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长方体的表面积项目 内 容1.填空。长方体有( )个面,( )的面的面积相等。2.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如下图),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分析:这里要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求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和,列式为( );求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和,列式为( );求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和,列式为( );求这个包装箱的表面积,列式为( ),至少要用硬纸板( )平方米。3.通过预

|
2 长方体的表面积项目 内 容1.填空。长方体有( )个面,( )的面的面积相等。2.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如下图),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分析:这里要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求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和,列式为( );求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和,列式为( );求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和,列式为( );求这个包装箱的表面积,列式为( ),至少要用硬纸板( )平方米。3.通过预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项目 内 容1.下面的物体中,( )的形状是长方体。A.地球仪 B.啤酒瓶C.铅笔 D.装冰箱的纸箱2.长方体。(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的形状是( ),( )的面是完全相同的。(2)长方体有( )条棱,( )的棱长度相等。(3)长方体有( )个顶点。 (4)长方体的 12 条棱可以分成( )组,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 )。3
正方体的认识教材第 20 页的内容及练习五第 4、第 9 题。1.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正方体的概念。2.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明确正方体的特征,掌握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3.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多媒体课件,正方体实物模型。师:当右面
长方体的认识教材第 18、第 19 页的内容及练习五第 1~3 题和第 6~8 题。1.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长、宽、高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特征。2. 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感知长方体的形体特征,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掌握求长方体总棱长的方法。3.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
4 质数和合数项目 内 容1.下列各数的因数有哪些?6 17 12.找出 100 以内的质数,涂上颜色。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51 52
质数和合数教材第 15 页的内容及练习四第 4、第 6、第 7 题。1. 能准确判断两个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2.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总结质数和合数与奇数和偶数的区别与联系。3.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和敢于探索科学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重点:判断两个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投影仪。我们来做一个换座位的游戏。先将我们班 45 个
质数和合数教材第 14 页的内容及练习四第 1~3 题。1.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2.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3.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重点: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投影仪。师:“六一”快到
第四单元 比 例第3课时 解比例RJ 六年级下册 第一步 旧知回顾说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写成一个乘积相等的式子。9×0.8=1.6×4.53∶8=15∶40 3×40 = 8×15外项积 内项积=3∶8= x∶40观察这个比例,有什么不一样?第二步 新知引入有一项是未知数x,那这是什么意思呢?请看教材。那怎
习题课件RJ 6年级下册 第2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 4 比例教材习题1.李叔叔承包了两块水稻田,面积分别为0.5公顷和0.8公顷。秋收时,两块水稻田的产量分别是3.75t和6t。(选题源于教材P43第4题)(1)两块水稻田的产量与面积之比,是否可以 组成比例? (2)如
第四单元 比 例第2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RJ 六年级下册 课前预习第一步 旧知回顾判断下面每组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1.2∶2=0.60.6=0.6能组成比例 不能组成比例你是怎么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第二步 新知引入 看比值是否相等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请看教材。比例还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又怎么判断内项和外项?请仔细阅读课本第41页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