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名句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2.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刘彻《秋风辞》 5.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叶绍翁《夜书所见》 6.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偶成》 7.塞下秋来

|
秋天名句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2.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刘彻《秋风辞》 5.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叶绍翁《夜书所见》 6.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偶成》 7.塞下秋来
读书名句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二首》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诗》 6.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柏学
冬天名句 1.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二首》 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
春天名句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二首》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7.天街小雨润如酥,
边塞名句 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2.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6.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7.秦时
爱情名句 1.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卓文君《白头吟》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 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6.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2.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相关词语的意思。3.体会引用名人名言的好处。4.从整体布局、运笔风格、结构安排等方面欣赏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5.积累有关革新、发展的古语名言,大致了解这些古语名言的意思。▶教学重难点1.交流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借助文言文推想成语的意思。▶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围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以孔子的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教学目标1.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个科幻故事。2.能将头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有条理地记录下来。▶教学重难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个科幻故事。▶教学策略1.习作前:创设习作情境。 2.习作中:搭建写作框架。3.习作后:注重交流评价。▶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 1 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印象最深的科幻故事,感知科幻故事的特点。2.大胆设想故事,描述神奇的科幻世界。3
口语交际:辩论▶教学目标1.能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己方)的观点,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2.善于倾听,能听出对方辩手话语中的矛盾或漏洞。3.抓住对方辩手话语中的矛盾或漏洞,进行反驳。4.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和初步的辩证思维。▶教学重难点1.能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己方)的观点,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2.能抓住对方辩手话语中的矛盾或漏洞,进行反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2.能大胆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教学重难点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教学策略1.默读教学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认清每个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阅读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理解课文,可采用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