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检测试题(二)(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检测试题(二)(Word版含答案),高三语文下学期复习质量检测试题,辽宁,丹东市,莲山课件.
萌山高级中学2017级高三下学期第5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列散文,完成1-4题
那时的歌
史铁生
那时,爱情常被认为是一种错误。革命样板戏里的英雄人物差不多全是独身。那时的歌曲除了《国歌》,外国歌曲除了《国际歌》,一概被指责为“黄色”。
我们去插队的二十个人,都是十七八岁。从北京到延安,一路上互相勉励:“咱们不能消沉。”“对!”“咱们不能学坏。”“对!“咱们不能谈恋爱,不能结婚。”“唏,谈恋爱?”所有人都一副厌恶的表情。
但是插队的第二年,我们竟然纷纷唱起“黄歌”来。不知是谁弄来一本《外国名歌200首》,里面有《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有《喀秋莎》,有《灯光》《小路》……大家先被歌词吸引,譬如:“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随我的爱人上战场……”譬如:“有位年轻的姑娘,送战士去打仗。他们黑夜里告别,在那台阶前。透过淡淡的薄雾,青年看见,在那姑娘的窗前,还闪烁着灯光。”多美的歌词,大家都说不仅不黄而且很革命。
于是学唱。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学唱,认真的程度不亚于学《毛选》。推开窑门,坐在崖畔,对面是月色中的群山,脚下就是清平河,哗哗啦啦日夜不歇。“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荡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歌声在大山上撞起回声,顺着清平川漫散得很远。唱一阵,歇下来,大家都感动了,默不作声。
不过仍不敢当着女生唱这些歌,怕被骂作流氓。有几回下工回来,唱得正忘情,迎头撞上了女生,料必那歌声已进入姑娘的耳朵。这可咋办?大家慌一阵,说:“没事。”“管她们的!”壮自己的胆。“她们听见了吗?”“那还能听不见?”“她们的脸都红了。”“是吗?”
不久.我们听见女生们也唱起来了:“小伙子你为什么忧愁?为什么低着你的头?是谁叫你这样伤心?问他的是那赶车的人……”
艰苦的生活需要希望,数不完的日子和心事需要诉说。想来,人类的一切歌唱大概正是这样起源。在山里受苦,熬煎了,老乡们就扯开嗓子唱。爱嘛,又不是偷。“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三年两年忘不了你。有朝一日见了面,知心的话儿要拉遍。”“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我们听得心惊,听得沉醉。陕北民歌中常有些哀婉低回的拖腔,或欢快嘹亮的呐喊,在大山里,这拖腔或呐喊便可随意短长。比如《三十里铺》:“提起——这家来家有名……”比如《赶牲灵》:“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儿哟——三盏盏的那个灯……”“提起”和“骡子儿哟”之后可以自由地延长。根据什么?我看是地势,在狭窄的沟壑里要短一些,在开阔的川地里或山顶上就必须长,可能为了照顾听者的位置,更可能是为了满足唱者的感觉:天人合一,这歌声这心灵,都要与天地构成和谐的形式。
民歌的魅力之所以长久不衰,因为它不想在众人之上,它想在大家中间。它的意蕴是生命的全息,要在天长地久中去体味。道法自然,民歌以真诚和素朴为美。真诚而素朴的喜怒哀乐,变成曲调,贴着山走,沿着水流,顺着天游信着天游;变成唱词,贴着心走沿着心流。
也许是我老了,怎么当前的流行歌曲能打动我的那么少?我想,经几十甚至几百年而流传至今的歌曲,或许当初都算得流行歌曲。它们所以没有随风刮走,那是因为一辈辈人都从中听见自己的心,乃至自己的命。“门前有棵菩提树,站在古井边,我做过无数美梦,在它的绿荫间……”“老人河啊,老人河,你知道一切,但总是沉默……”不管是异时的还是异域的,只要是从心里流出来的,就必定能够流进心里去。可惜,在此我只能列举出一些歌词,但是通过这些歌词您或许能够想象到它的曲调,那曲调必定是与市场疏离而与心血紧密的。
我听有人说起对流行歌曲的不满,多是从技术方面考虑,技术是重要的,但是单纯的技术观点对歌曲是极不利的,歌么,还是得从心那儿去找它的源头和它的归宿。
写到这儿我反省了很久:也许是我错了?一个人尽管他虔诚地希望理解所有的人,那也不可能。一代人与一代人的历史是不同的,这是代沟的永恒保障。沟不是坏东西,有山有水就有沟,地球上如果都是那么平展展的,虽然希望那都是良田,但事实也可能全是沙漠。别做暴君式的父辈,让儿女都跟自己一般高。我们的下一代,他们愿意唱什么就让他唱什么吧。
(选自《好运设计》)
1、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插队的青年一开始谈及“恋爱”这样的字眼表示厌恶是因为怕别人觉得自己不上进。
B.知识青年在偷偷得到的外国名歌歌词里感受到特定战争年代里不乏美好纯洁的情愫。
C.女生们开始唱起这些歌,说明她们对插队的某位小伙有好感,通过歌唱来传递爱意。
D.作者用传统陕北民歌与时下流行歌曲类比,想说明好歌都具有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2.作者在作品发表前又作了修改。比较原稿和改定稿,说说这些修改好在哪里。(6分)
原稿 改定稿
① ……歌声在大山上引起回声,顺着清平川传出了很远。 ……歌声在大山上撞起回声,顺着清平川漫散得很远。
② ……这可咋办?大家好容易冷静下来,说:“没事。”“管她们的!”“她们听见了吗?”“那还能听不见?”“她们的脸都红了。”“是吗?” ……这可咋办?大家慌一阵,说:“没事。”“管她们的!”壮自己的胆。“她们听见了吗?”“那还能听不见?”“她们的脸都红了。”“是吗?”
