃珠。”“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乒乓球。”通过这样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应该选择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证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2)说明称重方法。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直到天平平衡。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称量后,学生要根据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3)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三、研讨数据,获得概念1.班级汇总比较。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小组三次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其他小组三次排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2.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讨论三种比较轻重的方法中,“哪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准确”,从而转入对不同测量方法准确程度的探讨。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也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四、应用概念,拓展延伸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以此为基础给出问题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学生先相互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结果说出判断的理由,再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轻重可能不同等。五、小结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班级记录单上做记录。【教学后记】23 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材简析】本课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轻重。这节课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形状。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2.知道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2.知道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装有乒乓球和橡皮的布袋。[小组]方形盒子、方木块、乒乓球、螺母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布袋。不打开布袋,你能猜猜里面装的是哪两种物体吗?是怎样猜到的?引导学生用“摸”“看”的方法进行猜测,根据“形状”判断布袋内的物体是乒乓球和橡皮。2.出示另外两种物体——木块和螺母,让学生说说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强调形状也是物体的重要特征。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4.提出问题。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规定统一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二、探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23 1.演示平铺的方法,记录数据。怎样平铺一层乒乓球呢?请一位学生来演示平铺的方法,并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内,并且将数据记录下来。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3.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单中。三、研讨:“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1.观察班级记录单: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量都一样,而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就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2.交流展示“摆放”的方式: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摆放的吧。(1)各小组将摆放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标清数量。共同体验:螺母和橡皮以特定的方式摆放,真的能够都摆进盒子吗?师生共同确认上述问题后,将数据写在对应的摆放方式旁边。(2)乒乓球和木块只有一种摆放方式。螺母、橡皮有多种摆放方式,而且摆放方式不同,装的数量也不一样。3.分析研讨:为什么会这样呢?(1)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都是一样的,所以怎么摆都一样,摆的方式只有一种,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会有变化,螺母“躺”着摆和“立”着摆是不一样的,用来平铺的“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橡皮“躺”“立”“侧”,装的数量都不一样。(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思考:为什么乒乓球能摆进盒子的数量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块少这么多?分析:由于形状的原因,乒乓球没有将盒子铺满,中间有空隙,所以装得少。四、拓展、延伸以螺母“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真的被填满了吗?说说你的看法。【教学后记】4.给物体分类【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23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科学态度目标]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教学准备】大木块、螺母、量杯、玻璃珠、泡棉片、方木块、乒乓球、小橡皮、瓦楞片、大橡皮、塑料块、数字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苹果,你能帮他找到苹果吗?2.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超市怎样找到苹果的,然后引出本节课关键词:分类,将物体分类好,更有利于我们挑选。二、给物体分类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尝试过将物体分类吗?是如何分类的呢?(学生发言,说一说分类的例子)教师播放PPT并提问: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物体有哪些特征。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学生小组讨论,选择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学生交流:如何给物体进行编号,然后将物体分类。教师总结分类方法:在给物体分类时,用编号表示物体,并将同一物体的编号写在一起圈起来,分为几类就画几个圈。教师引导学生将刚才图片中的10个物体分类好,可以选择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学生分类,并交流汇报自己的分类方法。三、研讨1.大家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的?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分类有很多方式,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分类的标准,都是物体比较典型的、有共性的特征。2.根据同一特征分类,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你发现在哪个相同标准的分类中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统一?学生通过交流发现,有些相同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想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同的细化标准界限。以轻重这一特征为标准的分类,不同于大小的比较。同样的物体有大有小,可以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但是对于轻重这一特征,在制订标准的同时还要细化轻重标准的界限,也就是说只有将标准制订得更准确,才能进行更准确科学的分类。四、生活中的分类教师播放PPT介绍生活中的分类阅读材料,了解科学家们怎样将物体进行分类;观察生活中身边的分类。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分类给我们带来帮助呢?是哪些方面的分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帮助的?23 (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分别说说是哪些方面的分类,又是如何帮助我们便捷生活的)五、小结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分类物体时,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3.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教学后记】5.观察一瓶水【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具有重量、形状等属性之后学习对水进行观察和描述。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3.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学情分析】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特性做必要准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知道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2.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教学重难点】[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教学准备】洗发液、细长瓶、油、滴管、流速板、心形杯、葵花形杯、量杯、标签-洗发液、标签-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PPT提问:图片上的物质是什么?(预设:水)请同学们说一说水有什么特征。学生发言,说明水的特征。23 二、比较水和洗发液1.观察方法的研究出示洗发液的瓶子提问:怎样比较观察水和洗发液?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学生提议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因为洗发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师要及时提醒不能用“尝”的方法,强调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学生观察比较矿泉水与洗发液并回答问题)2.学生观察水和洗发液的不同和相同(1)看一看教师提问:大家一起来观察水和洗发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分组观察并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它们颜色的不同,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乳白色与无色,透明与不透明,对比观察)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2)闻一闻教师提问:水和洗发液还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气味不同呢?学生提议闻一闻。教师示范闻的标准操作方法,并指出这样做对安全的重要意义。(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打开瓶盖,左手持瓶身,右手从瓶口上方将空气扇向鼻子,闻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摸一摸教师提示:水和洗发液除了颜色、气味不同,它们用手摸起来一样吗?怎样证明洗发液要比水光滑?再用拇指摸一摸。教师讲解手摸对比方法:用滴管吸取洗发液,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样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进行对比。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总结水与洗发液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和观察的结果,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能流动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三、洗发水、水和木块的比较[教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水和洗发液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不同。如果把它们和木块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1.不同教师把洗发液和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里让学生与木块对比观察。学生交流观察结果:(1)它们放进容器的方式不同,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2)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教师板书学生观察结果。(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三个图片并思考问题)2.相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水、洗发液、木块有没有相同之处。23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上面的现象,发现尽管水和洗发液在不同容器里形状不同,但它们仍然有形状,只是形状不固定。教师板书:它们都有形状。(播放课件,看图思考问题)3.描述水的特征教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描述水的特征。可以从颜色、气味、是否透明、是否流动等方面描述。4.总结水、洗发液与木块的不同和相同教师请同学根据板书总结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学生发表观点:我们发现尽管水、洗发液的形状可以变化,木块形状不变,但它们都有形状。四、流动比赛将水、油、洗衣液滴在流速板上,比一比哪种液体流动的更快,并且思考怎样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预设:同样多、同时滴、同样高)五、小结1.水有许多可被观察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学后记】6.它们去哪里了【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23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学准备】食盐、红糖、小石子、观察碟、药匙、搅拌棒、放大镜、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2.教师根据图片讲述新小马过河的故事,并提问:小马驮着盐、红糖、小石子过河,盐、红糖、小石子会有变化吗?二、盐、红糖、小石子1.教师出示三种物质: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教师]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和指导。三、研讨交流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放入前、搅拌时、搅拌后三种物质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将三种物质放入水中,食盐、红糖可以溶解,小石子不能溶解。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品尝,学生归纳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经验)。拓展小马过河之后,盐和红糖真的消失了吗?小马会告诉妈妈什么呢?四、小结1.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例如:食盐、红糖。2.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例如:小石子。【教学后记】23 7.认识一袋空气【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七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学到的探究方法对空气进行初步的研究。使学生发展自己在认识物体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学情分析】经过本单元前6课的学习,学生从关注周围的物体开始,逐渐学会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周围的事物,逐渐形成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形成了对物体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对物体轻重、形状等属性的描述,在本单元卡站了对水这一物质的探究,掌握了通过比较认识物体特征的研究方法。本课将试着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研究方法,用科学词汇从不同方面描述另一类物体“空气”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知道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2.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学生对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2.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难点]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准备】气球、气球夹、保鲜袋、打气筒、方木块、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回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出利用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对比观察的方法。2.提问:回忆一下,在本单元中我们学过哪些描述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教师出示前面几节课的班级记录单)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提炼科学词汇。预设:颜色、气味、轻重、软硬……二、收集一袋空气教师出示一个空量杯,让学生观察。1.提问:老师的杯中有什么呀?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再想一想。2.教师引导:你们真聪明!杯子里面不是空的,里边盛满了空气。(板书:空气)3.教师提问:你认为空气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认识它吧!(引导学生说出“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很轻”……)4.提问。(1)要想研究空气,你有什么好方法吗?23 (2)空气在空中我们怎么研究呢?(3)我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它“逮”住呢?(4)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塑料袋,看一看、想一想,你有好的办法了吗?(5)我们“逮”到了空气,你将怎样用学过的方法去观察空气的特征?三、与水和木块比较1.提问:(1)可以用什么感官来观察空气?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看颜色”“形状”“是否透明”用鼻子“闻”等。(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眼睛、鼻子、手,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2)引导:本单元我们曾经研究过什么物体呀?学生回忆之前研究过的专项——“水”。也暗暗地提示学生回忆研究水时用的研究方法。(3)大家还记得,水有哪些特征吗?引导学生思考“水专题”的研究方法。