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知识总结(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知识总结(新人教版),中国的自然资源,莲山课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总结
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1)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沿36°N地形剖面图如上图)。
(2)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海拔高度。
(3)三级阶梯概况:
地势阶梯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之间 盆地和高原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和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4)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比重最大,为33%,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山区占全国总面积的2/3)。
(5)主要的山脉: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
走向 山脉名称
东西 天山①~阴山②
昆仑山③~秦岭④
南岭⑤
东北—西南 大兴安岭⑥~太行山⑦
~巫山⑧~雪峰山⑨
长白山⑩~武夷山11
台湾山脉12
西北-东南 阿尔泰山脉13
祁(qí)连山脉14
南北走向 贺兰山15
横断山16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17(最雄
伟的山脉)
(6)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①四大盆地: ②四大高原:
准噶尔盆地(A):位置最北,纬度最高 内蒙古高原(E):广阔坦荡
塔里木盆地(B):面积最大,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 黄土高原(F):沟壑(hè)纵横
柴达木盆地(C):海拔最高、“聚宝盆”之称 云贵高原(G):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
四川盆地(D):内部低山丘陵起伏,有“天府之国”之称 青藏高原(H):世界海拔最高,有“世界屋脊”之称,(“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③三大平原: ④三大丘陵:
东北平原(I):面积最大,“黑土地” 辽东丘陵(L)
华北平原(J):主要由黄河冲积形成,也被称为“黄淮海平原” 山东丘陵(M)
长江中下游平原(K):“鱼米之乡”之称 东南丘陵(N)
二、气候基本特征
(一)气温
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
a、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b、造成南北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原因: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大)。
c、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2、温度带:
(1)依据: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
(2)六个温度带与耕作制度、分布的主要地形区: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
熟制 一年三熟 一年二熟或三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作物 水稻 水稻 冬小麦 春小麦 春小麦 青稞
地形区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山东辽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二)降水
1、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1)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集中于夏季。
(2)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4)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
(5)我国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台湾的火烧寮,最小值出现在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2、干湿类型:
(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四类干湿区:
干湿类型 降水量(毫米) 分布地区举例 植被 农业类型
湿润区 大于800mm 南方地区 森林 水田农业
半湿润区 400mm―800mm 华北平原 森林、草原 旱作农业
半干旱区 200mm―400mm 内蒙古高原东部 草原、荒漠 畜牧业
干旱区 小于200mm 西北地区大部 荒漠
三、气候:
1、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温、降水
2、我国的气候特征及优越性:
(1)季风气候显著:使许多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纬度偏高。
(2)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3、我国的季风:
(1)夏季风与冬季风:
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夏季风 太平洋(东南季风)、印度洋(西南季风) 偏南风 温暖湿润
冬季风 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 偏北风 寒冷干燥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a、季风区:夏季风能到达的区域称为季风区。
b、非季风区:夏季风不能到达的区域称为非季风区。
c、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河流和湖泊
一、我国的湖泊:
(1)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J青海湖(世界面积最大湖:里海)。
(2)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K鄱(Pó)阳湖(世界最大淡水湖:苏必利尔湖)
二、外、内流河与外、内流区:
(1)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如长江、淮河。
(2)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叫外流区,我国外流区面积占2/3。
(3)主要外流河:
a:注入太平洋:
A长江、B黄河、C珠江、D黑龙江、E淮河、澜沧江(湄公河)。
b:注入印度洋:
H雅鲁藏布江、
c:唯一注入北冰洋:
F额尔齐斯河(鄂毕河)。
f:人工运河:
I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
(4)主要内流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G塔里木河。
(5)内外流河的水源补给:外流河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内流河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因内外流河的汛期都在夏季,但两者原因不同。
三、长江与黄河概况:
识图一:
源地:A唐古拉山
注入海洋:B东海
分界点:C宜昌、D湖口
支流:E汉江、F嘉陵江、
G岷江、H雅砻江、I赣江、J湘江、K乌江
湖泊:L鄱阳湖、M洞庭湖
水电站:N葛洲坝、O三峡
城市:P上海、Q南京、R武汉、S重庆、T攀枝花
识图二:
源地:A巴颜喀拉山
注入海洋:B渤海
分界点:C河口、D桃花峪
支流:E湟水、F汾河、G渭河
水电站:H龙羊峡、I刘家峡、J青铜峡、K三门峡、L小浪底