(1) (3分)
(2) (3分)
3.通观全文,作者写“那时的歌”,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4、班上同学想参加学校《经典咏流传》活动,想把《十五从军征》加上民歌曲调进行演绎,向你征求意见,你会给他怎样的建议?(4分)
同学:我想在“十五从军征.八十使得归”这一句里加上叹词,可不知如何下手。
你: (1)
同学:嗯,好像不错,你能具体说说理由吗?
你: (2)
(二)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6 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8题
材料一:
作为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70年前,湘西州因闭塞贫穷、民生凋蔽而被称为“中国官肠”;70年后,湘西州由贫穷落后走向脱贫致富,即将实现全面小康。2018年,湘西州GDP是1952年的62倍,工业增加值是1952年的406倍,财政总收入是1952年的1846倍。
作为习近平同志作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首倡地,湘西州探索出了以十八洞村为样板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好路子,从2013年起至今,湘西州累计减贫55.4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1.93%下降到4.39%。
“湘西州已经成为全国精准脱贫的聚焦点,为全国乃至世界扶贫事业提供了湘西方案。”湘西州委副书记、州长龙晓华表示。
随着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的加快推进,湘西实现了公路通车里程13028公里,通高速里程481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水泥(沥青)路、村村道路硬化。铜仁凤凰机场竣工使用,黔张常快速铁路今年将建成通车,湘西机场2020年实现通航,张吉怀高铁2021年实现通车,湘西州即将步入高铁、航空时代。
此外,富饶开放的新湘西促进了本地旅游产业的迅速崛起。2018年,湘西州接待国内外游客5138.7万次,实现旅游收入441亿元,人均旅游收入1.47万元,成为全国旅游高增长和十大旅游热点地区。
(选自《湖南湘西州70年发展日新月异》,参见2019年9月26日人民网)
材料二:
“精准扶贫”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间题,对于如何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精准扶贫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战成效、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和“怎么执”的重要指示,学术研究者们在深入学习领会的基础上,通过各自的观察和思考,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仅从过去一年多来的研究选题看,基本上涵益了“精准扶贫”的各个方面: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视角切入,涉及到了对自然条件、贫困状况、致贫原因、精准识别、扶贫脱贫机制、贫国主体等具体问题的调查、分析和研究,说明我国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考虑是较为周全和深刻的。但是,从已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具体选题成果数量以及成果被展示的平台的质量分布状况进行进一步分析的话,不难看出其中存在的明显不足:与客观现实之间尚未能真正形成有机统一体,研究选题中跟风现象或者说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大背景之下开展观察、思考和分析方面存在欠缺,对诸如“扶志”“扶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扶贫”等方面的关注远远不够等。
(摘编自万志琼《论“精准扶贫脱贫”学术研究选题的“精准”问题》,《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36期)
材料三: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更加明确地强调:“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国家教育经费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倾斜。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稳步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近10多年来,尽管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财政投入,对民族贫困地区的经费扶持力度更大。但终究由于基础太薄弱,相比之下民族地区乡村教育仍然处于落后状态。因此,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着力为在校的贫困学生提供学业经费资助,进一步完善国家各类教育资助制度;着力解决贫困家庭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对农村妇女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加大对农村孤儿、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实施救助。到2030年,中国将首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民群众的生活将比现在更加殷实宽裕,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将得到充分保障。所有这些重要的改革举措和建设成就,必将进一步保障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进程。
(摘编自宋才发《教育扶贫是巩固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效果的重大举措》,《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9期)
材料四
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日趋完善,等等。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就甚至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认为我国脱贫攻坚为世界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方案。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说:“我必须说,中国正在做很多建设性工作,以便让民众从较为贫穷的生活水平进入中产阶层。”
但是,我国的脱贫攻坚任务目前仍然艰巨。
贫困人口基数依然较大,财政兜底压力大。而且尚未脱贫人口中,长期患病者、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和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人口比例高。这部分人中很多需要依靠财政兜底才能实现稳定脱贫。如河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占比超过72%,无劳动能力者占47%,65岁以上老人占26%。
在产业扶贫方面,各省区普遍存在产业扶贫项目单一、同质化的现象,后续发展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亟待加强;贫困地区面临的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保障仍存在薄弱环节;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仍需进一步改进;作风建设仍需加强,急躁症和拖延症并发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各地普遍反映当前的扶贫政策都是真金白银,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给的越来越多,帮得越来越实,但相比之下,政府如何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仍是亟须补齐的短板。如:个别贫困农民甚至存在“你不帮、我不动”现象;一些有劳动能力却不愿劳动的懒汉,躺在脱贫优惠政策上不劳而获,导致边缘户心理落差和抵触越来越大。对这部分人应加强教育,减少资金和物质的直接给予。