(4)我们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水的特征?(5)我们研究水的时候,是将水与哪些物品进行比较研究的?(6)现在,你能把空气与水和木块,再进行比较研究吗?看一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发现。通过空气与水和木块的比较研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的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师要用关键词,将补充的方法呈现在班级记录单上。2.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征.(1)小组内讨论,怎样描述空气的特征。(2)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特征的?学生:“用眼睛观察空气是透明的、无色的、跟水是一样的”“跟水对比,水是流动的,打开袋子,空气就跑了,说明空气也是流动的”等。(3)班级集体论证:“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看见这袋空气是透明的,跟水一样”“我闻不到空气的气味”“我摸不着空气”等。(4)提问:“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描述。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补充班级记录单。这节课也是本单元的小结课,学生将回顾他们在本单元的研究活动,总结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在本单元,学生主要是通过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多个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描述。四、小结1.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教学后记】23 第二单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材简析】从《我们知道的动物》这课开始,教材将引领学生走进观察与认识动物世界的大门。上学期《植物》单元学习中积累的观察、记录、描述等能力,为《动物》单元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话题引入学习活动。通过列举自己知道的、喜欢的动物,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关于动物的认识说出来,同时通过对多种动物的列举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教材中这段话指向对动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通过语言、图示的描述,使学生对不同动物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记录的能力。通过多种动物的比较,引导学生描述出动物都有生命、会运动、需要吃食物、能繁殖、会生长、需要空气等共同特征。最后,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指向“动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这一单元核心概念。【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从他们开始运用感官观察和探知世界的那刻起,会动、会叫、会呼吸、会生长的动物就是最能引发他们关注的对象。通过电视、书本、家长讲解、参观动物园等渠道,他们对动物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往往比较模糊。在科学技能上,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表达的准确性上仍然欠缺。而动物更加复杂多样的外部特征及“会运动”的特征,使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时会遇到不少困难。这意味着一年级的学生更难以概括出动物的共同特征。因此教师对观察、记录方法的指导需要更加细致,以便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活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2.能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描述其特征。3.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观察,学习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培养亲近动物、研究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描述其特征。[难点]认识到玩具熊不是动物。【教学准备】[小组]动物卡片、仿真动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认一认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认一认,它们都是哪些动物。说一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长颈鹿:生活在森林中,吃树叶,有长长的脖子……熊猫:吃竹子,身上是黑白相间的……斑马:有黑白的条纹,吃草……23 2.交流讨论: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二、神奇的动物世界1.讲解:认识自然界中的动物。蓝鲸: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共有四个亚种。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与其他须鲸一样,蓝鲸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例如磷虾)与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也包括鱿鱼。四大洋均有分布。蓝鲸虽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用肺进行呼吸,肺的重量达1000多千克,能容纳1000多公升的空气。这样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数大大减少,大约每隔10-15分钟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科莫多巨蜥:又名科莫多龙,是已知现今存在种类中最大的蜥蜴。科莫多巨蜥凶猛,成体吃同类的幼体,有时吃其他的成体。能迅速运动,偶尔攻击人类;但主要以腐肉为食。科莫多巨蜥已濒临灭绝,野外仅存5700只左右。科莫多龙喜欢炎热和干燥的地方,通常栖息在干燥,开阔的草原,稀树草原和低海拔的热带森林中。鸭嘴兽: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是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鸭嘴兽嘴和脚像鸭子,而身体和尾部像海狸。2500万年前就已出现,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水熊:水熊是缓步动物的俗称,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湿土壤以及苔藓植物的水膜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的潮间带。水熊有900余种,其中许多种是世界性分布的,遍布北极、热带、深海、温泉。在喜马拉雅山脉(6000m以上)或深海(4000m以下)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影。此外人类还首次发现水熊可在真空中生存。水熊体型极小,50微米到1.4毫米不等,一般需要放大工具才能观察清楚。水熊至少在5亿年前就已存在,是具有超强生命力的生物。三、观察动物1.观察动物卡片,说说动物的特点。通过上面的认识,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鱼,喜鹊,蝴蝶,狗,蚂蚁,鸡分别有什么特点呢?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观察手中的卡片,小组讨论。2.交流根据小组讨论结果,说说看这些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同。(相同:有眼睛,有头,会呼吸,是有生命的……)选择一个动物,向大家介绍它的特点。四、画一画根据总结出的小动物的特点,在纸上画一画,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画的是什么动物。五、指一指说一说,在下面的图片中,哪些是动物,哪些不是,为什么?(猎豹,狮子,狗,猴子是动物,玩具熊不是,玩具熊没有生命,不会吃东西,不会呼吸……)五、总结拓展1.动物是有生命的。2.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长相特性。3.尝试用橡皮泥捏一个小动物。【教学后记】23 2.校园里的动物【教材简析】在学生对动物有了初步认识后,本课将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寻访和观察身边常见的动物,进一步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是调查学生对校园动物的原有认知,通过说一说、认一认,帮助学生聚焦和认识校园里的一些常见动物。“带上我们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中,学生将借助工具,利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寻访校园里的动物,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身体特征、运动情况等。寻访后的“研讨”活动中,学生通过交流观察到的动物名称、生活地点、在做什么等信息,能提升学生对校园动物的认识,并为后续活动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校园实地寻访活动对学生感受动物多样性,意识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重要。在寻访前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哪里找、怎么找、怎么记的技巧。让学生用图示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地点,以促使学生更细致和深入地观察。通过交流研讨活动,把学生的寻访结果汇总成“班级记录单”,帮助学生强化校园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研究动物的兴趣。【学情分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身边的动物常常进行着有意无意地观察,但是这些观察往往是随意的、无目的的,因此获得的信息比较有限且零散。对生活在周围的动物,一年级的学生能叫得出它们的名称,大概知道它们生活的环境,对熟悉的动物能从自然环境中辨认出它们,却无法在自然环境中准确地找到它们。上学期“校园里的植物”的考察活动给予了学生基本的校内寻访的技能与经验,但是由于动物是不停运动的,这使观察的难度大大增加。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观察动物的技能和寻访方法,在寻访时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目标不明确、忘记记录等现象,使得观察活动盲目、无序。而在后续的研讨活动中,由于观察不到位,容易出现表达不准确、表达内容空洞等问题。【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2.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3.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科学态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动物,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2.愿意倾听和分享同伴发现的有关校园动物的信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校园动物的多样性,形成珍爱生命,保护身边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难点]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教学准备】[小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校园中的植物,说说看,校园中有哪些植物呢?2.学习了校园中的植物,我们校园中有哪些动物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校园中的动物。二、校园里的动物1.说一说:23 校园中有哪些动物呢?2.认一认下面的动物是校园中的动物吗?(金鱼、蝴蝶、麻雀、蜜蜂、蟋蟀、公鸡、西瓜虫、蚯蚓、蜗牛、瓢虫、蚂蚁、蜒蚰、蜈蚣,山蛩虫、螳螂、椿象、天牛、苍蝇。3.思考讨论如何判断上述动物是不是校园中的动物呢?(进行实地考察,寻找校园里的动物)三、寻找校园里的动物1.前期准备思考讨论:(1)到哪些地方找动物。(2)需要带上哪些物品。(3)怎样统计记录动物。2.讲授:寻找动物的方法。演示工具的使用方法。注意:要轻轻的使用工具,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动物,不要伤到自己和小伙伴。记录动物的方法。(1)找到动物后将它们画在本子上。(2)根据它们的特征判断名称。(3)统计动物的数量。3.活动:寻找校园中的动物。4.交流讨论:小组交流讨论,总结校园中的动物,说说看都是在哪发现的它们。它们在做什么。五、总结拓展1.交流讨论,关于动物,你还想知道什么。【教学后记】3.观察一种动物【教材简析】在寻找校园里动物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在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进一步感受动物的生命特征,指向单元的核心概念。对蜗牛的观察遵循从整体到局部、静态到动态、肉眼到工具、结构到功能的程序,这是学习观察方法和培养良好观察习惯的契机。引入腹足、触角等科学词汇有利于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描述蜗牛的特征。在饲养蜗牛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也有利于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的学习。教材还安排了蜗牛与相似的动物比较的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学情分析】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一年级学生对蜗牛这种行动缓慢的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它的样子有些害怕,不敢触碰。23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提供科学词汇,要指导学生先观察蜗牛的形态和反应,再观察蜗牛的运动。学生通过对蜗牛运动、反应、吃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动物生命特征的认识,这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科学探究目标]1.可以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教学重难点】[重点]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难点]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教学准备】[小组]蜗牛、棉签、棉线、透明塑料片、竹棒、放大镜、菜叶、树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谜语导入二、观察蜗牛1.说一说你认为蜗牛是什么样子的?与同学交流。(从颜色,特点,手感等方面具体描述。)(有一对触角,有坚硬的外壳,棕色的,摸起来滑滑的……)2.画一画将你观察到的蜗牛画下来。3.观察蜗牛用放大镜观察蜗牛,你能找到他的口,眼,触角,足吗?(观察顺序,先整体再局部,先肉眼,再放大镜。)注意:观察时不要伤害蜗牛。不要碰到蜗牛。4.交流讨论。三、蜗牛的反应谜语中说到,有谁把蜗牛碰一碰,赶紧躲在房里头。我们碰蜗牛的时候,蜗牛有什么反应呢?一起做做看吧。1.活动: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反应。(注意:不要伤害蜗牛)2.交流讨论在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时,蜗牛会缩回壳里……四、蜗牛的运动1.说一说蜗牛是如何运动的。2.观察蜗牛的运动(1)将蜗牛放在玻璃上观察蜗牛的运动。(2)将蜗牛放在菜叶上、线上、树枝上观察蜗牛的运动。3.交流。蜗牛爬得很慢。蜗牛在玻璃、菜叶、棉线、树枝上都可以爬行。23 4.思考讨论:为什么蜗牛的爬行本领这么大。(与腹足有关)五、总结拓展1.了解和蜗牛相似的动物:蛞蝓、蛤、螺。【教学后记】4.给动物建个“家”【教材简析】要进一步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就需要饲养蜗牛,给蜗牛营造一个栖息地。本课以蜗牛生存需要为暗线,指向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聚焦、研讨、设计、制造蜗牛的栖息地,观察蜗牛在“家”中的生活情况,观察蜗牛吃食物,发现蜗牛更多的秘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存需求,体会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和亲近小动物的情感。【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自然产生了饲养蜗牛的想法。那么饲养蜗牛,需要准备什么,有些什么要求,蜗牛怎么生活,这些问题会在学生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但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比较粗浅和零散的,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正向迁移、集体梳理,串联起对蜗牛的整体认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蜗牛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2.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靠齿舌吃食物。[科学探究目标]1.尝试用集体的智慧不断修正方案给蜗牛建一个“家”。2.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特别是它是如何进食的。[科学态度目标]1.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2.体会计划的重要性和集体智慧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环境对小动物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给蜗牛建一个“家”。[难点]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教学准备】[教师][小组]蜗牛、蜗牛饲养盒、沙土、菜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蜗牛是怎样运动的。2.交流讨论:还可以怎样观察蜗牛。二、给蜗牛建个“家”1.交流讨论(1)你的家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东西?23 (2)蜗牛的家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是这样的吗?说一说应该是什么样的?(能让蜗牛四处爬,有爱吃的食物,要保持潮湿,能让蜗牛生活又不让它爬出去,不能被阳光直射……)2.画一画将你眼中蜗牛的家画在活动手册上。与同学们讨论你的想法。3.给蜗牛建个家讨论:(1)需要准备的材料。(2)材料的多少,如何放置。活动:给蜗牛建个家。三、观察蜗牛1.活动:把蜗牛放入新家,观察蜗牛的生活。把蜗牛放在菜叶上,观察蜗牛怎样吃菜叶。2.讨论: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同学们分享讨论。还有什么有趣的发现也可以和同学们分享。3.读一读蜗牛的信了解饲养蜗牛的方法。四、总结拓展1.思考:蜗牛的生活需要什么?需要阴暗潮湿的环境,水分,食物等。2.把糖放在蚂蚁面前,观察蚂蚁的特点。3.跟着蚂蚁,找到它的家。【教学后记】5.观察鱼【教材简析】继《观察一种动物》及《给动物建个“家”》后,本课将以鱼为对象,继续开展对动物个体的观察活动。鱼类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它的身体形态与蜗牛等陆生动物有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特征。有鳍、有鳃等是这类动物分类的重要特征。多种多样的鱼类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体现了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鱼的外形特点、鱼的运动和鱼的呼吸三大板块。通过引入“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探究,然后通过观察发现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鱼鳍来完成的,接着思考鱼嘴不停地一张一合鱼鳃一开一闭,到底是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最后通过研讨,让学生明白鱼因为生活在水里所以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身上还长有鳞片等特征,从而归纳出动物身体的外形特点与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学情分析】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教学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引导他们观察,并能科学地描述鱼身体的主要结构特征。