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6单元教案第7课时复习

第 7 课时 复习 教学目标:1.掌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懂得单位间的换算方法,能正确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和面积计算。2.对所学的有关面积计算、周长计算中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1.提问:

Read More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6单元 第6课时练习九【教案】

第 6 课时 练习九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常用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区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关系以及单位间的换算。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提问:

Read More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6单元教案 第5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 5 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面积单位进率的过程,知道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会进行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掌握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 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面积与面积单位,你知道哪些面积单位?这三个面积单位哪个最

Read More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6单元教案 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第 4 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目标:1.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两个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3.进一步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难点:运

Read More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6单元教案 第3课时练习八

第 3 课时 练习八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能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加深对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的理解。教学难点: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回顾: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揭题: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 64

Read More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6单元教案 第2课时面积单位

第 2 课时 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举例等活动,初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教学难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

Read More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相交线相交线: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该公共点叫做两直线的交点。如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A DC O B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出现对顶角。顶点相同,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满足这种关系的角,互为对顶角,对顶角相等。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角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满足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领补角。邻补角与补角的区别与联系

Read More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第6章平行四边形

第 1 页 共 2 页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4)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Read More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第5章分式与分式方程

第 1 页 共 5 页第五章 分式与分式方程1. 分式的定义:如果 A、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 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叫做分式。1) 分式与整式最本质的区别:分式的字母必须含有字母,即未知数;分子可含字母可不含字母。2)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为零,即分母中的代数式的值不能为零。3)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2.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

Read More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第4章因式分解

第 1 页 共 3 页第四章 因式分解1. 因式分解2. 提公因式法3. 公式法 一. 因式分解※1.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2.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关系.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和联系:(1)整式乘法是把几个整式相乘,化为一个多项式;(2)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因式相乘.二. 提公共因式法※1.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