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十二章章末检测卷(答案)
2020年教科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十二章章末检测卷(答案),八年级下物理单元检测,莲山课件.
第十一章 章末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图中开瓶器开启瓶盖时可抽象为一杠杆,不计自重.下图能正确表示它工作示意图的是( B )
2.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从位置A逆时针转到位置B,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3.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推力对汽车做了功
B.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吊车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
D.举重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4.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F4的大小关系是( B )
A.F2 3=F 4 1 B.F 2 4 1 3
C.F4=F2 1 3 D.F 4 2 3 1
5.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200 N的重物,动滑轮重为10 N(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 C )
A.70 N B.100 N
C.105 N D.110 N
6.妈妈与小明进行爬山比赛,他们选择的起点、路径和终点都相同,全程设为匀速运动,妈妈的体重是小明的2倍,妈妈所用的时间是小明的3倍,若妈妈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1,功率为P1,小明克服自身重力做功为W2,功率为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D )
A.W1∶W2=2∶1 P1∶P2=6∶1 B.W1∶W2=2∶3 P1∶P2=2∶1
C.W1∶W2=2∶1 P1∶P2=3∶2 D.W1∶W2=2∶1 P1∶P2=2∶3
7.如图为吸盘式挂杆,将吸盘压在瓷砖上排尽其中的空气,挂杆就能被固定在瓷砖上,挂有平底锅的挂钩沿光滑水平横杆从P点开始向吸盘B移动,若吸盘与横杆的重力、吸盘大小均忽略不计,设挂钩与吸盘A的距离为L,则吸盘B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与L的关系图像为( D )
8.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
B.乙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更省力,乙机械效率大
D.甲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9.物体A在拉力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匀速运动了相同距离,如图所示,试比较拉力F1,F2及拉力所做的功W1,W2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C )
A.F1=F2 W1=W2 B.F1=F2 W1=W2
C.F1=F2 W1=W2 D.F1=F2 W1=W2
10.(多选题)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每个滑轮的重力为10 N,物体A的重力GA=100 N,物体B的重力GB=40 N,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1=110 N,使A以0.1 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撤去拉力F1,在A的右侧加挂一个与它相同的物体,如图(乙)所示,对B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2,使A以0.2 m/s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绳重及滑轮转轴处的摩擦等次要因素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图(甲)中,A受到的摩擦力为110 N
B.图(乙)中,F2的大小为45 N
C.图(乙)中,P点处受到的拉力为145 N
D.图(乙)中,F2做功的功率为2 W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1.如图所示,已知撬棒AD=1 m,CD=BC=0.15 m,石头垂直作用在棒上的力是420 N,若要撬动石头,则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至少是
63 N.
第11题图
12.图中的汽车方向盘和安装在井口打水用的辘轳都是轮轴.如果要使方向盘的操作更省力,应该把方向盘做得大一些还是小一些?答: 大一些 .如果要使通过辘轳打水更省力一些,应该把辘轳上缠绕绳子的轴做得粗一些还是细一些?答: 细一些 .
第12题图
13.如图,用2 N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拉绳子自由端,将重为3.5 N 物体提升0.1 m,不计绳重与摩擦,动滑轮机械效率为 87.5% ;若物体重力变大,则动滑轮机械效率将 增大 .
第13题图
14.在“探究动滑轮”的实验中,小明用动滑轮将重3 N的钩码匀速向上提升,拉力为 1.8 N,2 s内钩码上升0.2 m.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0.6 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0.36 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83.3% .
15.小红和小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 g,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相等.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B (选填“A”或“B”)端调节.如图(乙)所示,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的C点挂4个钩码,在D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仍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8 N.
16.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提升物体可以 省力 (选填“省力”或“费力”).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将重为5 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 m,上升的高度为0.2 m.已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则拉力大小为 2 N.若该斜面高度不变,斜面越陡,其机械效率越 高 (选填“高”或“低”).
2020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物理期末检测卷(答案)
2020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物理期末检测卷(答案),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考,莲山课件.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7.拉杆式旅行箱可看成杠杆,如图所示.已知OA=1.0 m,OB=0.2 m,箱重G=120 N.请画出使箱子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施加在端点A的最小作用力F的示意图,且F= 24 N.
答案:如图所示
1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要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上升速度的2倍,请在图上画出绕线的方法.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19.利用杠杆开展相关实验探究:
(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重力均为0.5 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0 N;若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丙)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 变小 ,拉力的大小 不变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小明和小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组装好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实验时,小明 匀速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弹簧测力计读数为0.5 N;同时小强也用刻度尺测出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为10 cm,以上测量结果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数据记录
如表:
钩码重 G/N |
弹簧测 力计提升 的高度s/m |
有用功 W有用/J |
总功 W总/J |
机械效 率η |
1 |
0.2 |
0.1 |
0.1 |
100% |
(2)小明和小强通过计算得出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俩找出错误的原因: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应该是0.3 m,不等于0.2 m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 66.7% (精确到0.1%).
(4)在实验中,若将钩码的重增加到6 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1.骨骼、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最基本的运动都是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如图所示是踮脚时的示意图,人体的重力为阻力,小腿肌肉施加的拉力为动力.重 600 N 的小明在1 min内完成50个双脚同时踮起运动,每次踮脚过程中脚跟离开地面的高度是 9 cm.求:
(1)小腿肌肉对每只脚的拉力.
(2)小明踮脚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解析:(1)以O为支点,人体重力G=F2=600 N为阻力,阻力臂是8 cm,小腿施加的力是动力,动力臂是8 cm+4 cm=12 cm,人有两只脚,则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有2F1L1=F2L2,
F1===200 N.
(2)小明踮脚1 min克服重力做的功大小等于小腿肌肉拉力做的功为
W=2×50×F1×h=2×50×200 N×0.09 m=1 800 J,
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是P===30 W.
答案:(1)200 N (2)30 W
22.在农村常有家庭挖井取水.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水,他用20 s的时间把重为120 N的水从井中匀速提升5 m,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大小.
(4)拉力的功率.
解析:(1)W有用=Gh=120 N×5 m=600 J.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75%.
(3)拉力通过的距离s=2h=10 m,
拉力的大小F===80 N.
(4)拉力的功率P===40 W.
答案:(1)600 J (2)75% (3)80 N (4)40 W
2020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检测卷(答案)
2020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检测卷(答案),八年级下物理期中考,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