对“鱼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的”23 这些问题,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比较笼统,一般会回答尾巴、身体、嘴巴等答案。如何通过观察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证据,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微视频等方法,将原本看不见的“游泳”“呼吸”等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会自发将鱼的运动和呼吸与人进行比较:人用脚走路,鱼用鳍游泳;人在陆地上呼吸,鱼在水里呼吸;鱼呼吸时鳃在动等等。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鱼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鳃、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体基本特征。2.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鱼,描述鱼的身体特征。2.了解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3.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2.能认真观察鱼的形态和运动,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动物和植物一样,是有生命的,体会爱护动物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教学准备】[小组]鱼缸、鱼捞网、鱼食、鱼骨卡片、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没腿没胳膊,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谜底:鱼2.交流:说一说,知道哪些鱼?在哪些地方有鱼?(池塘、海洋、小河……)二、观察鱼1.画一画观察鱼的身体特点,并将鱼画下来。注意:安静观察,不能将手放入水中,尽量画完整。三、鱼的身体结构1.认识鳍讲解:鳍的位置,特点。(偶鳍沿身体两侧分布,分为胸鳍和腹鳍,亦称侧鳍;奇鳍沿身体正中线生长,分为背鳍、尾鳍、臀鳍等,亦称单鳍。)数一数:面前的鱼有多少个鳍。2.观察鳍(1)观察鱼的运动,用手比划鱼鳍的运动。(2)说一说鳍有什么作用。(用来游泳,维持身体平衡)3.认识鳃讲解:(1)鳃的位置。(2)鳃的作用。(鱼的呼吸器官,视频辅助理解)4.鱼的骨骼(1)猜测讨论:鱼的身体内部有什么?(骨骼)(2)观察鱼骨卡片,讨论鱼骨的作用。(支持躯体、保护内脏器官)(3)出示化石图片,讨论鱼骨的特征。(坚硬,能保持很长时间,甚至能成为化石)【教学后记】23 6.给动物分类【教材简析】本课将尝试引导学生对前5课认识和研究的动物进行分类练习。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认识和观察、研究了一定数量的动物后,对动物进行分类,既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动物的特征,加深对分类对象特征的认识。按照鸟类、昆虫、鱼类等标准分类是3~4年级的学习目标,因此这节课的分类练习不是动物形态学上的分类,而是以前5课学习和认识的动物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练习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和归类能力。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前面对动物形态观察时的发现,同时也是对动物特征的再一次观察、认识和提升。本课“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学生回忆动植物的共同特点,初步感知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教材提供了10种动物的图片,为体现动物的多样性,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的图片。【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前的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无提示的情况下,依据生存环境、食性、外部特征等对动物进行分类,但在昆虫、软体动物等生物学分类发展上,缺乏认知支撑。因此教师要清楚,教材并不是要求学生以动物分类学为标准,学习和开展分类活动的。学生要给动物分类,必须建立在了解分类对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前5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并能通过观察、比较,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本课分类教学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并以此确定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动物具有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研究动物的热情。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还没有书写动物名字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编序号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2.体会动物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2.能简要讲述研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动物。【教学重难点】[重点]确定动物的分类方法。[难点]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教学准备】[小组]给动物分类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明确内容:本节课我们要给动物分类。2.回顾方法:在给物体分类中,我们是怎么做的?(逐一编号,明确分类标准)二、给动物分类1.给动物卡片编号。2.思考、交流:按什么标准分类?分成几类?(会飞,不会飞;有脚,没有脚;有毛,无毛;有壳,无壳……)23 3.活动:给动物分类,填写活动手册。4.交流讨论。三、总结拓展1.思考讨论: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的、要吃东西、都会长大、都会有后代、都会死亡)【教学后记】23
简介: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23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观察一个物体;2.对比观察两个物体。通过这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后面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教材中观察的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和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学情分析】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班级记录表。[学生]1号袋(玻璃珠、螺母、乒乓球、小橡皮、量杯、方木块、泡棉片、瓦楞片、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周围有哪些物体,你会怎样描述它呢?[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出发,了解学生知识水平。2.有这些物体,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你是判断的?给物体和它的名称连连线。(学生可以从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表述理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说话时要有理有据。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我们要会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设计意图]23 通过学生的描述来了解学生对物体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为教师后面的教学调整提供借鉴。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学期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观察方法。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木块、螺母、泡沫块、量杯、乒乓球、橡皮、瓦楞片。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将你的发现填写在活动手册的第1面和最后一面。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什么,力求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来观察物体的特征,如用眼看颜色或形状、用手摸软硬、用鼻子闻到气味,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描述性词汇,同时为下面的“两两对比观察法”活动埋下伏笔。(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瓦楞片片、量筒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4.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5.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示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物品名称可替换)(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以木块为例:把木块与乒乓球对比后发现形状不同,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然后填写在记录表上(强调:(1)可以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词汇表上的词汇剪下来,粘贴在相应位置,也可直接填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边观察边记录,顺序建议是:颜色—形状—气味—是否透明—粗糙程度—轻重,但不强调一定是这个顺序)。[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活动手册记录物体特征,书写上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示范。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要边观察、边比较、边记录,记录结果要真实。交流评价“我的记录”。(1)请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我画的记录”。(2)学生相互评价观察和记录的是否准确。(3)教师小结:记录时要真实、准确。[设计意图]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巩固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用“准不准”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记录,进一步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准确。7.出示班级记录表单,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8.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9.教师总结:通过两两对比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10.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我们对木块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描述一下木块的特征?比一比谁描述得最好。23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学会了利用各个感官及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更全面、更准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三、小结、延伸1.谁来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2.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3.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编一些小谜语让别人猜,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设计意图]突出学以致用,同时用编谜语的方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述能力。【教学后记】2.谁轻谁重【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2课,其隐含的概念是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在一年级阶段学生不需要了解质量的概念,更无需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只需要了解物体有轻重,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即可。本课通过观察、预测、手掂、用简易工具测量等多种比较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物体有轻重”的认识。【学情分析】在第一课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甚至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掂的方式来比较。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呢?学生会发现,对于两个物体轻重的比较,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当两个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觉”的方法来判断。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轻重呢?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等多种手段来得到结果。【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科学探究目标]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知道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学准备】23 [教师]瓷碗、不锈钢碗[小组]天平、回形针、乒乓球、大橡皮、小橡皮、塑料块、方木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的图片,提问:“看一看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围绕概念,实践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1.预测物体的重量(1)出示5个物体: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2)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认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讨论“对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这类问题上,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适当时,做简要的小结,说明预测有可能不准,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2.掂量不同物体的轻重(1)掂重。学生亲自动手掂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继续用数字来表示轻重。(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3.称量物体的重量(1)首先要确定标准物。引导学生,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玻璃珠。”“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乒乓球。”通过这样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应该选择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证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2)说明称重方法。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直到天平平衡。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称量后,学生要根据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3)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三、研讨数据,获得概念1.班级汇总比较。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小组三次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其他小组三次排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2.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讨论三种比较轻重的方法中,“哪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准确”,从而转入对不同测量方法准确程度的探讨。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也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四、应用概念,拓展延伸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以此为基础给出问题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学生先相互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结果说出判断的理由,再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轻重可能不同等。五、小结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班级记录单上做记录。【教学后记】23 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材简析】本课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轻重。这节课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形状。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2.知道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2.知道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装有乒乓球和橡皮的布袋。[小组]方形盒子、方木块、乒乓球、螺母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布袋。不打开布袋,你能猜猜里面装的是哪两种物体吗?是怎样猜到的?引导学生用“摸”“看”的方法进行猜测,根据“形状”判断布袋内的物体是乒乓球和橡皮。2.出示另外两种物体——木块和螺母,让学生说说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强调形状也是物体的重要特征。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4.提出问题。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规定统一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二、探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23 1.演示平铺的方法,记录数据。怎样平铺一层乒乓球呢?请一位学生来演示平铺的方法,并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内,并且将数据记录下来。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3.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单中。三、研讨:“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1.