(摘编自大河报网)
5.下列对材料三的内容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扶贫工程—(目的)—扩大教育公平—(意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B.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主战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意义)—完善教育资助制度
C.职业教育与培训—(重点人群)—农村妇女—(意义)—增强扶贫对象的自身发展能力
D.对特殊群体实施救助—(现实意义)—保障平等发展权利—(深远影响)—有利于保障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湘西州GDP变化、交通发展、旅游增长等详实数据可见本地已经实现脱贫。
B.湘西州精准扶贫好路子“可复制可推广”,说明其模式具有科学性、示范性。
C.学术界对精准扶贫研究较为周全和深刻,但仍存在选题不够精准等明显不足。
D.在今后扶贫中,应做好克服产业扶贫项目单一、同质化的不足,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方面的薄弱环节等工作。
7、作为一篇实用类文章,材料四在介绍说明情况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
8.前三则材料分别从哪些角度讨论精准扶贫?为什么角度会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20分)
【甲文】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修之俗, 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富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
【乙文】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农事胜则入粟多,
辽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第八次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
辽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语文第八次模拟试题(Word版含答案),高三语文第八次模拟试题,辽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莲山课件.
入粟多则国富。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B.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C.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D.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其畜积足恃 恃:依靠
B.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怀:使 ……降顺
C.故治国常富 治:治理
D.失时不雨,民且狼顾 狼顾:忧虑不安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第二段论及灾害的必然性后,就如何应对旱灾和战争接连发问,最后阐明兵早之灾必将带来深重灾难。
B.甲文第三段直接点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的观点,同时指出重视农业生产是加强积贮的重要措施。
C.乙文第一段通过对“民富易治”和“民贫难治”两种情况的阐释与比较,论证了”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观点。
D.甲乙两文都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向君王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富国强民的主张。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2)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13.请简要概括甲文第三段和乙文第二段中“粟多”的意义。(3分)
(二)诗词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伊川独游 (欧阳修)
绿树绕伊川,人行乱石间。
寒云依晚日,白鸟向青山。
路转香林注出,僧归野渡闲。
岩阿谁可访,兴尽复空还。
【注】香林:即禅林,初指僧人的陵地,后一般指佛家修行的寺院。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绿树绕伊川,写伊水被重重绿树所环绕,诗人正是在如此美景中于河岸乱石间信步而前。
B、颔联寓情于明丽之景,无一情字却处处见情,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异曲同工。
C、“复空还”意味悠长,诗人出游观景,兴尽后又将回归到世俗生活,内心不免失落。
D、本诗不事雕饰,用语平实,诗人在伊川独游途中心情虽起伏变化,但情感流露自然。
15、 诗歌的颈联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默写(6分)
16、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填写语句。
(1)《归园田居》中“ , ”两句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和谐安宁。
(2)晚年的杜甫尽管生活无着,贫病交加,仍然忧国忧民,这在《登岳阳楼》 ,
两句中鲜明地体现了出来。
(3)新冠肺炎发生后,人们才发现,其实很多疾病都是源于自己平时不在意的一些习惯和不良嗜好,正如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总结的 , 。
三、语言表达。(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 ),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在上面,让人觉得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在做她们的清梦。①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②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③——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萦蒙的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④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萌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17.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默然洒在我脸上的是那霏霏的毛雨,给人润泽、轻松的感觉。
B.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给人润泽、轻松的感觉。
C.润泽、轻松的感觉油然而生,是那默然洒在我脸上的是霏霏的毛雨带来的。
D.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润泽、轻松的感觉油然而生。
1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句群花的“光泽”本为视觉,却以味觉与触觉的“甜软”来形容,新颖生动。
B.第②句运用移情手法,将人的情感转移到色彩纷呈的花朵上,把花与人融为一体。
C.第③句作者综合运用运用拟人和反问的手法,两个反问句连用,表现作者与雨后零落的群花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D.第④句“饿了”赋予“花香”以人的感觉,形象地写出了“花香”不再浓郁的特点。
19、与“——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这一句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句是(3分)
A、天太热了——这套题你做完了吗?
