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同步练习(附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智取生辰纲》同步练习(附解析),智取生辰纲,莲山课件.
专题20《创造宣言》同步练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譬( )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2)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 )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答案】譬(pì) 妄(wàng)
【解析】 “譬”容易读错。譬如:拼音是pì rú,意思是比如。虚妄:xū wàng词义: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塑相 六贤祠 哑口无言 山穷水尽
B. 金刚 无字碑 走头无路 众叛亲离
C. 卦辞 茅草房 画龙点晴 陷入绝境
D. 封锁 安魂曲 自暴自弃 接二连三
【答案】D
【解析】A.“相”应写作“像”;B.“头”应写作“投”;C.“晴”应写作“睛”;故选D。
3.选出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1)有人说:环境太________了,不能创造。
(2)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________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3)你不能________你的责任。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都献给你。
A. 平庸 鲁钝 放任 B. 平凡 鲁莽 放弃
C. 平庸 鲁莽 放任 D. 平凡 鲁钝 放弃
【答案】D
【解析】 “平凡”与“平庸”,既有共性,也有不同。共性在于两者都含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意思,不同在于“平凡”多指社会属性,“平庸”多指个人特点,故(1)处应填写“平凡”;“鲁钝”的意思是。“鲁莽”指言行不仔细考虑,轻率从事。故(2)处应填写“鲁钝”;“放任”不加约束,听其自然。“放弃”指丢掉,不坚持。故(3)处应填写“放弃”。根据以上分析,故选D。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
B. 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C.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D.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答案】B
【解析】ACD三项正确。B项“学士词”前的“句号”应改为“分号”。
5.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
②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③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疑的。
④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
⑤人不能把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
⑥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地重现了。
A. ③⑥⑤②④① B. ⑤①⑥③②④ C. ①⑥③⑤②④ D. ②④⑥③⑤①
【答案】D
【解析】句①是作者关于“心理活动”和“创作活动”的观点,其他各句则是论证观点的论据。②④说的是心理活动,④的“甚至”表明应在②之后;③⑥说的是创作活动,⑥是依据,③是推断,其顺序为⑥③;⑤是一句哲理名言。按照论证的一般结构进行组合,6个句子的逻辑顺序可以是:先说心理活动②④,后谈创作活动⑥③,再用哲理名言⑤加以佐证,最后得出观点①。排序为:②④⑥③⑤①。选:D。
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B.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持续走低,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下滑。
C.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D. 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答案】B
【解析】A.两面对一面,可删掉“能否”;C.语序不当,将“有效的”移至“方法”前面;D.语义重复,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范进中举》同步练习(附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范进中举》同步练习(附解析),范进中举,莲山课件.
删掉“大约”或“左右的”。故选B。
7.填空。
(1)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罗丹,_________(国籍)雕塑家、艺术理论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青铜时代》等。歌德,________________(国籍)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代表作有《浮士德》 _________________等。
(2)《易经》又称《 __________》, __________家经典之一,相传是 _____________(人名)在狱中所作。
【答案】 (1). (1)生活教育 (2). 法国 (3). 《思想者》 (4). 德国 (5). 《少年维特之烦恼》 (6). (2)周易 (7). 儒 (8). 周文王
【解析】陶行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等。《易经》又称《周易》,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二、阅读理解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9. 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10.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11. “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一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8.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9. 提出了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以及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两个分论点,二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10. 不能。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都要善于经常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立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1. 对比论证,通过正反对比,突出“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解析】
8.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掌握。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把握。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把握文本脉络。第3-5自然段,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部分可分两层。第6自然段,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第三至五段先从消极方面作论证,第六段再从积极方面作论证。层层深入论证,对怀疑的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作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故二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10.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是否定的,从议论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议论文语言特点准确性、严密性。首先回答,不能。然后结合词语的含义分析。“一切”和四个“常常”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的学问家都包括在内,都要善于经常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这是建立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1.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作用的把握。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中“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运用了对比论证。然后结合其作用分析即可。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同步练习(附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同步练习(附解析),三顾茅庐,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