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杠杆》优秀教学设计,杠杆,莲山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12.3机械效率
基本信息 |
课题名称 |
机械效率 |
||||||||||||||||||||||||||||||||||||
授课类型 |
新授 |
课时 |
1 |
|||||||||||||||||||||||||||||||||||
所属教材目录 |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二章第3 节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是小于1的。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实验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 |
||||||||||||||||||||||||||||||||||||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参与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认识。 (2)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
|||||||||||||||||||||||||||||||||||||
教学 重难点 |
重点 |
理解机械效率 |
||||||||||||||||||||||||||||||||||||
难点 |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
教学准备 |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演示法 探究法 讨论法 阅读法 自学法 |
|||||||||||||||||||||||||||||||||||||
教学过程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引入新课 投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提问。 教师:这篇传说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他为什么聪明呢?
(二)导学达标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投影,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将教室门口的沙子运上教学楼3楼?那种办法较好?(直接拿着桶从楼梯走上去、用动滑轮、定滑轮拉上去、用袋子装着直接从上面吊上去等) 教师:这里提供一些器材和相关的数据,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用哪种方法好? 教师:在把沙子从一楼运上三楼的过程中,每种方法中各对哪些物体做了功? 教师:无论他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是什么? 教师: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我们叫有用功。 教师:在几种不同的方法中他不愿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分别是什么? 教师: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我们叫额外功。 教师: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我们叫总功。 2.机械效率 ①机械效率的引出 【分组讨论】 方案一(直接用桶提):有用功600J;额外功2520J;总功3120J。 方案二(用动滑轮和桶):有用功600J;额外功180J;总功780J。 方案三(用动滑轮和袋):有用功600J;额外功90J;总功690J。 教师:在这三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大? 教师:方案三(用动滑轮和袋)做的额外功最少。 教师: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越大,我们就说机械效率高。 公式:η=W有用/W总 ②机械效率的特点 教师:机械效率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机械效率可不可能等于或大于1。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教师:不同机械的效率可能不同,同样的机械在不同的状况下效率也不尽相同。 机械的效率越高,越能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你有哪些方法提高机械的效率?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 教师:机械效率的高低对我们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经常要了解机械的效率。请看下面这台机械。 ③机械效率的计算投影例题 起重机把重力为4×103N的重物匀速提升了6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4.8×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教师:根据刚才所学试一试 3.【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今天我们主要探究相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物体的重力有什么关系? 教师:我们利用实验来探究相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物体的重力到底有什么关系? 教师:实验中需要什么测量工具,要测量那些物理量?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距离S、高度h 教师:怎么计算有用功、总功?请写出表达式。 教师:实验原理是η=W有用/W总=Gh/FS 教师:测量过程中应注意:①要匀速拉动物体。②拉力方向应竖直。 教师:如何读数? 投影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情,调节教学。 展示学生的实验数据(2-3组代表) 小组内分析数据,归纳总结 全班交流实验结论: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四)课堂练习 |
思考回答 学生:这位宰相很聪明。
学生甲:他借皇帝的手惩治伙计。 学生乙:他让伙计浪费了好多力气。 学生丙:伙计们做了很多无用功。
思考回答
学生:对沙、桶、袋、人、动滑轮做了功。 学生:对沙做功。
学生:对桶做功。 学生:对动滑轮做功。 学生:对人和口袋做功。
学生:方案三(用动滑轮和袋)。
学生:机械效率没有单位,总小于1。
学生: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
学生:改进结构,使之更合理、更轻巧。 学生:经常保养,定时润滑。
(学生小组相互讨论交流,得出答案)
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分别测出:钩码重力G、拉力F
学生:W有用=Gh;W总=FS
学生:眼睛要紧随测力计且示数稳定时读数,视线与指针指示位置垂直。及时记录数据。
|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概括能力。
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实验目的,原理,器材,猜想,设计,操作,评估等过程,都是学生逐步逐步层层推进而实现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已有的平均速度的概念的基础上,猜想小车下落的过程运动,设计出利用比较平均速度,证明小车下落时运动特点,并通过实验,得到明确的证明,以及通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得出实验中需要完善的环节。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函数图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函数图象》教学设计,正比例函数图象,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