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认识和加减法(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数学。2.进一步掌握6、7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3.巩固复习图画应用题。重点难点掌握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培养数感。教具学具点子图,数字卡片,投影等。教学过程一、课堂作业新设计1.练习九的第8题。先让学生明白题意,然后动笔连,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2.练习九的第9题。(1)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动手。(2)两人

|
6、7的认识和加减法(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数学。2.进一步掌握6、7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3.巩固复习图画应用题。重点难点掌握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培养数感。教具学具点子图,数字卡片,投影等。教学过程一、课堂作业新设计1.练习九的第8题。先让学生明白题意,然后动笔连,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2.练习九的第9题。(1)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动手。(2)两人
6、7的认识和加减法(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2.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重点难点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教具学具6根小棒,7个圆片,7
6、7的认识和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正确地读、写6和7。掌握7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学会数的分与合。2.通过认数、数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关心集体、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重点难点正确书写6、7,掌握数的组成,区别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教具学具6、7的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6和7的认识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6和7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特色等六个方面来谈。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6和7”部分的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即教材第39到40页的内容。从教材内容来看,这两页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情境导入、6和7的表示、5、6、7的大小关系、7与第7的区别
认识图形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认识图形。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四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说教材:1、教材分析首先我对本教才进行简单的分析,课程标准把空间与图形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认识图行》是本册教材《认识图形》
立体图形的拼组教学目标1.学生亲自参与操作活动,从而体会立体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重点难点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各种立体图形模型和实物,积木等。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老师出示下图。提问: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这些图形是立体图形,分别是圆柱、长方体、正方体和球)请你数一数,填空。长方体( )个 圆柱( )个正方体(
认识立体图形一、理解教材《认识物体和图形》人教版小学数学1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内容,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重点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教具学具每组一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导语:同学
0的认识(二)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三单元第七节《0的认识》。下面我从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谈谈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0,在不同场合,0往往有不同的意思。对此,教材有明确的要求。(1)、着重教学“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让学生在情景中体会0也是一个数,它的产生
0的认识(一)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0的认识》。今天,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说教材0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完全陌生的,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广泛地接触过0,具有0的初步认识。教学时力求在学生熟悉、感兴趣、能够接受的事实中选择具体的数学题材,尽力创设浓厚、鲜明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0”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针对这节课的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