省区城市:M陕西、N山西、O内蒙古、P河南、Q郑州、R山东、S四川
(1)长江黄河概况:
注入海洋 源地 分界点 主要支流 流经地形区
长江 东海 (青海)
唐古拉山 湖北宜昌
江西湖口 汉江(最大支流)、嘉陵江、岷江、雅砻江、赣江、湘江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黄河 渤海 (青海)巴颜喀拉山 内蒙古河口
河南桃花峪 湟水、汾河、渭河(最大支流)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a、长江干流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我国最长、水量最大的、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世界前三的河流: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水量世界前三的河流:亚马孙河、刚果河、长江)。
b、黄河干流长5500千米,为我国第二长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2)长江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b、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A水能:主要集中在中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灌溉农业:“塞上江南”(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
我国的自然灾害
1、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
灾害种类 分布地区 原因
旱灾 华北平原 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
洪涝 南方地区 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
地震 台湾省、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 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西南区位于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上;华北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滑坡、泥石流 中西部山区,西南最集中 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
寒潮 北方地区为多发区 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
台风、风暴潮 东南沿海 濒临西北太平洋
3、避灾:
(1)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1. 我国重要的分界山脉
【典例分析】
例1. 【2019·德州】读省级行政区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山脉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②山脉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
C.③山脉属于我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④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解析】昆仑山北侧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故A叙述正确;
武夷山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故B叙述正确;
太行山不是我国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故C叙述错误;
巫山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故D叙述正确。
故选:C。
例2. 【2019·呼和浩特】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完成3~5题。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地区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①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 ②地区有“紫色盆地”之称
C. ③地区地表崎岖,谷深坡陡 D. ④地区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
【答案】C
【解析】从图中看出,太行山东侧是华北平原,其西侧的①是黄土高原,该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景观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秦岭北侧是黄土高原,其南侧的②是四川盆地,该盆地被称作是“紫色盆地”;武夷山西侧的③是江西省,东侧是福建省,地表崎岖的是云贵高原,江西省位于东南丘陵;昆仑山北侧的④是塔里木盆地,该地区沙漠广布,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故选:C。
2.阅读等温线地图
阅读等温线分布图(1月或7月),要掌握下列方法和要求。
(1)等温线是由地图上气温值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数值相等。
(2)从等温线的疏密状况,可看出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气温差异小。
(3)从等温线的走向(即延伸方向),可看出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等温线的走向与纬线平行,表示气温随纬度变化;等温线走向与等高线一致,表示气温随海拔变化。
(4)读出图中重要等温线所通过的地区,它们往往是温度带或不同气候类型区的界线。例如,我国1月0 ℃等温线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沿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此线大致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5)找出图中绝对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地区和具体数值,从中可计算出温度差异的幅度。
(6)等温线呈封闭状分布,如果中心数值大,则是高温中心,可能是盆地或洼地;如果中心数值小,则是低温中心,可能是山地或山顶。
【典例分析】
例2.(2016·甘肃白银期中)从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漠河镇与海口市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近50 ℃,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海陆位置差异 B.东西距离远
C.地势高低起伏大 D.南北纬度跨度广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故选项D符合题意。
3.我国的气候特点及分布
(1).我国的气候特点
(2).我国气候的分布
【典例分析】
例3. 【2018·呼和浩特】17.读图6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A是 气候,该气候在北美地区呈狭长状分布的原因是 。
(2)B气候分布在 (大洲)东部,其成因是 。
(3)A气候与B气候相比,主要差异是 。造成这两种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答案】17. (1)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争议)西部高大山系的阻挡
(2)亚洲 地处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知识总结(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知识总结(新人教版),中国的经济发展,莲山课件.
