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童年的发现1.认识“胚、祸”等10个生字。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关于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是从哪里来的等问题的“发现”,以及“我”的探究过程和结果。3.能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1.能说出“我”关于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是从哪里来的等问题的“发现”,以及“我”的探究过程和结果。2.能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相关课件

|
123.童年的发现1.认识“胚、祸”等10个生字。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关于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是从哪里来的等问题的“发现”,以及“我”的探究过程和结果。3.能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1.能说出“我”关于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是从哪里来的等问题的“发现”,以及“我”的探究过程和结果。2.能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相关课件
122.手 指1.认识“拇、弦”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拇、 搔”等15个字,会写“拇指、接触”等9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说出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3.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并能摘抄表现出风趣的语句。4.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5.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1.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2.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
121.杨氏之子1.认识“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相关课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司马光砸缸救友”和“曹冲称象”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幅图片分别出自什么故事吗?预设:
1语文园地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表达效果的体会。2.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3.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4.朗读、背诵古诗《乡村四月》。1.能仿照例句,选择一个情景写句子,表现出景物的动、静之美。2.能说出两组句子描写的情景,体会集中强调一种颜色的表达方法。相关课件。2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总结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1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能搜集资料,清楚地介绍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相关课件。2课时◎课时目标1.明确写作任务,学习根据写作对象的特点搜集、整理资料。2.将整理后的资料写下来,把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清楚。◎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话题1.(课件出示威尼斯和金字塔的图片)水城威尼斯、埃及金字塔都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也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2.引导学生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
1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1.能列出讲解的提纲,按照一定顺序讲述。2.能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作调整。 能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作调整。相关课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在什么情境中,你曾听到过别人的讲解,或者给别人讲解过? 预设:(1)我在旅行途中听过导游讲解各个景点以及景点背后的故事。(2)我在参观博物馆时听过讲解员讲解展品以及展品背后的故
120.金字塔1.认识“译、愧”等10个生字。2.能结合两篇短文的内容,说出对金字塔的了解。3.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1.能结合两篇短文的内容,说出对金字塔的了解。2.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相关课件。1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组织学生交流:你们见过什么有名的建筑吗?能用一句话来介绍吗?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119.牧场之国1.认识“毡、犊”等10个生字,会写“仪、眺”等15个字,会写“仪态、端庄”等16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并摘抄积累。3.能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并能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1.能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2.能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并能感受课文反复强调
118.威尼斯的小艇1.认识“尼、艄”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哗”,会写“尼、斯”等15个字,会写“纵横、船艄”等12个词语。2.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并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3.能根据第2自然段的内容说出小艇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4.能比较课文和“阅读链接”,了解它们在表达方法上的相似之处。1.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并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1语文园地1.能交流、总结本单元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懂得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2.了解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相对应的语言现象。3.能仿照例句,写出自己关于时间很慢或时间很长的内心体验。4.能说出叶圣陶先生修改文章的方法。5.初步了解古代对不同年龄段的别称。1.学会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学会把一种情感体验写出来。3.能说出叶圣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