观察班级记录单: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量都一样,而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就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2.交流展示“摆放”的方式: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摆放的吧。(1)各小组将摆放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标清数量。共同体验:螺母和橡皮以特定的方式摆放,真的能够都摆进盒子吗?师生共同确认上述问题后,将数据写在对应的摆放方式旁边。(2)乒乓球和木块只有一种摆放方式。螺母、橡皮有多种摆放方式,而且摆放方式不同,装的数量也不一样。3.分析研讨:为什么会这样呢?(1)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都是一样的,所以怎么摆都一样,摆的方式只有一种,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会有变化,螺母“躺”着摆和“立”着摆是不一样的,用来平铺的“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橡皮“躺”“立”“侧”,装的数量都不一样。(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思考:为什么乒乓球能摆进盒子的数量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块少这么多?分析:由于形状的原因,乒乓球没有将盒子铺满,中间有空隙,所以装得少。四、拓展、延伸以螺母“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真的被填满了吗?说说你的看法。【教学后记】4.给物体分类【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23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科学态度目标]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教学准备】大木块、螺母、量杯、玻璃珠、泡棉片、方木块、乒乓球、小橡皮、瓦楞片、大橡皮、塑料块、数字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苹果,你能帮他找到苹果吗?2.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超市怎样找到苹果的,然后引出本节课关键词:分类,将物体分类好,更有利于我们挑选。二、给物体分类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尝试过将物体分类吗?是如何分类的呢?(学生发言,说一说分类的例子)教师播放PPT并提问: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物体有哪些特征。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学生小组讨论,选择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学生交流:如何给物体进行编号,然后将物体分类。教师总结分类方法:在给物体分类时,用编号表示物体,并将同一物体的编号写在一起圈起来,分为几类就画几个圈。教师引导学生将刚才图片中的10个物体分类好,可以选择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学生分类,并交流汇报自己的分类方法。三、研讨1.大家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的?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分类有很多方式,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分类的标准,都是物体比较典型的、有共性的特征。2.根据同一特征分类,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你发现在哪个相同标准的分类中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统一?学生通过交流发现,有些相同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想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同的细化标准界限。以轻重这一特征为标准的分类,不同于大小的比较。同样的物体有大有小,可以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但是对于轻重这一特征,在制订标准的同时还要细化轻重标准的界限,也就是说只有将标准制订得更准确,才能进行更准确科学的分类。四、生活中的分类教师播放PPT介绍生活中的分类阅读材料,了解科学家们怎样将物体进行分类;观察生活中身边的分类。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分类给我们带来帮助呢?是哪些方面的分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帮助的?23 (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分别说说是哪些方面的分类,又是如何帮助我们便捷生活的)五、小结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分类物体时,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3.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教学后记】5.观察一瓶水【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具有重量、形状等属性之后学习对水进行观察和描述。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3.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学情分析】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特性做必要准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知道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2.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教学重难点】[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教学准备】洗发液、细长瓶、油、滴管、流速板、心形杯、葵花形杯、量杯、标签-洗发液、标签-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PPT提问:图片上的物质是什么?(预设:水)请同学们说一说水有什么特征。学生发言,说明水的特征。23 二、比较水和洗发液1.观察方法的研究出示洗发液的瓶子提问:怎样比较观察水和洗发液?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学生提议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因为洗发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师要及时提醒不能用“尝”的方法,强调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学生观察比较矿泉水与洗发液并回答问题)2.学生观察水和洗发液的不同和相同(1)看一看教师提问:大家一起来观察水和洗发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分组观察并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它们颜色的不同,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乳白色与无色,透明与不透明,对比观察)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2)闻一闻教师提问:水和洗发液还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气味不同呢?学生提议闻一闻。教师示范闻的标准操作方法,并指出这样做对安全的重要意义。(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打开瓶盖,左手持瓶身,右手从瓶口上方将空气扇向鼻子,闻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摸一摸教师提示:水和洗发液除了颜色、气味不同,它们用手摸起来一样吗?怎样证明洗发液要比水光滑?再用拇指摸一摸。教师讲解手摸对比方法:用滴管吸取洗发液,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样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进行对比。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总结水与洗发液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和观察的结果,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能流动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三、洗发水、水和木块的比较[教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水和洗发液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不同。如果把它们和木块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1.不同教师把洗发液和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里让学生与木块对比观察。学生交流观察结果:(1)它们放进容器的方式不同,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2)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教师板书学生观察结果。(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三个图片并思考问题)2.相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水、洗发液、木块有没有相同之处。23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上面的现象,发现尽管水和洗发液在不同容器里形状不同,但它们仍然有形状,只是形状不固定。教师板书:它们都有形状。(播放课件,看图思考问题)3.描述水的特征教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描述水的特征。可以从颜色、气味、是否透明、是否流动等方面描述。4.总结水、洗发液与木块的不同和相同教师请同学根据板书总结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学生发表观点:我们发现尽管水、洗发液的形状可以变化,木块形状不变,但它们都有形状。四、流动比赛将水、油、洗衣液滴在流速板上,比一比哪种液体流动的更快,并且思考怎样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预设:同样多、同时滴、同样高)五、小结1.水有许多可被观察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学后记】6.它们去哪里了【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23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学准备】食盐、红糖、小石子、观察碟、药匙、搅拌棒、放大镜、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2.教师根据图片讲述新小马过河的故事,并提问:小马驮着盐、红糖、小石子过河,盐、红糖、小石子会有变化吗?二、盐、红糖、小石子1.教师出示三种物质: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教师]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和指导。三、研讨交流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放入前、搅拌时、搅拌后三种物质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将三种物质放入水中,食盐、红糖可以溶解,小石子不能溶解。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品尝,学生归纳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经验)。拓展小马过河之后,盐和红糖真的消失了吗?小马会告诉妈妈什么呢?四、小结1.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例如:食盐、红糖。2.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例如:小石子。【教学后记】23 7.认识一袋空气【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七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学到的探究方法对空气进行初步的研究。使学生发展自己在认识物体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学情分析】经过本单元前6课的学习,学生从关注周围的物体开始,逐渐学会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周围的事物,逐渐形成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形成了对物体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对物体轻重、形状等属性的描述,在本单元卡站了对水这一物质的探究,掌握了通过比较认识物体特征的研究方法。本课将试着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研究方法,用科学词汇从不同方面描述另一类物体“空气”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知道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2.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学生对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2.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难点]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准备】气球、气球夹、保鲜袋、打气筒、方木块、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回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出利用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对比观察的方法。2.提问:回忆一下,在本单元中我们学过哪些描述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教师出示前面几节课的班级记录单)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提炼科学词汇。预设:颜色、气味、轻重、软硬……二、收集一袋空气教师出示一个空量杯,让学生观察。1.提问:老师的杯中有什么呀?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再想一想。2.教师引导:你们真聪明!杯子里面不是空的,里边盛满了空气。(板书:空气)3.教师提问:你认为空气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认识它吧!(引导学生说出“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很轻”……)4.提问。(1)要想研究空气,你有什么好方法吗?23 (2)空气在空中我们怎么研究呢?(3)我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它“逮”住呢?(4)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塑料袋,看一看、想一想,你有好的办法了吗?(5)我们“逮”到了空气,你将怎样用学过的方法去观察空气的特征?三、与水和木块比较1.提问:(1)可以用什么感官来观察空气?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看颜色”“形状”“是否透明”用鼻子“闻”等。(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眼睛、鼻子、手,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2)引导:本单元我们曾经研究过什么物体呀?学生回忆之前研究过的专项——“水”。也暗暗地提示学生回忆研究水时用的研究方法。(3)大家还记得,水有哪些特征吗?引导学生思考“水专题”的研究方法。(4)我们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水的特征?(5)我们研究水的时候,是将水与哪些物品进行比较研究的?(6)现在,你能把空气与水和木块,再进行比较研究吗?看一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发现。通过空气与水和木块的比较研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的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师要用关键词,将补充的方法呈现在班级记录单上。2.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征.(1)小组内讨论,怎样描述空气的特征。(2)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特征的?学生:“用眼睛观察空气是透明的、无色的、跟水是一样的”“跟水对比,水是流动的,打开袋子,空气就跑了,说明空气也是流动的”等。(3)班级集体论证:“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看见这袋空气是透明的,跟水一样”“我闻不到空气的气味”“我摸不着空气”等。(4)提问:“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描述。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补充班级记录单。这节课也是本单元的小结课,学生将回顾他们在本单元的研究活动,总结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在本单元,学生主要是通过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多个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描述。四、小结1.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教学后记】23 第二单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材简析】从《我们知道的动物》这课开始,教材将引领学生走进观察与认识动物世界的大门。上学期《植物》单元学习中积累的观察、记录、描述等能力,为《动物》单元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话题引入学习活动。通过列举自己知道的、喜欢的动物,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关于动物的认识说出来,同时通过对多种动物的列举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教材中这段话指向对动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通过语言、图示的描述,使学生对不同动物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记录的能力。通过多种动物的比较,引导学生描述出动物都有生命、会运动、需要吃食物、能繁殖、会生长、需要空气等共同特征。最后,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指向“动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这一单元核心概念。【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从他们开始运用感官观察和探知世界的那刻起,会动、会叫、会呼吸、会生长的动物就是最能引发他们关注的对象。通过电视、书本、家长讲解、参观动物园等渠道,他们对动物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往往比较模糊。在科学技能上,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表达的准确性上仍然欠缺。而动物更加复杂多样的外部特征及“会运动”的特征,使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时会遇到不少困难。这意味着一年级的学生更难以概括出动物的共同特征。因此教师对观察、记录方法的指导需要更加细致,以便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活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2.能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描述其特征。3.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观察,学习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培养亲近动物、研究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描述其特征。