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附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附解析),诗词三首,莲山课件.

《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雾凇(sōng)   长堤(dī)    毳衣(cùi)

B. 沆砀(dàng)   拏(ná)      喃喃(nǎn)

C. 金陵(lín)    芥(jiè)     崇祯(zhēn)

D. 更定(gēng)   铺毡(zhān)  痴(chī)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项,“毳”应读“cuì”;B项,“喃”应读“nán”;C项,“陵”应读“lí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客此(客人)              拥毳衣炉火(裹着、围着)

B. 上下一白(全)            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C. 余拏一小舟(撑)          强饮三大白(大杯酒)

D. 湖中人鸟声俱绝(全,都)  及下船(等到)

【答案】A

【解析】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A项“客此”中的“客”应解释为“客居”。

3.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1)湖 中 人 鸟 声 俱 绝

(2)舟 中 人 两 三 粒  而 已

(3)余 强 饮 三 大 白 而 别

(4)莫 说 相 公 痴,更 有 痴 似 相 公 者

【答案】(1)湖中/人鸟声/俱绝(2)舟中人/两三粒/而已(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解析】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查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地标出朗读节奏(停顿)。(1)句意: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句意: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3)句意:我尽情地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4)句意: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B.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国怀乡

C.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山水之乐

D.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答案】B

【解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B项中的两个“去”都是动词,译为“离开”。A项中第一个“秀”是形容词,译为“秀丽”;第二个“秀”的意思是“枝叶长得茂盛”。C项,“乐”,第一个是形容词,译为“欢乐”;第二个是名词,译为“乐趣”。D项,“之”,第一个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无意义;第二个是结构助词,译为“的”。故选B。

5.下面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

A.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译文:不久,太阳落山了,人影四处散开,太守随着宾客们回去了。

B.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字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C.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那面容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就是喝醉了的太守。

D.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进山,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色有所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答案】A

【解析】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A项的翻译有误,“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应译为: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面。

6. 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__________,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同步练习(附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同步练习(附解析),故乡,莲山课件.

__________。

(3)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

【答案】    (1)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2)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3)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析】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凇、沆砀、莲”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7. 文中是怎样写西湖雪景的?

8.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9.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哪句话相互映衬?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0. 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痴人“痴”在何处?请分别概括。

【答案】7. ①未游西湖时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倶绝”;②游西湖时:先总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后具体描写“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8. 写出了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超凡脱俗),为下文做铺垫。    

9. 与结尾舟子的喃喃自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互映衬;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和孤高自赏的情怀。    

10. 奇景“奇”在:万籁俱寂、天地一色、万物渺小。痴人“痴”在:不顾天寒地冻,独往赏雪,醉心于雪景,闲情雅趣异于常人。

【解析】

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先要找到描写雪景的句子,即“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然后抓住“怎样”来分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倶绝”先交代未游西湖时的天气状况,接着就记述了这次赏雪的具体经过,先总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后具体描写“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8.这里应理解衬托的特点和作用。一个“独”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漂泊无根的孤独、茫然无奈的伤感和孤芳自赏的情怀,在这里能衬托出环境的幽静、空旷,更能衬托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9.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映衬。前者借“客”偶遇知音的惊喜,赞美作者之“痴”,后者借舟子之口,说“客”“痴”,为作者“痴”找到可以原谅的理由。作者超凡脱俗的行为和孤高自赏的情怀,感染了舟子,让他若有所思。

10.考查对关键字的理解。本文写雪景的一段,作者就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突出景奇在“万籁俱寂”;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突出景奇在“天地一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景奇在“万物渺小”。“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表现了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独、超凡脱俗的独特个性。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附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附解析),我的叔叔于勒,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