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十一章章末检测卷(答案)
2020年教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十一章章末检测卷(答案),八年级下物理单元检测,莲山课件.
第十章 章末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方式能用压强与流速关系来解释的是( C )
2.如图,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2题图
A.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变大了
B.碗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C.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变大了
D.碗沉入水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
3.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 cm 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 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 N(g取10 N/k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第3题图
A.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 N
B.液体的密度为0.8×103 kg/m3
C.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 cm
D.液体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3 Pa
4.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稳定后( A )
第4题图
A.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 B.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
C.乙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 D.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
5.2018年4月12时,我国在南海举行海上阅兵.此次阅兵,辽宁舰航母编队精彩亮相,一大批新型潜艇、水面舰艇、作战飞机集中展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当辽宁舰航母上舰载飞机起飞后,航母排开水的体积会增大
B.水面舰艇多采用前后编队而非并排行驶,是为避免舰艇相“吸”
碰撞
C.潜艇受到的重力等于其浮力时,潜艇一定处于漂浮状态
D.战机升空时,机翼下方气流速度较大,气流对机翼下表面的压强
较大
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一个漂浮、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则液体密度ρA,ρB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C )
A.ρA<ρB p甲
乙 B.ρA>ρB p甲>p乙
C.ρA>ρB p甲
乙 D.ρA<ρB p甲>p乙
第6题图
7.某潜水艇在海面下隐蔽跟踪某个目标,有时要上浮或下潜,但都未露出水面.若该潜水艇下潜时所受的重力为G1,浮力为F1,上浮时所受的重力为G2,浮力为F2,下列对力之间的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A.F1=F2 G1>G2 B.F1=F2 G1=G2
C.F1 2 G 1=G 2 D.F 1>G 1 F 2 2
8.如图所示,相同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D )
9.如图所示,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缓慢放入水中,从铁块下表面刚刚接触水面直至测力计示数为零的过程中( D )
A.铁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变大
B.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一直变大
C.弹簧测力计对手的拉力先变小,后变大
D.桌面受到溢水杯的压强先不变,后变大
10.(多选题)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将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容器a和b中,待木块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a容器盛的是甲液体,b容器盛的是乙液体
B.木块在a容器内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a,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D.a,b两容器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1.如图所示,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放入茶叶,再倒入开水,茶叶先漂浮在水面上,过一段时间,茶叶逐渐下沉到杯底.
第11题图
(1)茶叶漂浮在水面,是因为浮力 等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
(2)茶叶匀速下沉阶段(不考虑水的蒸发),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质地均匀的小球漂浮于水面,如图所示.切掉小球露出水面的部分,小球剩余部分的密度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小球剩余部分浸没于水中,松手后它将 上浮 (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第12题图
13.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在黄海
举行.
(1)两并排行驶的舰艇编队间距较远,这是因为若靠得过近,彼此间海水流速会很大,导致压强很 小 ,压力差会使舰艇发生碰撞.
(2)在仪式上,我国研制的新型核潜艇浮出水面接受检阅,它是通过减小所受 重力 (选填“重力”或“浮力”)实现上浮的.
(3)901综合补给舰也一起亮相,该舰的满载排水量约为40 000 t,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约为 4×108 N.(g=10 N/kg)
2020年教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十二章章末检测卷(答案)
2020年教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十二章章末检测卷(答案),八年级下物理单元检测,莲山课件.
14.如图所示,将重为2.2 N的物块浸没在水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则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1.0 N,物块的体积为 100 cm3.(g取10 N/kg)
第14题图
15.体积均为200 cm3的木块和合金块,放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木块重为1.8 N,合金块重为6 N,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1.8 N,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为 2 N.(g取10 N/kg)
16.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 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 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 30 g,石块的密度为 3 g/cm3.(ρ水=1.0×103 kg/m3)
三、作图题(共4分)
17.如图所示,两个大小相等的物体浸没在水中,一个悬浮,一个下沉.请画出悬浮物体所受重力示意图;画出下沉物体所受浮力、重力示意图.(注意:整个作图过程中大小相等的力线段长度相等,大小不同的力用线段长短区别)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18题7分,19题12分,共19分)
18.小明要测量木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木块、弹簧测力计(0~5 N),底部固定有滑轮的水槽,细线及足量的水.(g取10 N/kg)
(1)先用弹簧测力计测木块的重力,如图(甲),示数为 2.4 N;再用细线绕过滑轮将木块与弹簧测力计连接起来,接着往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 N,木块的体积为 4×10-4 m3,密度为 0.6×103 kg/m3,本实验滑轮的作用是 改变力的方向 .
(2)小明分析发现,如果把水换成其他液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不同,于是他把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改成相应的密度值,将该装置改为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计”,原弹簧测力计的1.0 N刻度处应标注为 0.85×103 kg/m3,该“密度计”的刻度分布 均匀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3)若要增大这种“密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换用更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或换用体积更小的木块,换用密度更大的木块等) (写出一种即可).
19.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 |
B |
C |
D |
E |
F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2.2 |
2.0 |
1.7 |
1.7 |
1.9 |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 D,E ,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 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 液体的密度 有关.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1.0 N,金属块密度为 2.7×103 kg/m3.(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五、计算题(20题9分,21题12分,共21分)
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1.5×10-2 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40 cm,一个棱长为10 cm的正方体物块通过一根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细线受到的拉力为4 N.(g=10 N/kg)求:
(1)此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2)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和物块的质量.
(3)细线剪断后,物块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解析:(1)水深h=40 cm=0.4 m,
容器底受到的压强p=ρgh=1.0×103 kg/m3×10 N/kg×0.4 m=4×103Pa;
容器底受到的压力
F=pS=4×103 Pa×1.5×10-2 m2=60 N.
(2)正方体物块的体积
V=(10 cm)3=(0.1 m)3=1×10-3m3,
物块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10 N/kg×1×10-3m3=10 N;
物块的重力G=F浮-F拉=10 N-4 N=6 N,
物块的质量m===0.6 kg.
(3)细线剪断后,物块静止时,由于F浮>G,所以物块处于漂浮状态,此时浮力为F浮′=G=6 N,
此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6×10-4m3.
答案:(1)4×103 Pa 60 N (2)10 N 0.6 kg (3)6×10-4m3
21.将底面积S=3×10-3 m2,高h=0.1 m的铝制圆柱体,轻轻地放入水槽中,使它静止于水槽底部,如图所示(圆柱体的底部与水槽的底部不密合),此时槽中水深h1=0.05 m.(已知ρ铝=2.7×103 kg/m3,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水对圆柱体底部的压强p1.
(2)圆柱体受到的浮力F浮.
(3)圆柱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p2.
解析:(1)由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得水对圆柱体底部的压强为
p1=ρ水gh1=1.0×103 kg/m3×10 N/kg×0.05 m=500 Pa.
(2)圆柱体在水中排开的体积为
V排=Sh1=3×10-3 m2×0.05 m=1.5×10-4 m3,
由浮力计算公式F浮=ρ液gV排得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5×10-4 m3=1.5 N.
(3)圆柱体的重力为
G=mg=ρ铝Vg=ρ铝Shg=2.7×103 kg/m3×3×10-3 m2×0.1 m×10 N/kg=8.1 N,
水槽底部对圆柱体的支持力为
F支=G-F浮=8.1 N-1.5 N=6.6 N,
圆柱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力为F压=F支=6.6 N,
圆柱体对水槽底部的压强为
p2===2.2×103 Pa.
答案:(1)500 Pa (2)1.5 N (3)2.2×103 Pa
2020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物理期末检测卷(答案)
2020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物理期末检测卷(答案),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考,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