B、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C、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D、但接着敲门声,却没有照例的嘹亮而拉长的一声:“卖——扇子啦!”
20.下面文段存在标点及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找出五处,指出出错的序号并做修改。(5分)
①中医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病性上属于阴病,是以伤阳为主线。②中医治疗针对寒和湿,注重调节机体平衡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对抗“疫戾”之气。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针对确诊患者推出了中医治疗通用方“清肺排毒汤”。④“清肺排毒汤”可以改善患者发热、乏力、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⑤使其“正气存内,邪不可。”⑥从而阻断病情,⑦大大减少了重症转化率、病亡率。
21下面这首诗曾获全球华语大学生知诗大赛特等奖,请说明你认为该诗获奖的理由。要求:理由不少于三条。(6分)
过故人庄 彭彪
我在外面流浪,回来时
故乡瘦了一圈
墩子叔走了,门前的池水
干了一半
屋后驼背的柳树
头发散落了一地
老房子蹲在坟边,屋顶的白云
仍在风中奔跑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围桌共食是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家人共餐或亲友聚会,许多人习惯用相互夹菜来表达情感。但2020年春天,广东、北京等多地卫生部门发出倡议,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
为此,小武爸妈决定开始在家里实行分餐制,家人就餐,必须用公勺公筷从公盘里取食物。但爷爷奶奶对此颇有微词,认为家人、亲朋之间,分餐而食不仅生分,也让人有被嫌弃的感觉。
对此,居家正在进行高考备考的小武,陷入了沉思……
请你以小武的身份,就“公共生活与卫生安全”的问题,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下学期第5次模拟语文答案
1、B
2.(6分)①(3分)“撞”与“引”相比,既能显出四周群山的高大坚实(1分),更能形象地说明歌声的浑厚响亮,富于质感(1分);“漫散”与“传出”相比.更形象地体现歌声余音轻柔,袅袅不绝(1分)。
②(3分)“大家慌一阵”可以让读者充分想象当时唱歌小伙子的狼狈,突出了小伙子们的淳朴(1分);“壮自己的胆”写出了小伙子们的心理活动,与他们的对话描写配合(1分),更凸显了他们的紧张不安和对美好感情的憧憬(1分)。
3.(6分)(1)对插队那一段艰苦而纯真的青年岁月的真切缅怀,那时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有着青年男女对纯洁美好心灵的追求;
(2)对于发自内心的民歌的肯定与赞美。优美而滋润心灵的外国名歌,回肠荡气率真自然的陕北民歌发自心灵与天地构成和谐的形式,带给人们慰藉与希望;
(3)对当下流行歌曲的忧虑与反思。经典民歌的魅力是源于生命的,现代流行歌曲往往长于技术短于心灵,过于商业;
(4)对后代能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文艺形式的真挚祝福。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感情1分,分析1分。)
4.(4分)(1)我觉得可以这样试试,十五(哟)——从军征,八十(哎)——使得归。(2分)(2)我觉得,“ 十五”和“八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离家时的年轻和归来时的衰老,在这里加上叹词能表达征人内心回首往事时的心酸,加上甩腔更显得回味悠长。
5、B 结合原文“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着力为在校的贫困学生提供学业经费资助,进一步完善国家各类教育资助制度”来看,“完善教育资助制度”是“为在校的贫困学生提供学业经费资助”的目的诉求,而说它是“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意义”,就是狭义的理解。
6、A(A项“已经实现脱贫”于文无据。结合材料一第二段最后说“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9%;再结合第三段“湘西州已经成为精准脱贫的聚焦点”,可见并未实现脱贫。
7、(1)引用。引用德国总理的话说明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成就。(2)列数字:因病、因残致贫占比超过72%,元劳动能力者占47%,65岁以上老人占26%。说明我国的脱贫攻坚任务目前仍然艰巨。(3)打比方:各地普遍反映当前的扶贫政策都是真金白银,说明政策的可贵。(4)举例子:如列举‘个别贫困农民甚至存在‘你不帮、我不动’现象”的例子说明存在的问题。