面向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巨大
(3)A气候冬季多雨,雨热不同期,B气候夏季多雨,雨热同期。 海陆位置差异
【解析】(1)从A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该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由于北美地区西部为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因而地中海气候在北美地区呈狭长状分布。
(2)从B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看出,该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因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特别显著,季风气候最显著、最典型。
(3)从图中看出,A地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B地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也就是两地水热组合状况不同,造成这两种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因素。
4.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1).外流河水文特征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典例分析】
例4.【2018·随州】读我国部分河流分布图、,完成第5小题
5.甲、乙、丙、丁是我国的四条河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河流甲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 B.河流乙含沙量大并且有结冰期
C.河流丙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最长的河流
D.河流丁是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河流
【答案】D
【解析】A.河流甲黑龙江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故不符合题意;
B.河流乙黄河含沙量大并且有结冰期。故不符合题意;
C.河流丙长江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故不符合题意;
D.丁珠江是四条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河流,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故符合题意。
例5.【2018·张掖】读“黄河干支流示意图”(图4)和“黄河四个水文站的数据资料”(表1),完成11—12题。
表1
水文观测站 兰州 河口 桃花峪 利津
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981 786 1820 1514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3.48 6.67 26.6 24.8
11.据图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兰州到河口段,流量减少,含沙量减少 B.河口到桃花峪段,流量增加,含沙量大增
C.桃花峪到利津段,流量减少,含沙量大增 D.兰州到利津段,流量、含沙量同步减少
12.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导致含沙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①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②人口稠密,工业发达 ③降水集中,多暴雨 ④不合理的工程采矿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11.B 12.D
11.【解析】A、兰州到河口段,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故不符合题意;
B、河口到桃花峪段,流量增加,含沙量大增。故符合题意;
C、桃花峪到利津段,流量减少,含沙量减少。故不符合题意;
D、兰州到利津段,流量呈现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而含沙量呈现增加、减少的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12. 【解析】从河口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 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 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 故选:D。
5.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遭受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考题中,往往会以近期发生的灾害热点为考查点,如南方地区的洪涝、北方地区的干旱等。
【典例分析】
例6.【2018·北京】 洪水是因大雨、暴雨或持续性降雨等原因导致河湖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图6为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1949 – 1989年)。读图,完成第17 – 19题。
17.我国洪水频率
A.西北地区最高 B.东部高,西部低
C.黄河和长江上游地区较高D.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18.洪水在我国
A.人口稀疏区出现频率高B.影响范围小、危害低
C.对畜牧业生产没有影响D.对粮食生产影响严重
19.洪水与降水之间的关系是
A.降水多的地区每年都发洪水B.降水少的地区不会发洪水
C.洪水多发区降水量大且集中D.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区不会发洪水
17.【答案】B
【解析】根据图6中国的洪水频率分布图可知,我国洪水发生频率东高西低,故选B
18.【答案】D
【解析】我国的农业生产分布呈现出东耕西牧的特点,东部地区降水较多可能会对粮食生产产生严重影响甚至洪涝灾害,同时也会对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牧草生长带来水汽供给;东部地区为我国的人口分布稠密区,西部人口稀疏区出现频率较低;洪水分布范围集中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大部分省区,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故选D
19.【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说明的是降水的年际变化,某一地区每一年的将水分布不均匀,有的年份降水多,有的年份降水少,降水超出一定值则会发生洪水,但并不一定是每年都会发生洪水,洪水多发的地方降水量大且集中,降水少的地区受到年际变化的影响也有可能在某一年发生洪水,故选C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知识总结(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单元知识总结(新人教版),地球和地图,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