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2 陈涉世家课题 陈涉世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课时分配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1.提醒学生了解司马迁和《史记》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词语。(重点)2.让学生体会本文运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写法。(难点)3.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养爱国思想。(重点)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 145—?),字子长,西汉

|
1 122 陈涉世家课题 陈涉世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课时分配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1.提醒学生了解司马迁和《史记》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词语。(重点)2.让学生体会本文运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写法。(难点)3.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养爱国思想。(重点)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 145—?),字子长,西汉
1 120 曹刿论战课题 曹刿论战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掌握其意义和用法,能正确翻译疑难的句子。2.学习本文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了解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和简洁精炼的笔法。过程与方法1.理解文章大意,培养正
1 121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理解其意义和用法。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历史地位。过程与方法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的能力。
1 113 短文两篇课题 短文两篇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把握其思想内容。(重点)2.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难点)3.让学生充分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 119 枣儿课题 枣儿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知识与技能1.了解小品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3.了解小品的基本结构及相关知识。过程与目标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
1 111 送东阳马生序课题 送东阳马生序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知识与技能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背诵课文。2.了解作者及本文的文体特征。3.把握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增强文言文语感,进一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 110 唐雎不辱使命课题 唐雎不辱使命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1.让学生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意,把握故事情节。(重点)2.教学生掌握本文运用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3.引导学生体会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1 19 鱼我所欲也课题 鱼我所欲也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分析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过程与方法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
1 15 孔乙己课题 孔乙己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知识与技能1.理解“阔绰、颓废、不屑置辩”等词语,了解作家生平及其作品。2.了解小说的基本特点,抓住孔乙己的人物特征,感知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1.学习作者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的方法。
1 18 蒲柳人家(节选)课题 蒲柳人家(节选)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3.了解 20世纪 3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