[难点]认识到玩具熊不是动物。【教学准备】[小组]动物卡片、仿真动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认一认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认一认,它们都是哪些动物。说一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长颈鹿:生活在森林中,吃树叶,有长长的脖子……熊猫:吃竹子,身上是黑白相间的……斑马:有黑白的条纹,吃草……23 2.交流讨论: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二、神奇的动物世界1.讲解:认识自然界中的动物。蓝鲸: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共有四个亚种。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与其他须鲸一样,蓝鲸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例如磷虾)与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也包括鱿鱼。四大洋均有分布。蓝鲸虽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用肺进行呼吸,肺的重量达1000多千克,能容纳1000多公升的空气。这样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数大大减少,大约每隔10-15分钟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科莫多巨蜥:又名科莫多龙,是已知现今存在种类中最大的蜥蜴。科莫多巨蜥凶猛,成体吃同类的幼体,有时吃其他的成体。能迅速运动,偶尔攻击人类;但主要以腐肉为食。科莫多巨蜥已濒临灭绝,野外仅存5700只左右。科莫多龙喜欢炎热和干燥的地方,通常栖息在干燥,开阔的草原,稀树草原和低海拔的热带森林中。鸭嘴兽: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是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鸭嘴兽嘴和脚像鸭子,而身体和尾部像海狸。2500万年前就已出现,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水熊:水熊是缓步动物的俗称,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湿土壤以及苔藓植物的水膜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的潮间带。水熊有900余种,其中许多种是世界性分布的,遍布北极、热带、深海、温泉。在喜马拉雅山脉(6000m以上)或深海(4000m以下)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影。此外人类还首次发现水熊可在真空中生存。水熊体型极小,50微米到1.4毫米不等,一般需要放大工具才能观察清楚。水熊至少在5亿年前就已存在,是具有超强生命力的生物。三、观察动物1.观察动物卡片,说说动物的特点。通过上面的认识,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鱼,喜鹊,蝴蝶,狗,蚂蚁,鸡分别有什么特点呢?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观察手中的卡片,小组讨论。2.交流根据小组讨论结果,说说看这些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同。(相同:有眼睛,有头,会呼吸,是有生命的……)选择一个动物,向大家介绍它的特点。四、画一画根据总结出的小动物的特点,在纸上画一画,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画的是什么动物。五、指一指说一说,在下面的图片中,哪些是动物,哪些不是,为什么?(猎豹,狮子,狗,猴子是动物,玩具熊不是,玩具熊没有生命,不会吃东西,不会呼吸……)五、总结拓展1.动物是有生命的。2.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长相特性。3.尝试用橡皮泥捏一个小动物。【教学后记】23 2.校园里的动物【教材简析】在学生对动物有了初步认识后,本课将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寻访和观察身边常见的动物,进一步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是调查学生对校园动物的原有认知,通过说一说、认一认,帮助学生聚焦和认识校园里的一些常见动物。“带上我们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中,学生将借助工具,利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寻访校园里的动物,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身体特征、运动情况等。寻访后的“研讨”活动中,学生通过交流观察到的动物名称、生活地点、在做什么等信息,能提升学生对校园动物的认识,并为后续活动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校园实地寻访活动对学生感受动物多样性,意识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重要。在寻访前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哪里找、怎么找、怎么记的技巧。让学生用图示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地点,以促使学生更细致和深入地观察。通过交流研讨活动,把学生的寻访结果汇总成“班级记录单”,帮助学生强化校园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研究动物的兴趣。【学情分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身边的动物常常进行着有意无意地观察,但是这些观察往往是随意的、无目的的,因此获得的信息比较有限且零散。对生活在周围的动物,一年级的学生能叫得出它们的名称,大概知道它们生活的环境,对熟悉的动物能从自然环境中辨认出它们,却无法在自然环境中准确地找到它们。上学期“校园里的植物”的考察活动给予了学生基本的校内寻访的技能与经验,但是由于动物是不停运动的,这使观察的难度大大增加。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观察动物的技能和寻访方法,在寻访时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目标不明确、忘记记录等现象,使得观察活动盲目、无序。而在后续的研讨活动中,由于观察不到位,容易出现表达不准确、表达内容空洞等问题。【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2.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3.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科学态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动物,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2.愿意倾听和分享同伴发现的有关校园动物的信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校园动物的多样性,形成珍爱生命,保护身边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难点]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教学准备】[小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校园中的植物,说说看,校园中有哪些植物呢?2.学习了校园中的植物,我们校园中有哪些动物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校园中的动物。二、校园里的动物1.说一说:23 校园中有哪些动物呢?2.认一认下面的动物是校园中的动物吗?(金鱼、蝴蝶、麻雀、蜜蜂、蟋蟀、公鸡、西瓜虫、蚯蚓、蜗牛、瓢虫、蚂蚁、蜒蚰、蜈蚣,山蛩虫、螳螂、椿象、天牛、苍蝇。3.思考讨论如何判断上述动物是不是校园中的动物呢?(进行实地考察,寻找校园里的动物)三、寻找校园里的动物1.前期准备思考讨论:(1)到哪些地方找动物。(2)需要带上哪些物品。(3)怎样统计记录动物。2.讲授:寻找动物的方法。演示工具的使用方法。注意:要轻轻的使用工具,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动物,不要伤到自己和小伙伴。记录动物的方法。(1)找到动物后将它们画在本子上。(2)根据它们的特征判断名称。(3)统计动物的数量。3.活动:寻找校园中的动物。4.交流讨论:小组交流讨论,总结校园中的动物,说说看都是在哪发现的它们。它们在做什么。五、总结拓展1.交流讨论,关于动物,你还想知道什么。【教学后记】3.观察一种动物【教材简析】在寻找校园里动物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在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进一步感受动物的生命特征,指向单元的核心概念。对蜗牛的观察遵循从整体到局部、静态到动态、肉眼到工具、结构到功能的程序,这是学习观察方法和培养良好观察习惯的契机。引入腹足、触角等科学词汇有利于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描述蜗牛的特征。在饲养蜗牛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也有利于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的学习。教材还安排了蜗牛与相似的动物比较的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学情分析】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一年级学生对蜗牛这种行动缓慢的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它的样子有些害怕,不敢触碰。23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提供科学词汇,要指导学生先观察蜗牛的形态和反应,再观察蜗牛的运动。学生通过对蜗牛运动、反应、吃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动物生命特征的认识,这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科学探究目标]1.可以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教学重难点】[重点]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难点]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教学准备】[小组]蜗牛、棉签、棉线、透明塑料片、竹棒、放大镜、菜叶、树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谜语导入二、观察蜗牛1.说一说你认为蜗牛是什么样子的?与同学交流。(从颜色,特点,手感等方面具体描述。)(有一对触角,有坚硬的外壳,棕色的,摸起来滑滑的……)2.画一画将你观察到的蜗牛画下来。3.观察蜗牛用放大镜观察蜗牛,你能找到他的口,眼,触角,足吗?(观察顺序,先整体再局部,先肉眼,再放大镜。)注意:观察时不要伤害蜗牛。不要碰到蜗牛。4.交流讨论。三、蜗牛的反应谜语中说到,有谁把蜗牛碰一碰,赶紧躲在房里头。我们碰蜗牛的时候,蜗牛有什么反应呢?一起做做看吧。1.活动: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反应。(注意:不要伤害蜗牛)2.交流讨论在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时,蜗牛会缩回壳里……四、蜗牛的运动1.说一说蜗牛是如何运动的。2.观察蜗牛的运动(1)将蜗牛放在玻璃上观察蜗牛的运动。(2)将蜗牛放在菜叶上、线上、树枝上观察蜗牛的运动。3.交流。蜗牛爬得很慢。蜗牛在玻璃、菜叶、棉线、树枝上都可以爬行。23 4.思考讨论:为什么蜗牛的爬行本领这么大。(与腹足有关)五、总结拓展1.了解和蜗牛相似的动物:蛞蝓、蛤、螺。【教学后记】4.给动物建个“家”【教材简析】要进一步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就需要饲养蜗牛,给蜗牛营造一个栖息地。本课以蜗牛生存需要为暗线,指向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聚焦、研讨、设计、制造蜗牛的栖息地,观察蜗牛在“家”中的生活情况,观察蜗牛吃食物,发现蜗牛更多的秘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存需求,体会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和亲近小动物的情感。【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自然产生了饲养蜗牛的想法。那么饲养蜗牛,需要准备什么,有些什么要求,蜗牛怎么生活,这些问题会在学生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但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比较粗浅和零散的,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正向迁移、集体梳理,串联起对蜗牛的整体认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蜗牛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2.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靠齿舌吃食物。[科学探究目标]1.尝试用集体的智慧不断修正方案给蜗牛建一个“家”。2.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特别是它是如何进食的。[科学态度目标]1.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2.体会计划的重要性和集体智慧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环境对小动物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给蜗牛建一个“家”。[难点]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教学准备】[教师][小组]蜗牛、蜗牛饲养盒、沙土、菜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蜗牛是怎样运动的。2.交流讨论:还可以怎样观察蜗牛。二、给蜗牛建个“家”1.交流讨论(1)你的家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东西?23 (2)蜗牛的家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是这样的吗?说一说应该是什么样的?(能让蜗牛四处爬,有爱吃的食物,要保持潮湿,能让蜗牛生活又不让它爬出去,不能被阳光直射……)2.画一画将你眼中蜗牛的家画在活动手册上。与同学们讨论你的想法。3.给蜗牛建个家讨论:(1)需要准备的材料。(2)材料的多少,如何放置。活动:给蜗牛建个家。三、观察蜗牛1.活动:把蜗牛放入新家,观察蜗牛的生活。把蜗牛放在菜叶上,观察蜗牛怎样吃菜叶。2.讨论: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同学们分享讨论。还有什么有趣的发现也可以和同学们分享。3.读一读蜗牛的信了解饲养蜗牛的方法。四、总结拓展1.思考:蜗牛的生活需要什么?需要阴暗潮湿的环境,水分,食物等。2.把糖放在蚂蚁面前,观察蚂蚁的特点。3.跟着蚂蚁,找到它的家。【教学后记】5.观察鱼【教材简析】继《观察一种动物》及《给动物建个“家”》后,本课将以鱼为对象,继续开展对动物个体的观察活动。鱼类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它的身体形态与蜗牛等陆生动物有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特征。有鳍、有鳃等是这类动物分类的重要特征。多种多样的鱼类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体现了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鱼的外形特点、鱼的运动和鱼的呼吸三大板块。通过引入“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探究,然后通过观察发现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鱼鳍来完成的,接着思考鱼嘴不停地一张一合鱼鳃一开一闭,到底是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最后通过研讨,让学生明白鱼因为生活在水里所以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身上还长有鳞片等特征,从而归纳出动物身体的外形特点与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学情分析】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教学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引导他们观察,并能科学地描述鱼身体的主要结构特征。对“鱼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的”23 这些问题,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比较笼统,一般会回答尾巴、身体、嘴巴等答案。如何通过观察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证据,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微视频等方法,将原本看不见的“游泳”“呼吸”等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会自发将鱼的运动和呼吸与人进行比较:人用脚走路,鱼用鳍游泳;人在陆地上呼吸,鱼在水里呼吸;鱼呼吸时鳃在动等等。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鱼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鳃、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体基本特征。2.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鱼,描述鱼的身体特征。2.了解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3.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2.能认真观察鱼的形态和运动,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动物和植物一样,是有生命的,体会爱护动物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教学准备】[小组]鱼缸、鱼捞网、鱼食、鱼骨卡片、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没腿没胳膊,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谜底:鱼2.交流:说一说,知道哪些鱼?在哪些地方有鱼?(池塘、海洋、小河……)二、观察鱼1.画一画观察鱼的身体特点,并将鱼画下来。注意:安静观察,不能将手放入水中,尽量画完整。三、鱼的身体结构1.认识鳍讲解:鳍的位置,特点。(偶鳍沿身体两侧分布,分为胸鳍和腹鳍,亦称侧鳍;奇鳍沿身体正中线生长,分为背鳍、尾鳍、臀鳍等,亦称单鳍。)数一数:面前的鱼有多少个鳍。2.观察鳍(1)观察鱼的运动,用手比划鱼鳍的运动。(2)说一说鳍有什么作用。(用来游泳,维持身体平衡)3.认识鳃讲解:(1)鳃的位置。(2)鳃的作用。(鱼的呼吸器官,视频辅助理解)4.鱼的骨骼(1)猜测讨论:鱼的身体内部有什么?(骨骼)(2)观察鱼骨卡片,讨论鱼骨的作用。(支持躯体、保护内脏器官)(3)出示化石图片,讨论鱼骨的特征。(坚硬,能保持很长时间,甚至能成为化石)【教学后记】23 6.给动物分类【教材简析】本课将尝试引导学生对前5课认识和研究的动物进行分类练习。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认识和观察、研究了一定数量的动物后,对动物进行分类,既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动物的特征,加深对分类对象特征的认识。按照鸟类、昆虫、鱼类等标准分类是3~4年级的学习目标,因此这节课的分类练习不是动物形态学上的分类,而是以前5课学习和认识的动物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练习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和归类能力。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前面对动物形态观察时的发现,同时也是对动物特征的再一次观察、认识和提升。本课“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学生回忆动植物的共同特点,初步感知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教材提供了10种动物的图片,为体现动物的多样性,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的图片。【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前的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无提示的情况下,依据生存环境、食性、外部特征等对动物进行分类,但在昆虫、软体动物等生物学分类发展上,缺乏认知支撑。因此教师要清楚,教材并不是要求学生以动物分类学为标准,学习和开展分类活动的。学生要给动物分类,必须建立在了解分类对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前5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并能通过观察、比较,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本课分类教学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并以此确定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动物具有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研究动物的热情。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还没有书写动物名字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编序号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2.体会动物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2.能简要讲述研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动物。【教学重难点】[重点]确定动物的分类方法。[难点]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教学准备】[小组]给动物分类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明确内容:本节课我们要给动物分类。2.回顾方法:在给物体分类中,我们是怎么做的?(逐一编号,明确分类标准)二、给动物分类1.给动物卡片编号。2.思考、交流:按什么标准分类?分成几类?(会飞,不会飞;有脚,没有脚;有毛,无毛;有壳,无壳……)23 3.活动:给动物分类,填写活动手册。4.交流讨论。三、总结拓展1.思考讨论: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的、要吃东西、都会长大、都会有后代、都会死亡)【教学后记】23