8、上述三则材料为什么角度不同,主要从它们的定位、出发点和出处来分析即可。
第一问:①精准扶贫脱贫的巨大成就;②精准扶贫脱贫的学术研究;③教育对精准扶贫脱贫的特殊意义。
第二问:①因定位和出发点不同。②材料一出处是《人民网》,目的是展示“湘西州70年发展日新月异”,树立精准扶贫的一个典型;材料二出处是地方性大学的学报,更多关注学术问题;材料三出处是师范院校学报,理应更多关注教育对扶贫的作用。
9、B 10、C(形容词,指国家治理的好)
11、D(乙文没有批判现实)
12、(1)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生、靡、之、蹶四个各占1分)
(2)粟(粮食)的生产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君主最大的政务,也是保有人民的重要途径,治理国家的重要办法。(本事、大务、涂、道)
13、甲文:战胜外敌,招徕远人,国富民安。
乙文:促进物产流通,吸引百姓归附,国家富足,成就王业。
14、“明丽之景”错。
15、①内容上:写山路蜿蜒,状远景如近观,僧人归去,野渡愈静,描绘了一幅自然清新的画面。②结构上:缘景及人由景入情,由自然之景过渡到诗人情思,为后文情感及主题表达做铺垫。③情感上:“转”“出”巧妙表现突见禅林的惊喜之情,写野渡之“闲”表达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
16、(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7.B 18.C(反问错,是猜测,问句中没有答案。)
19. B都是解释说明(A转换话题C引出下文D声音延长)
20、②将“能力”删掉,或者把“调节”改为“提升”;
③删去“在……中”; ⑤句号拿到后引号外;
⑥在“病情”后加“进展”,或者把“阻断”改为“缓解”;
⑦将“减少”改为“降低”。
21.①将故乡与故乡之物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正是故乡如亲人。
②精心选择与流浪、思乡相关的意象,营造伤感氛围,渲染惆怅情绪。
③诗行错落有致,具有视觉美和韵律美。
评分细则:以上三条答对任何三条给满分。①中“拟人”1分,分析合理1分,分析不必拘泥答案,言之有理即可。②从“意象”角度列出意象或是谈到意象选择合理用心给1分,在此方向上内容分析谈到“流浪”、“思乡”或“伤感”“惆怅”“忧愁”等任一条给1分。③“诗行”形式1分,“视觉美”“韵律美”1分。
补充得分:如以上三条只答了1条,下面两个方向可分别给1分①对比角度,将白云依旧与故乡沉沦形成对比,表达伤感无奈失落之情②题目上,借用古人诗题,有古典美,有韵味,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3、【参考标题】“文明用餐,避免“吃祸”“一双公筷树新风”“小筷子里的大文明”“坚持战“疫”,“筷”意温情”““分餐制”,舌尖上的新风尚”““分餐制”吃出文明新“食”尚”“公共生活中的”筷”餐文明”
参考译文:
甲文:
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挽救;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
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错过季节不下雨,百姓就将忧虑不安,年景不好,百姓纳不了税,朝廷就要出卖爵位,百姓就要出卖儿女。这样的事情皇上已经耳有所闻了,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这种地步而皇上不震惊的呢? [3]
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现在如果驱使百姓,让他们归向农业,都附着于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转向田间从事农活,那么积贮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本来可以做到使国家富足安定,却竟造成了这种令人危惧的局面!我真替陛下痛惜啊!
乙文: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不生产粮食的国家要灭亡,生产粮食而吃光用尽的国家仅能称霸,生产粮食而又能食用不尽的国家才可以成其王业。粮食,能吸引人民;粮食,能招引财富;粮食,也能使领土开拓。粮食一多,则天下的物产都来了。先代圣王,正是善于为人民除害兴利,所以天下人民都归附他。农事做好了粮食就充足,粮食充足了国家就富裕。所以增产粮食乃是成王业的根本大事,是人君的重大任务,是招引民众的途径和治国的道路。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四年级下数学期末考,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