简介: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23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起始课,是小学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活动:1.观察一个物体;2.对比观察两个物体。通过这两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颜色、形状、气味、粗糙程度、轻重等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观察、描述、记录方法,为后面学习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教材中观察的这些物体都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这一课将引导学生利用眼、鼻、手等感官和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学习如何用科学词汇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学情分析】学生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对这些物体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在全面地描述物体、科学地运用词汇方面,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如何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初始阶段,学生出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就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另外,一年级小学生在行为能力上比较弱,课堂上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较弱。因此,他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都具有一定的特征。2.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2.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对物体的特征进行描述。[难点]学会用两两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特征。【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班级记录表。[学生]1号袋(玻璃珠、螺母、乒乓球、小橡皮、量杯、方木块、泡棉片、瓦楞片、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导言:同学们,你们周围有哪些物体,你会怎样描述它呢?[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物体出发,了解学生知识水平。2.有这些物体,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你是判断的?给物体和它的名称连连线。(学生可以从物体的颜色、形状、用途来表述自己的理由。)[设计意图]表述理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知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培养学生说话时要有理有据。3.每个物体都有它不同于其他物体的特征,我们要学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我们要会用语言描述它的特征。[设计意图]23 通过学生的描述来了解学生对物体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为教师后面的教学调整提供借鉴。4.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而且还能把它准确地描述出来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发现物体的特征)二、观察物体(一)观察一个物体1.我们如何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呢?(要认真观察)2.应该怎样观察呢?回忆一下我们在上学期学习过的观察植物的方法,谁来说说。利用眼、鼻、手等多种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板贴: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学期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观察方法。3.教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逐个认识8种物体:玻璃珠、木块、螺母、泡沫块、量杯、乒乓球、橡皮、瓦楞片。4.现在,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来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将你的发现填写在活动手册的第1面和最后一面。5.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描述物体特征一些科学词汇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什么,力求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来观察物体的特征,如用眼看颜色或形状、用手摸软硬、用鼻子闻到气味,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描述性词汇,同时为下面的“两两对比观察法”活动埋下伏笔。(二)对比观察两个物体1.刚才大家发现了物体的一些特征,你们想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吗?2.例如:我们要观察木块有什么特征,可以先将木块与乒乓球对比,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木块是正方体,乒乓球是球形,它们的形状不同,所以说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这种方法叫两两对比观察法。然后把木块再分别与螺母、橡皮、泡沫块、瓦楞片片、量筒依次比较观察,看你能不能发现木块更多的特征。3.随机抽取学生表述如何去做。4.通过小组合作,将物体进行两两比较,看看有没有更多的发现。5.怎样详细记录物体的特征呢?我们先来看看活动手册吧!(1)教师示范活动手册的使用:投影展示实物,指导学生先填写日期。(物品名称可替换)(2)指导学生填写记录表格。以木块为例:把木块与乒乓球对比后发现形状不同,形状就是物体的一个特征,然后填写在记录表上(强调:(1)可以把活动手册最后一页词汇表上的词汇剪下来,粘贴在相应位置,也可直接填写,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边观察边记录,顺序建议是:颜色—形状—气味—是否透明—粗糙程度—轻重,但不强调一定是这个顺序)。[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活动手册记录物体特征,书写上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耐心指导、示范。通过指导,使学生认识到要边观察、边比较、边记录,记录结果要真实。交流评价“我的记录”。(1)请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我画的记录”。(2)学生相互评价观察和记录的是否准确。(3)教师小结:记录时要真实、准确。[设计意图]学生到展台展示并介绍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继续巩固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用“准不准”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记录,进一步强调科学记录要真实、准确。7.出示班级记录表单,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班级记录单。8.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9.教师总结:通过两两对比观察,我们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10.通过观察比较活动,我们对木块已经非常熟悉了,谁来描述一下木块的特征?比一比谁描述得最好。23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学会了利用各个感官及两两对比观察的方法来更全面、更准确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特征。三、小结、延伸1.谁来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物体更多的特征?2.要想更全面、更准确地描述物体,应该怎么做?3.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编一些小谜语让别人猜,这样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设计意图]突出学以致用,同时用编谜语的方式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述能力。【教学后记】2.谁轻谁重【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2课,其隐含的概念是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在一年级阶段学生不需要了解质量的概念,更无需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只需要了解物体有轻重,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即可。本课通过观察、预测、手掂、用简易工具测量等多种比较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物体有轻重”的认识。【学情分析】在第一课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甚至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掂的方式来比较。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呢?学生会发现,对于两个物体轻重的比较,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当两个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觉”的方法来判断。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轻重呢?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等多种手段来得到结果。【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科学探究目标]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知道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教学准备】23 [教师]瓷碗、不锈钢碗[小组]天平、回形针、乒乓球、大橡皮、小橡皮、塑料块、方木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的图片,提问:“看一看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围绕概念,实践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1.预测物体的重量(1)出示5个物体: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2)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认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讨论“对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这类问题上,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适当时,做简要的小结,说明预测有可能不准,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2.掂量不同物体的轻重(1)掂重。学生亲自动手掂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继续用数字来表示轻重。(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3.称量物体的重量(1)首先要确定标准物。引导学生,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玻璃珠。”“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乒乓球。”通过这样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应该选择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证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2)说明称重方法。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直到天平平衡。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称量后,学生要根据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3)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三、研讨数据,获得概念1.班级汇总比较。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小组三次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其他小组三次排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2.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讨论三种比较轻重的方法中,“哪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准确”,从而转入对不同测量方法准确程度的探讨。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也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四、应用概念,拓展延伸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以此为基础给出问题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学生先相互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结果说出判断的理由,再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轻重可能不同等。五、小结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班级记录单上做记录。【教学后记】23 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材简析】本课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轻重。这节课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形状。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2.知道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2.知道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许多物体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装有乒乓球和橡皮的布袋。[小组]方形盒子、方木块、乒乓球、螺母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小布袋。不打开布袋,你能猜猜里面装的是哪两种物体吗?是怎样猜到的?引导学生用“摸”“看”的方法进行猜测,根据“形状”判断布袋内的物体是乒乓球和橡皮。2.出示另外两种物体——木块和螺母,让学生说说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强调形状也是物体的重要特征。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4.提出问题。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规定统一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二、探究将物体平铺在盒内的方式23 1.演示平铺的方法,记录数据。怎样平铺一层乒乓球呢?请一位学生来演示平铺的方法,并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将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内,并且将数据记录下来。比一比,哪组最快,哪组装得最多。3.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各小组的数据填写在班级记录表单中。三、研讨:“形状”对物体占据空间的影响1.观察班级记录单: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发现:每个小组乒乓球和木块数量都一样,而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就不一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2.交流展示“摆放”的方式:我们先来看看这些物体都是怎么摆放的吧。(1)各小组将摆放的方式展示出来,并标清数量。共同体验:螺母和橡皮以特定的方式摆放,真的能够都摆进盒子吗?师生共同确认上述问题后,将数据写在对应的摆放方式旁边。(2)乒乓球和木块只有一种摆放方式。螺母、橡皮有多种摆放方式,而且摆放方式不同,装的数量也不一样。3.分析研讨:为什么会这样呢?(1)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都是一样的,所以怎么摆都一样,摆的方式只有一种,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会有变化,螺母“躺”着摆和“立”着摆是不一样的,用来平铺的“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橡皮“躺”“立”“侧”,装的数量都不一样。(2)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思考:为什么乒乓球能摆进盒子的数量比大小差不多的木块少这么多?分析:由于形状的原因,乒乓球没有将盒子铺满,中间有空隙,所以装得少。四、拓展、延伸以螺母“躺着”平铺一层和“立着”平铺一层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真的被填满了吗?说说你的看法。【教学后记】4.给物体分类【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23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科学态度目标]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教学准备】大木块、螺母、量杯、玻璃珠、泡棉片、方木块、乒乓球、小橡皮、瓦楞片、大橡皮、塑料块、数字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苹果,你能帮他找到苹果吗?2.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超市怎样找到苹果的,然后引出本节课关键词:分类,将物体分类好,更有利于我们挑选。二、给物体分类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尝试过将物体分类吗?是如何分类的呢?(学生发言,说一说分类的例子)教师播放PPT并提问: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图中的物体有哪些特征。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学生小组讨论,选择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学生交流:如何给物体进行编号,然后将物体分类。教师总结分类方法:在给物体分类时,用编号表示物体,并将同一物体的编号写在一起圈起来,分为几类就画几个圈。教师引导学生将刚才图片中的10个物体分类好,可以选择多种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学生分类,并交流汇报自己的分类方法。三、研讨1.大家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的?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分类有很多方式,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分类的标准,都是物体比较典型的、有共性的特征。2.根据同一特征分类,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你发现在哪个相同标准的分类中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统一?学生通过交流发现,有些相同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想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同的细化标准界限。以轻重这一特征为标准的分类,不同于大小的比较。同样的物体有大有小,可以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但是对于轻重这一特征,在制订标准的同时还要细化轻重标准的界限,也就是说只有将标准制订得更准确,才能进行更准确科学的分类。四、生活中的分类教师播放PPT介绍生活中的分类阅读材料,了解科学家们怎样将物体进行分类;观察生活中身边的分类。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分类给我们带来帮助呢?是哪些方面的分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帮助的?23 (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分别说说是哪些方面的分类,又是如何帮助我们便捷生活的)五、小结1.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分类物体时,可以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3.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教学后记】5.观察一瓶水【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具有重量、形状等属性之后学习对水进行观察和描述。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3.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学情分析】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特性做必要准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知道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2.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教学重难点】[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教学准备】洗发液、细长瓶、油、滴管、流速板、心形杯、葵花形杯、量杯、标签-洗发液、标签-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PPT提问:图片上的物质是什么?(预设:水)请同学们说一说水有什么特征。学生发言,说明水的特征。23 二、比较水和洗发液1.观察方法的研究出示洗发液的瓶子提问:怎样比较观察水和洗发液?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学生提议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因为洗发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师要及时提醒不能用“尝”的方法,强调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学生观察比较矿泉水与洗发液并回答问题)2.学生观察水和洗发液的不同和相同(1)看一看教师提问:大家一起来观察水和洗发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分组观察并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它们颜色的不同,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乳白色与无色,透明与不透明,对比观察)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2)闻一闻教师提问:水和洗发液还有什么不同?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气味不同呢?学生提议闻一闻。教师示范闻的标准操作方法,并指出这样做对安全的重要意义。(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打开瓶盖,左手持瓶身,右手从瓶口上方将空气扇向鼻子,闻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摸一摸教师提示:水和洗发液除了颜色、气味不同,它们用手摸起来一样吗?怎样证明洗发液要比水光滑?再用拇指摸一摸。教师讲解手摸对比方法:用滴管吸取洗发液,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样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进行对比。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汇报。3.总结水与洗发液的异同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和观察的结果,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能流动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三、洗发水、水和木块的比较[教师]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水和洗发液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不同。如果把它们和木块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1.不同教师把洗发液和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里让学生与木块对比观察。学生交流观察结果:(1)它们放进容器的方式不同,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2)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教师板书学生观察结果。(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三个图片并思考问题)2.相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水、洗发液、木块有没有相同之处。23 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上面的现象,发现尽管水和洗发液在不同容器里形状不同,但它们仍然有形状,只是形状不固定。教师板书:它们都有形状。(播放课件,看图思考问题)3.描述水的特征教师请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描述水的特征。可以从颜色、气味、是否透明、是否流动等方面描述。4.总结水、洗发液与木块的不同和相同教师请同学根据板书总结它们的不同和相同。学生发表观点:我们发现尽管水、洗发液的形状可以变化,木块形状不变,但它们都有形状。四、流动比赛将水、油、洗衣液滴在流速板上,比一比哪种液体流动的更快,并且思考怎样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预设:同样多、同时滴、同样高)五、小结1.水有许多可被观察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2.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学后记】6.它们去哪里了【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23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教学准备】食盐、红糖、小石子、观察碟、药匙、搅拌棒、放大镜、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2.教师根据图片讲述新小马过河的故事,并提问:小马驮着盐、红糖、小石子过河,盐、红糖、小石子会有变化吗?二、盐、红糖、小石子1.教师出示三种物质: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教师]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和指导。三、研讨交流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放入前、搅拌时、搅拌后三种物质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结论教师总结:将三种物质放入水中,食盐、红糖可以溶解,小石子不能溶解。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品尝,学生归纳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经验)。拓展小马过河之后,盐和红糖真的消失了吗?小马会告诉妈妈什么呢?四、小结1.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例如:食盐、红糖。2.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例如:小石子。【教学后记】23 7.认识一袋空气【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七课,也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学到的探究方法对空气进行初步的研究。使学生发展自己在认识物体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学情分析】经过本单元前6课的学习,学生从关注周围的物体开始,逐渐学会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周围的事物,逐渐形成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形成了对物体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对物体轻重、形状等属性的描述,在本单元卡站了对水这一物质的探究,掌握了通过比较认识物体特征的研究方法。本课将试着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研究方法,用科学词汇从不同方面描述另一类物体“空气”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知道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2.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学生对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2.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难点]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准备】气球、气球夹、保鲜袋、打气筒、方木块、量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回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出利用感官或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对比观察的方法。2.提问:回忆一下,在本单元中我们学过哪些描述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教师出示前面几节课的班级记录单)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提炼科学词汇。预设:颜色、气味、轻重、软硬……二、收集一袋空气教师出示一个空量杯,让学生观察。1.提问:老师的杯中有什么呀?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再想一想。2.教师引导:你们真聪明!杯子里面不是空的,里边盛满了空气。(板书:空气)3.教师提问:你认为空气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用本单元学过的方法认识它吧!(引导学生说出“空气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很轻”……)4.提问。(1)要想研究空气,你有什么好方法吗?23 (2)空气在空中我们怎么研究呢?(3)我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它“逮”住呢?(4)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塑料袋,看一看、想一想,你有好的办法了吗?(5)我们“逮”到了空气,你将怎样用学过的方法去观察空气的特征?三、与水和木块比较1.提问:(1)可以用什么感官来观察空气?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手“摸一摸”“捏一捏”,用眼睛“看颜色”“形状”“是否透明”用鼻子“闻”等。(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贴:眼睛、鼻子、手,同时进行闻和摸的安全教育)(2)引导:本单元我们曾经研究过什么物体呀?学生回忆之前研究过的专项——“水”。也暗暗地提示学生回忆研究水时用的研究方法。(3)大家还记得,水有哪些特征吗?引导学生思考“水专题”的研究方法。(4)我们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水的特征?(5)我们研究水的时候,是将水与哪些物品进行比较研究的?(6)现在,你能把空气与水和木块,再进行比较研究吗?看一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发现。通过空气与水和木块的比较研究,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空气的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教师要用关键词,将补充的方法呈现在班级记录单上。2.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征.(1)小组内讨论,怎样描述空气的特征。(2)说一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特征的?学生:“用眼睛观察空气是透明的、无色的、跟水是一样的”“跟水对比,水是流动的,打开袋子,空气就跑了,说明空气也是流动的”等。(3)班级集体论证:“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看见这袋空气是透明的,跟水一样”“我闻不到空气的气味”“我摸不着空气”等。(4)提问:“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描述。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补充班级记录单。这节课也是本单元的小结课,学生将回顾他们在本单元的研究活动,总结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和如何描述物体的特征。在本单元,学生主要是通过对物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学会从不同的方面、多个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描述。四、小结1.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与木块、水相比,空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教学后记】23 第二单元动物1.我们知道的动物【教材简析】从《我们知道的动物》这课开始,教材将引领学生走进观察与认识动物世界的大门。上学期《植物》单元学习中积累的观察、记录、描述等能力,为《动物》单元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话题引入学习活动。通过列举自己知道的、喜欢的动物,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关于动物的认识说出来,同时通过对多种动物的列举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教材中这段话指向对动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通过语言、图示的描述,使学生对不同动物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记录的能力。通过多种动物的比较,引导学生描述出动物都有生命、会运动、需要吃食物、能繁殖、会生长、需要空气等共同特征。最后,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指向“动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这一单元核心概念。【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有生命的动物有着天生的兴趣,从他们开始运用感官观察和探知世界的那刻起,会动、会叫、会呼吸、会生长的动物就是最能引发他们关注的对象。通过电视、书本、家长讲解、参观动物园等渠道,他们对动物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往往比较模糊。在科学技能上,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表达的准确性上仍然欠缺。而动物更加复杂多样的外部特征及“会运动”的特征,使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时会遇到不少困难。这意味着一年级的学生更难以概括出动物的共同特征。因此教师对观察、记录方法的指导需要更加细致,以便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活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2.能说出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描述其特征。3.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观察,学习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培养亲近动物、研究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描述其特征。[难点]认识到玩具熊不是动物。【教学准备】[小组]动物卡片、仿真动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认一认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认一认,它们都是哪些动物。说一说你对这些动物的了解。长颈鹿:生活在森林中,吃树叶,有长长的脖子……熊猫:吃竹子,身上是黑白相间的……斑马:有黑白的条纹,吃草……23 2.交流讨论: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二、神奇的动物世界1.讲解:认识自然界中的动物。蓝鲸: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共有四个亚种。蓝鲸被认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过的体积最大的动物,长可达33米,重达181吨。与其他须鲸一样,蓝鲸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例如磷虾)与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也包括鱿鱼。四大洋均有分布。蓝鲸虽然生活在大海里,但也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用肺进行呼吸,肺的重量达1000多千克,能容纳1000多公升的空气。这样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数大大减少,大约每隔10-15分钟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科莫多巨蜥:又名科莫多龙,是已知现今存在种类中最大的蜥蜴。科莫多巨蜥凶猛,成体吃同类的幼体,有时吃其他的成体。能迅速运动,偶尔攻击人类;但主要以腐肉为食。科莫多巨蜥已濒临灭绝,野外仅存5700只左右。科莫多龙喜欢炎热和干燥的地方,通常栖息在干燥,开阔的草原,稀树草原和低海拔的热带森林中。鸭嘴兽: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是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鸭嘴兽嘴和脚像鸭子,而身体和尾部像海狸。2500万年前就已出现,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水熊:水熊是缓步动物的俗称,主要生活在淡水的沉渣、潮湿土壤以及苔藓植物的水膜中,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水的潮间带。水熊有900余种,其中许多种是世界性分布的,遍布北极、热带、深海、温泉。在喜马拉雅山脉(6000m以上)或深海(4000m以下)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影。此外人类还首次发现水熊可在真空中生存。水熊体型极小,50微米到1.4毫米不等,一般需要放大工具才能观察清楚。水熊至少在5亿年前就已存在,是具有超强生命力的生物。三、观察动物1.观察动物卡片,说说动物的特点。通过上面的认识,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鱼,喜鹊,蝴蝶,狗,蚂蚁,鸡分别有什么特点呢?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观察手中的卡片,小组讨论。2.交流根据小组讨论结果,说说看这些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同。(相同:有眼睛,有头,会呼吸,是有生命的……)选择一个动物,向大家介绍它的特点。四、画一画根据总结出的小动物的特点,在纸上画一画,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画的是什么动物。五、指一指说一说,在下面的图片中,哪些是动物,哪些不是,为什么?(猎豹,狮子,狗,猴子是动物,玩具熊不是,玩具熊没有生命,不会吃东西,不会呼吸……)五、总结拓展1.动物是有生命的。2.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长相特性。3.尝试用橡皮泥捏一个小动物。【教学后记】23 2.校园里的动物【教材简析】在学生对动物有了初步认识后,本课将带领学生到校园里去寻访和观察身边常见的动物,进一步培养他们观察记录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是调查学生对校园动物的原有认知,通过说一说、认一认,帮助学生聚焦和认识校园里的一些常见动物。“带上我们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中,学生将借助工具,利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寻访校园里的动物,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身体特征、运动情况等。寻访后的“研讨”活动中,学生通过交流观察到的动物名称、生活地点、在做什么等信息,能提升学生对校园动物的认识,并为后续活动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校园实地寻访活动对学生感受动物多样性,意识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重要。在寻访前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哪里找、怎么找、怎么记的技巧。让学生用图示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地点,以促使学生更细致和深入地观察。通过交流研讨活动,把学生的寻访结果汇总成“班级记录单”,帮助学生强化校园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认识,进一步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研究动物的兴趣。【学情分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身边的动物常常进行着有意无意地观察,但是这些观察往往是随意的、无目的的,因此获得的信息比较有限且零散。对生活在周围的动物,一年级的学生能叫得出它们的名称,大概知道它们生活的环境,对熟悉的动物能从自然环境中辨认出它们,却无法在自然环境中准确地找到它们。上学期“校园里的植物”的考察活动给予了学生基本的校内寻访的技能与经验,但是由于动物是不停运动的,这使观察的难度大大增加。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观察动物的技能和寻访方法,在寻访时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目标不明确、忘记记录等现象,使得观察活动盲目、无序。而在后续的研讨活动中,由于观察不到位,容易出现表达不准确、表达内容空洞等问题。【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2.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3.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科学态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动物,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2.愿意倾听和分享同伴发现的有关校园动物的信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校园动物的多样性,形成珍爱生命,保护身边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难点]利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运动情况。【教学准备】[小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校园中的植物,说说看,校园中有哪些植物呢?2.学习了校园中的植物,我们校园中有哪些动物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校园中的动物。二、校园里的动物1.说一说:23 校园中有哪些动物呢?2.认一认下面的动物是校园中的动物吗?(金鱼、蝴蝶、麻雀、蜜蜂、蟋蟀、公鸡、西瓜虫、蚯蚓、蜗牛、瓢虫、蚂蚁、蜒蚰、蜈蚣,山蛩虫、螳螂、椿象、天牛、苍蝇。3.思考讨论如何判断上述动物是不是校园中的动物呢?(进行实地考察,寻找校园里的动物)三、寻找校园里的动物1.前期准备思考讨论:(1)到哪些地方找动物。(2)需要带上哪些物品。(3)怎样统计记录动物。2.讲授:寻找动物的方法。演示工具的使用方法。注意:要轻轻的使用工具,注意安全,不要伤害动物,不要伤到自己和小伙伴。记录动物的方法。(1)找到动物后将它们画在本子上。(2)根据它们的特征判断名称。(3)统计动物的数量。3.活动:寻找校园中的动物。4.交流讨论:小组交流讨论,总结校园中的动物,说说看都是在哪发现的它们。它们在做什么。五、总结拓展1.交流讨论,关于动物,你还想知道什么。【教学后记】3.观察一种动物【教材简析】在寻找校园里动物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在对个体动物的观察中,进一步感受动物的生命特征,指向单元的核心概念。对蜗牛的观察遵循从整体到局部、静态到动态、肉眼到工具、结构到功能的程序,这是学习观察方法和培养良好观察习惯的契机。引入腹足、触角等科学词汇有利于学生更科学、更准确地描述蜗牛的特征。在饲养蜗牛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它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也有利于第4课《给动物建个“家”》的学习。教材还安排了蜗牛与相似的动物比较的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学情分析】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一年级学生对蜗牛这种行动缓慢的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同时也有不少学生对它的样子有些害怕,不敢触碰。23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工具,提供科学词汇,要指导学生先观察蜗牛的形态和反应,再观察蜗牛的运动。学生通过对蜗牛运动、反应、吃食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动物生命特征的认识,这也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科学探究目标]1.可以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2.能尝试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2.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教学重难点】[重点]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难点]用科学词汇和图示描述观察到的信息。【教学准备】[小组]蜗牛、棉签、棉线、透明塑料片、竹棒、放大镜、菜叶、树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谜语导入二、观察蜗牛1.说一说你认为蜗牛是什么样子的?与同学交流。(从颜色,特点,手感等方面具体描述。)(有一对触角,有坚硬的外壳,棕色的,摸起来滑滑的……)2.画一画将你观察到的蜗牛画下来。3.观察蜗牛用放大镜观察蜗牛,你能找到他的口,眼,触角,足吗?(观察顺序,先整体再局部,先肉眼,再放大镜。)注意:观察时不要伤害蜗牛。不要碰到蜗牛。4.交流讨论。三、蜗牛的反应谜语中说到,有谁把蜗牛碰一碰,赶紧躲在房里头。我们碰蜗牛的时候,蜗牛有什么反应呢?一起做做看吧。1.活动: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反应。(注意:不要伤害蜗牛)2.交流讨论在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时,蜗牛会缩回壳里……四、蜗牛的运动1.说一说蜗牛是如何运动的。2.观察蜗牛的运动(1)将蜗牛放在玻璃上观察蜗牛的运动。(2)将蜗牛放在菜叶上、线上、树枝上观察蜗牛的运动。3.交流。蜗牛爬得很慢。蜗牛在玻璃、菜叶、棉线、树枝上都可以爬行。23 4.思考讨论:为什么蜗牛的爬行本领这么大。(与腹足有关)五、总结拓展1.了解和蜗牛相似的动物:蛞蝓、蛤、螺。【教学后记】4.给动物建个“家”【教材简析】要进一步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就需要饲养蜗牛,给蜗牛营造一个栖息地。本课以蜗牛生存需要为暗线,指向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聚焦、研讨、设计、制造蜗牛的栖息地,观察蜗牛在“家”中的生活情况,观察蜗牛吃食物,发现蜗牛更多的秘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存需求,体会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和亲近小动物的情感。【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自然产生了饲养蜗牛的想法。那么饲养蜗牛,需要准备什么,有些什么要求,蜗牛怎么生活,这些问题会在学生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但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比较粗浅和零散的,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正向迁移、集体梳理,串联起对蜗牛的整体认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蜗牛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2.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靠齿舌吃食物。[科学探究目标]1.尝试用集体的智慧不断修正方案给蜗牛建一个“家”。2.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特别是它是如何进食的。[科学态度目标]1.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2.体会计划的重要性和集体智慧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环境对小动物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给蜗牛建一个“家”。[难点]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教学准备】[教师][小组]蜗牛、蜗牛饲养盒、沙土、菜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蜗牛是怎样运动的。2.交流讨论:还可以怎样观察蜗牛。二、给蜗牛建个“家”1.交流讨论(1)你的家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东西?23 (2)蜗牛的家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是这样的吗?说一说应该是什么样的?(能让蜗牛四处爬,有爱吃的食物,要保持潮湿,能让蜗牛生活又不让它爬出去,不能被阳光直射……)2.画一画将你眼中蜗牛的家画在活动手册上。与同学们讨论你的想法。3.给蜗牛建个家讨论:(1)需要准备的材料。(2)材料的多少,如何放置。活动:给蜗牛建个家。三、观察蜗牛1.活动:把蜗牛放入新家,观察蜗牛的生活。把蜗牛放在菜叶上,观察蜗牛怎样吃菜叶。2.讨论:将观察到的现象与同学们分享讨论。还有什么有趣的发现也可以和同学们分享。3.读一读蜗牛的信了解饲养蜗牛的方法。四、总结拓展1.思考:蜗牛的生活需要什么?需要阴暗潮湿的环境,水分,食物等。2.把糖放在蚂蚁面前,观察蚂蚁的特点。3.跟着蚂蚁,找到它的家。【教学后记】5.观察鱼【教材简析】继《观察一种动物》及《给动物建个“家”》后,本课将以鱼为对象,继续开展对动物个体的观察活动。鱼类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它的身体形态与蜗牛等陆生动物有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特征。有鳍、有鳃等是这类动物分类的重要特征。多种多样的鱼类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体现了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鱼的外形特点、鱼的运动和鱼的呼吸三大板块。通过引入“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探究,然后通过观察发现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鱼鳍来完成的,接着思考鱼嘴不停地一张一合鱼鳃一开一闭,到底是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最后通过研讨,让学生明白鱼因为生活在水里所以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身上还长有鳞片等特征,从而归纳出动物身体的外形特点与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学情分析】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教学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引导他们观察,并能科学地描述鱼身体的主要结构特征。对“鱼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的”23 这些问题,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比较笼统,一般会回答尾巴、身体、嘴巴等答案。如何通过观察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证据,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微视频等方法,将原本看不见的“游泳”“呼吸”等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会自发将鱼的运动和呼吸与人进行比较:人用脚走路,鱼用鳍游泳;人在陆地上呼吸,鱼在水里呼吸;鱼呼吸时鳃在动等等。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鱼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鳃、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体基本特征。2.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鱼,描述鱼的身体特征。2.了解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3.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2.能认真观察鱼的形态和运动,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动物和植物一样,是有生命的,体会爱护动物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教学准备】[小组]鱼缸、鱼捞网、鱼食、鱼骨卡片、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谜:没腿没胳膊,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谜底:鱼2.交流:说一说,知道哪些鱼?在哪些地方有鱼?(池塘、海洋、小河……)二、观察鱼1.画一画观察鱼的身体特点,并将鱼画下来。注意:安静观察,不能将手放入水中,尽量画完整。三、鱼的身体结构1.认识鳍讲解:鳍的位置,特点。(偶鳍沿身体两侧分布,分为胸鳍和腹鳍,亦称侧鳍;奇鳍沿身体正中线生长,分为背鳍、尾鳍、臀鳍等,亦称单鳍。)数一数:面前的鱼有多少个鳍。2.观察鳍(1)观察鱼的运动,用手比划鱼鳍的运动。(2)说一说鳍有什么作用。(用来游泳,维持身体平衡)3.认识鳃讲解:(1)鳃的位置。(2)鳃的作用。(鱼的呼吸器官,视频辅助理解)4.鱼的骨骼(1)猜测讨论:鱼的身体内部有什么?(骨骼)(2)观察鱼骨卡片,讨论鱼骨的作用。(支持躯体、保护内脏器官)(3)出示化石图片,讨论鱼骨的特征。(坚硬,能保持很长时间,甚至能成为化石)【教学后记】23 6.给动物分类【教材简析】本课将尝试引导学生对前5课认识和研究的动物进行分类练习。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在认识和观察、研究了一定数量的动物后,对动物进行分类,既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细致地观察动物的特征,加深对分类对象特征的认识。按照鸟类、昆虫、鱼类等标准分类是3~4年级的学习目标,因此这节课的分类练习不是动物形态学上的分类,而是以前5课学习和认识的动物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确定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练习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和归类能力。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前面对动物形态观察时的发现,同时也是对动物特征的再一次观察、认识和提升。本课“单元总结”部分,需要学生回忆动植物的共同特点,初步感知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教材提供了10种动物的图片,为体现动物的多样性,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的图片。【学情分析】学习本单元前的一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无提示的情况下,依据生存环境、食性、外部特征等对动物进行分类,但在昆虫、软体动物等生物学分类发展上,缺乏认知支撑。因此教师要清楚,教材并不是要求学生以动物分类学为标准,学习和开展分类活动的。学生要给动物分类,必须建立在了解分类对象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前5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基本特征,并能通过观察、比较,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本课分类教学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并以此确定标准,进行分类活动。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动物具有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研究动物的热情。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还没有书写动物名字的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采用编序号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2.体会动物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动物。[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2.能简要讲述研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动物。【教学重难点】[重点]确定动物的分类方法。[难点]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教学准备】[小组]给动物分类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明确内容:本节课我们要给动物分类。2.回顾方法:在给物体分类中,我们是怎么做的?(逐一编号,明确分类标准)二、给动物分类1.给动物卡片编号。2.思考、交流:按什么标准分类?分成几类?(会飞,不会飞;有脚,没有脚;有毛,无毛;有壳,无壳……)23 3.活动:给动物分类,填写活动手册。4.交流讨论。三、总结拓展1.思考讨论: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的、要吃东西、都会长大、都会有后代、都会死亡)【教学后记】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